杨兆华
(武汉市武昌医院急诊科430063)
【摘要】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病变,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等特点,如患者在发病早期接受静脉溶栓的治疗,则可加快肢体功能康复,提高生活质量。静脉溶栓治疗或血管内治疗是针对早期缺血性脑血栓病进行的针对性治疗,有望使阻塞血管再通,进而达到挽救缺血脑组织而减少致残率及挽救生命的目的。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急救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0-0303-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急性脑率中患者68例。其中男40例,女28例,平均年龄55—72岁,脑梗死45例,脑出血23例,所有患者的在发病6小时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
1.2方法:患者溶栓治疗24小时后根据病情给予抗血小板凝集治疗。
1.3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98%患者治愈出院,2%患者出现并发症。
2.急救
2.1发病6小时生命体征平稳的脑卒中病人在送急诊室后,医生快速诊断,开出有脑卒中急救标志的检查单,包括D2聚体,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心电图,头部CT检查单。
2.2同时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等措施,快速进行血糖测定,开通静脉通道,抽取血标本并送检验科,通知心电图室做床边心电图。
2.3评估有动脉溶栓指征后做好静脉溶栓准备。
2.4静脉溶栓适应症。
2.4.1年龄18-80岁
2.4.2发病6小时的急性梗死的患者
2.4.3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在一个小时以上
2.4.4脑CT已排除脑出血或外伤证据
2.4.5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3.护理
3.1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病情重,来势凶猛,患者心理及精神压力大,对静脉溶栓治疗心存恐惧和疑虑,出现焦虑,急躁易怒,抑郁等心理特征,护士应及时地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做好心理疏导,耐心、细致地介绍溶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溶栓后应以鼓励性的语言消除患者悲观,失望情绪,做好心理疏导,建立患者早期康复的信心。
3.2基础护理
应保持病室安静整洁,患者床头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整齐,每日用温水擦浴2次,建立翻身卡,每2小时翻身1次,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的发生,对留置尿管的患者,应每日进行膀胱冲洗2次,以预防尿路感染,并间歇性夹闭尿管定时开放,锻炼膀胱收缩功能,并观察尿液的性质,颜色,尿量。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定时叩背,并做好口腔护理,预防肺部感染。
3.3病情观察
3.3.1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两侧瞳孔大小,对光反应及肌力的情况,持续吸氧3-4L/min,以缓解脑缺氧,改善微循环,予心电监护,通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及时了解心功能的状态,每隔15-30分钟观察意识水平,瞳孔和肢体活动状态1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并积极配合抢救。
3.3.2心率的监测。注意输液速度不宜过快,保持30-40滴/min。
3.3.3糖的监测。应注意血糖监测,配合做好降糖药物治疗,并做好饮食宣教。
3.3.4倾向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有出血倾向,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观察呕吐物、粪便、溶液及排尿情况,溶栓后及时复查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有无异常。当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时,提示脑出血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并进行抢救。
4.康复锻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知识及康复的意义,按评估患者自理能力,偏瘫肢体运动能力及全身功能状态,循序渐进地加强肢体和语言的功能锻炼,患者肢体活动时,注意安全,床上活动时动作要缓慢,防止磕碰,病情无加重时,可增加体位的变换及床上移动训练的次数,并教会家属如何翻身,使患者更舒适,语言训练时,鼓励患者多说,从单音字逐步到短句,反复训练并纠正发音。吞咽功能训练时,进食速度要慢,以低脂流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避免呛咳和误吸。
参考文献
[1]杨晓娟.商敏.超早期溶栓患者的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极.2007,28(12):501-502.
[2]马关岭.魏贵明.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早期功能锻炼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9A):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