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文化的“段子”问题研究

手机文化的“段子”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从手机文化出发,研究手机文化的内涵和“段子”文化的发展。如今,随着移动通信服务与网络的发展,手机的社会功能日益强大,成为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新媒体,而手机“段子”凭借其强大的传播能力、丰富的内容和人性化的独特服务,传承着先进文化,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本文认为,手机文化是信息时代大众文化的主要内容,而“段子”文化又是手机文化的主要支撑,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媒介话语系统和文化形态。“段子”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但是,手机是一种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和普及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因此,推动绿色手机文化建设、营造健康手机文化氛围,是当前社会发展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也是研究手机文化的一个方向,这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通信产业的良性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的研究路线是,首先对手机文化的概念作出界定,分析手机文化的主要特征和价值取向;其次,从手机“段子”的特性出发,分析“段子”对手机文化的构建作用;然后,论述“段子”文化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最后,为构建绿色、健康手机文化,促进手机文化良性发展建言。本文的主要观点有四:(一)手机文化属于高科技文化,也是富有时代特色的、生机勃勃的大众文化,它的普及为大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二)手机“段子”是手机文化产品之一,它创造了一种短小精悍又极具趣味的文化新样式,对手机文化具有建构作用。手机“段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众对当代社会的关注焦点,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三)“段子”文化创造了一种话语日渐轻娱的文化精神,并以开放的态势,打破了精英文化和草根文化的壁垒,使得大众文化的内容更趋于平民化和通俗化,这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文化,但也推动了手机文化的繁荣发展。(四)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了当前社会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营造绿色、积极、健康的手机文化环境至关重要,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用户自身三方的配合与努力才有可能实现。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红段子”的特性,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手机文化新概论
  • 2.1 手机的新文化形态
  • 2.1.1 手机文化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内容
  • 2.1.2 手机文化是一种亚媒介文化
  • 2.2 手机文化的主要特征
  • 2.2.1 移动性
  • 2.2.2 微型化
  • 2.2.3 快餐化
  • 2.2.4 大众化
  • 2.3 手机文化的价值取向
  • 2.3.1 娱乐价值
  • 2.3.2 平民参与价值
  • 2.3.3 个性表达价值
  • 2.3.4 文化重构价值
  • 第3章 手机文化的重要载体“段子”
  • 3.1 “段子”是手机文化的新文体和主要支撑
  • 3.1.1 “段子”的新文体特征
  • 3.1.2 “段子”对手机文化构建的作用
  • 3.2 “段子”的精悍性与趣味性
  • 3.2.1 “段子”的精悍性
  • 3.2.2 “段子”的趣味性
  • 3.3 “段子”的时尚功能与发酵功用
  • 3.3.1 “病毒式”的传播能力,影响广泛
  • 3.3.2 合格社交的交往形式,欢迎程度深
  • 3.3.3 “点对点”的传播方式,阅读频率高
  • 第4章 手机文化“段子”的正负文化精神
  • 4.1 “段子”创造了一种话语日渐轻娱的文化精神
  • 4.1.1 快餐式的消费文化
  • 4.1.2 娱乐化的精神表述
  • 4.1.3 复制化的创作方式
  • 4.2 “拇指文化”对传统文化的解构与消融
  • 4.2.1 解构文化价值理念
  • 4.2.2 重塑文化话语形态
  • 4.2.3 重构文学生态环境
  • 4.2.4 冲击文化结构模式
  • 4.3 主流文化自身的更新与拓展应对
  • 4.3.1 扩展视野,重新审视手机文化
  • 4.3.2 开拓创新,建构手机文学评价体系
  • 第5章 新时代文化符号中手机“段子”常态化的健康契合
  • 5.1 营造美好的手机文化生活
  • 5.1.1 手机“段子”是社会生活的润滑剂
  • 5.1.2 手机“段子”体现人文关怀精神
  • 5.2 “以段治段”,弘扬“红段子”的三个新特性
  • 5.2.1 弘扬社会主义新文化
  • 5.2.2 创建沟通发展新平台
  • 5.2.3 展现健康向上的新风貌
  • 5.3 “三方联动”,治理低俗不良信息传播
  • 5.3.1 政府推动,构建健康传播环境
  • 5.3.2 企业联动,倡导绿色文化内容
  • 5.3.3 民众互动,加强自身道德自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析手机文化对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 2012(10)
    • [2].浅谈大学生的“手机文化”[J]. 侨园 2019(12)
    • [3].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1(16)
    • [4].浅谈手机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作用[J]. 江西通信科技 2017(01)
    • [5].浅谈大学校园中“手机文化”的利弊[J]. 价值工程 2012(06)
    • [6].手机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教育与职业 2013(20)
    • [7].如何培养正确的校园手机文化[J]. 新校园(上旬) 2015(11)
    • [8].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9)
    • [9].论手机文化对精神文明发展的“双刃”效应[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5)
    • [10].手机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创新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 2014(06)
    • [11].浅析手机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 文教资料 2015(27)
    • [12].手机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4)
    • [13].手机文化对大学生校园行为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 理论导报 2013(09)
    • [14].手机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12)
    • [15].以手机文化创新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3)
    • [16].手机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分析[J]. 科学中国人 2014(24)
    • [17].沉迷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社会化的负面影响及调控对策[J]. 学周刊 2014(31)
    • [18].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J]. 新闻爱好者 2010(12)
    • [19].手机亚文化特质和文化建构探析[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05)
    • [20].加强大学生手机文化建设的思考[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6(04)
    • [21].试论手机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 [22].浅析手机文化的构成与特征[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3].全媒体时代手机文化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 西部素质教育 2016(01)
    • [24].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研究——以川北医学院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38)
    • [25].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 企业技术开发 2015(15)
    • [26].浅谈中日青少年手机短信文化中存在的问题点[J]. 科技风 2012(07)
    • [27].手机文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长江丛刊 2016(13)
    • [28].个体化视野下的手机文化研析[J]. 新闻界 2013(09)
    • [29].论高校大学生"手机文化"[J]. 科技经济市场 2014(12)
    • [30].论手机文化的基本特征[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标签:;  ;  ;  ;  

    手机文化的“段子”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