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其独特的风险收益特性逐渐为投、融资者所接受并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如今,无论是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全球范围内的可转债市场都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并且日趋成熟和繁荣。中国的可转债市场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沉寂之后,近两年也正在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论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可转债在中国资本市场的运用展开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对于中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产品的创新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从可转债的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国内外可转债市场的比较研究,提出了对中国可转债市场发展有益的建议。同时论文主要从融资者的角度出发,以MM定理、权衡理论、不对称信息理论、代理成本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结合我国特有的研究背景,分析了可转债对优化资本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独到优势;并特别针对风险投资领域,运用博弈模型深入说明了可转债因其转换的特性,比股票和债券等传统融资工具能更有效地避免风险企业家和风险资本家之间存在的双向道德风险问题,从而激励双方达到最优投入,因此,在中国风险投资领域内大力发展可转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随后分析了可转债的发行时机、发行公司选择及其债性和股性在核心条款上的体现,指出了中国的可转债在其要素设计上存在“偏重股权性、弱化债权性”的倾向;并通过基于初始转换溢价率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溢价率的各影响因素,得出票面利率、资产负债率与溢价率存在显著负相关等重要结论。最后,论文以山鹰转债为例,进行翔实的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面的结论。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英文摘要1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 论文的框架结构2 可转换公司债券概述2.1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定义2.2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其他相似融资方式的比较2.2.1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附认股权的债券2.2.2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可交换债券2.3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基本要素2.4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性质特征3 中外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比较研究3.1 国外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及特点3.1.1 国外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展历程3.1.2 国外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市场特点3.2 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及问题研究3.2.1 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历史回顾3.2.2 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3.3 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建议3.4 小结4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企业融资4.1 上市公司融资理论4.1.1 MM 定理及其修正4.1.2 权衡理论4.1.3 不对称信息理论4.1.4 代理成本理论4.2 上市公司融资模式的转换4.2.1 上市公司融资模式的误区4.2.2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上市公司融资理性的回归4.3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优化公司资本结构4.3.1 可转换公司债券优化资本结构的机理分析4.3.2 案例分析——机场转债4.4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优化公司治理结构4.4.1 可转换债券对控制权的影响机理4.4.2 可转换债券对现金流分配的影响机理4.5 可转换公司债券与风险企业治理研究4.5.1 模型研究问题的提出4.5.2 模型的假设条件4.5.3 基本模型介绍4.5.4 模型的推导过程4.5.5 模型的结论分析4.6 小结5 可转换公司债券基本要素设计实证研究5.1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的时机分析5.2 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主体的选择分析5.2.1 从行业分析是否适合发行可转债5.2.2 从资本结构方面分析是否适合发行可转债5.2.3 从募集资金投向的项目前景分析是否适合发行可转债5.3 可转债的股性和债性在要素设计上的体现5.3.1 发行规模5.3.2 票面利率5.3.3 转股溢价率5.3.4 转股价格的调整5.4 可转换债券要素设计的实证研究5.4.1 研究问题的提出5.4.2 研究设计5.4.3 描述性统计分析5.4.4 变量间的相关性检验5.4.5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5.5 案例分析5.5.1 山鹰转债发行的基本情况5.5.2 山鹰转债融资情况分析5.5.3 山鹰转债核心条款分析5.5.4 市场表现与投资价值分析5.5.5 结论分析5.6 小结6 结论6.1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6.2 研究中存在的局限6.3 后续研究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可转换债券论文; 资本结构论文; 风险投资论文; 要素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