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2008)的微观数据,使用OLS、Logit模型、Ordered Logit模型以及分位数回归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s Matching, PSM)等方法,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外语能力回报率以及影响外语能力提高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回答中国外语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是值得的,并以此为切入点考察我国外语教育的改革方向。这足一个与教育经济学和语言经济学密切相关的研究话题。教育是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在中国,外语教育的研究基本上还一直附属于应用语言学,成果多集中在外语学界,投入的研究人员和科研资料还很有限,相关研究存在着很大不足。但在国外,外语教育会有多个学科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来加以研究,语言经济学便是这种研究的成功之一。语言经济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虽然其发展历史不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语言(特别是外语)在人类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语言经济学的重要性正在提升,关于外语教育的经济学研究也越来越得到关注,对于移民语言能力与其个体收入关系(即语言回报率)的研究文献也越来越多,但是中国的外语教育研究文献中还很少有人利用经济学方法来开展研究。本文尝试突破这一瓶颈,利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我国的外语教育问题。具体而言,我们希望了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育的总体运行情况如何,国家对外语教育投入的经济效果如何,即国民外语能力是否有助于他们工资水平的提高?如果是,提高的程度有多大,哪些人会从中受益?外语的读、写、说各项技能中,哪一项对劳动力市场经济产出的提高作用最大?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考察和回答,对我国的外语教育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贡献在于:理论上,丰富和拓展了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内容,对外语能力的经济回报进行了量化,使我国外语教育评价研究得到改观,从实践上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的调整与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同时,语言经济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还将有助于我国语言学界与经济学界间的互动,本文语言经济学的视角以及计量、统计等方法将为我国外语教育研究提供更多的助动力。本文结果还为我国‘语言政策的经济学分析”的相关研究提供经验支持。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在简短的导论之后,第二章是对经常学关于外语教育及语言能力回报率的研究究综述。第三章回顾了改革开放30年中国外语教育的发展和现状。第四章研究了外语能力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工资回报率。第五章研究了英语单项技能(说、读、写)的回报率,并进行了比较。第六章实证考察了影响中国人外语能力提高的因素。第七章是中国外语教育改革的方向——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的分析对中国的外语教育改革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第八章结论,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