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镀锌合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法,重量法,合金化镀层质量,铁含量
热镀锌合金论文文献综述
王君祥,黄碧芬[1](2018)在《热镀锌合金化层铁含量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镀层质量影响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测定热镀锌合金化镀层时,由于ZnKβ或FeKα特征谱线强度随着合金化层中Fe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导致镀层分析结果产生偏差。实验分别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重量法进行合金化热镀锌样板的镀层质量检测,验证不同Fe含量变化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分析镀层质量的影响程度;建立了两种检验方法的差值与Fe含量的回归关系,利用w=(wFe-10.81)/0.9960+w'(其中w为校正后镀层质量;wFe为铁含量,%;w'为校正前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的镀层质量)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量镀层质量偏差的校正。研究表明:Fe质量分数控制在8%~12%范围内,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量合金化镀层质量能满足精度控制要求,可以接受;w(Fe)<8%或w(Fe)>12%时,利用回归方程式理论校正由于Fe含量变化引起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量合金化镀层的偏差,提高了分析准确度。对不同Fe含量合金化热镀锌钢板镀层质量的验证结果表明,校正后镀层质量的测定值与重量法测定值一致。(本文来源于《冶金分析》期刊2018年10期)
马亚鑫,陈晓辉,门正兴,郑金辉[2](2017)在《合金化参数对烘烤硬化钢表面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结构和抗粉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不同合金化温度和时间下在H_220BD烘烤硬化钢表面制备了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研究了镀层的形貌、化学成分与抗粉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化温度的升高、合金化时间的延长,镀层与钢基体之间的锌铁互扩散变充分,铁锌合金相逐渐生成且向镀层表面生长,其形态由条柱状逐渐转变为细小颗粒状,镀层的平均铁含量与粉化量增加;当合金化温度为480℃、合金化时间为25 s时,镀层性能较佳,铁锌合金相呈细小颗粒状,镀层粉化量较小.(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材料》期刊2017年12期)
高宏适[3](2016)在《硫酸铵预处理对含Si钢热镀锌合金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硫酸铵预处理可使热镀锌钢板退火前的氧化加速,使得热浸镀锌时的合金化反应加快,这已经成为制造含Si热镀锌钢板的新工艺。硫酸铵处理促进退火前氧化有助于缩短热镀锌时间,这使得在常规氧化条件下,含Si高强钢板的合金化时间与软钢钢板合金化时间相同。这可能不仅仅因为(本文来源于《世界金属导报》期刊2016-08-23)
王春喜,晏欣,吴清泉,李贤强,姚玉华[4](2015)在《一种热镀锌合金化不良缺陷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热镀锌合金化不良缺陷的分析过程,通过仔细排查和分析出由于生产线炉鼻子摄像头处法兰漏气造成。(本文来源于《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袁训华,陈本权,张启富,俞钢强[5](2015)在《电解剥离过程中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的阳极溶解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电解剥离过程中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的阳极溶解机制。结果表明,在GA镀层电解剥离的初始阶段,主要发生Zn的氧化,电解剥离过程中存在Zn和Fe之间的电耦合反应。由于镀层中微裂纹的存在,阴极反应区和镀层裂纹缝隙中会同时发生析氢反应,从而导致电偶腐蚀发生并形成诱导电流。当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氯离子时,Zn和Fe之间也会发生电耦合反应,该反应可以在一个非常小的局部区域内进行,反应过程中,氢的形核析出既可以是氢离子的重组,也可以是少量Zn和Fe的溶解反应。GA镀层中Fe-Zn金属间化合物同时发生电化学反应而溶解的现象只能在缝隙中发生,由于细小缝隙表面形成的活化区非常小,因此,GA镀层中的Fe-Zn相将分别发生溶解,从而保证了GA镀层中不同相之间的电压跃迁。(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娄德诚,乔建军,闻达,赵建国,李勇[6](2014)在《热镀锌合金化产品镀层铁含量工艺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连续热镀锌线合金化生产的工艺控制难度较大,合金化产品镀层铁含量偏低,会造成表面欠合金缺陷;铁含量偏高,会造成粉化缺陷,影响用户冲压使用。本文通过对连续热镀锌线合金化生产工艺参数控制的研究,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将合金化产品镀层w(Fe)控制在8%~10%范围内。(本文来源于《轧钢》期刊2014年06期)
李茫茫[7](2014)在《合金层特性对热镀锌合金化钢板使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热镀锌合金化产品的铁含量、表面形貌和相结构会影响冲压使用过程。研究了合金层的不同铁含量与摩擦系数相关性,通过选取不同表面形貌、相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易粉化材需采用适合的铁含量范围,以满足冲压造成磨具黏锌的目的,从而使热镀锌合金化产品能够具有与零件相匹配的合金层特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创新创意,青年先行”第七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会论文集》期刊2014-12-13)
齐春雨,袁训华,藤华湘,郭大伟,朱国森[8](2014)在《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粗糙度对镀层抗粉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用SEM和XRD观察和分析了铝含量和合金化时间不同的热镀锌合金化(GA)镀层的表面形貌和组织,用双杯突测量了GA镀层的抗粉化量。结果表明,锌液中铝含量小于0.16 mass%的热镀锌镀层合金化时,镀层表面的Ra值小于1.0μm,且镀层的粉化量小于30 mg/m2,满足汽车板的表面质量要求;此后随着锌液中铝含量的增加,GA镀层的粉化量迅速增加,说明GA镀层的抗粉化性能除与镀层中的铁含量有关外,还与镀层表面的粗糙度有关。锌液中铝含量为0.22 mass%热镀锌镀层合金化时,由于Fe2Al5Znx抑制层的抑制作用,镀层中的δ1k-相出现局部增多的现象,从而恶化了GA镀层的抗粉化性能。(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孙方义,陈园林,冯冠文[9](2014)在《热镀锌合金化BH钢合金化工艺控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稳定生产的超低碳烘烤硬化热镀锌合金化JAC340H钢为基础,对比了两种采用不同感应加热功率、不同均热温度合金化工艺控制的镀层效果,采用520℃均热温度配合低的感应加热功率的工艺方案得到的镀层抗粉化能力更好。(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匡立春[10](2014)在《简述我国热镀锌合金技术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各种热镀锌合金镀层的性能及耐蚀原理,介绍了我国热镀锌企业使用锌合金镀锌技术及工业应用情况,分析了今后热镀锌合金的发展趋势,对热镀锌合金的研究发展及生产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10届中国热浸镀学术技术交流会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介会论文集》期刊2014-07-25)
热镀锌合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不同合金化温度和时间下在H_220BD烘烤硬化钢表面制备了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研究了镀层的形貌、化学成分与抗粉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合金化温度的升高、合金化时间的延长,镀层与钢基体之间的锌铁互扩散变充分,铁锌合金相逐渐生成且向镀层表面生长,其形态由条柱状逐渐转变为细小颗粒状,镀层的平均铁含量与粉化量增加;当合金化温度为480℃、合金化时间为25 s时,镀层性能较佳,铁锌合金相呈细小颗粒状,镀层粉化量较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镀锌合金论文参考文献
[1].王君祥,黄碧芬.热镀锌合金化层铁含量对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镀层质量影响的探讨[J].冶金分析.2018
[2].马亚鑫,陈晓辉,门正兴,郑金辉.合金化参数对烘烤硬化钢表面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结构和抗粉化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2017
[3].高宏适.硫酸铵预处理对含Si钢热镀锌合金化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16
[4].王春喜,晏欣,吴清泉,李贤强,姚玉华.一种热镀锌合金化不良缺陷的分析[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5
[5].袁训华,陈本权,张启富,俞钢强.电解剥离过程中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的阳极溶解机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
[6].娄德诚,乔建军,闻达,赵建国,李勇.热镀锌合金化产品镀层铁含量工艺控制研究[J].轧钢.2014
[7].李茫茫.合金层特性对热镀锌合金化钢板使用的影响[C].中国冶金——“创新创意,青年先行”第七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会论文集.2014
[8].齐春雨,袁训华,藤华湘,郭大伟,朱国森.热镀锌合金化镀层粗糙度对镀层抗粉化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4
[9].孙方义,陈园林,冯冠文.热镀锌合金化BH钢合金化工艺控制探讨[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10].匡立春.简述我国热镀锌合金技术使用现状及发展趋势[C].第10届中国热浸镀学术技术交流会暨节能减排新技术推介会论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