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行为、学校归属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大学生网络行为、学校归属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

互联网的崛起,是20世纪下半叶一个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事件,而且是一个全球性的事件。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渐深入,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的各个人群。网络对青少年群体中的大学生,影响更为深远。且对大学生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学校归属感和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大学时代甚至一生都很重要。因此本研究在对昆明的几所高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不同网络行为,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学校归属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严格按科学研究程序,对研究目标进行分析,并通过书面问卷和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77份。经过统计分析,获得如下实证结果:(1)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不明显,大多数学生对网络功能的使用为非单一型;网络介入程度三种程度均有,中度使用者居多。(2)大学生学校归属感总体水平尚可,但安全感、责任感、个人地位认可维度得分较低。(3)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总体水平高于现实人际关系总体水平,两者间相关显著且网络人际关系可以很好的预测现实人际关系。(4)当网络介入程度不同时,学校归属感对现实人际关系和网络人际关系均有预测作用,且责任感是很重要的维度。(5)大学生网络介入程度在本研究中的所有人口学变量上均差异显著;学校归属感存在年级差异,大一、大四好于大二、大三;大学生的网络人际关系和现实人际关系均存在城市和农村的差异,城市好于农村;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还存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独生子女好于非独生子女。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2.3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行为研究综述
  • 2.1.1 网络行为概念的界定
  • 2.1.2 网络行为激发的“需要-满足”理论
  • 2.1.3 网络行为偏好
  • 2.1.3.1 对网络行为偏好的界定
  • 2.1.3.2 网络行为偏好的划分
  • 2.1.3.3 目前关于网络行为偏好的相关研究
  • 2.1.4 网络行为的研究方法
  • 2.1.5 网络行为与社会化变量的关系研究
  • 2.2 学校归属感研究综述
  • 2.2.1 归属感涵义
  • 2.2.2 学校归属感的界定
  • 2.2.2.1 国外对学校归属感的定义
  • 2.2.2.2 国内对学校归属感的定义
  • 2.2.3 学校归属感的研究现状
  • 2.2.4 学校归属感的影响因素
  • 2.3 人际关系
  • 2.3.1 人际关系的界定
  • 2.3.2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界定
  • 2.3.3 网络人际关系
  • 2.3.4 人际关系的理论
  • 2.3.4.1 西方人际关系理论
  • 2.3.4.2 国内人际关系理论
  • 2.3.5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特点
  • 2.3.6 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影响
  • 第三章 研究过程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方法
  • 3.5.1 文献研究法
  • 3.5.2 问卷法
  • 3.6 数据统计分析
  • 3.6.1 问卷的信度及效度检验
  • 第四章 研究结果
  • 4.1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状况
  • 4.1.1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总体特征
  • 4.1.2 各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
  • 4.2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状况
  • 4.2.1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总体特征
  • 4.2.2 各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影响
  • 4.3 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
  • 4.3.1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特征
  • 4.3.2 各人口学变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
  • 4.4 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学校归属感、现实人际关系、网络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4.4.1 大学生的现实人际关系和网络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4.4.2 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现实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4.4.3 大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与网络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4.4.4 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偏好与现实人际关系的相关分析
  • 4.5 大学生网络行为、学校归属感对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
  • 4.5.1 不同网络介入程度的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回归
  • 4.5.2 不同网络介入程度的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对网络人际关系的回归
  • 4.6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回归分析
  •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 5.1 大学生网络行为的总体状况和特点
  • 5.1.1 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的特点
  • 5.1.2 大学生网络介入程度的特点
  • 5.2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的总体状况和特点
  • 5.3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和特点
  • 5.3.1 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和特点
  • 5.3.2 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总体状况和特点
  • 5.4 大学生网络行为在各人口学变量差异的原因分析
  • 5.4.1 大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在各人口学变量差异的原因分析
  • 5.4.2 大学生网络介入程度在各人口学变量差异的原因分析
  • 5.5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在各人口学变量差异的原因分析
  • 5.6 大学生现实人关系、网络人际关系在各人口学变量差异的原因分析
  • 5.7 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与网络人际关系的关系讨论
  • 5.8 大学生网络行为、大学生学校归属感与人际关系的关系讨论
  • 第六章 总结论
  • 6.1 总结论
  • 6.2 建议与对策
  • 6.3 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学生网络购物风险的研究[J]. 戏剧之家 2019(36)
    • [2].大学生网络意见表达及教育引导策略探析[J]. 科技视界 2020(04)
    • [3].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生网络行为监测系统的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09)
    • [4].客体关系视角下的青年学生网络成瘾研究[J]. 教育探索 2020(04)
    • [5].“互联网+”视角下高职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 财富时代 2020(04)
    • [6].高职学生网络依赖现状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06)
    • [7].5G时代高职学生网络社交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 2020(18)
    • [8].大学生网络贷款现象研究综述[J]. 法制博览 2020(28)
    • [9].大学生网络信贷问题及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13)
    • [10].大学生网络贷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8(04)
    • [11].大学生网络贷款现状分析及建议[J]. 市场周刊 2018(06)
    • [12].大学生网络订餐的安全问题浅析[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18)
    • [13].大学生网络共同体道德建设谫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7(01)
    • [14].大学生网络购物行为特征研究及实证分析[J]. 电子商务 2017(04)
    • [15].高校学生网络贷款安全问题的防范对策研究[J]. 才智 2017(17)
    • [16].中学生网络成瘾因素分析研究[J]. 才智 2017(23)
    • [17].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培育研究[J]. 高校辅导员 2017(05)
    • [18].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分析[J]. 亚太教育 2016(15)
    • [19].高职学生网络成瘾相关的因素分析[J]. 亚太教育 2015(34)
    • [20].大学生网络自主创业发展趋势的研究[J]. 成才之路 2017(17)
    • [21].大学生网络文明素养培育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12)
    • [22].大学生网络犯罪分析及解决对策[J]. 赤子(下旬) 2016(06)
    • [23].大学生网络借贷问题及对策研究[J]. 参花(下) 2017(05)
    • [24].大学生网络信贷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J]. 智富时代 2017(06)
    • [25].大学生网络信贷现状、风险及其规避[J]. 长江丛刊 2017(05)
    • [26].大学生网络信贷问题的法律规制[J]. 大众投资指南 2017(04)
    • [27].信息化时代下高职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研究[J]. 新校园(阅读) 2017(06)
    • [28].大学生的成因及预防措施分析[J]. 明日风尚 2017(16)
    • [29].英国应对学生网络欺凌的策略及启示[J]. 教学与管理 2020(31)
    • [30].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分析——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标签:;  ;  ;  ;  

    大学生网络行为、学校归属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