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嫦娥(江苏省丹阳市人民医院ICU江苏丹阳212300)
【摘要】目的研究高热患者使用冰毯降温的过程中,腋温、肛温、耳温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8月入住ICU的≥39℃患者均行冰毯降温,降温开始后30、60分钟复测腋温、肛温、耳温。对比分析降温过程中腋温与肛温,腋温与耳温,肛温与耳温的差异。结果冰毯降温降温过程中30分钟腋温、肛温与耳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分钟腋温、肛温与耳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高热冰毯降温腋温肛温耳温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153-02
体温是生命体征之一,其准确性影响到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甚至预后评估[1,2]冰毯降温是高热在ICU很常见的降温方式,提高热患者体温监测准确性与有效性是护理人员应尽的义务,测肛温虽然准确,但操作繁琐,极不方便在临床中腋温测量法因简便易行而被广泛使用,但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而且可能难以反映患者的真实体温。而红外耳温计能避免以上弊端,操作方便安全,又能缩短测温时间,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本研究自2012年1月-2012年8月,通过对50例高热患者使用冰毯降温的过程中,体核温度(肛温)分别与耳温、腋温对照观察,研究降温过程中30分钟、60分钟肛温与耳温及腋温的差异性及耳温与腋温间的差异性。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2年1月-2012年8月入住ICU的体温≥39℃,使用冰毯降温患者50例
1.2方法
1.2.1水银柱式摄氏体温计
每周进行严格校对,选用校对合格的水银计对患者腋温测量,将体温计水银端放置患者腋窝深处,紧贴皮肤,测量前确保腋下无汗,监测10分钟后取出体温计读数并记录。
1.2.2深部体温探测亚低温治疗仪上的监测模式,探测患者体核温度(肛温),温度探头置入肛门7cm。
1.2.3红外耳温计的测温方法测量时,将被测者的耳廓拉向后上方,以拉直和暴露外耳道,在拉耳廓的同时将测温探头朝着鼓膜的方向柔和地放入耳道并向下按压使之与外耳道完全贴合,摄取鼓膜及周围组织发射的红外线热量。然后按下开始按钮,3s左右,耳温计发出一声长的“嘀”声,即表示温度测定已完成,取出耳温计,显示窗读数,记录数值。同法测量另一侧耳温
2监测方法
2.1保持室温22-26℃。测试前保证患者安静状态,避免活动,饮用热水等可能体温改变的因素。体温读数人员均经培训,降测得的数据准确记录,降低读表所造成的差异。
2.2对高热使用冰毯降温降温开始30分钟、60分钟,同时用三种测量方法测量体温
3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表1冰毯降温过程中耳温与肛温的比较
测温部位n30分钟温度(℃)60分钟温度(℃)
耳温5038.69±1.0737.69±1.03
肛温5038.45±1.0237.65±1.02
表2冰毯降温过程中腋温与肛温的比较
测温部位n30分钟温度(℃)60分钟温度(℃)
腋温5038.25±1.0337.62±1.3
肛温5038.45±1.0237.65±1.02
表3冰毯降温过程中腋温与耳温的比较
测温部位n30分钟温度(℃)60分钟温度(℃)
耳温5038.69±1.0737.69±1.03
腋温5038.25±1.0337.62±1.3
5讨论
5.1肛温也是体核温度,但在监测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缺点;在冰毯降温的过程中,由于冰毯与肛表探头接近,表1肛温比耳温下降快,表2示腋温较肛温下降更快,也预示着不准确。而表1、2、3显示冰毯降温60分钟后肛温、腋温、耳温无差异。
5.2红外耳温计与传统的水银体温计相比有许多优点:①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快捷,数据直观显示,方便快速阅读;②适用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测温,特别适合不合作、昏迷、躁动和术后患者;③测温部位和使用一次性探头护帽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机会;④患者感觉安全舒适;⑤减少因水银体温计断裂体内而产生的汞污染及护患纠纷。其实,临床上并未做到每月对水银体温计进行集中检测,以致水银体温计的不合格率较高,另外,我们护理部还对药库房新进水银体温计做了检测,其合格率不足80%,严重影响了对患者真实体温的判断。
5.3红外耳温使用注意事项①探头窗口和探头帽保持清洁无垢;②探头完全插入并并与外耳道贴合;③耳道内不能有阻碍物或过多的耳垢;④暴露在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下,需等候20min再进行测温;⑤侧卧位耳侧受压15min以上,耳温可明显升高;⑥避免在有疾患侧的耳内测温。
在临床冰毯降温的过程中,使用耳温作为护士的监测手段,是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世珍,刘晓敏.背部测温法在重症监护病房病人体温监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8):1996-1997.
[2]张伟,曹建林,陈微微.危重患者的体温变化与预后关系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08,28(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