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

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真实语料的考察为基础,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来挖掘英语乏词义结构的句法表现、范畴特征,进而分析其语义特征及形成的认知理据,阐释其构式属性,以便对该结构做出一个科学、系统的解释。本文要澄清以下五个问题:(1)英语乏词义动词的语义特征;(2)事件名词的语义特征;(3)英语乏词义结构形成的认知基础和体验基础;(4)英语乏词义结构的构式义;(5)英语乏词义结构的构式功能。英语乏词义结构的研究由来已久,近年来人们对它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在综述学者们从各种研究角度对解释乏词义结构所做出的贡献时发现,由于方法和理论本身的局限,在处理英语乏词义结构时,这些研究面临诸多困难。作为一种较新的研究范式,认知语言学在解释乏词义结构方面可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对英语乏词义结构进行系统阐释。认知语言学主张,语言是人们认知的一部分,受人们认识世界方式的限制。如果要实现解释的充分性,就必须研究人们的认知规律。认知语言学不仅对语言现象加以描写,还致力于解释语言现象,旨在揭示语言现象背后的认知规律。认知语言学把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策略考虑在内,能清楚说明细微的语义区分和句法结构产生的认知机理。据此,我们从人的一般认知能力和认知操作方式入手,对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语义特性和认知理据进行诠释。具体地说,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有四个:第一,英语乏词义结构产生的认知基础和体验基础是什么?认知主体是如何对该结构进行概念化的?这一问题的实质是要挖掘乏词义结构内蕴的心理现实性,即该结构形成的认知理据问题。第二,英语乏词义结构的组成要素包括乏词义动词和事件名词。对于这两个要素,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回答的问题是:乏词义动词跟实义动词的联系和区别何在?它的语义属性和句法属性是什么?事件名词跟普通名词的异同点是什么?它跟原生动词的联系是什么?第三,英语乏词义结构是否可视为一种构式?如果可以的话,鉴于构式是“形式与意义的配对”,乏词义结构的语义特征是什么?第四,接下来自然而然要回答的问题是:构式不仅是形式与意义的配对,还是形式与功能的配对,基于此,英语乏词义结构能够发挥什么样的语用功能或话语功能?就英语乏词义结构的产生基础而言,其认知基础体现在三个层面上。首先,乏词义结构产生的一个推动力是及物原型结构的吸引,这背后是对认知显性度的追求。认知主体会按自己的认知模式去观察客观世界,在自己的经验世界里重组相应的概念图式以进行认知投射,以原型及物结构为基础构建出乏词义结构。不过,乏词义结构发生了非范畴化,呈现低及物性;其次,识解在乏词义结构的形成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乏词义结构与简单动词结构的差异不但涉及外部世界的实际情景,还关涉到认知主体对情景识解的具体方式。关于乏词义结构,有四个识解维度(详略度、突显、心理扫描、物化)可以对其产生的认知基础作出阐释:(1)乏词义结构是实现详略度的一种句法手段,其刻画的情景比简单动词结构更具体、详尽、复杂;(2)原生动词到事件名词的类转导源于在同一基体内进行的不同突显;(3)事件名词是对动作过程的各个成分状态进行总体扫描后所产生的结果,过程成分的各个位置被映射入一个完整画面,在一个更高的概念组织层面上处于突显的地位,整个场景被处理为一个完形;(4)概念物化将时间域中的“动作行为”重新编码为空间域中的“物体”,反映了概念交替。总之,乏词义结构彰显认知主体所强加的特殊识解,昭示了描绘外部情景的一种特定方式;第三,乏词义结构的出现及高频运用符合认知经济性的要求。乏词义结构是适应性演化的产物,其认知经济性反映在四个方面:对原型及物结构的靠拢、信息处理、名词化隐喻以及基于认知图式的类推。乏词义结构成语化背后的推手是原型及物结构的表达经济性,从名词化隐喻的角度审视,事件名词“一身而二任”:既表达过程意义,又充当参与者,因而比一个意义相近的原生动词所表达的信息量要多,同样的认知内容获得了更高的表达效率,实现了认知与表达的双重经济性。因此,乏词义结构虽然表面上违背了人类语言行为的省力原则,但实质上它是为了充分完成交际功能,在语言活动中对力的消耗作出的合乎经济要求选择的产物。除了认知基础外,英语乏词义结构还具有坚实的体验基础。这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以体验思维为基础的物体图式和以想象思维为基础的隐喻投射;乏词义结构是在物体图式的支配下,借助于隐喻投射而显现的。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乏词义动词和事件名词都展示了鲜明的语义特征。就乏词义动词而言,其语义特征展现在三方面:语义泛化、助动词化和非范畴化。在由实义动词向乏词义动词演变过程中,乏词义动词所发生的语义变化是有动因的,受制于“使用频率”、“使用环境”和“语用推理”等三个因素;在语法化过程中,乏词义动词和事件名词展示了语块化倾向。就事件名词来说,它主要彰显五个语义特征:非原型性、数量性、有界性、标记性和低实体性。无论是非原型性、动名类转还是有界性,它们都具有坚实的体验基础。另外,实义动词在转变为乏词义动词的过程中,有些句法表现是滞后的。这就出现了如下情况:从语义标准看,乏词义动词大体上可视作半助动词,但从句法标准看,这类动词却还接近于一般动词。我们把乏词义动词体现的重新范畴化概括为:语义先行,句法滞后。就英语乏词义结构的构式属性来说,该结构集中体现了“[ VDeverbal + NPEventive ]”这一构式图式,其中变量“VDeverbal”基本上是封闭的(主要包括have、take、give、do等动词),而“NPEventive”中的元素具有开放性,该结构的句法属性同语义属性直接与该构式相连。这种图式跟具体使用的乏词义结构形成一种“图式—实例”关系,是存储于人大脑中的语法型式,提供了一种概念框架,有利于说话人组织、安排语言结构,对语言表达进行指导。本论文主要探寻以have类、take类和give类为代表的乏词义结构所表达的构式义。在很大程度上,事件名词能否在一个或多个乏词义结构中出现是由这些名词的语义特征决定的,并且要视该名词的意义是否与构式义一致而定。此外,我们还把乏词义结构界定为成语性构式,属于“熟习的语言片断作熟习的排列”的构式。至于英语乏词义结构的构式功能,该结构发挥“脚手架”的功能,为“修饰”、“聚焦”、“礼貌”、“界限设置”及“数态调整”等功能的实现提供一个构式框架。首先,从修饰功能看,乏词义结构为事件名词提供一个添加修饰语的潜在位置,从而“济造句之穷”;其次,从聚焦功能看,乏词义结构是说话人意图聚焦于事件成分而采用的句法策略,是具有明显语用动机的明示;第三,从礼貌功能看,乏词义结构将动作行为微量化,作为模糊手段而发挥作用;第四,从界限设置看,原本无界的动词通过类转成为事件名词进入乏词义结构后,乏词义结构对动作过程的界性进行限制,用限定词将事件名词所勾勒的动作行为进行详细限定,从量上对该动作行为进行具体限制,令其具备有界或终结的属性,产生一个内在的终结点,整个结构也就具备了有界义;第五,从数态调整的角度看,乏词义结构是对动作行为的数态加以调整的句法手段,这是由于事件的名词化有利于将动作行为重构为可归类实体的缘故。乏词义结构可在两方面发挥作用:(1)将“动作行为”重新概念化为“物体”以赋予其物理量;(2)对多量动作行为进行单位选取。可以说,英语乏词义结构已成为了一个约定俗成的套语模型。在表述事件的基础上,乏词义结构增添了很多功能信息,其身份可界定为“带语用因素的成语”。简言之,功能方面的因素是诠释乏词义结构的关键依据,当然,这些因素在乏词义结构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是逐步积累而成的。总而言之,本论文主要就以下问题进行考察:从认知角度对英语乏词义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对于乏词义结构的研究来说,这是一次崭新的尝试。本文发现了乏词义结构形成的认知基础和体验基础,对乏词义动词和事件名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梳理,还廓清了该结构的构式义和构式功能。可以说,本文丰富了乏词义结构研究的内容。同时,本研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与英语乏词义结构相对应的大型语料库还没有建立起来。今后的研究应基于更大规模语料的分析,而非基于少量例证的理论探讨。其次,由于认知语言学本身还处于初创与发展阶段,采用认知理论来解释英语乏词义结构会有不够精确和随意之处,如何利用统一的认知原则来解释乏词义结构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乏词义结构的界定
  • 1.3 理论取向
  • 1.3.1 形式范畴化与意义范畴化的互补
  • 1.3.2 认知与功能取向的语言观
  • 1.4 研究方法、研究目标及研究范围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范围
  • 第二章 英语乏词义结构研究回顾
  • 2.1 英语乏词义结构研究概览
  • 2.2 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
  • 2.2.1 乏词义动词的句法性质
  • 2.2.2 简单动词的来源
  • 2.3 功能语法的研究
  • 2.3.1 Mathesius 的研究
  • 2.3.2 系统功能语法的研究
  • 2.4 认知语言学的研究
  • 2.4.1 认知语法的研究
  • 2.4.2 构式语法的研究
  • 2.5 本文的工作框架
  • 第三章 英语乏词义结构产生的认知基础和体验基础
  • 3.0 引言
  • 3.1 原型及物结构的影响
  • 3.1.1 原型范畴理论说略
  • 3.1.2 乏词义结构向原型及物结构的靠拢
  • 3.2 识解的影响
  • 3.2.1 作为一般认知能力的识解
  • 3.2.2 识解与乏词义结构的产生
  • 3.3 认知经济性的影响
  • 3.3.1 语言经济性概论
  • 3.3.2 原型及物结构与乏词义结构的经济性
  • 3.3.3 信息处理与乏词义结构的经济性
  • 3.3.4 名词化隐喻与乏词义结构的经济性
  • 3.3.5 基于认知图式的类推与乏词义结构的经济性
  • 3.4 乏词义结构的体验基础
  • 3.4.1 思维结构、概念图式与语言结构
  • 3.4.2 以体验思维为基础的物体图式
  • 3.4.3 以想象思维为基础的隐喻投射
  • 3.5 结语
  • 第四章 英语乏词义动词及事件名词的语义特征
  • 4.0 引言
  • 4.1 乏词义动词的语义特征
  • 4.1.1 词义泛化
  • 4.1.2 助动词化
  • 4.1.3 重新范畴化
  • 4.1.4 实义动词向乏词义动词词义演变的动因
  • 4.1.5 乏词义动词和事件名词的语块化
  • 4.2 事件名词的来源
  • 4.3 事件名词的语义特征
  • 4.3.1 非原型性
  • 4.3.2 数量性
  • 4.3.3 有界性
  • 4.3.4 标记性
  • 4.3.5 低实体性
  • 4.4 事件名词的体验基础
  • 4.5 结语
  • 第五章 乏词义结构的构式义
  • 5.0 引言
  • 5.1 作为构式图式的乏词义结构
  • 5.1.1 构式的定义和范围
  • 5.1.2 构式图式与乏词义结构
  • 5.2 乏词义结构的构式义
  • 5.2.1 乏词义结构语义特征概览
  • 5.2.2 have 类、give 类及take 类乏词义结构的构式义
  • 5.3 乏词义结构的成语化
  • 5.4 结语
  • 第六章 乏词义结构的构式功能
  • 6.0 引言
  • 6.1 构式的形式与功能
  • 6.2 修饰功能
  • 6.3 聚焦功能
  • 6.4 礼貌功能
  • 6.5 界限设置功能
  • 6.5.1 界及行为过程的界限设置
  • 6.5.2 乏词义结构的界限设置功能及其有界性的波动
  • 6.6 量化功能
  • 6.7 结语
  •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 7.1 主要的发现
  • 7.2 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施春宏著《词义结构和词语调节的认知研究》近日出版[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6(02)
    • [2].以构式功能为基础的英汉乏词义结构对比研究[J]. 外语教学 2015(02)
    • [3].认知语法视角下的英语乏词义结构析论[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4].英语乏词义结构的习语性和习语化[J]. 外国语文 2015(02)
    • [5].英语乏词义结构认知及功能特征研究综述[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2(02)
    • [6].英语乏词义结构的隐喻构建机制[J]. 外语教学 2012(03)
    • [7].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理据[J]. 外国语言文学 2011(04)
    • [8].认知维度的英汉乏词义结构研究[J]. 外语教学 2010(03)
    • [9].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解读[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1)
    • [10].功能语言学下的英语乏词义结构探究[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 [11].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功能研究[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12].英语乏词义结构的习语性和习语化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24)
    • [13].英语乏词义结构的系统功能语法研究[J]. 外语研究 2014(01)
    • [14].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功能特征[J]. 山东外语教学 2010(01)
    • [15].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语义概念化研究[J]. 山东外语教学 2014(06)
    • [16].语义概念化对汉语句法结构的解释力——以乏词义结构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6(03)
    • [17].汉语词义的接受模式初探[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 [18].论双音词词义结构中隐含的象似结构——南北朝新词为例[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19].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对英语乏词义结构理据的解释[J]. 山东外语教学 2011(06)
    • [20].基于CCMO的现代汉语介词词义结构描写[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4(06)
    • [21].“姑娘”考[J]. 理论界 2013(05)
    • [22].汉语并合造词法对词义结构与词义发展的影响[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5)
    • [23].从“就”看词义的形成、分项和识别[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24].论和词义有关的语用操作[J]. 当代修辞学 2019(04)
    • [25].新书目[J]. 世界汉语教学 2016(02)
    • [26].词义结构的认知基础及释义原则[J]. 中国语文 2012(02)
    • [27].俄语词义结构中的使役关系类型[J]. 外语学刊 2016(04)
    • [28].基于CCMO和SSWM的连词词义结构描写[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02)
    • [29].隐喻视角下多义动词“生”的义核提取及其事件结构分析[J]. 语文建设 2013(20)
    • [30].比较汉英两种语言——分析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J]. 鸭绿江(下半月版) 2014(06)

    标签:;  ;  ;  ;  

    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