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分别研究了溶磷菌株PI和PY的溶磷特性、不同培养条件对其溶磷能力的影响、以及菌剂对小麦和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在液体培养条件下,菌株PI溶磷率为40.57%;菌株PY在以植酸钠为唯一磷源时溶磷率为77.18%,以植酸钠和磷酸钙为混合磷源时溶磷率为42.73%,两菌株都有很好的溶磷能力。液体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初始pH、无机盐、培养温度、接种量以及混菌培养对两菌株的溶磷能力都有一定的影响,结果显示当菌株PI培养液pH最低时,其磷含量不一定最大,说明降低环境pH并不是该菌株溶磷的唯一途径。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菌株PI的最佳溶磷条件为:蔗糖2%,硫酸铵0.1%,培养温度32℃,pH6.0,此四种因素对其溶磷效果影响程度依次为:碳源>氮源>pH>温度;菌株PY的最佳溶磷条件为:麦麸1.5%,硝酸钾0.1%,培养温度38℃,pH7.5,此四种因素对溶磷效果影响程度依次为:氮源>碳源>温度>pH。分别将菌株PI和PY制成菌剂并接种于经灭菌和未灭菌处理的土壤中,结果表明,在接种PI菌剂的土壤中,未灭菌土壤20d时有效磷含量最高,随后保持稳定,其pH随时间的延长略有降低;灭菌土壤30d时有效磷含量最高,随后下降,其pH随时间的延长略有升高。在接种PY菌剂的土壤中,未灭菌的土壤40d时有效磷含量最高,随后恒定;灭菌的土壤10d时有效磷量最高,随后保持稳定,两处理土壤pH几乎不变。可见,在有土著微生物存在的情况下,两种菌株的溶磷能力更佳。因此若将两种菌剂用作微生物肥料时,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持续稳定地增加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分别将PI和PY菌剂施入盆栽小麦和玉米中,结果显示,施用菌剂的植株株高、株重、地上和地下生物量比对照植株高,并且植株氮、磷、钾含量以及土壤全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含量也有所增加,此外施用菌剂的玉米苗的光合速率和根活力都较对照植株高,但菌剂对植株叶绿素含量没有影响。结果还表明混合菌剂的效果比单一菌剂好。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目录第一章 前言1.1 磷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1.2 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分布1.3 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微生物在其中的作用1.4 施用化肥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及解决途径1.5 溶磷微生物的研究进展1.5.1 磷营养转化微生物分类1.5.2 参与磷营养转化微生物的种类1.5.3 溶磷菌的分布1.5.4 溶磷能力测定1.5.5 溶磷机理1.5.6 溶磷微生物制剂及其应用1.6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1.7 植酸与植酸酶1.7.1 植酸1.7.2 植酸酶的理化特征1.8 论文研究内容及目的1.9 研究路线第二章 菌株PI、PY溶磷特性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其溶磷能力的影响2.1 材料与方法2.1.1 材料2.1.2 方法2.2 实验结果2.2.1 磷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2.2.2 菌株PI、PY的溶磷能力及溶磷动态2.2.3 碳源对溶磷效果的影响2.2.4 氮源对溶磷效果的影响2.2.5 培养温度对溶磷效果的影响2.2.7 混菌培养对溶磷效果的影响2.2.8 接菌量对溶磷效果的影响2.2.9 无机盐对溶磷效果的影响2.2.10 正交实验2.3 结论2.4 讨论第三章 菌株PI、PY对土壤中不溶磷的作用3.1 材料与方法3.1.1 实验材料3.1.2 实验方法3.2 实验结果3.2.1 土壤中微生物及有效磷含量的动态变化3.2.2 土壤pH的动态3.3 结论3.4 讨论第四章 PI、PY菌剂对小麦苗期生长的影响4.1 材料与方法4.1.1 材料4.1.2 方法4.2 实验结果4.2.1 菌剂中的活菌含量4.2.2 菌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4.2.3 菌剂对小麦根冠比的影响4.2.4 菌剂对小麦叶绿素的影响4.2.5 小麦株高动态4.2.6 植株氮、磷、钾含量4.2.7 土壤中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4.3 结论4.4 讨论第五章 PI、PY菌剂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5.1 材料与方法5.1.1 材料5.1.2 方法5.2 实验结果5.2.1 菌剂中的菌含量5.2.2 菌剂对玉米苗生长的影响5.2.3 菌剂对玉米苗叶绿素的影响5.2.4 菌剂对玉米苗根活力的影响5.2.5 菌剂对玉米苗光合速率的影响5.2.6 菌剂对玉米苗氮、磷、钾含量的影响5.2.7 菌剂对土壤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的影响5.3 结论5.4 讨论第六章 展望参考文献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溶磷菌论文; 植酸酶论文; 小麦论文; 玉米论文;
溶磷菌株PI、PY的溶磷特性及其对小麦、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