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内波与混合研究

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内波与混合研究

论文题目: 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内波与混合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物理海洋学

作者: 张效谦

导师: 田纪伟

关键词: 内潮,近惯性内波,湍耗散率,混合率,南海

文献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2004年春秋两季在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的两个航次的温盐流及微尺度断面观测资料以及2000年8月到11月在南海北部陆坡的2个半月的锚系ADCP定点观测资料,揭示和解释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区内波以及内波混合的时空分布特征。 2004年南海春季断面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架陆坡的海洋内波振幅达到10米到20米。微尺度观测结果表明湍耗散率和混合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变化。湍耗散率和混合率垂向分布在温跃层和近底部较大而在水体的中部较小;水平分布上在浅海陆架海区较强,平均耗散率和混合率可分别达到5×10-7Wkg-1和2×10-3m2s-1,相当于大洋内区平均值的100倍,陆坡测站的湍耗散率和混合率明显的减小,平均比陆架海区小一个量级。上混合层和底边界层以外的耗散率分布与Richardson数的分布一致,表明剪切不稳定机制在当地湍流混合中占主导作用。 2004年南海秋季断面观测资料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大风过境,各个测站的流动中除了显著的半日和全日周期运动外还有很强的近惯性运动。半日与全日内潮以及斜压近惯性运动在温跃层处较强,温跃层以下流速振幅显著减弱:初始位向的垂向分布表明内潮的能量由海底向上传播,而近惯性延动的能量来自海面。较强内潮在陆坡区超临界地形上生成,并沿波射线方向传播,导致半日潮和全日潮的能量密度在陆坡区温跃层上较强。最大值达到0.04m2s-2,为大洋背景场能量密度的10~15倍。内潮和近惯性运动能通量在陆架海区较弱,陆坡站的半日、全日和近惯性运动的能通量主要集中在温跃层以上。沿观测断面方向,水平能通量净收入、底部生成能通量、波流相互作用、湍动能生成率四项基本保持平衡。 2000年的南海北部陆坡区潜标定点资料分析结果表明,观测点的流动在大部分时刻以第一模态的含能占主,第一模的水平动能所占的比例能达到总的水平动能的70%~80%,但在某些些时刻高模态尤其是第二第三模态含能明显的增加,第一模态含能不足40%。这种高模态含能增加的时刻基本存在一个10至15天的周期。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海洋内波混合的研究意义与现状

1.2 南海基本环流介绍

1.3 南海北部海区正压潮与内波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2004年春季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区内波与混合研究

2.1 海上实验

2.2 观测仪器介绍

2.2.1 SBE 911plus CTD

2.2.2 LADCP

2.2.3 TurboMAP-Ⅱ微尺度剖面仪观测原理及资料处理方法

2.3 资料处理与结果分析

2.3.1 陆架陆坡海区九点断面观测结果分析

2.3.2 深水定点观测(A9站)

2.3.3 耗散率观测与内波耗散参数化模型的比较

2.3.3.1 湍流耗散率参数化模型介绍

2.3.3.2 湍流耗散率参数化模型与TurboMAP-Ⅱ观测的比较

第三章:2004年秋季南海北部陆架陆坡海区内波与混合研究

3.1 海上实验

3.2 资料处理与结果

3.2.1 温度、盐度、密度分布

3.2.2 正压与斜压运动

3.2.2.1 正压流速拟合

3.2.2.2 正压运动的能量通量

3.2.3 斜压运动

3.2.3.1 斜压流速拟合

3.2.3.2 等密度面的位移和垂直速度

3.2.3.3 能量密度

3.2.3.4 斜压能量通量

3.3 观测断面的能量收支

3.3.1 水平能通量净收支

3.3.2 底部正压流向斜压流的转化部分

3.3.3 背景流场与斜压波动的相互作用导致的能量通量

3.3.4 观测海区的湍动能生成率

3.3.5 观测海区的能量平衡

第四章:2000年南海北部陆坡定点运动模态结构演变分析

4.1 锚系定点观测资料介绍

4.2 锚系观测海区温盐结构与垂向层结分布

4.3 水平流速的垂向模态结构随着时间的演变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0-26

参考文献

  • [1].南海北部内波时空传播特征的遥感研究[D]. 刘冰清.上海海洋大学2015
  • [2].内波生成机理及二维内波数值水槽模型研究[D]. 徐鑫哲.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
  • [3].深海内波弱非线性模型的建立及其在南海应用的研究[D]. 宋诗艳.中国海洋大学2010
  • [4].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混合过程观测[D]. 杨丽芬.中国海洋大学2008
  • [5].深海内波传播模型及其数值模拟的研究[D]. 马瑞玲.中国海洋大学2012
  • [6].内波监测自容式潜标系统开发[D]. 秦承志.中国海洋大学2010
  • [7].使用内波混合参数化方法模拟黄海和东海夏季温跃层[D]. 王真.中国海洋大学2012
  • [8].水平运动源生成内波的表面特征初探[D]. 秦朝峰.中国海洋大学2009
  • [9].椭圆余弦内波特性及其和结构物的作用[D]. 党岳.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
  • [10].内波射线的传播与内孤立波过周期地形能量损耗的实验研究[D]. 马永星.中国海洋大学2014

相关论文

  • [1].南海内孤立波的生成、演变及对桩柱的作用[D]. 孙丽.中国海洋大学2006
  • [2].文昌海域内波特征研究[D]. 柯自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
  • [3].海洋内波对声传播的影响[D]. 马树青.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
  • [4].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研究海洋内波[D]. 李海艳.中国海洋大学2004
  • [5].两层流体界面孤立子内波演变过程数值研究[D]. 白晔斐.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
  • [6].南海表层水温的长周期变化及其与埃尔尼诺的耦合关系[D]. 钮智旺.中国海洋大学2005
  • [7].风对海洋低频运动的能量输运与能量的垂向传播[D]. 周磊.中国海洋大学2005
  • [8].分层流体中Rankine卵形体生成的内波[D]. 周喜武.中国海洋大学2003
  • [9].南海海洋温度跃层统计分析[D]. 周燕遐.中国海洋大学2002
  • [10].内波致声传播起伏与内孤立波特征探测[D]. 刘全生.内蒙古大学2004

标签:;  ;  ;  ;  ;  

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内波与混合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