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凝聚态物理
作者: 孙媛媛
导师: 华玉林
关键词: 羟基苯基苯并噻唑螯合锌,柔性有机电致发光,白光,掺杂
文献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前,国内外一般OLED器件的制作是以刚性的不可弯曲的ITO导电玻璃作为衬底,此类器件虽有较优良的发光性能,但由于以玻璃为衬底其抗震动,抗冲击的能力较弱,器件也相对较重,其应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FOLED器件则是以柔韧性好,且具有良好透光性的材料代替玻璃作为衬底制成器件,因而具有一些明显的优点,故发展FOLED器件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我们针对此类器件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1.首先选用Alq3作为发光材料,PVK:TPD为空穴传输材料,分别制备了结构为a:PET/ITO/PVK:TPD/Alq3/Al和b:玻璃/ITO/PVK:TPD/Alq3/Al的器件,FOLED器件在20V电压驱动下,亮度为1000cd/m2,量子效率达到0.27%。玻璃衬底OLED器件20V电压驱动下,亮度为1200cd/m2,量子效率达到0.29%。对两种器件的光电性能进行比较分析可知FOLED器件的各种光电性能与玻璃衬底OLED器件非常相似。分析了FOLED器件光电性能略差于玻璃衬底OLED器件的原因,通过此实验摸索出了制备FOLED器件的基本条件。2.选择一种较新型电致发光材料Zn(BTZ)2,制备了DL-A型双层结构器件:PET/ITO/PVK:TPD/Zn(BTZ)2/Al,25V驱动时亮度值达1000cd/m2,量子效率值为0.25 %,但其色坐标基本为(x=0.242,y=0.359)已位于白场之内。3.将荧光染料Rubrene掺入到Zn(BTZ)2电致发光器件发光层之中,制备了不同掺杂浓度比电致发光器件,器件结构为:PET/ITO/PVK:TPD/Zn(BTZ)2:Rubrene/Al,通过相应的EL光谱图及色坐标值,确定了实现纯白色电致发光时,Zn(BTZ)2:Rubrene的最佳掺杂浓度比为0.05%,从而得到了色坐标值为(x=0.339,y=0.339),量子效率值为0.35 %,亮度值达1200cd/m2的纯白色明亮电致发光;并且此掺杂型白光器件色坐标随外加驱动电压在很大变化范围内(10-25V)的变化很小,均非常接近于白色等能点。讨论了Rubrene的掺杂机制问题,并详细分析和研究了掺杂剂Rubrene对Zn(BTZ)2电致发光器件各项光电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提出在Zn(BTZ)2和Rubrene之间存在很强的能量传递,并从电荷转移和能带结构两方面解释了产生这种能量转移的原因。4.对器件的抗弯折性能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制作的FOLED器件基本实现了柔性显示。采用三种不同的封装材料对器件进行了简单的封装,并比较了这三种封装器件的工作寿命和保存寿命的差异。经实验证明经过封装的器件无论是哪种封装方法都使器件的工作寿命和保存寿命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虽然还远远低于商品化标准,但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封装效果最好的器件比未封装器件的工作寿命已提高了10倍,保存寿命提高了6倍。此外还尝试采用Mg:Ag合金做阴极替代了原有的Al阴极,使器件的性能有了一定提高。5.展望FOLED显示器件的未来发展,我们在FOLED器件制备工艺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寿命问题,虽然将器件进行简单的封装后寿命有所改善,但依然远远低于商品化的要求,因此要进一步摸索出适合FOLED器件的封装技术,提高器件的寿命。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优势,发展及产业化进程
第三节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结构及材料
第四节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基本原理
第五节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以Alq_3为发光层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第一节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一般制备步骤
第二节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光电性能的测量
第三节 以Alq_3为发光层的两类衬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其光电性能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白光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以Zn(BTZ)_2为发光层的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其光电性能分析
第三节 掺杂型白光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其光电性能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的提高
第一节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寿命的提高
第二节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光性能的提高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展望与下一步应开展的工作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8-01
参考文献
- [1].载流子注入与分布对OLED器件的影响研究[D]. 张微.陕西科技大学2014
- [2].超薄层蓝色磷光OLED器件及封装工艺研究[D]. 高娟.电子科技大学2012
- [3].白光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研制[D]. 李新贝.陕西科技大学2007
- [4].基于忆阻器件的模数转换器的设计[D]. 董华.电子科技大学2014
- [5].FPGA器件的应用研究[D]. 包晗.大连海事大学2006
- [6].场发射阴极OLED器件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 程祖华.郑州大学2014
- [7].器件的热阻和温度的分析[D]. 赵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2
- [8].复合型电荷传输层在量子点器件中的研究[D]. 卢元达.北京交通大学2016
- [9].高效绿光OLED器件的性能提升[D]. 饶潞.华东理工大学2016
- [10].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 土克旭.兰州大学2008
相关论文
- [1].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工艺研究及器件结构优化[D]. 高志翔.太原理工大学2007
- [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研究[D]. 马晨.太原理工大学2007
- [3].白光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的研制[D]. 李新贝.陕西科技大学2007
- [4].用于液晶背光源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吴空物.天津理工大学2006
- [5].基于激基复合物发光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和研究[D]. 朱飞剑.天津理工大学2006
- [6].基于新型蓝光材料的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 牛霞.天津理工大学2006
- [7].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封装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董波.天津理工大学2007
- [8].柔性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惠娟利.天津理工大学2007
- [9].单层混合型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与性能提高的研究[D]. 王树国.天津理工大学2004
- [10].Zn(BTZ)2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郑加金.天津理工大学2004
标签:羟基苯基苯并噻唑螯合锌论文; 柔性有机电致发光论文; 白光论文; 掺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