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体验质量论文-许凌

旅游体验质量论文-许凌

导读:本文包含了旅游体验质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景区,旅游体验,文化旅游,现代旅游业,新业态,旅游线路,国家风景名胜区,沙坡头,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

旅游体验质量论文文献综述

许凌[1](2019)在《文旅融合扮靓“宁夏大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催生更多的新业态,宁夏发展旅游立足多元维度集聚效应,积极做好渠道融合、内容融合、形式融合、效益融合,注重创新创意,多方发力,以高质量提升与发展旅游产业。大漠孤烟,黄河落日,雄浑贺兰,烟雨六盘。近年来,宁夏日益成为人们青睐的旅游胜地(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9-11-21)

马天[2](2019)在《旅游体验质量与满意度:内涵、关系与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体验质量既是旅游体验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旅游企业或目的地的生命线。目前,一些研究主要使用游客满意度测量旅游体验质量,也有研究关注旅游体验质量本身,旨在识别旅游体验质量的维度对其进行测量。然而,已有研究未从游客满意度与旅游体验质量的概念内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出发,考虑使用游客满意度测量旅游体验质量的适合性问题。此外,由于对旅游体验和旅游体验质量内涵的模糊认识使得研究者对旅游体验质量维度的认识截然不同。鉴于此,文章梳理并重新界定了旅游体验和旅游体验质量两个概念,并尝试厘清游客满意度、旅游体验和旅游体验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旅游体验质量是旅游者对其旅游体验优劣程度的评价,是游客满意度的前因变量。使用游客满意度测量旅游体验质量,实际上抹杀了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与游客满意度或服务质量普遍从属性、功能方面展开测量不同,对旅游体验质量的测量应该从整体上、心理上着手。唯有如此,方能还旅游体验质量一个本来面目,从而有效地监测、提升旅游者的体验质量。(本文来源于《旅游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曾韬,李玺[3](2019)在《澳门旅游多元发展的优化——基于游客类型与旅游休闲体验质量关系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旅游体验的象征价值观点为基础,结合休闲维度,设计旅游休闲体验质量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澳门旅游体验元素与旅游休闲体验质量。分析结果显示,基于体验特征的游客类型与旅游休闲体验质量类型存在显着相关,具体表现为:多元体验型和情感满足感、自我与人际提升感的关系较密切;遗产观光型和情感满足感、自我与人际提升感、低质量体验感的关系较密切;浅尝辄止型和低质量体验感的关系较密切;博彩享乐型和自由与审美感的关系较密切。基于分析结果,推导出四点结论:澳门体验元素呈现出多元化与异质化态势,引导游客市场由单一化转向大众化与个性化;澳门体验元素供给的价值在传递过程中出现较明显的效益递减与静态化特征;旅澳游客的休闲体验质量存在情感满足与自由实现对立化的矛盾;澳门核心体验元素文化遗产存在资源异质性强与产品显像化弱、规划碎片化明显的矛盾。澳门旅游业已进入较成熟的阶段,实现了多元化的转型,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确立适度超前的旅游发展战略。(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杨立红[4](2019)在《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八达岭长城旅游体验质量模糊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八达岭长城为案例研究地,通过收集整理携程网、同程网、马蜂窝网站上的相关游记和评论,形成网络文本。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对文本进行分词、提取高频特征词和语义网络分析。同时借助内容分析法,提取八达岭长城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指标,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建立八达岭长城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网络文本法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对游客体验质量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总体评价为良好,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较强,旅游活动评价较差,旅游环境较为良好,旅游服务水平有待提升。针对八达岭长城旅游体验质量的评价,为未来提高长城旅游优质体验方面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09期)

陈欣[5](2019)在《基于游客视角的自然旅游景区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以云台山风景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河南省云台山风景区为例,构建了自然旅游景区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5个公共因子和30个评价指标。依据因子分析法分析中的共同度确立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云台山风景区的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测评。结果显示,景区总体体验评价接近于"较好",食宿、购物、基础设施等方面评价分值较低,是景区未来提升旅游体验质量的关键。(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09期)

马天[6](2019)在《旅游体验质量研究:一个文献回顾》一文中研究指出旅游体验质量是旅游体验研究中的重要问题,是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的生命线,在旅游体验理论和旅游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回顾已有旅游体验质量研究发现:(1)与国外旅游体验质量的研究相比,国内的旅游体验质量研究无论是在数量上或深度上均十分有限,少有研究深入探讨体验质量的内涵和维度,对体验质量概念认识不清是导致测量时常常将旅游体验质量与产品满意度、服务质量的测量相混淆的主要原因;(2)尽管国外研究者尝试在不同旅游情境下识别旅游体验质量的维度,但是研究结论尚未统一。本文认同从整体、心理层面来认识旅游体验质量,而不是在分析哲学的指导下拆解旅游体验质量。因而,本文重新对旅游体验质量的概念内涵予以界定,并指出未来旅游体验质量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本文来源于《旅游论坛》期刊2019年04期)

肖妮,黄悦,刘继生[7](2019)在《中国本土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旅游网评为大数据样本,构建评价体系,测度中国本土69家主题公园的旅游体验质量,揭示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旅游网评为全维度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语义分析可量化旅游主体、客体和情景体验质量;②旅游体验质量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等级结构特征,旅游主体和客体两维度得分级差分布显着,旅游情景维度波动性最大;③不同类型的主题公园的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明显不同;④不同等级的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分化不明显;⑤主题公园及其旅游体验质量的空间分布在市域尺度上出现空间错位,空间集聚效益显着。(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杨茹兰[8](2019)在《黔西南地区山地旅游体验质量提升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发展开始突破传统的观光游览模式,观光+体验的旅游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游客们的青睐。而山地旅游是能够很好的将观光和体验结合起来的旅游类型,能够为游客提供多样性的旅游体验。黔西南地区作为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永久会址,山地特征显着,在贯彻落实“多彩贵州风,山地旅游省”的建设中,发展较快的同时也存在需要优化提升的问题。山地旅游体验类型的多样化,使得游客的体验质量各不相同,目前国内对山地旅游体验质量的研究不多,山地旅游本身也处于正在发展尚未形成体系的状态,本文从游客体验质量入手,研究黔西南地区游客体验质量情况并提出提升策略,对于黔西南地区山地旅游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对于丰富山地旅游与体验质量研究方面,具有理论意义。本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与实地调研法,首先,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了解当下研究进程,确定了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对黔西南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立足于黔西南地区山地特色,从体验质量方面对当地旅游进行了研究。结合黔西南地区山地旅游资源情况及发展现状,结合相关理论和模型,找到黔西南地区山地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因素,自然资源体验因素,基础设施体验因素,旅游服务体验因素,山地特色项目体验因素,旅游逃离体验因素,满意度与重游意愿。运用问卷调查法得出数据,利用excel和SPSS软件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筛选具体指标和指标分类,运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验证,探究这些影响因素对黔西南地区山地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程度,影响程度从大到小分别是山地特色项目体验,旅游逃离体验,自然资源体验,旅游服务体验及基础设施体验。最后,给出了黔西南地区山地旅游体验质量的优化提升策略。(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何金璐[9](2019)在《文化自信视角下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体验质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大六中全会以来,文化自信的政治高度不断提升,文化兴盛是支撑国家、民族蓬勃发展与文化繁荣的重要条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历史进程的物质载体,是展示、传播历史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形成全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公共空间,担负着增强国民文化认同感与提供高品质历史体验的重要责任。本研究旨在探明我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际旅游体验质量状况,寻找提升游客旅游体验优化路径,为旅游地和相关景区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研究以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研究案例地,在畅爽理论和社会心理学认同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包含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感体验两维度旅游体验质量评价量表,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与聚类分析了解实际旅游体验质量,运用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与逐步回归分析从旅游主客体两方面对影响旅游体验质量的因素识别以及影响机理的探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分析结论如下显示:(1)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游客旅游体验质量总体状况良好,但旅游情感体验水平明显低于文化认同感体验水平。(2)根据游客旅游体验质量的高低,本研究将游客旅游质量类型划分高、中、低叁种类型群体。旅游体验高质量群体虽占比最大,但中等质量群体仍占据较大比例且该群体的相关得分低于游客的平均水平,游客群体内部旅游体验具有较大差异。(3)旅游主体因素中游客的年龄、职业与收入对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感体验均表现出差异性,性别因素在文化认同感体验具有显着差异,受教育程度则对于情感体验作用明显;游憩行为因素中的旅游目的、了解程度、旅行方式、停留时长、交通时长、园内讲解以及出国频率在旅游体验质量方面存在差异性。针对旅游客体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因素中旅游活动、遗址历史文化对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感体验具有不同程度影响。(4)为进一步提高游客旅游体验,可扩大遗产景点供给,促进遗产活化;人性化改善配套环境,创新解说系统;加强多渠道宣传与多方位合作。(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吴儒[10](2019)在《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发源地,国家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作为道教祖庭,保留了大量道教文化遗存,同时道教文化与丹霞地貌、上清古镇融为一体,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道教文化景观。道教文化是龙虎山发展旅游业的文化支柱,但目前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的发展存在旅游产业衍生品创意不够、特色品牌的宣传销售方式不丰富等问题,在体验经济时代下,远远不符合游客对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在做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时,充分利用旅游体验理论为指导,对影响体验质量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探索,希望能为龙虎山在提高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是在龙虎山拥有丰富的道教文化资源背景下,从游客主体和旅游景区客体的两个不同角度出发,对影响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全文沿用对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的模式铺成开来,一共包含六个章节:第一和第二章主要是本文所研究问题的提出部分,分析了道教文化旅游体验的研究背景,回顾和引用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相关文献,得出了本文的研究主题。然后对相关的研究概念进行明确,阐述了本文研究的叁大理论基础,分别是旅游动机理论、期望与满足关系理论和体验质量理论。第叁和第四章主要是本文所研究问题的分析部分,也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其中第叁章节是在前面主要理论的基础指引下,根据当前道教文化旅游体验的现状,得出了在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影响中扮演非常重要角色的两方面因素,分别是游客主体和旅游景区客体,并对这两方面提出研究假设。第四章则是以龙虎山为案例地,阐述了实证研究的问卷设计和调查,并通过因子分析来筛选影响因素的具体测量指标,再使用回归、相关、方差等分析方法,针对影响因素提出假设然后进行验证,同时对各因素对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影响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从而建立对应的结构模型,得出相关体系,并对影响道教文化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结论进行重点分析,游客主体和旅游景区客体是组成影响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结构模型的两大方面,其中游客方面因素主要分为人口学特征、文化与阅历和求知欲望与偏好叁种,而美学体验、交互体验、学习体验和沉醉体验组成了旅游景区方面因素。然后再采用重要性及其表现分析方法,对以上两方面七大因素影响程度的重要性和在实际旅游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真实情况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哪些方面需要继续保持、哪些方面急需努力改进和提升。第五、第六章主要是本文所研究问题的解决部分。针对两大方面七个影响因素,为提高对在龙虎山旅游的文化体验质量给出对策和建议,不仅为后来学者研究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提供借鉴,也为龙虎山景区更好的发展提供帮助。第六章阐述了作者在写在这篇文章过程中碰到的困难,研究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最后表达了对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研究领域的更多期许。(本文来源于《江西财经大学》期刊2019-06-01)

旅游体验质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旅游体验质量既是旅游体验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旅游企业或目的地的生命线。目前,一些研究主要使用游客满意度测量旅游体验质量,也有研究关注旅游体验质量本身,旨在识别旅游体验质量的维度对其进行测量。然而,已有研究未从游客满意度与旅游体验质量的概念内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出发,考虑使用游客满意度测量旅游体验质量的适合性问题。此外,由于对旅游体验和旅游体验质量内涵的模糊认识使得研究者对旅游体验质量维度的认识截然不同。鉴于此,文章梳理并重新界定了旅游体验和旅游体验质量两个概念,并尝试厘清游客满意度、旅游体验和旅游体验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旅游体验质量是旅游者对其旅游体验优劣程度的评价,是游客满意度的前因变量。使用游客满意度测量旅游体验质量,实际上抹杀了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与游客满意度或服务质量普遍从属性、功能方面展开测量不同,对旅游体验质量的测量应该从整体上、心理上着手。唯有如此,方能还旅游体验质量一个本来面目,从而有效地监测、提升旅游者的体验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旅游体验质量论文参考文献

[1].许凌.文旅融合扮靓“宁夏大景区”[N].经济日报.2019

[2].马天.旅游体验质量与满意度:内涵、关系与测量[J].旅游学刊.2019

[3].曾韬,李玺.澳门旅游多元发展的优化——基于游客类型与旅游休闲体验质量关系的视角[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杨立红.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八达岭长城旅游体验质量模糊评价[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5].陈欣.基于游客视角的自然旅游景区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以云台山风景区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6].马天.旅游体验质量研究:一个文献回顾[J].旅游论坛.2019

[7].肖妮,黄悦,刘继生.中国本土主题公园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19

[8].杨茹兰.黔西南地区山地旅游体验质量提升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9

[9].何金璐.文化自信视角下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旅游体验质量研究[D].西北大学.2019

[10].吴儒.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体验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9

标签:;  ;  ;  ;  ;  ;  ;  ;  ;  ;  

旅游体验质量论文-许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