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读广告创意的低俗化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杨洋[1](2019)在《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大众传播文化视域下的暴力电子游戏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多样化的暴力游戏个案,以“框架论”、“模仿论”以及“符号学意义生产理论”等为切入点,将游戏媒介的暴力文化生产和传播视为由系统性原初暴力所引发,经由视觉化的暴力符号表达,再通过触发人类根源性的死亡欲动,以控制性的模仿而执行的完整过程,是由几种平行的意义单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机制。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暴力电子游戏文化的传播机制,澄清其普遍性的社会意义所在,并以此探究暴力电子文化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的深层次原因,以寻找暴力电子游戏文化在大众文化泛娱乐化倾向下,少序、失序的社会系统中规范发展的可能性和路径。本文综合运用观察、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并结合研究者的个人游戏体验,在厘清游戏、媒介及电子游戏等基本概念、描述电子游戏发展历程基础上,重点建构出以机制为本质属性的电子游戏的原初系统暴力、以视觉感官沉浸影响下的图像暴力,以及时空向度上暴力电子游戏为虚拟暴力实践提供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域的意义。对暴力电子文化研究的介入角度有了更明确的把握。论文共分七章节内容,第一章为导论,提出问题并简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并对国内外的游戏与电子游戏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及对游戏媒介和电子游戏进行概念界定,从词源角度论证电子游戏成为媒介的缘由。第二章为正文开篇,从游戏的本质属性机制入手,考察电子游戏本体隐含的政治偏向与系统暴力;第三章通过分析玩家对游戏世界的多向选择和能动介入,电子游戏与影视作品传播的核心不同在于,电子游戏体现出更为突出的互动传播的特质,这种互动性依赖于游戏者的深度参与而实现,游戏者既是游戏作品的欣赏者也是参与创制者。游戏者与游戏内容之间的互动,具体在三个领域中展开:一个是游戏者在虚拟空间中的角色扮演;一个是游戏中虚拟语境对于游戏者的意义;最后是独特的游戏中的交互叙事类型,以及这些互动叙事类型对于游戏者参与度的影响分析玩家在虚拟世界中的攻击性行为动机以及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行为的潜在影响,为后文分析电子游戏的媒介特征及其对传媒生态产生的影响奠定历史基础;第四章深入分析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从美国军事娱乐复合产业下的镜像暴力到上层建筑与阶层社会中的象征暴力,二者的结合塑造了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这也是暴力文化盛行的精神基础;第五章对电子游戏的社会历史根源进一步加以探讨,发现暴力文化的传播不是现代社会独有的产物,对暴力的崇拜自古有之,它既源于由人类自身天然带有的死本能延伸而来的攻击性,也源自于古代将暴力文化赋予的功能性属性,即是娱乐手段也是司法及统治手段。第六章我们对暴力电子游戏所依托的技术媒介,以及它所代表的技术变革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作批判性反思,以期待能在电子游戏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良性的建议。
方甜甜[2](2019)在《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中的今日头条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信息化时代为背景,探讨今日头条在激烈的竞争中采取了怎样的策略来传播自身品牌,逐渐成长为当前炙手可热的信息传播的新渠道。结合品牌传播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与把关人理论、SWOT分析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今日头条品牌传播中品牌定位、内容、渠道等策略以及品牌传播效果进行了研究。今日头条在进行品牌传播的过程中,首先对产品、功能、目标受众和营销渠道进行了准确的定位,树立起了比较鲜明的品牌个性,提高了目标受众对今日头条品牌的认知。其次是利用丰富且种类各异的内容吸引用户,打造内容生态,进行用户沉淀,提高用户的品牌忠诚度。而在品牌传播渠道的选择上,今日头条目光锁定手机终端的生产商们,通过预装载提高今日头条的品牌传播到达率,紧接着依靠庞大的粉丝群树立起来的良好口碑进行口碑传播,扩大品牌传播面。此外,今日头条还利用自家形成的产品矩阵进行整合传播,极大的提高了自身品牌的品牌价值。通过线上线下多维度进行广告传播、营造热点事件进行话题传播来提升自身品牌的曝光率,提升品牌传播效果。在对今日头条品牌传播策略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任何企业在制定品牌传播战略的时候,都需要对受众进行充分了解,在了解的过程中,洞悉受众真正的需求,从而正确定位目标受众。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自身的产品、功能进行明确的定位,并确立营销渠道,形成对自身品牌的清晰定位,在品牌中融入品牌价值主张,塑造出别具一格的品牌个性。而品牌传播中内容会对受众产生最直观的影响,因此,正面、深邃、为受众所需要的内容,往往能够给品牌印象加分。最后,品牌传播的渠道选择也至关重要,品牌传播渠道选取的到位往往可以使整个品牌传播的效果翻倍。因此,以受众为中心整合各类渠道,挖掘受众生活场景中面临的各个痛点,在满足受众需求的过程中,宣传自身的品牌,并将品牌宣传渗透到各个环节,有利于形成最终的品牌传播闭环。在日后的发展中,今日头条应当着重于算法升级打造更加智能化客户端、强化信息内容把关树立健康形象、抓住主流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在进行品牌传播的过程中注意品效合一。
冯玲[3](2019)在《视觉文化时代的音乐“景观” ——流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与审美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音乐在传播中的视觉呈现为研究对象,采用跨学科的研究视野,通过外部背景和内部文本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透视视觉文化语境中音乐传播的审美表征及权力运作,并就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偏移与生态建构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本论文的主旨,是在视觉文化的语境中,从影像传播的角度去探讨中国当下的音乐艺术,也以各媒介中的音乐视觉化传播现象为着眼点进行图像和影像文本研究。本论文的基本观点是:音乐的视觉化研究是双向的,研究者既可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研究当代音乐传播,也可从当代音乐的角度来研究视觉艺术,并在二者的互动中求得对视觉文化和当代音乐传播的深度阐释。在这个双向过程中,批评实践是二者互动的关键。本论文的结构依主题而设置。第一章“艺术与技术:音乐传播中的视听互动演变及形态”阐述视觉文化背景及相关概念的一般理论,注重“视”和“听”在音乐艺术发展中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第二章“文本与想象:基于静态图像与符号设计的音乐视觉传达”将从符号学的视角观察唱片封面设计和音乐表演中歌手的形象意蕴,梳理视觉化在静态音乐传达中的意义;第三章“观看与聆听:动态影像艺术中的音乐表达及视听特征”,将以动态的音乐视觉文本进行个案剖析,主要探讨MV中的影像和音乐的视听结合特征以及多媒体技术中现场音乐表演中的视觉呈现价值。第四章“合谋与斗争:音乐视觉传播中‘看’的表征及权力运作”,从音乐影像“快感”传播的角度切入,旨在剖析音乐视觉传播中“看”的权力运作,透视音乐快感传播的内在权力机制。第四章“批评与探究: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偏移与生态建构”对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进行批评,对审美中视听生态的良性循环进行探究。
董梦娣[4](2019)在《新网综《吐槽大会》中的“吐槽文化”研究》文中认为网络社会的崛起、大众传播技术的革新,正日益形塑着一个自由、开放的公共网络空间,而以青少年为参与主体的“吐槽”群体异军突起,在我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化震荡。“吐槽”,起源于日本,原意指人对事物、现象、他人话语等予以犀利的批评,依托公共网络空间发展,是一种无畏的、广泛的、年轻的表达方式。经过我国网络媒介的改良与传播,特别是微博、贴吧、论坛、视频网站等新媒体的推波助澜,“吐槽”逐渐演化为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2017年3月,新网综《吐槽大会》从“吐槽文化”视角切入,以近五十亿的播放量成为一档现象级网综。2019年1月,《吐槽大会》第三季收官,用数据续写着行业神话。鉴于此,我们将《吐槽大会》视为一种社会文化标本,对其背后的文化意涵与社会价值进行深入分析:“吐槽文化”从何缘起、因何兴盛、有何特征、在《吐槽大会》中如何呈现、以何种方式传播、与文化、政治、经济又有何关联?同时,也反思《吐槽大会》中“吐槽文化”的问题“症候”,以期为网络综艺节目乃至青年亚文化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吐槽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延伸,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网络综艺《吐槽大会》为案例,探析这股新兴的文化类型。《吐槽大会》因其新形式、新内容、新价值在网综市场中脱颖而出,满足了受众娱乐消遣、社会交往、自我认同等需求。首先,《吐槽大会》的勃兴有其显着的社会动因,媒介技术、传播机制、社会心理的变化,直接促生了“吐槽文化”的繁盛景观。其次,就“吐槽文化”在《吐槽大会》中的呈现而言,吐槽主体从“后台”到“前台”的转向,体现出人们话语体系的嬗变;吐槽文本通过“对抗”、“冒犯”、“抵抗”的风格,来完成对传播内容“他者化”的建构;用“自嘲”、“调侃”、“戏仿”、“拼贴”等吐槽手法,凸现出“吐槽文化”的特定修辞。此外,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政治、经济等社会权力机制对“吐槽文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方面,当“吐槽文化”触动主流文化的雷区,必将遭遇政治的整肃,《吐槽大会》利用主流话语来娱乐,呈现话语盗用和另类狂欢化趋势;另一方面,当“吐槽文化”遭遇商品方式收编时,《吐槽大会》的商业特性被充分发掘,“吐槽文化”成为机构牟利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新网综《吐槽大会》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规训,丰富和拓展了“吐槽文化”的政治、经济内涵。伴随着《吐槽大会》的热播,“吐槽文化”显露出仪式抵抗、全民狂欢的典型表征,当然,也滋生出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从国家层面来看,“吐槽文化”内容碎片化、过度娱乐化、情绪极端化的特征,对中国主流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与威胁;就社会层面而言,吐槽文本消解意义、制造冲突、缺失理性,迷惑了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因此,从文本、机构、受众层面改善,坚守社会价值导向、提升文化品味、重视文本创新、细分受众市场、完备人才机制,才能保证新网综《吐槽大会》在中国本土的良性健康发展。多管齐下,对“吐槽文化”加以正确的引导,才能为社会多元文化的发展带来新契机。
陈若萱[5](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提出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朱楷[6](2018)在《新闻类APP栏目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网易“轻松一刻”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闻类APP已经成为移动受众获取新闻资讯的主渠道。其中,致力于做垂直信息分类的栏目版块表现尤为抢眼,这些栏目的开发适应了受众细分的趋势,满足了不同群体的信息偏好,在平台加速媒介融合步伐、开展新闻传播变革实践、加强平台与受众沟通上有稳固的地位,同时在竞争、盈利等方面发挥了巨大效用。探究新闻类APP栏目的基本特征,提出新闻类APP栏目发展策略,对新闻类APP栏目乃至整个新闻传播行业来说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效益。本文即从媒体品牌建构的相关理论出发,梳理新闻类APP栏目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结合网易新闻APP的知名栏目“轻松一刻”案例,从栏目定位、栏目识别系统、栏目传播和栏目维护四个方面出发,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与电台类、图书类、杂志类APP三种代表性的非新闻类APP栏目进行横向对比,总结其发展的基本特征,展望未来新闻类APP栏目的发展趋势:多平台战略常态化、用户培养体系专业化、内容消费场景化以及交互操作智能化。最后结合移动新闻时代的特征,提出当今新闻类APP栏目的整体发展策略:结合移动受众特征开展栏目定位,弱化人群的社会群体属性,强化用户的行为追踪;以“作为人的品牌”理念融入栏目识别系统开发,打造独特的栏目个性,重视发展与受众的关系;顺应社交化趋势,搭建社交场景,扩大栏目传播思维和路径;加强内容的专业性建设,平衡专业性、交互性与娱乐性三者关系,维护好栏目形象。
朱云[7](2018)在《IP思维指导下的新型媒介内容生产形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年被称为“IP元年”。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简称,普遍翻译为知识产权或者知识财产。有人将之定义为“有着独立人格魅力,并形成一个拥有相同兴趣或者价值观的社群,用户的参与感最终转化为消费”。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推动了 IP及IP思维的繁荣发展。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开始将IP思维运用到内容生产中去,试图将自身的栏目打造成超级IP,获得经济变现。IP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IP。内容生产者们在看到IP的潜在经济价值后,争相抢做IP的同时,也浮现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内容版权的纠纷、内容的同质化、缺乏创新等等。过度的依赖IP必然会导致内容生产者们创新能力的下降,而想要成为IP,不断提升自身内容的内涵、精致是必不可少的途径。笔者梳理了一些成功案例,分析在媒介内容生产中怎样打造IP的,并且为内容生产者提供一些思考。本文以腾讯王牌栏目“新闻哥”为基点,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目的、思路、方法和创新做了简要说明,第二章对什么是IP思维做了相关概念界定,同时结合腾讯“新闻哥”对衡量IP思维的核心要素,还有IP思维的价值体现做出了深度分析。第三章对IP思维指导下腾讯“新闻哥”栏目内容生产的风格和特点做了分析,第四章分析了 IP思维指导下的“新闻哥”栏目内容生产的形态构建和运营模式。第五章对这种新型媒介内容生产形式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和建议做出了分析。这种新型媒介内容生产形式的特点主要是内容生产高频优良、有潜在的经济变现能力、注重和用户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塑造人格化的形象,在迅速涨粉收获利益的同时,出现的现实问题主要是包装落后、内容低俗化、同质化的倾向、营销手段单一等。笔者建议推动IP思维在市场中的良性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视品质为重点,把内容作为核心;二是建立专业的IP价值评价体系,三是树立独家观念,推动多样化营销。这样通过内外兼修,助推IP思维在媒介内容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
谭程[8](2018)在《互联网思维下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传播策略研究 ——以《火星情报局》为例》文中认为网路自制综艺节目是指由视频网站独立制作或参与联合制作,视频网站拥有独立节目版权并完全自主经营,通过视频网站进行播放的新型综艺节目。2011年,在“限娱令”以及版权竞争的双重压力下,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等国内主要视频网站开始专注于制作网络自制综艺节目。2014年至今,随着视频网站对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以及节目制作经验的不断丰富,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数量逐年递增,节目的质量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也以其多元新奇的内容、自由奔放的风格灵活多样的形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年轻网络受众的关注和喜爱。如今,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市场十分繁荣,2017年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共上线159档,同比增长53%,总点击量高达505亿次,同比增长高达120%,以《火星情报局》为代表的点击量排名前列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其广告招商额开始赶超《奔跑吧兄弟》等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然而,在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飞速发展的同时,节目内容低俗化、节目同质化等诸多问题开始凸显并日趋严重,这些问题一方面不利于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健康稳健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网络自制综艺节目节目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也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为了深入分析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现今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成因并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本文结合个案《火星情报局》,对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问题成因进行深入的归纳和分析,针对问题从节目制作运营及节目监管两方面提出相应的传播策略。本论文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第一,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内容设置、表现形式上与传统电视综艺节目存在显着区别。内容方面,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突出体现了网络亚文化属性,语言风格更为自由开放,内容话题强调平民化,节目内容力求引起节目受众的共鸣。表现形式方面,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多采用跨媒体多屏传播形式,节目互动性强,节目在制作、运营等诸多方面都打破了传统电视综艺节目的传统制作、运营模式。第二,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存在内容低俗化、节目同质化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盈利模式单一等突出问题。问题的主要成因在于节目制作方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盲目效仿热门节目,对受众需求需求认识不足,过度推崇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相应的政策法规尚未完善;视频网站没有很好履行事前审查,缺乏自律性。第三,基于对现今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需要节目制作方在制作、运营中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互联网思维作为指导,在深入了解目标受众需求的基础上打造具有新奇性、高质量且具有社会正能量的节目,同时积极拓宽受众范围、创新受众定位,积极尝试跨界发展;另一方面,视频网站应该加强节目审查自律性,国家应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在节目源头和制度上遏制低俗节目的出现。全文共分为绪论、四个章节及结论六个部分:第1章绪论。通过研究背景的提出而进行研究价值的探讨,进而提出本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的综述,对国内外有关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相关研究进行论述及分析,对此挖掘出国内外研究视角及研究内容的不足,为本论文研究找到切入点;通过个案研究法、文本分析法提出了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及研究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创新点、重点和难点;并对研究方法提出了一定的探寻。第2章互联网思维及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概述。通过对互联网思维概念的梳理,分析其内涵及外延,分析了互联网思维对我国媒介环境的影响,详细说明了用户思维、产品思维、创新思维、社会化思维、跨界思维这五个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由此对我国网络自制综述节目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针对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由来、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内容设置、特点做了较为详尽的阐述,为下面一章的内容提供研究前提。第3章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点。对在互联网思维视域下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从内容设置到表现形式再到播放特征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从而与传统的电视综艺节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第4章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现今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存在低俗化、同质化、盈利模式单一、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些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形式及其危害。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进而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对受众需求认知不足、目标受众群体范围过窄、过度推崇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等主要原因。第5章互联网思维下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通过在互联网思维视域下对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归纳和分析,从制作方制作、运营理念及监管两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具有问题针对性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传播策略。结论,将全文几个部分贯穿起来,在总结分析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征、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思维视域下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从而达到了本研究预设的目标。
冯芹[9](2018)在《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借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欢场”概念,考察和研究新媒体时代网民参与社会互动的空间形式和过程,及其所呈现的一种新型“欢场”文化现象——以新媒体技术为主导,以“娱乐”和“性”为主要元素,以扩散化传播为关系的网络狂欢现象。具体而言,新媒体“欢场”文化指涉着一个由网站、论坛、博客、APP等系列空间构建的涉“性”娱乐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文化场域。随着新媒体日益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欢场”文化盛行所带来的文化失范等负面效应引发了人们的许多质疑和忧虑。本研究借鉴媒介社会学的研究框架,综合运用历史分析、话语分析、内容分析与案例分析等方法,在考察“欢场”文化生成的基础上探讨从近现代大众传媒到新媒体时代的“欢场”叙事,重点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媒介呈现,进而阐释“欢场”文化生产与公众、经济、文化等因素之间的权力关系,并对其价值和负面效应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力图从五个方面展开新媒体“欢场”文化的研究。第一,通过梳理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主题,在历史文化语境中考察“欢场”文化的生成依据,探寻“欢场”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并进一步考察“欢场”由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的连接脉络。近代报刊的产生刺激了媒介文化的欲望叙事及大众的感性诉求,孕育了近代“欢场”文化的传播特征。现代大众传媒通过议程设置的批判话语叙事和相关报道,在大众的认知观念和价值观中建构起了对“欢场”的刻板印象。新媒体时代,“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扩散已初步显现出“场域”的迹象,这一场域的生成可以从媒介技术的变革、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空间类型的集聚拓展、行动者的变化多元等分析中得到阐释。第二,参照爱德华·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视角,将新媒体空间依据空间特性分为物理空间、想象空间和社会空间,通过对新媒体“欢场”文化扩散现状的梳理,探讨“欢场”文化在新媒体空间中的形态。首先梳理考察网站、论坛、博客、QQ群、微信、陌陌等“物理”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呈现。其次考察“欢场”文化在新闻客户端、综艺、影视、广告、直播中的渗透和扩散,探析这些新媒介形态如何以想象性为主的媒介叙述建构起“欢场”文化的第二空间。最后将社会转型期频发的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视为第三空间,强调其所蕴含的权力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探寻社会各方主体何以通过空间重构、话语实践及意义争夺展开社会道德、公权力等方面的关系博弈,从而在互动、抗争、协商中影响着“欢场”文化的生产与重构。第三,在梳理分析新媒体空间中“欢场”形态的基础上,以新媒体“欢场”的文化习性为主线,分别从新媒体“欢场”主体的语言、行为及身份上凝练出奇观特征、狂欢精神和快感宣泄的特征,并探讨这三大特征与“欢场”生成机制的关系以及在导引“欢场”文化建构特性中起到的作用。具体来看,新媒体“欢场”奇观特征突出地表现为“原欲/罪”奇观、名人“私生活”奇观和荧屏“污”奇观;狂欢精神体现在窥私的狂欢和以段子、神曲、恶搞等为表现形式的戏谑调侃的话语狂欢;快感宣泄则体现在基于欲望释放的生理快感、基于情感消费的精神快感和以利益诉求为目的的行动快感等方面。第四,通过考察新媒体“欢场”与公众、经济以及文化等外部场域之间的勾连,考察“欢场”文化在中国当代社会文化场域中复杂的生产张力。新媒体“欢场”文化也是性别权力争夺的重要场域,通过探讨女性如何运用身体、话语、行动等方式参与“欢场”文化的生产和建构,从性别角度阐释“欢场”文化再现的社会性别政治。以“海天盛筵”为个案进行分析,考察这一事件中各种权力主体的斗争和博弈以及对大众价值判断的影响。第五,强调新媒体“欢场”文化是消费社会出现的文化形态,对当下“欢场”文化引发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消费欲望的异化等现实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本研究提出,探寻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的行动策略,要通过审查监管和疏导引导,来健全新媒体文化的治理体系,通过互联网内容的完善,提升新媒体文化的责任与品格,同时要加强公民理性的培育,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从个体理性上升到公共理性,承担起塑造新文化形态的重要传播力量,是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也是难题。
张武桥[10](2016)在《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的“微”时代全面开启,以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为代表的“两微一端”舆论场已成为当代中国舆论新重心。以自媒体为载体构筑的舆论场,人们在进行社交、公关、营销等传播活动的同时,不良的舆情信息传播,导致舆论危机的现象日益频繁且加剧。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战略的高度对当前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是新时期历史阶段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的纲领性文件。因此,如何顺应时代变迁,构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新格局,不断提升网络舆论引导力,建立健全正确网络舆论导向体制机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摆在社会治理者及其当代学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综合运用了当前“互联网+”时代最新的关于网络舆论传播的相关前沿理论和国家政策决策依据,灵活使用历史研究、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及比较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网络舆论引导的体制机制现状进行整体分析,对中国当下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理论进行深入把握,对我国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重点研究,对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构建的当代社会实践进行现实分析,从而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能力,为构建新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提供参考价值。其主要内容包括六部分。“引言”主要从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架构与研究路径进行简要介绍;第一章主要从国内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基本概况进行分析,以期对中国的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进行深入把握和思考;第二章主要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为后文的体制机制提供分类依据;第三章主要从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健全网民政治参与制度,推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和优化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等四个方面对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体制进行重点研究;第四章主要从加强网络媒体监管机制、建立网络媒体自律机制、优化网络新闻发布机制、健全网络素养教育机制、网络舆论风险应对机制等五个方面对网络舆论引导的运行机制进行重点研究;最后一章主要从社交网络媒体的当代价值定位并选取正、反两个具体案例对网络舆论引导的具体社会实践进行分析,是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的现实运用。其主要创新之处体现在:1、率先选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为研究对象,比较系统、全面、客观地对我国新形势下的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进行研究,科学运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和案例研究的实证方法,从各维度、各层面、各主题收集具有典型性的事实材料,综合运用历史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于打通学科之间壁垒,丰富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开创新的研究维度。2、本研究瞄准国家和社会现实需要,率先通过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健全网民政治参与制度,推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和优化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等四个方面创新我国网络舆论引导体制研究,为实现营造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共建和谐的精神家园,提高网上引导艺术,为建设网络强国、积极推进中国网络舆论导向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率先从加强网络媒体监管机制、建立网络媒体自律机制、优化网络新闻发布机制、健全网络素养教育机制、网络舆论风险应对机制等面向新形势下多边治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操作性强、多方协同的网络舆论引导联动机制,从而为政府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不断提升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构建网络舆论工作新格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社交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使网络舆论传播可以实现瞬间传遍全球,由于社会、环境快速变动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在当前出现的一系列新变化、新矛盾、新趋势的时代背景下,社交网络媒体的极大广泛使用,加速了网络舆论风险危机的蔓延,扩大了危机的冲击面,给当前的网络空间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对网络舆论的引导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思考的焦点课题。因此,在新的社交媒介传播形态下,需要不断优化网络舆论机制,才能形成网络治理常态化工作体制机制,才能清除网络空间雾霾、营造清朗和谐的网络环境。
二、解读广告创意的低俗化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解读广告创意的低俗化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目标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状况 |
(二)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三、基本思路与主要内容 |
四、暴力电子游戏的相关概念厘定 |
(一)游戏的意涵 |
(二)电子游戏的意涵 |
(三)暴力电子游戏的意涵 |
(四)虚拟实在的意涵 |
第一章 暴力电子游戏媒介的本体考察 |
第一节 机制与规则:作为原初暴力系统的电子游戏 |
一、暴力电玩的机制与媒介偏向 |
二、暴力电子游戏的表达潜力 |
第二节 观看中的实践:电子游戏暴力传达与体验 |
一、视觉机制影响下的影像与图像暴力 |
二、观看的视线:女性作为欲望客体的窥视 |
第三节 空间性与边界: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意义建构 |
一、暴力电子游戏的空间性与时间性 |
二、被框定的暴力:暴力实践的“几何”空间与行动场 |
三、赛博城市景观、末日情境与暴力意识传达 |
第二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传播主体阐释 |
第一节 玩家能动性:作为交互主体和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
一、作为符号文本的游戏与交互主体的游戏者 |
二、作为阐释主体的游戏玩者 |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玩者类型与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
一、电子游戏的玩家分类及理论来源 |
二、心理动力学说、玩家类型与玩家的行为动机分析 |
第三节 吉拉尔模仿律与玩家暴力行为动机分析 |
一、模仿的意涵与吉拉尔模仿律 |
二、主体同一性的打破与重建 |
三、暴力、攻击性热情与模仿律 |
第四节 粉丝文化与暴力文本的二次生产与传播 |
一、粉丝文本生产与细分化的粉丝身份 |
二、游戏黑话:粉丝群体的集群式内容生产 |
第三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符号表现形式 |
第一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的生成与结构 |
一、游戏符号文本能指与所指的意涵 |
二、游戏内符号文本的生成过程 |
三、游戏外符号文本的形成过程 |
第二节 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
一、电子游戏的叙事性与交互性 |
二、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性的展开方式 |
三、暴力电子游戏叙事模式基本特征 |
第三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显性表达 |
一、作为元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
二、作为伴随文本的显性暴力符号 |
第四节 暴力电子游戏符号文本的隐性表达 |
一、作为符号象征态的隐性暴力符号 |
二、暴力符号文本的互文性与隐喻性表达 |
第四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传播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镜像暴力”:霸权主义,从现实竞争对抗到虚拟游戏 |
一、防御性叙事视角下的战争框架:“正义之战”与“反恐主义” |
二、美国军事娱乐产业结构形成:战争、游戏与科技的分流汇合 |
第二节 “象征暴力”:软权力,精英治国与意识操纵 |
一、“二八原则”与社会阶层固化 |
二、社会阶级矛盾冲突与反智识主义 |
三、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生产方式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重构下的时代精神状况 |
一、机器和技术成为人的实存决定因素 |
二、身体与个体自我精神的衰亡 |
第五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根源探析 |
第一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历史根源 |
一、游戏起源与生物学功能:对动物性与过剩生命力的宣泄 |
二、文化、文明与武化:古希腊英雄史诗、神话与竞技决斗 |
三、仪式化与浪漫幻象:中世纪骑士制度与日本武士道精神 |
第二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社会政治根源 |
一、有神论时代的审判与神判:司法决斗与宗教献祭 |
二、空间争夺与资源竞争:殖民主义与种族屠杀 |
第三节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的精神心理根源 |
一、不可化约的有限性:生命的诱惑与死亡的阴影 |
二、“神性”与“人性”的双重变奏 |
第六章 电子游戏暴力文化盛行的本质反诘 |
第一节 悲剧审美的重构:游戏失败美学与暴力美学 |
一、悲剧审美:悲剧何以甜蜜 |
二、解构与重构:游戏中的悲剧美学 |
三、反诘与追问:狂欢的时代暴力电子游戏中的悲剧启示 |
第二节 追求快感的狂欢:技术控制论与“智人”进化为“神” |
一、媒介是本质:技术依赖与社会重塑 |
二、未来将至:幻想变为现实及其挑战的人类伦理底线 |
三、技术悲观主义的视角:关于技术控制的反思 |
第三节 道德系统的失序:占优策略与道德选择困境 |
一、数字定义行为:虚拟世界的真实道德 |
二、道德抉择中的“电车困境”与“占优策略” |
三、如何评价电子游戏的道德系统 |
第四节 虚拟暴力的负功能:暴力血腥与玩家攻击倾向 |
一、暴力电子游戏对玩家攻击性影响的问题存在争议 |
二、如何看待暴力电子游戏对人类攻击性产生影响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研究 |
1.2.2 关于品牌传播的研究 |
1.2.3 关于今日头条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理论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理论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创新 |
2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与今日头条的发展概况 |
2.1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 |
2.1.1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兴起的原因 |
2.1.2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发展历程 |
2.1.3 聚合类新闻客户端的发展现状 |
2.2 今日头条 |
2.2.1 今日头条的创立与特点 |
2.2.2 今日头条的发展历程 |
2.2.3 今日头条的发展现状 |
3 今日头条品牌传播SWOT分析 |
3.1 今日头条品牌传播的优势 |
3.1.1 强大的自有技术支撑 |
3.1.2 信息内容高度聚合 |
3.1.3 个性化智能算法推荐 |
3.1.4 产品矩阵分流市场 |
3.2 今日头条品牌传播的劣势 |
3.2.1 聚合信息引发版权纠纷 |
3.2.2 过度依赖机器造成把关缺位 |
3.2.3 信息茧房限制用户视野 |
3.2.4 信息二次利用个人隐私泄露 |
3.2.5 优质原创内容不足 |
3.3 今日头条品牌传播的机遇 |
3.3.1 数据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 |
3.3.2 良好的社会环境 |
3.3.3 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发展 |
3.4 今日头条品牌传播的挑战 |
3.4.1 同类产品竞争激烈 |
3.4.2 内容价值判断难以把控 |
4 今日头条的品牌定位策略 |
4.1 产品定位—差异化精准推荐引擎 |
4.2 功能定位—多元化满足用户需求 |
4.3 受众定位—中心化贴近用户心理 |
4.3.1 受众心理需求分析 |
4.3.2 受众使用行为分析 |
4.4 营销定位—矩阵化智能联动传播 |
5 今日头条品牌传播的内容策略与传播渠道策略 |
5.1 今日头条品牌传播的内容传播策略 |
5.1.1 构建内容生态传递品牌诉求 |
5.1.2 以受众为中心打造传播内容 |
5.2 今日头条的品牌传播渠道策略 |
5.2.1 预装载进行用户体验式传播 |
5.2.2 拓宽社交渠道进行口碑传播 |
5.2.3 利用产品矩阵进行联合传播 |
5.2.4 线上线下多重维度广告传播 |
5.2.5 营造热点事件进行话题传播 |
6 今日头条品牌传播效果与优化建议 |
6.1 今日头条品牌传播效果分析 |
6.1.1 品牌认知提升,用户规模增长 |
6.1.2 品牌忠诚度高,用户粘性较强 |
6.1.3 月活持续增加,占据领先地位 |
6.2 今日头条品牌传播优化建议 |
6.2.1 算法升级打造更加智能化品牌 |
6.2.2 强化信息内容把关树立健康形象 |
6.2.3 抓住主流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视觉文化时代的音乐“景观” ——流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与审美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依据 |
(一)关乎音乐本体属性的思考 |
(二)对音乐传播学科外延的丰富 |
(三)基于审美的动机和目的 |
二、研究基础及背景 |
(一)世界范围内视觉文化的兴起 |
(二)音乐传播学科的发展 |
三、文献综述及核心概念 |
(一)研究现状陈述 |
(二)研究对象的核心概念阐释 |
四、研究框架、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二)创新点及意义 |
第一章 艺术与技术:音乐传播中的视听互动演变及文本形态 |
第一节 音乐在传播中的视听属性及承载媒介 |
一、音乐的视听属性 |
二、视听承载媒介形态变迁对音乐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科技推动下音乐和视觉艺术的互融演变 |
一、音乐艺术和视觉艺术互融的理论基础 |
二、听觉与视觉艺术互动融合的演变 |
三、音乐视觉化传播呈现的形态 |
第二章 文本与想象:基于静态图像与符号设计的音乐视觉传达 |
第一节 图像学及符号学在音乐平面视觉表现中的介入 |
一、大象无形——音乐传播内蕴的图像学原理 |
二、内有乾坤——从符号学的层面浅析音乐视觉传播问题 |
第二节 “图”行天下:唱片专辑封面的图像意蕴解读 |
一、“无声”胜“有声”:唱片封套设计的功能 |
二、“看”得见的声音:唱片封面中视听创作的表现形式 |
三、“异质同构”:唱片封面设计多层次价值体现 |
第三节 “视”不可挡:歌手形象包装的视觉符号意义延伸 |
一、符形之美——歌手形象包装的构成元素 |
二、符音之义——歌手形象包装中的符号化手法运用 |
三、符义之深——歌手形象的视觉符号意义延伸 |
第三章 观看与聆听:动态影像艺术中的音乐表达及视听特征 |
第一节 动态影像艺术特征及发展阶段 |
一、作为艺术的动态影像内涵 |
二、动态影像艺术中音乐文本表现特征 |
第二节 绘“声”绘“影”——MV录影艺术中的音乐创意形式呈现 |
一、MV的三重身份属性 |
二、MV的创意艺术特征 |
第三节 “音”随“影”动——多媒体技术中现场音乐表演的视觉化呈现 |
一、舞台音乐表演中多媒体技术的视觉化应用趋势 |
二、多媒体“场域”中音乐的视觉化艺术体现及特征 |
三、多媒体“场域”中音乐视觉表达的价值及意义 |
第四章 符号与快感:音乐视觉传播中的“看”的表征及权力运作 |
第一节 凝视的快感:音乐与影像互动的“快感”传播探究 |
一、快感”的内涵及研究发展 |
二、音乐视听中“快感”的符号指意系统 |
三、音乐视觉文本中“快感”传播的生产机制 |
第二节 意义的阐释:视觉传播中音乐文本的快感表征 |
一、身体阅读带来窥视的快感 |
二、真人竞技带来的视觉狂欢 |
第三节 隐性的力量:音乐视觉传播中的权力运作 |
一、表演者、观众与舞台:全景敞式舞台中的权力三要素 |
二、视觉权力运作中的音乐传播模式 |
三、看待音乐视觉传播的两面性 |
第五章 批评与探究:音乐视觉化传播的审美价值偏移与生态建构 |
第一节 影像的限度:视觉时代的音乐文化隐忧 |
一、倾听的缺席:音乐鉴赏的退化及对想象力的侵占 |
二、影像的霸权:空间对时间的征服 |
三、商业的泡影:形象资本的经济掠夺 |
第二节 价值重构:视觉背景下音乐传播的良性生态循环 |
一、视觉文化中音乐传播的新维度 |
二、语境转换中的审美重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新网综《吐槽大会》中的“吐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新网综《吐槽大会》与“吐槽文化”的勃兴 |
第一节 吐槽:青年亚文化的延伸 |
一、“吐槽”的前世今生 |
二、“吐槽”的网络呈现 |
三、“吐槽文化”的特征 |
第二节 新网综《吐槽大会》的脱颖而出 |
一、形式:吐槽文化与脱口秀结合 |
二、内容:美式幽默的本土化尝试 |
三、价值:嬉笑怒骂后的文化关怀 |
第三节 《吐槽大会》及“吐槽文化”的勃兴原因 |
一、媒介技术:视频平台与互动结构 |
二、社会心理:群体焦虑与情感需求 |
三、传播机制:众语狂欢与媒介赋权 |
第二章 新网综《吐槽大会》中“吐槽文化”的呈现 |
第一节 吐槽主体:网络时代的自我表达 |
一、前台:吐槽演员的舞台表演 |
二、后台:大众日常娱乐与消遣 |
三、转向:吐槽“后台”的前台化 |
第二节 吐槽文本:传播内容的“他者化”构建 |
一、对抗:满足窥视欲的演绎效果 |
二、冒犯:公共空间中的不畏表达 |
三、抵抗:大众想象性的解决问题 |
第三节 吐槽手法:亚文化风格的多元展示 |
一、自嘲:自黑表达态度 |
二、调侃:“段子式”互黑 |
三、戏仿:化槽点为笑点 |
四、拼贴:文本二次创作 |
第三章 政治与经济视野下的《吐槽大会》与“吐槽文化” |
第一节 政治:政策监管下的意识形态导向 |
一、话语的盗用:开放与包容精神 |
二、另类狂欢:模糊地带的话题建构 |
三、主流的规训:自我约束与强制调整 |
第二节 经济:消费社会下的商品方式收编 |
一、传播内容的商业化 |
二、广告植入的随机化 |
三、消费主义的隐性化 |
第四章 对《吐槽大会》及“吐槽文化”的反思 |
第一节 对《吐槽大会》及“吐槽文化”的理性审视 |
一、过度娱乐化与意义的消解 |
二、内容碎片化与文本的冲突 |
三、极端情绪化与理性的缺失 |
第二节 从《吐槽大会》看我国网络综艺的发展策略 |
一、娱乐有度:坚守价值导向 |
二、细分市场:维护目标受众 |
三、文本创新:完备人才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5)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6)新闻类APP栏目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网易“轻松一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方法 |
(四) 文献综述 |
1. 关于新闻类APP的研究 |
2. 关于媒体栏目发展的研究 |
(五) 相关概念与理论支撑 |
1. 媒体品牌建构理论 |
2. APP与新闻类APP |
3. 栏目与品牌栏目 |
(六)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 研究重点 |
2. 研究难点 |
(七) 研究的创新点 |
二、新闻类APP栏目的地位和作用 |
(一) 新闻类APP栏目的地位 |
1. 媒介融合的主渠道 |
2. 新闻变革的主阵地 |
3. 沟通受众的主窗口 |
(二) 新闻类APP栏目的作用 |
1. 争夺用户数量 |
2. 拓宽盈利渠道 |
3. 创新互动形式 |
4. 整合信息资源 |
三、“轻松一刻”的基本特征 |
(一) 网易新闻APP“轻松一刻”栏目概述 |
(二) 栏目定位 |
1. 彰显“有态度”价值观 |
2. 瞄准年轻受众群体 |
(三) 栏目识别 |
1. 原创性、娱乐性和交互性 |
2. 名称、口号和虚拟人物形象 |
(四) 栏目传播 |
1. 运营社交平台,扩大宣传途径 |
2. 举办线下活动,强化人际沟通 |
(五) 栏目维护 |
1. 注重新闻严肃性,履行社会责任 |
2. 借助栏目影响力,打造产品矩阵 |
四、“轻松一刻”的不足之处 |
(一) 低俗化趋势明显 |
(二) 过度依赖SNS |
(三) 影响力变现缓慢 |
(四) 产品矩阵合力不足 |
五、新闻类APP栏目的发展趋势 |
(一) 非新闻类APP |
1. 电台类APP |
2. 杂志类APP |
3. 图书类APP |
(二) 非新闻类APP栏目的发展特征 |
1. 内容来源渠道多元 |
2. 受众接受者角色转变 |
3. 基于需求和场景布局 |
4. 多种分发方式并存 |
(三) 新闻类APP栏目的趋势展望 |
1. 多平台战略常态化 |
2. 用户培养体系专业化 |
3. 内容消费场景化 |
4. 交互操作智能化 |
六、新闻类APP栏目的发展策略 |
(一) 栏目定位策略——结合移动受众特征 |
(二) 栏目识别策略——贯彻“作为人的品牌”理念 |
(三) 栏目传播策略——搭建社交场景 |
(四) 栏目维护策略——侧重内容专业性建设 |
七、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
(二)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IP思维指导下的新型媒介内容生产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发展的现实环境 |
1.1.2 IP思维的蓬勃兴起 |
1.1.3 媒介融合的大势所趋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二章 研究主体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IP思维 |
2.1.2 内容生产及形式 |
2.2 从“新闻哥”看衡量IP思维的核心要素 |
2.2.1 潜在的经济价值 |
2.2.2 庞大的社群支撑 |
2.3 从“新闻哥”看IP思维的价值体现 |
2.3.1 留住原有用户吸引新用户 |
2.3.2 形成栏目品牌价值 |
2.3.3 IP思维推动经济效益实现 |
第三章 IP思维指导下的“新闻哥”栏目内容生产的风格和特点 |
3.1 IP思维指导下的“新闻哥”栏目内容生产的风格 |
3.1.1 输出独家新闻评论 |
3.1.2 原创漫画形象打造独家魅力 |
3.1.3 PGC和UGC并重强化用户参与感 |
3.1.4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确定话题 |
3.2 IP思维指导下的“新闻哥”栏目内容生产的特点 |
3.2.1 内容生产的高频优良化 |
3.2.2 内容生产者与用户之间的动态互动 |
3.2.3 塑造人格化的IP形象 |
3.2.4 潜在的变现能力 |
第四章 IP思维指导下的“新闻哥”栏目内容生产的形态构建和运营模式 |
4.1 IP思维指导下的“新闻哥”栏目内容生产的形态构建 |
4.1.1 特色LOGO简洁吸睛 |
4.1.2 图文并茂营造视觉冲击 |
4.1.3 加入音频、视频动静结合 |
4.1.4 “哥”式叙事模式增强趣味性 |
4.2 IP思维指导下的“新闻哥”栏目内容生产的运营模式 |
4.2.1 精准定位自身形象 |
4.2.2 确立粉丝人群定位 |
4.2.3 塑造标签化个人品牌 |
4.2.4 依靠社群引导粉丝消费 |
第五章 IP思维指导下的新型媒介内容生产形式的现实问题与建议 |
5.1 现实问题 |
5.1.1 内容同质化泛滥 低俗化趋势明显 |
5.1.2.包装落后 缺乏个性 |
5.1.3 全局营销观薄弱营销手段单一 |
5.2 可行性建议 |
5.2.1 视品质为重点把内容作为核心 |
5.2.2 建立专业完整的IP价值评价体系 |
5.2.3 树立独家观念推进多样化营销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互联网思维下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传播策略研究 ——以《火星情报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目的 |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研究思路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1.5 论文研究方法 |
1.5.1 比较研究法 |
1.5.2 个案研究法 |
1.6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重点、难点 |
1.6.1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1.6.2 论文研究的重点 |
1.6.3 论文研究的难点 |
第2章 互联网思维及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概述 |
2.1 互联网思维概述 |
2.1.1 互联网思维的概念及核心内容 |
2.1.2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 |
2.1.3 互联网思维对中国媒介环境的影响 |
2.2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概述 |
2.2.1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由来 |
2.2.2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 |
2.3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发展趋势 |
2.3.1 内容小众化、制作精细化趋势明显 |
2.3.2 “台—网”综艺节目资源双向输出趋势 |
2.3.3 “直播+点播”的跨平台播放模式 |
2.3.4 盈利模式开始向多元化发展 |
第3章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特征 |
3.1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内容设置 |
3.1.1 运用“荤段子”凸显节目网络亚文化属性 |
3.1.2 善用网络流行语形成自由开放的语言风格 |
3.1.3 强调代入感的情景设置增强受众参与感 |
3.1.4 选用平民话题引起受众共鸣 |
3.2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运营模式 |
3.2.1 跨媒体多屏传播 |
3.2.2 目标受众的精准化、年轻化 |
3.2.3 面向受众的“去TV化”运作 |
3.2.4 积极引导受众参与节目互动 |
3.3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播放特征 |
3.3.1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播放时长的随意性 |
3.3.2 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播放内容的可选择性 |
3.4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受众需求特征 |
第4章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 |
4.1.1 节目内容肤浅、低俗导致口碑不佳 |
4.1.2 缺乏社会责任感引起价值观导向偏离 |
4.1.3 节目同质化导致节目市场类型单一 |
4.1.4 过于依赖广告收益导致盈利模式单一 |
4.1.5 监管体系尚未完善 |
4.2 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问题的成因 |
4.2.1 对受众需求认识不足 |
4.2.2 目标受众群体范围过窄 |
4.2.3 对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的过度推崇 |
4.2.4 缺乏跨界经营理念 |
第5章 互联网思维下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传播策略 |
5.1 以互联网思维引导节目制作及运营 |
5.1.1 用户思维:精准定位目标受众深入了解受众需求 |
5.1.2 产品思维:打造差异化、精品化节目 |
5.1.3 创新思维:创新受众定位策略 |
5.1.4 社会化思维:坚守道德底线坚持正确价值导向 |
5.1.5 跨界思维:依托节目品牌影响力进行延伸发展 |
5.2 建立并完善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监管体系 |
5.2.1 视频网站加强事前审查自律性 |
5.2.2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9)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简要评述 |
第三节 概念界定及理论框架 |
一、空间、新媒体空间 |
二、场、场域 |
三、“欢场”、“欢场”文化 |
四、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欢场”:从文学书写到新媒体叙事 |
第一节 古代文学中的“欢场”书写 |
一、声色歌舞的“欢场”主题 |
二、晚清狭邪小说中的欢场书写 |
三、欲望宣泄、消遣享乐、消费倾向的“欢场”蕴涵 |
第二节 近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社会转型与近代报刊的欢场叙事 |
二、“黄色小报”的内容倾向 |
三、捧妓、“选花榜”:情色的舆论造势 |
四、商业广告的欲望叙事 |
第三节 现代传媒中的“欢场”叙事 |
一、作为社会问题的卖淫与嫖娼 |
二、酒吧、夜总会等欢场空间的暗喻 |
三、身体、性的煽情话语生产 |
四、从“小姐”到“女性工作者”:性别身份的建构 |
第四节 新媒体“欢场”的场域生成 |
一、技术动力:媒介技术的变革 |
二、场域结构:“声色”惯习与文化资本 |
三、空间拓展:类型的多元集聚 |
四、主体变化:“欢场”行动者的多元 |
第二章 新媒体空间中的“欢场”形态 |
第一节 情欲、技术、伦理与“性息”空间 |
一、网站:开启“性息”传播之门 |
二、论坛:性息交流的空间聚集 |
三、博客:草根女红人的成名空间 |
四、微信:“熟人+陌生人”的交往快感 |
五、陌陌:以“约炮”为名的陌生人社交 |
六、QQ群:隐秘的“温床” |
第二节 视觉欲望、身体情色与想象空间 |
一、新闻客户端中感官议题的呈现 |
二、新媒体娱乐“欢场”:综艺狂欢与明星消费 |
三、新媒体影视“欢场”:身体、情色与场景奇观 |
四、新媒体广告“欢场”:强化欲望叙事 |
五、网络直播“欢场”:窥私与“视淫” |
第三节 主体多元、话语博弈、价值重塑与社会空间 |
一、“道德隐私新媒体事件”及话语分析 |
二、主体多元:作为行动者的名人、明星、官员及公众 |
三、话语博弈:社会道德、公权力的抗争诉求 |
四、价值重塑:“公”与“私”界限的打破 |
第三章 新媒体“欢场”的特征 |
第一节 奇观特征与新媒体“欢场” |
一、赛博空间的潘多拉:“原欲/罪”的奇观 |
二、隐私窥探:名人“私生活”奇观 |
三、娱乐无极限:荧屏“污”奇观 |
第二节 狂欢精神与新媒体“欢场” |
一、快乐至上:欢场中的狂欢精神 |
二、道德为名:窥私的狂欢 |
三、戏谑调侃:段子、神曲、恶搞的话语狂欢 |
第三节 快感宣泄与新媒体“欢场” |
一、欲望释放:生理的身体快感 |
二、情感消费:感官愉悦的精神快感 |
三、利益诉求:抵抗的行动快感 |
第四章 新媒体“欢场”的权力关系 |
第一节 公众诉求与娱乐表达 |
一、娱乐消费与公众的感性诉求 |
二、情感动员与公众的抗争诉求 |
三、参与赋权与公众的表达诉求 |
第二节 资本催生与商业逻辑 |
一、资本运作:新媒体“欢场”的经济动力 |
二、流量诉求:实现价值增殖 |
三、商业逻辑:融入新媒体“欢场”的生产 |
第三节 文化“契合”与多元共生 |
一、与消费文化的“结盟” |
二、与网络亚文化的“契合” |
三、与精英文化的“博弈” |
第四节 性别政治与女性话语赋权 |
一、女性与“欢场”:从“主体虚位”到“高频率出场” |
二、另类的张扬:裸露、“写作”与展演 |
三、名利收益:主动发声与话语赋权 |
四、成名的幻象:阈限空间中的“欢场”女性 |
第五节 个案分析:“海天盛筵”事件 |
一、海天盛筵概述 |
二、情色化、狂欢化、奇观化的“欢场”特征 |
三、海天盛筵中的权力博弈 |
四、海天盛筵的批判反思 |
第五章 新媒体“欢场”文化的反思与批判 |
第一节 网络社会道德的危机 |
一、网络道德观的失范 |
二、传统价值观的弱化 |
三、感官愉悦功能的夸大 |
四、公共理性的缺失 |
第二节 媒介技术伦理与空间异化 |
一、媒介技术与文化的悖论 |
二、媒介技术的伦理困境 |
三、“藏私”的空间危机 |
第三节 消费欲望的异化 |
一、诱导感官欲望消费 |
二、病态消费观的蔓延 |
三、女性身体消费的泛滥 |
第四节 重构新媒体文化生态 |
一、健全新媒体文化治理体系 |
二、提升新媒体文化责任与品格 |
三、加强公共理性的培育 |
结语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
一、研究进展 |
二、研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架构与研究路径 |
一、研究架构 |
二、研究路径 |
第一章 国内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概观 |
第一节 国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概况 |
一、国外网络舆论引导管理体制模式 |
二、国外网络舆论引导运行机制范式 |
三、国外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启示 |
第二节 中国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现状 |
一、中国网络舆论引导管理体制模式 |
二、中国网络舆论引导运行机制现状 |
三、中国网络舆论引导研究走向趋势 |
第二章 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的相关理论 |
第一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内涵 |
一、网络舆论引导对象的特殊性 |
二、网络舆论引导因素的复杂性 |
三、网络舆论引导的体系性 |
第二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过程 |
一、网络舆论的生成动因 |
二、网络舆论的演化模式 |
第三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当代网络社会 |
一、网络社会的多元生活图景 |
二、“去个体化”的网民行为态度 |
三、网络空间的责任伦理构建 |
第三章 网络舆论引导的管理体制研究 |
第一节 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 |
一、网络管理领导体制的要素分析 |
二、网络管理组织机构的历史变迁 |
三、完善网络管理领导体制的建议 |
第二节 健全网民政治参与制度 |
一、网民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点 |
二、网民政治参与的主要特征 |
三、网民政治参与的路径思考 |
第三节 推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 |
一、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前提准备 |
二、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战略意义 |
三、网络安全审查制度的战略选择 |
第四节 优化网络实名登记制度 |
一、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的相关规定 |
二、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的伦理困境 |
三、网络实名登记制度的优化路径 |
第四章 网络舆论引导的运行机制研究 |
第一节 加强网络媒体监管机制 |
一、网络媒介市场监管的基本概况 |
二、当前网络媒介市场的发展态势 |
三、网络媒介市场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二节 建立网络媒体自律机制 |
一、网络媒体自律机制的历史发展 |
二、网络媒体自律机制的存在问题 |
三、网络媒体自律机制的路径选择 |
第三节 优化网络新闻发布机制 |
一、网络新闻发布机制的发展特点 |
二、网络新闻发布机制的问题分析 |
三、网络新闻发布机制的优化模式 |
第四节 健全网络素养教育机制——基于青少年社交网络的运用 |
一、相关理论概念分析 |
二、调研基本情况 |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
四、加强青少年社交网络素养教育的对策建议 |
五、小结 |
第五节 网络舆论风险应对机制 |
一、网络舆情的日常监测模式 |
二、网络舆论风险的研判方法 |
三、舆论风险应对的联动机制 |
四、小结 |
第五章 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的当代社会实践 |
第一节 网络舆论引导的价值定位——基于社交网络媒体的考察 |
一、社交网络在中国的发展 |
二、传统价值观在中国社交网络中的嬗变 |
三、社交网络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路径思考 |
四、小结 |
第二节 个人极端暴力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以“成都女司机变道被暴打”事件为例 |
一、事件回顾及舆论表现 |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分析 |
三、主流媒体的报道特征 |
四、问题与对策 |
五、小结 |
第三节 重大突发事件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以“东方之星”翻沉事件为例 |
一、事件回顾及舆论表现 |
二、目标媒介和研究时段选择 |
三、传播媒介的报道表现 |
四、传播媒介的报道特征 |
五、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专着 |
二、论文部分 |
三、英文文献 |
四、法律法规 |
博士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博士在学期间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
致谢 |
四、解读广告创意的低俗化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从竞争对抗走向暴力:电子游戏的暴力文化传播倾向研究[D]. 杨洋. 吉林大学, 2019(02)
- [2]聚合类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的品牌传播策略研究[D]. 方甜甜.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3]视觉文化时代的音乐“景观” ——流行音乐的视觉化传播与审美互动研究[D]. 冯玲.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4]新网综《吐槽大会》中的“吐槽文化”研究[D]. 董梦娣.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5]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6]新闻类APP栏目的基本特征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网易“轻松一刻”为例[D]. 朱楷. 武汉体育学院, 2018(01)
- [7]IP思维指导下的新型媒介内容生产形式研究[D]. 朱云.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8]互联网思维下我国网络自制综艺节目传播策略研究 ——以《火星情报局》为例[D]. 谭程.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9]文化批判视角下的新媒体“欢场”文化研究[D]. 冯芹. 苏州大学, 2018(12)
- [10]网络舆论引导体制机制研究[D]. 张武桥.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