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在青蒿琥酯诱导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凋亡及抑制其增殖中的作用

p53在青蒿琥酯诱导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凋亡及抑制其增殖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p53在青蒿琥酯抑制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SCs)增殖及诱导其凋亡中的作用,初步揭示青蒿琥酯对HSCs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应用青蒿琥酯治疗肝纤维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健康Wistar大鼠经25%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后消毒,0.8mg/mL链霉蛋白酶50mL与0.5mg/mL胶原酶50mL灌流消化肝脏,细胞悬液经8%、12%和18%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于8%与12%的梯度界面获取HSCs,调整细胞密度为5×105/mL,接种于培养瓶中以含20%FBS的DMEM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新鲜分离的细胞形态和生长特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纯度。传代细胞制备细胞爬片,以抗desmin/FITC,抗GFAP/TRITC, DAPI染色分别标记结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细胞核进一步鉴定HSCs。分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于培养瓶中原代培养10d,使细胞处于培养活化状态。HSCs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不同浓度青蒿琥酯(终浓度分别为125、150、175、200、225μmol/L)作用24、48及72h。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消化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Hyp)浓度,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术PI单染检测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及RT-PCR观察各组细胞中p53表达的变化。结果(1)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新分离的HSCs呈球形,折光性强,悬浮于培养液中。培养10d后,HSCs已充分展开,细胞呈星形或多边形,细胞内颗粒明显减少。刚分离出来的HSCs与抗desmin抗体结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纯度达95%以上。第二代HSCs抗desmin/FITC,抗GFAP/TRITC染色呈阳性,且阳性细胞数>99%。肝星状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肝星状细胞培养72h后开始增殖,第4、5天进入对数生长期,第6、7天进入平台期。(2)青蒿琥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MTT比色结果显示,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分别作用HSCs24.48、72h,与对照组比较,青蒿琥酯150,175,200,225μmol/L对HSCs的抑制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治疗组作用HSCs24和48h时其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1),提示青蒿琥酯抑制HSCs增殖呈浓度依赖性。175μmol/L组抑制作用随作用时间的增加而增加(P<0.01),其中72h时,150μmol/L组的抑制率已达92.6%,提示青蒿琥酯抑制HSCs增殖呈时间依赖性。(3)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的检测:青蒿琥酯作用24h后,各浓度组细胞分泌羟脯氨酸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细胞培养上清中LDH的检测:青蒿琥酯作用24h后,各浓度组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青蒿琥酯对HSCs细胞周期的影响:青蒿琥酯175、200μmol/L组G0/G1期细胞所占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P<0.01),S期细胞所占百分率显著下降(P<0.05),G2/M期细胞无明显变化。(6)青蒿琥酯对HSCs凋亡的影响:检测结果发现,随着青蒿琥酯浓度的升高,其引起HSCs凋亡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40.73±0.81)%,给药组(青蒿琥酯浓度分别为150、175、200μmol/L)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2.63±0.84)%、(63.9±0.50)%、(66.65±0.99)%,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青蒿琥酯浓度的增加,HSCs的凋亡指数逐渐增加。但无青蒿琥酯作用时,HSCs有自发凋亡。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结果显示青蒿琥酯组的细胞核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的改变,而对照组细胞核无凋亡形态学改变。(7) 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检测p53的表达:青蒿琥酯150、175、200μmol/L分别作用HSCs24h后,Western blotting及RT-PCR检测结果显示,p53表达显著增加,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1)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分离培养成功。(2)青蒿琥酯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原代分离培养活化的HSCs增殖,从而使胶原蛋白的产生/分泌减少。(3)青蒿琥酯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之一是增加](?)53mRNA表达和p53水平,从而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同时能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且凋亡占主要部分。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对象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1.1 试验动物
  • 1.1.2 试剂
  • 1.1.3 试验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2.1 原代肝星状细胞的分离
  • 1.2.2 原代肝星状细胞的鉴定
  • 1.2.3 肝星状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 1.2.4 NI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青蒿號醋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5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轻脯氧酸的检测
  • 1.2.6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测定
  • 1.2.7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一Pi单染色法
  • 1.2.8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调亡一Annexin V FITC/Pl双染
  • 1.2.9 Hoechst 33258焚光染色检测细胞调亡
  • 1.2.10 Western b I ott i ng 检测 p53 表达
  • 1.2.11 RT-PCR 检测 p53 mRNA 表达
  • 1.3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大鼠肝星状细胞的鉴定
  • 2.2 肝星状细胞生长曲线的绘制
  • 2.3 青蒿琥酯对HSCs增殖的影响
  • 2.4 HSCs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的检测
  • 2.5 HSCs培养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的检测
  • 2.6 青蒿琥酯对HSCs细胞周期的影响
  • 2.7 青蒿琥酯对HSCs凋亡的影响
  • 2.8 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的表达
  • 2.9 RT-PCR检测P53 mRNA的表达
  • 讨论
  • 3.1 原代大鼠肝星状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 3.2 p53与细胞周期
  • 3.3 p53与细胞凋亡
  • 3.4 青蒿琥酯对HSCs的作用
  • 3.5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J].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2019(03)
    • [2].云南汉族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p5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04)
    • [3].p53突变与结肠癌的研究进展[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4].Ki-67、p53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临床意义[J]. 实用癌症杂志 2020(07)
    • [5].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与p53突变相关基因的鉴定[J]. 现代肿瘤医学 2020(17)
    • [6].p53和Ki-67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J]. 当代医学 2020(21)
    • [7].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p53及VEGF水平与生存状况的相关性[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15)
    • [8].p53基因家族与甲状腺癌的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11)
    • [9].检测p5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 中外医学研究 2019(31)
    • [10].p53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6(05)
    • [11].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底物p53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 肿瘤防治研究 2017(04)
    • [12].子宫内膜癌中P53、Ki-67和CA125的表达[J].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7(01)
    • [13].P53和Ki-67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短期预后的关系[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03)
    • [14].p53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 2017(08)
    • [15].p53免疫组化判定肾母细胞瘤预后的研究[J].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2016(02)
    • [16].抑癌基因p53、PTEN与子宫内膜癌预后相关性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2)
    • [17].Bcl-2,Cox-2,HSPs和p53在骨肉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7(06)
    • [18].VEGF、P53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J]. 河北医药 2017(12)
    • [19].P53在肿瘤微环境、细胞代谢中的调控机制及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临床检验杂志 2017(08)
    • [20].p53和鼠双微粒体2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6(02)
    • [21].黄芪多糖注射液联合吉非替尼对肺癌患者组织P53及Ki-67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16(03)
    • [22].p53和Ki-67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05)
    • [2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X线征象与Ki-67、p53表达的关系及临床意义[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6(04)
    • [24].P53蛋白表达与晚期卵巢浆液性腺癌预后的相关性[J].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6(02)
    • [25].p53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6(04)
    • [26].胸腺瘤组织中P53、Ki-67、VEGF表达的相关性[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11)
    • [27].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探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8)
    • [28].P53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 实用癌症杂志 2016(10)
    • [29].PTEN和P53蛋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21)
    • [30].COX-2、P5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4(34)

    标签:;  ;  ;  ;  

    p53在青蒿琥酯诱导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凋亡及抑制其增殖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