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黄苷A对“阴虚”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药理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罗常春[1](2020)在《加味大黄蟅虫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加味大黄蟅虫丸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的干预情况,并评价该方法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口服熊去氧胆酸,60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加味大黄蟅虫丸,每天2次,每次9g,60天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谷氨酰转肽酶(GGT)、白蛋白(ALB);观察一般体检项目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肾功能、不良反应事件等情况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1)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为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症候方面比较:治疗后两组症候总积分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候总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肝功能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后TBIL、ALT、AST、ALP、TBA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GGT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ALB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GGT、ALB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一般体检项目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治疗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良好。结论:使用加味大黄蟅虫丸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患者肝功能,较于单用西药口服,治疗效果更优,且临床用药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杨超飞[2](2020)在《怀地黄栽培密度效应及转录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实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下地黄的农艺性状、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并进一步分析稀植、密植(高、中、低三种密度)对地黄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的生理指标、植株形态特征、生物量和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初步分析了不同密度对地黄生长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并对地黄环烯醚萜合酶基因进行了克隆和遗传转化。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种植密度分别为 8000 株·667m-2、15000 株·667m-2、22000 株·667m-2、30000 株·667m-2和38000株·667m-2时,地黄优良品种85-5和北京3号(BJ3)植株不同发育阶段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农艺性状、生物量、有效成分积累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从出苗到到收获,2个品种的叶长度、叶宽度、叶片数、冠幅、株高、叶绿素含量SPAD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下降,叶长度、叶宽度和叶片数最大值都是8月份,冠幅和株高最大值是在9月份;叶片的生物量先升高后下降,最大值都在8月份,85-5叶的叶片生物量较BJ3大;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和块根数随着植株的生长,总体为增大趋势:2个品种的叶长度、叶宽度、叶片数、冠幅和叶绿素含量SPAD都随密度增大而减小,株高随密度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同一发育阶段,叶片生物量随密度增大而减小;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和块根数随密度增大而减小,85-5的根长度和块根直径较大,BJ3块根数较多;密度越低,单株块根的生物量越大,85-5的块根生物量变化趋势更明显,BJ3生育后期密度间块根生物量差异不显着。随着地黄块根的发育,梓醇含量逐渐增加,不同密度间也有差异,密度为22000株·667m-2时块根中梓醇含量最高,85-5的块根梓醇含量高于BJ3。块根中毛蕊花糖苷含量在地黄生育期内呈波动变化,85-5毛蕊花糖苷含量最大值在10月份,BJ3在11月份。地黄理论产量在11月份最大,亩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大,85-5亩产量在密度22000株·667m2与30000株·667m-2相差较小,BJ3密度间差异较为显着。单纯纯考虑产量,85-5和BJ3 2个品种均应在高密度下种植。2.研究种植密度分别为5000株·667m2、25000株·667m-2和50000株·667m-2下85-5、BJ3、J9的生理指标、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3个品种叶片中生理指标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地黄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升高后下降,8月份叶绿素含量最大,低密度下叶绿素含量较高:地黄叶片中SOD活性随生育期逐渐升高,POD活性随生育期逐渐下降,高密度下二者的活性较高;CAT活性变化趋势为先下降后上升,最大值在1 1月份;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均为先上升后下降,其含量最高时期分别为8月份和9月份,MDA和可溶性糖高密度下含量较高,可溶性蛋白低密度下含量较高。不同发育阶段,地黄叶长度、叶宽度和株高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8、9月份的值较大;叶片数和冠幅呈增大趋势;密度越大,叶长度、叶宽度、叶片数越小,而株高越大;单株叶片生物量9月份较大,密度越低生物量越大。随植株的生长,3个品种的茎长度、茎直径、茎生物量值不断增大,3个时期低密度下85-5的茎长度均大于高密度,生育后期J9的茎长度较大;茎直径和茎生物量均为密度越小其值越大。地黄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块根数和单株块根生物量均随着地黄植株的生长逐渐增加,低密度处理大于高密度。3个时期产量均为密度越大产量越高。不同的生育期地黄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也有变化,9月份叶中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较高,且密度越大含量越高,其它时期含量变化规律性不强。1 1月份茎中梓醇含量较高,9月份毛蕊花糖苷含量较高,且密度越大毛蕊花糖苷含量越高。块根中梓醇含量均为9月份最高,且密度越小含量越高;毛蕊花糖苷随着地黄根的发育逐渐升高,密度越大含量越高。3.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地黄85-5和J9 2个品种在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块根和叶片共24个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结果发现同一个地黄品种同一器官(组织)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密度处理之间的样品间基因表达量相关性较强,叶片和块根之间基因表达量相关性较差。差异基因表达分析显示,不同密度下地黄85-5叶中差异表达基因较少,且密度差异越大差异基因越多;地黄块根的发育高密度受到较大影响,高密度下的差异基因更多;J9不同种植密度叶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均比较多,其中多数基因在高密度中下调表达,在块根中不同密度下差异基因的数量很多,且中低密度间的差异基因反而更多。分析了与地黄块根膨大、药效成分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特性,发现扩展蛋白基因在85-5块根中表达量较高,且随着密度增加表达量逐渐降低,J9中扩展蛋白基因对于密度的响应规律性不强。筛选出一些与地黄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规律一致的催化酶基因和转录因子,初步阐明了密度引起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的分子机理。4.环烯醚萜合酶(IS)是环烯醚萜类成分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可以催化10-oxogeranial生成烯醇化物中间体Epi-iridodial。本文通过同源比对,在地黄转录组中筛选出4条与长春花CrIS同源的cDNA序列,长度分别在1425bp~1743 bp之间,依次命名为RgIS1、RgIS2、RgIS3和RgIS4。它们编码389~392个氨基酸残基,蛋白质分子量在44.30 kD~44.74 kD之间,等电点pI在5.30~5.87之间,亚细胞定位预测均分布在细胞质中。序列分析表明地黄4个环烯醚萜合酶的氨基酸序列均包含6个保守的短链脱氢酶/还原酶(SDR)基序,其三维结构包含N端Rossmann结构域和C端伸展结构域。进化分析表明,RgIS3与CrIS、橄榄OeIS聚在同一类群,另外3个环烯醚萜合酶与其它植物的15个蛋白亲缘关系较近。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RgIS1和RgIS3可能是参与梓醇合成的关键催化酶基因。构建了RgIS3的过量表达载体,以农杆菌转化法导入地黄基因组,获得了一批转化苗,为进一步研究环烯醚萜合酶基因在梓醇合成中的分子功能奠定基础。
王慧森,刘明,梁瑞峰,李更生,葛文静,马冰洁[3](2019)在《基于HPLC-PDA及滋阴作用的地黄苷类提取物工艺优选》文中提出目的以梓醇、地黄苷A、地黄苷D、益母草苷、毛蕊花糖苷5种地黄苷类成分含量为指标优选地黄苷类提取物提取工艺;测定其对甲亢阴虚大鼠环磷酸腺苷(cAMP)、环磷酸鸟苷(cGMP)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PDA法同时测定地黄中5种苷类成分含量,以正交试验法筛选最优提取工艺;采用甲状腺片灌胃建立阴虚模型动物,检测地黄苷类提取物对阴虚模型大鼠血清中T3、T4的影响及血浆中cAMP、cGMP、cAMP/cGMP的影响。结果地黄苷类提取物最佳工艺为A2B2C3D1,即加8倍量50%乙醇65℃提取3次,第1次,第2次1.5h,第3次1h。该提取物显着降低阴虚大鼠血清中T3、T4含量及降低血浆中cAMP、cAMP/cGMP值。结论该制备工艺稳定可控,地黄苷类提取物平均提取率33%,5种苷类成分提取量达6mg/g以上;针对甲亢阴虚模型大鼠,可通过调节血清中T3、T4的含量和血浆中cAMP、cAMP/cGMP而达到滋阴清热作用。
杜珂,高晓霞,王锋,王佩义,秦雪梅[4](2019)在《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熟地黄质-效评价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通过综述熟地黄的化学成分、活性成分药理作用、炮制研究,阐释熟地黄的药效物质基础,从整体的角度探究不同炮制程度熟地黄的全面质-效评价,以期揭示熟地黄炮制的科学内涵,为熟地黄的质-效评价和炮制终点的确定提供新的思路。
赵琴琴[5](2019)在《补肾化瘀法治疗高龄不孕妇女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补肾化瘀法治疗高龄不孕妇女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探讨卵泡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及特点,评价武权生教授经验方补肾种玉汤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医药治疗高龄不孕妇女卵泡发育不良提供新的思路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卵泡发育不良不孕症(肾虚血瘀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经期第5天服用中药补肾种玉汤和来曲唑,中药连服12剂,来曲唑服5天,对照组在月经周期第5天开始服用来曲唑,连服5天。两组均以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用药治疗2个疗程(6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排卵日优势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基础激素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不孕年限、不孕类型、基础激素水平、排卵日优势卵泡直径、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及中医证侯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后总体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8.5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与单用来曲唑相比,补肾种玉汤联合来曲唑治疗肾虚血瘀型卵泡发育不良效果更为明显。3.两组患者卵泡发育不良中医证候总评分及单项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及单项中医症状评分方面效果更显着。4.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比较排卵日优势卵泡直径较治疗前均增大,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排卵日优势卵泡直径均增大,卵泡质量也得到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增大排卵日优势卵泡直径、提高卵泡质量方面效果更优。5.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比较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增厚,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均可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可显着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6.两组患者基础激素水平中雌激素(E2)水平、抗缪勒氏管激素(AMH)较治疗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均可提高基础激素水平中血清雌激素(E2)水平及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提高基础激素水平中血清雌激素(E2)水平及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改善卵泡质量方面效果更好。而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均无显着变化(P>0.05)。7.两组患者妊娠率较治疗前均增加,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治疗在提高临床妊娠率方面效果更显着。结论:补肾化瘀法治疗高龄不孕妇女卵泡发育不良具有明显优势,在增长排卵日优势卵泡直径、增加子宫内膜的厚度、促进卵泡生长发育及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雌激素水平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妊娠率方面优于西药的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郭阿莉[6](2019)在《不同炮制方法对地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通过总结不同炮制方法对地黄主要化学成分环烯醚萜苷类、苯乙醇苷类、氨基酸类、糖类及呋喃醛衍生物的影响,归纳不同的地黄炮制工艺,研究地黄在血液、免疫系统及代谢方面作用的差异,为探索更科学的炮制工艺提供参考,为临床处方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杨旭杰,裴晓华,董尚朴[7](2018)在《赵炳南论治湿热毒蕴型皮肤病组方高频中药之文献诠释》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数据挖掘所获得的赵炳南论治湿热毒蕴皮肤病之高频中药为基础,采用人工翻阅与网络检索相结合,纸质资料与电子文本相匹配的方法,筛选与高频中药相关的资料展开理论研究与文献评述。研究结果显示高频中药均获得了古今文献的支持。在高频中药之中,蒲公英、金银花、薏苡仁、车前子、白鲜皮、龙胆草、生地黄、生甘草的用量、频次与比重均遥遥领先,体现出湿热毒蕴皮肤病三清三利、清解为主、补益为辅的论治法则,这8味中药清除湿热毒邪、扶助正气之功效早在几千年前中医学论着中已有述及,且得到现代药理、药化等研究的进一步证实,因而可以作为湿热毒蕴皮肤病临床遣方及新药设计的基础中药组方。
胡月月[8](2018)在《归芪扶正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归芪扶正颗粒制备工艺、其质量标准并研究建立当归和女贞子的质量标准。方法:(1)凭借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实验的方法,采用阿魏酸、黄芪甲苷的含量和浸膏得率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并优化本组方中当归、黄芪等中药用乙醇提取的工艺参数;(2)凭借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实验的方法,采用特女贞苷、总多糖的含量和浸膏得率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且优化本组方中醋女贞子、太子参等中药的水煎煮的工艺参数;(3)探究并分析归芪扶正颗粒的最好成型工艺;(4)通过薄层色谱法鉴别本颗粒中的太子参、当归等中药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阿魏酸含量、特女真苷含量和总多糖含量并且研究及建立其方法学及建立了质量标准;(6)通过数据分析建立起当归、醋女贞子的质量标准。结果:(1)本品颗粒最优乙醇提取工艺是60%乙醇、加8倍量、每次60min连续回流提取2次;(2)其最佳水提工艺为8倍量水连续回流提取3次,每次120min;(3)其最佳成型工艺为,以87%的乙醇为润湿剂,干浸膏/甘露醇/神曲粉(6:2:1);(5)建立其中太子参、当归、醋女贞子、枸杞子薄层色谱鉴别的方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本品颗粒中阿魏酸及特女真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柱温为30℃,流速均是1.0mL/min,流动相分别为乙腈-0.085%磷酸水(17:83)、甲醇-水(33:67);其检测波长分别是316nm及224nm。结论:本品颗粒其生产工艺路线严谨,结果可靠,并且建立其质量标准科学、使用范围广泛、精确度好,可以安全、有效控制本组方制剂的质量。
杜冰洁[9](2017)在《复方地芍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对复方地芍颗粒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及初步稳定性进行研究,为制备出安全、有效、稳定的复方地芍颗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单因素及Box-Behken试验设计,以梓醇、总多糖含量为指标,优选生地黄等4味药材最佳水提取工艺参数(2)采用单因素和星点-效应面法试验设计,以芍药苷、绿原酸和乙醇浸膏得率为指标,优选白芍、杜仲等4味药材最佳乙醇提取工艺参数。(3)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复方地芍颗粒的成型率、吸湿性、休止角为指标,优选出最佳成型工艺。(4)对该颗粒剂中生地黄、白芍、杜仲等7味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定,建立制剂中梓醇、芍药苷、绿原酸HPLC含量测定方法。(5)研究颗粒剂的初步稳定性,加速稳定性考察3个月,长期稳定性考察6个月,分别对颗粒剂的性状、鉴别、含量测定等项目进行考察。结果:(1)最佳水提取工艺确定:加入12倍量水回流提取3次,每次30 min。(2)最佳乙醇提取工艺确定为体积分数60%的乙醇,料液比11倍,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60 min。(3)最佳成型工艺确定为复方地芍方浸膏粉与糊精以7:3的比例混合,加入量为浸膏粉20%的90%乙醇作润湿剂进行制粒。(4)建立制剂中生地黄、白芍、杜仲、A、B、C、D、E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梓醇、芍药苷及绿原酸含量,色谱条件为:流动相分别为乙腈-水(0.5:99.5)和甲醇:0.3%冰乙酸水梯度洗脱,012 min:20:80,1220 min:30:70,检测波长分别为210 nm、230nm和327 nm,流速:1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5)颗粒剂稳定性:以上各检测指标在6个月均未发生明显改变,表明该制剂稳定性好。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合理、可行,制定的质量标准简便、快速、准确,成品质量稳定。
周丽,徐金娣,毛茜,汤亚,李松林[10](2016)在《地黄加工炮制研究新进展及展望》文中认为加工炮制可致地黄主要化学成分环烯醚萜苷类、苯乙醇苷类、糖类及呋喃醛衍生物发生质和量的改变;不同炮制品地黄在血液系统、免疫系统及糖代谢调节等方面的作用有差异。该文总结了有关加工炮制对地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影响的研究进展,为系统深入研究加工炮制对地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影响规律提供参考,也为诠释地黄加工炮制的科学内涵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地黄苷A对“阴虚”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药理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黄苷A对“阴虚”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药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加味大黄蟅虫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理论研究 |
1.现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研究 |
1.1 流行病学 |
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临床表现 |
1.4 西医诊断 |
1.5 西医治疗进展 |
2.传统医学研究 |
2.1 病名 |
2.2 病因 |
2.3 病机 |
3.大黄蟅虫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理论依据 |
临床研究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观察病例标准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疗效判定标准 |
1.7 不良事件严重程度判断标准 |
1.8 统计学处理 |
2.结果 |
2.1 两组临床总体疗效对比 |
2.2 两组患者症候总积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化验指标的变化 |
2.4 安全性观测 |
3.讨论 |
3.1 疗效分析 |
3.2 加味大黄蛰虫丸组方分析 |
结语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观察表 |
附录二:文献综述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西医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2)怀地黄栽培密度效应及转录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地黄的研究进展 |
1.1.1 地黄的种植历史及栽培技术 |
1.1.2 地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1.1.3 地黄的药效成分积累规律 |
1.2 密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2.1 种植密度对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
1.2.2 种植密度对植物农艺性状及生物量的影响 |
1.2.3 种植密度对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3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生长发育上的应用研究 |
1.4 地黄的基因克隆与功能研究 |
1.5 引言 |
第二章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地概述 |
2.1.4 实验材料 |
2.1.5 实验地小区的布置 |
2.1.6 实验材料的种植 |
2.1.7 田间管理 |
2.1.8 大田测量指标 |
2.1.8.1 农艺性状 |
2.1.8.2 生物重量 |
2.1.9 实验取样设置 |
2.1.10 样品处理 |
2.1.11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11.1 梓醇 |
2.1.11.2 毛蕊花糖苷 |
2.1.12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地上部叶片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SPAD的影响 |
2.2.1.1 密度对地黄叶片叶长、叶宽和叶片数变化的影响 |
2.2.1.2 密度对叶片冠幅、株高变化的影响 |
2.2.1.3 密度对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变化的影响 |
2.2.2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块根形态特征变化的影响 |
2.2.3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地上部叶片生物量变化的影响 |
2.2.4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块根生物量变化的影响 |
2.2.5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根冠比变化的影响 |
2.2.6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块根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的影响 |
2.2.6.1 密度对块根中梓醇含量差异的影响 |
2.2.6.2 密度对块根中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的影响 |
2.2.7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鲜地黄产量变化的影响 |
2.3 结论与讨论 |
2.3.1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地上部叶片农艺性状和叶重变化差异的影响 |
2.3.2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地下部块根农艺性状和块根重变化差异的影响 |
2.3.3 不同种植密度对地黄块根梓醇和毛蕊花糖苷含量变化差异的影响 |
第三章 稀植和密植对不同类型地黄品种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仪器 |
3.1.2 实验试剂 |
3.1.3 实验地概述 |
3.1.4 实验材料 |
3.1.5 实验地小区的布置 |
3.1.6 实验材料的种植 |
3.1.7 田间管理 |
3.1.8 大田测量指标 |
3.1.8.1 叶片生理指标 |
3.1.8.2 农艺性状 |
3.1.8.3 生物重量 |
3.1.9 实验取样设置 |
3.1.10 样品处理 |
3.1.11 药用植物有效成分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12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三种种植密度下地黄叶片生理指标的比较 |
3.2.1.1 密度对地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2.1.2 密度对地黄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
3.2.1.3 密度对地黄叶片POD活性的影响 |
3.2.1.4 密度对地黄叶片CAT活性的影响 |
3.2.1.5 密度对地黄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
3.2.1.6 密度对地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2.1.7 密度对地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2 五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叶片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变化 |
3.2.2.1 密度对地黄叶长度和叶宽度的影响 |
3.2.2.2 密度对地黄叶片数、冠幅和株高的影响 |
3.2.2.3 密度对地黄叶片生物量的影响 |
3.2.3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茎形态特性和生物量变化 |
3.2.4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块根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变化 |
3.2.4.1 密度对地黄块根长度、块根直径和块根数的影响 |
3.2.4.2 密度对地黄块根生物量的影响 |
3.2.5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块根亩产量变化 |
3.2.6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块根、茎和叶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变化 |
3.2.6.1 密度对地黄不同组织部位梓醇含量的影响 |
3.2.6.2 密度对地黄不同组织部位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 |
3.2.7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茎不同部位和单个块根发育规律 |
3.2.7.1 三种种植密度下地黄茎不同部位发育的差异 |
3.2.7.2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茎不同部位的药效成分含量 |
3.2.7.3 三种种植密度下的地黄单个块根发育的变化特征 |
3.3 结论与讨论 |
3.3.1 密度对地黄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3.3.2 种植密度对地黄农艺性状与生物量的影响 |
3.3.3 种植密度下地黄不同组织部位药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
第四章 基于密度效应的地黄基因转录特性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植物材料和处理 |
4.1.2 RNA的提取与质检 |
4.1.3 转录组的建库和测序 |
4.1.4 测序数据分析 |
4.1.5 基因定量 |
4.1.6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4.1.7 密度对地黄块根发育、梓醇、毛蕊花糖苷相关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转录组测序结果 |
4.2.2 不同品种地黄叶片转录本表达量分析 |
4.2.3 基于基因表达量的地黄样品相关性分析 |
4.2.4 基于时间序列的地黄基因表达特征分析 |
4.2.5 不同密度处理的地黄差异基因表达特征 |
4.2.6 不同密度下地黄扩展蛋白基因的表达特征 |
4.2.7 不同密度下参与地黄梓醇合成相关的基因表达特征 |
4.2.8 不同密度下参与地黄毛蕊花糖苷合成的基因表达特征 |
4.2.9 地黄转录因子鉴定及不同密度下的表达特征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地黄环烯醚萜合酶基因的克隆与初步功能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感受态细胞 |
5.1.3 仪器与设备 |
5.1.4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
5.1.5 地黄总RNA的提取与反转录 |
5.1.6 地黄环烯醚萜合酶基因的克隆 |
5.1.7 蛋白序列分析 |
5.1.8 基因表达量检测 |
5.1.9 过量表达载体构建 |
5.1.9.1 过量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 |
5.1.9.2 质粒的提取 |
5.1.9.3 根癌农杆菌的转化与侵染菌液的制备 |
5.1.10 亚细胞定位 |
5.1.11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5.1.11.1 地黄无菌苗的制备 |
5.1.11.2 侵染和共培养 |
5.1.11.3 抗性愈伤的分化和继代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RgIS基因的克隆 |
5.2.2 RgIS的序列特征 |
5.2.2.1 地黄环烯醚萜合酶的序列特征 |
5.2.2.2 环烯醚萜合酶的多序列联配 |
5.2.2.3 环烯醚萜合酶的3-D结构预测 |
5.2.3 系统进化分析 |
5.2.4 RgIS的表达模式分析 |
5.2.4.1 在地黄不同器官的相对表达量 |
5.2.4.2 在不同地黄品种菊花心和非菊花心中的相对表达量 |
5.2.4.3 响应SA和MeJA的表达特性 |
5.2.5 RgIS3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5.2.6 亚细胞定位 |
5.2.7 过量表达RgIS3的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基因植株的表型鉴定 |
5.2.7.1 地黄无菌苗的获得 |
5.2.7.2 地黄RgIS3基因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5.3 结论与讨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件 |
(3)基于HPLC-PDA及滋阴作用的地黄苷类提取物工艺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仪器 |
1.1 药品 |
1.2 仪器 |
1.3 试剂 |
1.4 动物 |
2 方法及结果 |
2.1 最佳提取工艺筛选 |
2.2 5种地黄苷类成分HPLC-DAD含量测定 |
2.2.1 色谱条件 |
2.2.2 混合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2.2.3 线性关系考察 |
2.2.4 精密度考察 |
2.2.5 稳定性考察 |
2.2.6 重现性考察 |
2.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
2.3 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
2.4 地黄苷类提取物对阴虚模型大鼠血清中T3、T4及血浆中cAMP、cGMP的影响 |
2.4.1 实验分组 |
2.4.2 模型建立及给药 |
2.4.3 指标检测方法 |
3 讨论 |
(4)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熟地黄质-效评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熟地黄炮制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
1.1 环烯醚萜及其苷类化合物 |
1.2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
1.3 糖类化合物 |
1.4 呋喃醛衍生物 |
1.5 微量元素 |
2 熟地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 |
2.1 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
2.2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
2.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2.4 肝、肾保护作用 |
2.5 其他作用 |
3 不同炮制程度熟地黄的质-效评价 |
3.1 熟地黄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
3.1.1 利用红外光谱 (FTIR) 和正交试验法对炮制终点的确定 |
3.1.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对炮制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动态监测 |
3.1.3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对炮制过程中代谢物和标志物的研究 |
3.2 不同炮制程度熟地黄的药效和机制研究 |
4 结语与展望 |
(5)补肾化瘀法治疗高龄不孕妇女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补肾化瘀法治疗高龄不孕妇女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观察 |
1 一般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随机分组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随访 |
2.5 疗效判断标准 |
2.6 安全性评价 |
2.7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临床疗效结果 |
3.3 妊娠率观察 |
3.4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 |
讨论 |
1 补肾化瘀法治疗高龄不孕妇女卵泡发育不良的理论探讨 |
1.1 高龄不孕妇女卵泡发育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 |
1.2 补肾化瘀法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理论依据 |
2 经验方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2.1 经验方方药组成及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2.2 西药来曲唑的选择依据 |
3 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及结果分析 |
3.1 总临床疗效及结果分析 |
3.2 中医临床疗效及结果分析 |
3.3 西医临床疗效及结果分析 |
4 补肾种玉汤的作用机制探讨 |
4.1 提高卵泡质量 |
4.2 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 |
4.3 调节激素水平及免疫功能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卵泡发育不良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现代西医学对卵泡发育不良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1.1 卵泡发育不良的概念 |
1.2 现代西医学对卵泡发育不良的发病机制的研究 |
1.3 现代西医学治疗卵泡发育不良 |
2 祖国医学对卵泡发育不良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
2.1 中医病因病机 |
2.2 中医辨证论治 |
2.3 中医其他治疗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6)不同炮制方法对地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地黄化学成分的影响 |
1.1 环烯醚萜苷类 |
1.2 苯乙醇苷类 |
1.3 糖类 |
1.4 呋喃醛衍生物 |
1.5 氨基酸类 |
1.6 微量元素 |
2 不同的炮制方法对地黄药理作用的影响 |
2.1 血液系统 |
2.2 免疫系统 |
2.3 其他方面 |
(8)归芪扶正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操作方法 |
1 仪器和材料 |
2 归芪扶正颗粒制备工艺研究路线 |
3 归芪扶正颗粒提取工艺考察 |
3.1 归芪扶正颗粒乙醇提取工艺考察 |
3.2 归芪扶正颗粒水提工艺考察 |
4 最佳成型工艺研究 |
4.1 样品的制备 |
4.2 成型工艺的研究 |
4.3 颗粒的制备 |
4.4 星点设计-响应曲面法优选最佳成型工艺 |
4.5 归芪扶正颗粒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
4.6 七批小试的含量测定及结果 |
5 归芪扶正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5.1 性状 |
5.2 薄层色谱鉴别 |
5.3 样品前处理考察 |
5.4 方法学考察内容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9)复方地芍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仪器与试药 |
1.1 仪器 |
1.2 试药 |
2.复方地芍颗粒提取工艺设计 |
2.1 处方组成 |
2.2 工艺设计 |
3.复方地芍颗粒提取工艺研究 |
3.1 水提取部分工艺研究 |
3.2 乙醇提取部分工艺研究 |
4.复方地芍颗粒成型工艺研究 |
4.1 样品的制备 |
4.2 制粒工艺研究 |
4.3 验证试验 |
4.4 临界相对湿度测定 |
4.5 复方地芍颗粒制备工艺确定 |
4.6 复方地芍颗粒中试研究 |
5.复方地芍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
5.1 性状 |
5.2 鉴别 |
5.3 检查 |
5.4 复方地芍颗粒中梓醇HPLC含量测定 |
5.5 复方地芍颗粒中芍药苷和绿原酸HPLC含量测定 |
6.复方地芍颗粒初步稳定性研究 |
6.1 加速稳定性实验 |
6.2 长期稳定性试验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10)地黄加工炮制研究新进展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工炮制对地黄化学成分的影响 |
1.1 环烯醚萜及其苷类 |
1.2 苯乙醇苷类 |
1.3 糖类 |
1.3.1 单糖和寡糖: |
1.3.2 多糖: |
1.4 呋喃醛衍生物 |
2 加工炮制对地黄药理活性的影响 |
2.1 对血液系统作用 |
2.2 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
2.3抗肿瘤 |
2.4 调节糖代谢 |
3 展望 |
四、地黄苷A对“阴虚”及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药理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味大黄蟅虫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气虚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D]. 罗常春.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2]怀地黄栽培密度效应及转录特性研究[D]. 杨超飞.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3]基于HPLC-PDA及滋阴作用的地黄苷类提取物工艺优选[J]. 王慧森,刘明,梁瑞峰,李更生,葛文静,马冰洁. 时珍国医国药, 2019(09)
- [4]基于药效物质基础的熟地黄质-效评价研究进展[J]. 杜珂,高晓霞,王锋,王佩义,秦雪梅. 中草药, 2019(06)
- [5]补肾化瘀法治疗高龄不孕妇女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观察[D]. 赵琴琴.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19(03)
- [6]不同炮制方法对地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J]. 郭阿莉. 中国民间疗法, 2019(04)
- [7]赵炳南论治湿热毒蕴型皮肤病组方高频中药之文献诠释[J]. 杨旭杰,裴晓华,董尚朴.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8(12)
- [8]归芪扶正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胡月月.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5)
- [9]复方地芍颗粒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 杜冰洁. 新疆医科大学, 2017(05)
- [10]地黄加工炮制研究新进展及展望[J]. 周丽,徐金娣,毛茜,汤亚,李松林. 中药材,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