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士风与建安诗风

建安士风与建安诗风

论文摘要

士风,是指一个时期士人的整体精神风尚,它既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又具有明显的嬗变性。一代诗风的演变不仅与国家兴衰、政治情势、生活变迁等因素息息相关,更与士人的精神风尚紧密联系。从曹魏开始,文学创作主体直接变成了以最高统治者为首的统治集团,建安士人的创作热情不减于他们的政治豪情,他们继承并发展了前人“诗言志”的传统,借诗歌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抱负,抒发他们的丰富情感。可以说,一代诗风与士风的联系更紧密了。建安士风直接提升和建构了建安诗歌的内在品格,并明显影响了建安诗歌的美学风格。同时,建安士风的嬗变直接导致了建安诗风的嬗变;建安士风的变化过程,与诗学精神、诗歌风格的变化过程是基本一致的,建安诗风是建安士风的集中体现。因此,本文拟从文化大背景这一角度切入,试图对建安士风与建安诗风的关系及其嬗变,以及他们对后代士人精神风尚和诗歌美学风格的影响作以深入探讨,从而进一步认识建安士风与建安诗风在中国士人精神发展史和中国诗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文共分4章:第1章考察汉末士风的分化及其历史意义。自东汉和帝后,外戚、宦官迭相用事,君主不与外朝相交接,朝政走向腐败黑暗,直至衰亡。处于东汉中后期的士人,其精神风尚也由此走向分化,他们由尚义重气走向了保命达生,走向了才情,或抱道自守于山林,怡养性情;或舍名而重生,纵情享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士人由尚气重义走向纵情任性的分化趋向,由儒家的精神大义走向道家无为逍遥的精神自放之路,但是这一精神风尚的变化尚未及在文学中自觉的表现出来。第2章考察孔融、曹操与汉末士林精神的终结。建安士人直接受到东汉中后期士风的影响,其由尚气重义走向纵情养性的精神风尚分化趋势更加明显,并且自觉以诗歌为表达手段,将其精神内蕴其中,掀起了中国诗史上第一个文人诗歌创作高潮,创造出了风格多样的建安诗歌气象。其中孔融是党人精神的直接继承者,可谓“党锢余烈”,其诗“气骨苍然”;曹操则以兼具志节与才性、沉雄与纵逸、气骨与悲情于一体的精神蕴涵完成了对汉末士林精神的纲要性总结,成为汉末士林精神的集大成者,并引领了建安一代士风与诗风。第3章考察建安六子一由气骨走向才情。建安六子的生活、经历、思想、创作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从曹操到曹丕以下、从汉到魏过渡传承的性质。建安六子生活在同一时代,出身于近似的家庭背景,接受着相同的文化滋养,因此在士风和诗风方面,建安六子表现出了共同的气骨美。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诗又各具个性,突出了个体心灵情感的抒发,表现出强烈的抒情性,并且由古朴凝重的“汉音”渐变为清新绮丽的“魏响”。第4章考察曹丕、曹植一才情的不同抒写。曹丕、曹植虽为同父同母兄弟,其气质与才情却大相径庭。就俩人表现的情感内涵和性质而言,曹丕的情感反复表现的是对生命本身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而曹植更多的是一种个性张扬与个人理想无法实现时的苦闷渲泄。就诗风而言,曹丕婉曲而又娟秀,曹植放旷而又沉郁,但都为建安诗坛注入了新的诗风。通过以上考察和分析,在余论中进一步指出了建安士风与建安诗风在中国士人精神发展史和在中国诗史上的重要位置和深远影响。在中国士人精神发展史上,建安士人弘道济世、慷慨激昂的精神风尚逐渐深化为士人儒家人格的一个主要构成部分;建安后期士人怡情养性的才情美,则又使后代儒士展现出双面复杂的精神风貌。而在中国诗史上,无论是建安诗歌的“气骨美”还是其“才情美”,都对后代诗歌精神和美学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开创性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汉末士风的分化及其历史意义
  • 1.1 尚义重气的精神风尚
  • 1.2 纵情任性的精神风尚
  • 第2章 孔融、曹操与汉末士林精神的终结
  • 2.1 孔融:党锢余烈气骨苍然
  • 2.2 曹操——气骨与悲情的完美统一
  • 第3章 建安六子:由气骨走向才情
  • 3.1 共同的气骨美
  • 3.2 不同的才情美
  • 第4章 曹丕、曹植:才情的不同抒写
  • 4.1 曹丕:多以婉曲的方式表达对生命的关爱
  • 4.2 曹植:多以放达的方式抒发一己之情怀
  • 余论 建安士风与建安诗风对后世的影响
  • 一、建安士风在中国士人精神发展史上影响深远。
  • 二、建安诗风在中国诗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和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为何不是“才高九斗”[J]. 小学生作文选刊 2017(09)
    • [2].论建安诗歌化用的特点与手法[J]. 文化学刊 2020(07)
    • [3].浅谈建安诗歌[J]. 现代交际 2017(02)
    • [4].论建安诗歌的“梗概多气”[J]. 才智 2016(12)
    • [5].略论汉赋对建安诗歌的影响[J]. 宜宾学院学报 2009(02)
    • [6].论建安诗歌的感伤主义色彩[J].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02)
    • [7].汉魏诗学嬗变中郑玄诗学及其对建安诗学繁荣的影响探析[J]. 甘肃高师学报 2011(03)
    • [8].从语汇语句角度对《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再审视[J]. 学术交流 2017(06)
    • [9].建安诗歌与汉乐府之比较[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07)
    • [10].论建安诗文的“迁逝”之悲[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03)
    • [11].任气使才 骋节争驱——建安诗歌盛因探源[J]. 西藏教育 2012(02)
    • [12].论建安诗歌梗概而多气的感情特征[J]. 参花(下) 2016(04)
    • [13].论建安诗歌抒情性的奠定[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10)
    • [14].从儒学的盛衰转变看建安诗歌的一些特点[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08)
    • [15].个性创作之展现 自觉文潮之兴起——从建安诗看建安文学自觉现象[J]. 雪莲 2015(20)
    • [16].文学新动力与建安诗歌兴盛[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 [17].论建安离乱诗及其文学史意义[J]. 青年文学家 2018(32)
    • [18].建安诗歌中的飞鸟意象[J]. 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2011(02)
    • [19].试论世风与建安诗歌的关系[J]. 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 2010(07)
    • [20].北齐文学传统与初唐诗歌革新之关系[J]. 文学评论 2008(05)
    • [21].论陆机乐府诗中的悲凉意蕴[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22].论建安文学的时代风格及成因[J]. 青年文学家 2013(30)
    • [23].论建安诗人对“三不朽”的不同取向[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06)
    • [24].从语汇语句角度考量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5].论建安诗歌中的“死亡”母题[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4)
    • [26].建安诗歌中的汉乐府民歌遗韵[J]. 语文建设 2015(03)
    • [27].从语汇语句角度对《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再审视[J]. 知与行 2017(07)
    • [28].建安公宴诗情感内涵浅析[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9].徘徊于“诗言志”与“诗缘情”间的建安诗歌[J]. 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2008(03)
    • [30].建安诗歌意象初探[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5)

    标签:;  ;  ;  ;  

    建安士风与建安诗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