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高校办学目标定位问题是高校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步入21世纪以来,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面对政府管理、经济、文化的某些偏失,面对单一的评估模式、“经验主义”的影响和办学目标定位理论的不完善,我国很多高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办学目标定位趋同。这将不利于学校特色办学;难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要求;还将导致各高校重复建设和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办学目标定位趋同是一个理论性、实践性、现实性都很强的问题,理论研究对本论题也很重要。本文尝试在已有理论的基础上完善高校办学目标定位体系,认为高校办学目标定位应是由类型、层次、规模、水平、人才培养、服务面向、特色、预期时间八个子目标构成的总体目标体系。本文还论证了“和”是高校办学目标定位的应然状态,也是解决办学目标定位趋同问题的思想核心。协调性、多样性、差异性是“和”的前提。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要与高校发展、高教系统发展和社会发展三个层次都相协调才是真正的到位。要让高校的办学目标定位真正到位,高校应立足实然状态,找准自己的“位”;政府应对高校加以恰当的指导和协调,引导高校“到位”;社会应形成有利于高校多样化发展的社会环境。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绪论0.1 研究背景0.2 研究意义0.3 研究现状0.4 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0.5 研究方法第1章 高校办学目标定位趋同的理论分析1.1 高校办学目标定位的理论探索1.1.1 定位的分析1.1.2 高校办学目标定位的定义1.1.3 高校办学目标定位的目标体系1.2 “和”是解决趋同的核心思想1.2.1 “和”与“同”对高等教育系统的意义1.2.2 “和”是“位”的前提1.2.3 “和”为高校办学目标定位的应然状态第2章 我国高校办学目标定位趋同的现状分析2.1 我国高校办学目标定位趋同的特点2.1.1 类型“求全型”、层次“攀高式”、规模“巨型化”、水平“一流化”趋同2.1.2 类型层次越接近,办学目标定位越趋同2.2 我国高校办学目标定位趋同的影响2.2.1 积极意义2.2.2 负面影响第3章 我国高校办学目标定位趋同的原因分析3.1 高教系统内部问题引发趋同3.1.1 “经验主义”的影响3.1.2 单一的评估标准催生“趋同”3.1.3 高等教育规模的急速扩张3.1.4 缺少办学目标定位理论的指导3.1.5 缺少教育家治校,难以坚持好的办学理念3.2 管理、经济、文化的偏失促使趋同3.2.1 政府在高校管理上的错位3.2.2 高校的行政化倾向严重3.2.3 教育经费短缺和社会投资机制不健全3.2.4 社会对“学术”的片面理解与“从众”心理第4章 学校、政府、社会在到“位”过程中应起的作用4.1 学校:应在平衡各矛盾关系中找“位”4.1.1 应以点带面突出特色4.1.2 协调办学目标的动态性与静态性4.1.3 协调目标的高度与发展的速度4.2 政府:应在宏观上有为与微观上不为4.2.1 减少干涉高校内部事物,加强宏观管理职能4.2.2 加强高等教育战略规划和分类管理的研究与实施4.2.3 实施评估标准多样化,完善高校评估体系4.2.4 鼓励民间资金融入,扩大高校的资金来源4.2.5 减少指令性制度,维护一般性制度的权威4.3 社会:转变教育观念、形成有利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4.3.1 转变利益至上的观念,倡导对高校捐助的良好风气4.3.2 转变用人、学术观念,形成有利高校多样化发展的环境结论参考文献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高校办学目标定位论文; 目标体系论文; 趋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