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有着显著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患者依从性与配合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理护理;冠心病;护理;应用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脏病,主要是由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肌缺血缺氧造成的,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严重疾病,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在人们生活条件改善,膳食结构变化以及遗传等因素的作用与影响之下,冠心病发生率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甚至已然从中老年群体发病过渡到发病群体年轻化[1]。冠心病患者除了在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方面遇到问题之外,还出现了极为复杂和负面的心理反应,给患者的病情控制带来了不良影响。为了提高患者的康复有效性,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优质心理护理干预,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与保健能力。本次研究对39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获得的效果非常突出,现把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综合临床检查确诊,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同时接受常规抗凝、利尿、抗心律失常、扩冠的药物对症治疗,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有其他严重脏器疾病、精神疾病和不能够配合完成研究的患者,同时研究在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开展。把78例冠心病患者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为43-75岁,平均年龄(59.2±5.6)岁;观察组中男性23例,女性16例,年龄为44-74岁,平均年龄(60.1±5.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冠心病专科基础护理以及用药指导。

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而且此次心理干预是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方法为:第一,针对焦虑的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比较突出,而且显现出昼夜变化的特征,因此加重了患者对个人疾病能否有效治愈的焦虑心理,特别是在症状频繁发作时期,又加重了患者的顾虑与焦虑,导致情绪状态不佳,甚至加重病情。面对焦虑患者,护理人员先通过与患者的深度沟通,了解其个性特征,给患者讲述和疾病相关的知识,增强患者对个人疾病的认识,利用耐心温柔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的情绪稳定性,了解以及满足患者的合理护理需要,帮助患者克服疑虑,提高护理和治疗的积极配合度。第二,针对恐惧紧张的心理护理。冠心病患者常在夜间发作或者是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导致很多患者睡前甚至在看到抢救与吸氧仪器时过度紧张恐惧,加重病情。面对紧张恐惧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热情亲切的与患者接触与沟通,给患者介绍住院环境以及有关设施设备的使用作用,利用专业熟练的操作赢得患者信任。合理利用示范、暗示、说服、引导等方法,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提升患者的安全感,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自信心。第三,针对否认患病的心理护理。部分患者不承认自身患病或者是病情有加重的情况,不能够给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做好思想上的准备。面对这一类型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且把握好分寸地当患者病情与医生诊断的结果告知患者,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疾病程度,并坚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在一段时间后帮助患者承认患病和了解病情,消除患者回避的心理。另外,护理人员可以邀请冠心病治愈的患者现身说法,给患者交流治疗中的体会和技巧,帮助患者认清疾病主动配合。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和护理满意度。本次研究利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负性情绪情况进行评估,并记录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评估则用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合理设置调查问题,并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真实回答,对调查表的分值进行统计。满分为100分,低于70分表示不满意,71-84分表示满意,85-100分表示非常满意。护理总满意度是满意度和非常满意度的总和[2]。

1.4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展开数据统计与研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时,表明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下表1。另外,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30例,满意8例,护理满意率97.44%,高于对照组(非常满意16例,满意14例,满意率76.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差异对照表

组别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对照组58.2±11.254.3±10.351.4±10.148.8±9.6观察组58.7±11.654.5±10.143.2±8.744.9±8.83讨论

心理因素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的主因,所以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心理状态是影响患者疾病恢复的一个主要因素,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避免患者症状加重,也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以及依从性,从而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加快康复速度。反之,心理状态不佳会增加冠心病的病死率[3]。考虑到心理因素的重要作用,临床上开始把心理护理作为心病患者护理干预的重点,并针对患者出现的具体心理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支持,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诉求,让患者用积极向上的状态战胜病魔。本次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表明了心理护理获得了显著效果[4]。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有着显著应用价值,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负性情绪,提升患者依从性与配合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大范围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振生.健康教育在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脂水平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5);89-90.

[2]宋丽艳.冠心病病人的心理护理[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28):95-96.

[3]赵立涛.心理干预对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18):41-42.

[4]陈军.心理护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14):67-68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驿河3组201号(玉杨路与董郎路交叉口)

电话‭:13880888138‬

标签:;  ;  ;  

心理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