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英(四川省黑水县七一维古小学四川阿坝6235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5-027-0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与生活脱节,不能将数学知识活化、深化,不能将生活问题上升到数学模型,在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不会将数学知识改善自己生活,使数学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数学思维,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谈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和不断地完善。
一、奠定生活基础,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生天性活泼,热爱生活,对生活敏感,善于观察生活,对生活活生生的现象记忆犹新,这是培养学生兴趣天然土壤,对生活中各种数学模型有着一种潜在的认识,如圆形、圆锥、圆柱、圆台、椭圆等几何图形都储存自己记忆里,只不过在未学习数学知识时,不能准确定位数学概念,但在记忆库里储存着丰富的数学材料,数学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培养数学意识,例如;上街买菜,算账时这是训练速算能力好机会;出门坐车不同的交通工具不同的价格,算算哪种方式最经济;旅游不同交通路线,价格、时间进行综合计量。在频繁的生活中就会形成数学意识,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用自己的专业素养感染学生。
在小学阶段,学生教师的影响特别大,因为小学生这是没有自己的独立的看法,一切都是教师在引导,对事物的兴趣和看法都依赖着教师,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这是教师传播知识的先天优势,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对数学有着浓厚兴趣和专业数学修养才能感染学生,才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数学知识火种,才能不断地拓展数学空间,丰富他们的数学思维,这就要求数学教师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地研究学生心理,用富有感染力的数学语言与学生交流,在活生生的生活中引领学生走向数学神圣的殿堂。
三、课前预习,有意识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数学模型。
数学来源生活,离开了生活也就没有数学可谈的,课前引导学生观察相关生活中数学模型,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形象思维,比如,我在讲面积和周长时,课前要求学生观察学校操场,要求学生用皮尺测量操场四周有多长,如果铺上塑胶,要铺多大一块。学生课外实地测量了,我在讲周长和面积,学生很容易理解,学生自己总结道:面积就是生活所说的大小,周长就是生活中所说的长短。进而我就讲了长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学生兴趣盎然,回答问题非常主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和合作意识。
四、课堂上展示数学模型,深化活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生在课前观察了生活中数学模型,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直觉于表象,课堂教学前没有上升理性认识,为了通过课堂教学升华学生的认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展示数学模型。因为教师创设了生活情境,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积极地思考状态中,集中学生的视觉、听觉,手脑并用。教师通过课堂展示生活模型,通过实物再次观看,在教师启发下探索数学模型数量关系,在生活中提炼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在这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运用多媒体,设计动画画面,给学生一种动感,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逻辑化、有序化、系统化,发展学生主动探索的能力,比如我在复习课上将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放在一起复习,观察几种几何图形,找到各种图形的演变,设计动画画面,非常直观,学生记忆深刻,深化了对各种图形的理性认识,对各种图形拼凑、分解、旋转、翻折都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
五、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要将数学知识转化成数学能力,必须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在生活中活化数学知识,以前大多数教师认为数学多做题就能解决教学中一切问题,解题能力很可能提高了,但是培养的学生是高分低能,不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这样学生在枯燥题海战术身心疲惫,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禁锢学生能力的发展,失去学习数学本身意义,这是不可取的短见做法。学完单元知识后,我主张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实践,在实践中再学习,加强数学的感性认识,在活动中手脑心并用,开发自己的潜能,同时可以长期地保持恒定的数学兴趣,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这是符活认识辩证规律的。我讲了几何图形面积时,与村组干部联系,带领学生为村上测量土地面积,有的土地图形不规则,我引导学生把土地分解几个不同的几何图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在进行计算。学生就迎刃而解了,在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组织、策划、动手、合作的能力,同时加强了数去联系,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
六、设计数学习题和试题中适当增加生活中题目。
小学生表现欲强烈,希望得到老师表扬和学生的认可,这种想法不仅体现在活动中,也体现在做题和考试中,为了让学生又有一个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做题考试时教学中常态化的工作。我主张在设计数学习题和考试试题中有一定数量的生活运用题目,让学生将生活知识转化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比如现在数学考试有着这样题目:"五一班90个学生到外地旅游,中巴车可坐15人,班车可坐45人,中班车一辆一趟要300元,班车一辆一趟500元,问有哪几种运输方式?哪种方式最经济?"这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题目,学生十分感兴趣,对这样题目有一种积极主动探索的精神,教师在阅卷时,给分扣分要谨慎,不仅要看结果而且更重要的要看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重在扶持信心,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离不开日常生活的,通过生活实践,让生活走进数学新课堂,让数学知识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深化数学知识,领悟学习数学的意义,有利于学生的终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