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广大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是一个涉及国家财力,政策及人们思想观念的重大问题。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成果,设计出较为完善合理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积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宣传,使农村劳动人口认识到社会化养老的优越性是研究农村养老保险问题的意义之所在。吕梁是革命老区,也是农业人口占总人80%的农业大区,又是全国十八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解决吕梁众多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困难也是有目共睹的。吕梁整体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十三个县市区中国家级,省级贫困县市占到四分之三,部分极端贫困的山区,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值得庆幸的是吕梁人民战争年代吃苦耐劳,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样在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得以发扬光大。近几年来,吕梁部分县市依托本地丰富的煤焦铝铁的资源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以开发矿产资源为龙头,带动了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成果。自2003年以来,吕梁以高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态势快速发展,孝义市跃居全国百强县市。吕梁快速的经济发展给发展吕梁各项社会事业提供了用力的保障。所以,解决吕梁的农村养老保险问题是困难与条件并存,如何充分利用本地经济发展成果,解决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正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本文采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从吕梁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入手,总结了吕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规定及基金管理体制,分析了吕梁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次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包括发达国家德国和日本的基本情况,发展中国家的纳费型养老保险制度和非纳费型养老保障制度,我国部分省市如青岛、北京、江苏、广东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制度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国内外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的经验对吕梁的启示,包括认清建立养老保险制度要实现的基本目标,强化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的责任,推进这一制度的法律化以及坚持多层次性的原则等,这些经验对吕梁选择合适的养老保险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然后分析了吕梁农村养老保险建立的可行性与制约因素,可行性主要包括农民保障意识的日益增强,吕梁经济发展奠定的物质基础,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的显著变化,农民收入的显著增长和集体经济的较快发展等,还有具有可供借鉴的国内外有关的经验和教训。制约因素主要包括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主要是资源丰富县市区与西部山区县市的农民收入的差异,吕梁整体经济实力的牵制,以及农村养老保险的巨大需求和有限供给之间的矛盾。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吕梁的农村养老保险模式,即分层分类的非均衡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县市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不同类型农村劳动人口的分布状况,分层分类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城乡养老模式的融合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