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数学教育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发展变革后,在新世纪之初呈现了国际化、大众化、技术化和理论化的四大发展趋势。首先,各国的数学教育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闭门造车.与此同时,各国的数学家和教育家也在为能找到最为适合本国国情的数学教育方法而互相借鉴、互相探讨。一个共识就是数学建模有利于数学教育发展,因而对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人才素质培养的作用和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重点研究了数学建模教育对于学生素质的作用。首先,我们介绍了教育的起源以及中西方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其所下的定义,对数学这一学科的教育及伴随它产生的数学教育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由于我国数学教育研究是在近代才开始经历巨大的变革,在这些变革过程中我国的数学教育的研究范围、研究目的、研究特点和研究手段方法等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各种学科的不断融入使数学教育成为这些学科与数学交叉的综合性的学科,使它的研究力量得到了不断的壮大和加强。其次,我们论述了数学建模教育的含义,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建模教育进行了分析:1、对数学教育及数学建模教育的认识;2、数学建模活动教育意义的理论分析;3、数学建模活动的实证分析;4、数学建模活动的开展以及对策。第三,我们以大学生就业为主线,分析了数学建模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通过对素质、素质教育、数学素质和数学文化的理论分析,体现了数学建模教育的四大功效:培养品质、启迪心智、磨练意志、提升素质,进而阐述数学建模教育对于学生素质的影响。第四,针对高中数学教育的历史和现状,结合新课标的实施,对高中数学课程新标准全面解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建立数学-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数学建模,体现数学的文化内涵,反映数学与其它学科领域间联系。提出了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导论§1.1 研究的缘起1.1.1 科学技术的发展1.1.2 数学教育改革的趋势1.1.3 对我国传统数学教学的反思1.1.4 数学建模的困难性和数学建模教学的局限性§1.2 研究的问题§1.3 研究的意义1.3.1 理论意义1.3.2 实践价值第二章 数学教育及数学建模教育概述§2.1 何为"教育"2.1.1 教育的产生2.1.2 教育的定义§2.2 数学与教育2.2.1 数学与人的发展2.2.2 数学教育§2.3 数学教育概述2.3.1 国外数学教育概述2.3.2 我国数学教育概述§2.4 数学建模教育对数学教育的影响2.4.1 我国数学教育现状2.4.2 数学建模的产生及其对数学教育的影响2.4.3 数学建模教育2.4.4 数学建模教育应遵循原则2.4.5 大学生数学建模活动的发展§2.5 数学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第三章 数学建模活动教育意义的理论分析§3.1 建构观下的数学建模教学3.1.1 建构主义理论3.1.2 建构主义知识观3.1.3 建构主义学习观3.1.4 建构主义师生观3.1.5 建构主义学习的主要特征对数学建模教学的指导作用§3.2 数学建模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3.3 数学建模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3.3.1 数学建模教育有利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3.3.2 数学建模教育为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打下了基础第四章 数学建模教育的素质培养内涵§4.1 数学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4.1.1 数学教育的国际化4.1.2 数学教育的大众化4.1.3 数学教育的技术化4.1.4 数学教育研究的理论化§4.2 数学教育对学生的素质的影响4.2.1 对素质的基本认识4.2.2 对素质教育的认识4.2.3 对数学素质的认识4.2.4 数学教育对学生素质的作用§4.3 通过数学建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4.3.1 创新思维的定义4.3.2 创新思维的具体内容4.3.3 数学建模是培养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第五章 数学和数学建模的文化特征与在中学的应用及建议§5.1 文化与数学文化5.1.1 "文化"定义5.1.2 数学文化§5.2 数学文化在新课标下中学教材中的作用5.2.1 中学数学文化内涵5.2.2 教材中"数学文化"统计5.2.3 数学文化教学思考与实践§5.3 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数学与生活5.3.1 让生活走入数学5.3.2 让数学走进生活§5.4 中学数学建模基本类型及案例5.4.1 运用方程(组)、函数与不等式知识建模、解模5.4.2 数列模型5.4.3 构造图形、图表模型5.4.4 解析几何模型§5.5 高中数学建模的三种教学形式5.5.1 问题的提出5.5.2 研究方法和过程5.5.3 学生自选问题的数学建模教学§5.6 中学数学建模教育的缺憾及建议5.6.1 缺憾5.6.2 建议参考文献中文摘要Abstract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致谢导师及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教育论文; 数学建模教育论文; 素质培养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