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临床研究部分主要观察参桃软肝丸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对肝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按照常见中药不良反应的表现,主要观察对患者消化系统、对肾功能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评价参桃软肝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实验研究部分:通过实验研究初步探讨参桃软肝丸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瘤率、细胞凋亡及相关调控基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验证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部分: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分组法,分为参桃软肝丸治疗组和槐耳颗粒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对症支持疗法。参桃软肝丸治疗组除对症支持治疗外加服参桃软肝丸,每日一剂,连续服药40天。对照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槐耳颗粒,每次一包,每日三次,连用40天。主要观察每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瘤体大小等)以及每组的不良反应,评价参桃软肝丸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实验研究部分:将雄性新西兰家兔分为3组,每组3只,参桃软肝丸组以成人口服剂量的10倍给雄性新西兰家兔灌胃。空白血清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阳性药物对照组(5-氟尿嘧啶组),给予药液41.67mg/kg/day灌胃。连续给药3日,每日分两次给药,第3日给药2小时后同剂量追加给药1次,于最后1次灌药后1小时(灌药前禁食不禁水12小时),乙醚麻醉,75%乙醇消毒,心脏采血,无菌分离血清,同组家兔药物血清混匀,水浴灭活处理后,置-20℃冰箱保存备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接种于含10%新生牛血清、抗生素(100U/ml青霉素和链霉素)的RPMI 1640培养液中。培养环境为5%CO2,37℃及饱和湿度。细胞培养为3~5天,以0.25%胰蛋白酶消化适当后1:3传代。MTT显色法测定含药血清的抑瘤率,流式细胞仪观察参桃软肝丸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及周期的影响,用ELISA法检测参桃软肝丸对bcl-2、p53基因表达的调控影响,进一步验证其可能的作用机理。结果:参桃软肝丸具有健脾养肝,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之功效,临床试验表明,参桃软肝丸在稳定瘤体、提高患者的卡氏评分,改善患者的症状,特别是对改善患者肝区疼痛、腹胀、纳呆、乏力等4个方面的主症有较好疗效,此作用可能与防止ALB、PA下降的有关,通过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极少数患者会出现Ⅰ-Ⅱ度恶心和暂时性呕吐,但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未发现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说明服用该药物是安全的。实验表明,参桃软肝丸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其中,高浓度组抑瘤率最高可达43.2%,与无含药血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抑瘤率随着剂量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提高,48小时时达高峰,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参桃软肝丸组含药血清高、中、低浓度均对突变型P53、bcl-2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三个浓度对突变型P53的抑制与阳性组和空白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小于0.01和0.05,对bcl-2的抑制与阳性组和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数值有下降趋势,三者中以中浓度即20%浓度抑制效果较好。参桃软肝丸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较好的诱导凋亡作用,凋亡率可达15.6%,且阻滞细胞增殖于G0/G1期。说明参桃软肝丸对突变型P53、bcl-2的抑制作用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结论:参桃软肝丸具有健脾养肝,清热解毒,凉血祛瘀之功效,参桃软肝丸在稳定瘤体、提高患者的卡氏评分,改善患者的症状,特别是对改善患者肝区疼痛、腹胀、纳呆、乏力等4个方面的主症有较好疗效,此作用可能与防止ALB、PA下降的有关,通过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发现极少数患者会出现Ⅰ-Ⅱ度恶心和暂时性呕吐,但无需处理,可自行缓解,未发现心血管系统和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说明服用该药物是安全的。参桃软肝丸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其抑瘤率随着剂量及作用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提高,含药血清高、中、低浓度均对突变型P53、bcl-2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参桃软肝丸对人肝癌细胞HepG-2有较好的诱导凋亡作用,且阻滞细胞增殖于G0/G1期。本实验通过观察参桃软肝丸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抑瘤作用、对突变型P53、bcl-2的抑制作用、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药的作用机理,为该方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