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农牧业经济是青海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青海省农牧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一种重要经济增长模式,对构建青海省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的基础上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既要加强对农牧业人力资源的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更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和规划中的主导作用。青海省特色农牧业作为农牧经济的重要支撑和主要构成,必须建立在特色的基础上,这种特色的优势要符合循环发展的需要,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科学利用,从而实现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能力构建,发挥农牧业在青海社会经济中的促动作用。青海省农牧经济在现阶段的发展需从两个方面实现均衡,一方面是加快特色农牧业经济的总体目标制定和战略制定,实现农牧经济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另外一方面是要建设生态农牧业,力争综合效益最大化,实现生态、科学、持续的发展。根据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牧业仍将是青藏高原地区的基础性产业,是实现该地区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来源,其发展的一大特色,就是各民族生存方式以及资源利用形式呈现典型的农牧结合特征。不同的优势产业和开发模式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性,因此面对不同经济发展要素条件和区域人文特点,就应该选择不同的优势产业及其开发模式。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实施,使青海省农牧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个大背景下,青海省农牧业的发展,农牧民收入的增加,农牧产品竞争能力的提高,需要在全面分析青海省农牧业现状和市场化所产生影响的基础上,找准切入点,研究科学可行的发展战略和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来指导决策和实践。本研究采用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典型案例与经验判断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和整理了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现实资料,经过综合分析、系统抽象,对青海省农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区域特色农牧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主张采取市场优化的战略,实现产业循环和产业规模化,优先发展那些最具增长或出口潜力的产品、企业和区域,促进区域特色农牧业的扩张;对特色农牧业的战略匹配政策涵义及特色农牧业的概念进行了理论上的界定;通过系统分析西部大开发对青海省农牧业的总体影响及对青海省具体农牧产品的影响,深刻揭示了青海省农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青海省特色农牧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基本对策与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