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由于混凝土叠合结构是在预制构件上再次现浇一层混凝土而形成的装配式结构,故其兼具预制结构施工方便、缩短工期和现浇结构整体性能、抗震性能好等的优点。叠合结构的上述优点决定了它在各国的工程建设上应用范围会不断地扩大,但是其两阶段浇注、两阶段受力的特点也使得叠合结构的受力性能与整浇结构会有所差别。叠合梁就是其中一种叠合构件。本论文首先综述了叠合结构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状况及国内外学者针对叠合梁进行的受力性能的研究成果,系统归纳了其受力性能。叠合梁虽同时具有预制梁及现浇梁的某些优点,但是在正常使用阶段其挠度变形和裂缝的发展与相应整浇梁相比较来说又有不利的一面。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叠合梁受力性能及变形型态的因素主要有叠合参数:预制部分高度h1与整体高度h之αh、一阶段受力弯矩M1与预制构件极限弯矩值Mul之比αM、新旧混凝土强度、箍筋作用、剪跨比兄和纵向钢筋的销栓力作用等。其次,本文运用ANSYS模拟叠合梁和整浇梁的受力过程,较为形象地验证了叠合梁“纵筋应力超前”;预制部分箍筋“剪应力超前”;叠合部分“剪应力滞后”;叠合面“荷载预应力”等现象的存在。最后,本论文分别从叠合参数(αh、αM)、新旧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的变化模拟其对叠合梁裂缝发展变形及挠度值变化的影响规律,结合规范公式,提出了这些因素分别对叠合梁裂缝发展型态及挠度变化的利弊,为以后叠合梁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上海莘庄地铁站上盖综合开发项目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设计[J]. 建筑结构 2019(S2)
- [2].钢混叠合梁体系转换中的施工监测与分析[J]. 铁道建筑技术 2019(05)
- [3].大跨度钢混叠合梁相关技术分析[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08)
- [4].装配式结构预制叠合梁生产质量控制的研究——提高预制叠合梁产品优良品率[J]. 建筑安全 2020(07)
- [5].装配式建筑叠合梁板高精度施工技术[J].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19(11)
- [6].移动质量作用下双层叠合梁的动力学分析[J]. 机械强度 2019(04)
- [7].叠合梁桥监测数据预处理技术应用研究[J]. 江苏建筑 2019(05)
- [8].钢筋混凝土叠合梁耐火性能有限元分析[J]. 江苏建筑 2017(04)
- [9].钢混叠合梁桥试验性应用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施工监理探索[J]. 城市建筑 2019(27)
- [10].钢混叠合梁吊装施工技术研究[J]. 交通世界 2020(16)
- [11].考虑收缩徐变影响的新旧混凝土叠合梁单元刚度矩阵改进[J]. 力学与实践 2016(06)
- [12].钢混叠合梁桥设计与分析[J]. 北方交通 2015(01)
- [13].钢筋混凝土叠合梁裂缝的数值模拟与分析[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14].宁波绕城东段高架桥钢混叠合梁设计[J]. 公路 2012(05)
- [15].钢-砼叠合梁的施工技术之我见[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08)
- [16].混凝土叠合梁凹口构造对抗剪性能影响研究[J]. 智能城市 2020(06)
- [17].叠合梁施工在桥梁工程中的技术要点分析[J]. 交通建设与管理 2020(02)
- [18].叠合梁施工工艺调整对斜拉桥施工索力的影响[J]. 中外公路 2020(04)
- [19].装配式建筑叠合梁、叠合板的施工问题及设计对策研究[J]. 酒城教育 2019(02)
- [20].成都城市音乐厅项目装配式叠合梁板结构深化设计[J]. 施工技术 2018(20)
- [21].混凝土叠合梁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探析[J]. 建设科技 2015(24)
- [22].再生混凝土连续叠合梁弯矩重分布数值分析[J]. 中外公路 2014(04)
- [23].钢-混叠合梁在旧桥改造设计中的应用[J]. 公路 2014(07)
- [24].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叠合梁局部应力分析[J]. 北方交通 2012(04)
- [25].钢筋混凝土叠合梁短期挠度的数值模拟分析[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6].钢筋混凝土T型叠合梁静力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0(03)
- [27].钢筋混凝土T型叠合梁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 2008(06)
- [28].收缩徐变对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挠度的影响[J].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2019(06)
- [29].高速公路大跨径匝道桥钢混叠合梁的施工技术[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07)
- [30].成都城市音乐厅项目装配式叠合梁板结构施工技术[J]. 施工技术 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