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510160
摘要:在变电站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经常使用的技术,施工人员在对变电站工程的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该保障各个工序的顺利开展,如若支撑环节与安装模块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便会对之后的环节产生影响。本文阐释了高支模施工准备工作及其施工技术,并且在此基础上,对高支模模板拆除及安全措施与检查验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变电站;高支模;施工技术;几点探讨
一、高支模施工准备工作
(一)拼装模板
在变电站的高支模工程中,拼装模板占据着基础性位置,施工人员一方面应该严格根据模板图方案进行施工,另一方面也应该把拼装模板质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中。
(二)对模板进行基准定位
第一,施工人员应该对建筑的墙轴线以及边柱实施测量,也应该使用弹墨技术,把施工图和轴线在模板上进行弹墨,对模板边线、内线与外侧的控制线进行标记,做好此工作可以对模板进行有效校正。
第二,施工人员在标高测量的过程中,应该使用水准仪这样的仪器,标高抄平,这样更加利于模板的有效正确安装工作。
第三,对变电站工程进行竖向模板支设的过程中,应该更好的处理其拼接位置,保障连接面的平整性与牢固性,使用支拉的设施,保障混凝土浇筑时候的模板存在整体稳定的情况。
第四,在变电站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若模板与设计要求并不相符或者是零件出现损坏的情况,便应该及时的对其进行更换,不可以在变电站工程中进行应用。
第五,在进行支模以前,也应该依照设计图纸对之前工序的工艺质量进行检查与审核。
二、变电站高支模施工技术
(一)安装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
对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应该先安装脚手架,之后调整其底座,然后在上层钢管脚手架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相应的原则对底座的螺杆进行调节,例如,螺杆经过伸出的长度不可以超出200毫米。除此之外,脚手架的上、下层应该在一致的垂直线上,对脚手架进行排列应该严格的遵循相应的规律,进而有效的保障其整齐性,不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随意的放置,进而对变电站高支模的施工效率产生严重的影响。在设置可调托座以及钢管高度的时候,应该对其支撑的高度进行考虑,在完成安装之后,也应该对其安装的牢固性与质量进行检查,在发现质量不合格的时候,应该对其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
(二)安装柱模板
对柱模板进行安装在变电站高支模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其最为重要的施工步骤,此工作应该在施工安装之前进行操作,并且施工人员也应该做好存放模板的相应工作,为了有效防止存放模板的过程中,因为存放不合理的情况对模板质量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比较大的模板应该放在下部,如果遇到了特殊的情况,应该在楼层的上面进行防止,进而应该做好防止倾倒的对策。在模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由内到外的顺利展开,单面模板进行固定牢靠之后,应该固定双面板,其固定主要使用拉杆或者是螺栓等零件进行。
(三)安装梁模板
安装梁模板工作主要是较为繁杂的工作,其施工人员应该在柱上使用弹墨的手段将轴线进行弹出以及对高线进行控制,也应该严格的根据设计调整标高,有效地优化设置管脚手架标高,要想全面保障设定高度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应该在可以调整的顶托上进行木方的防止,在对龙骨进行安装完成以后,也应该对胶合板进行使用然后安装梁底模板,模板和梁之间的跨度通常情况下不可以少于4米,并且模块应该进行起拱处理,梁起拱主要先是主梁后是次梁,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的根据此顺序实施操作,不然会对之后的施工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对梁模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效避免梁身的不平直情况,进而对梁侧模质量产生影响。
(四)安装楼面模板
对楼面模板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其比较重要的因素主要是龙骨与支柱等两方面,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根据图纸进行。其需要重视的是,应该依照计算对龙骨与支柱的距离实施判断,与此同时,也应该充分的考虑楼板结构的混凝土与施工过程中的荷载量。除此之外,找平大龙骨应该依照支柱调节的情况开展。在完成准备工作以后应该设定比较小的小龙骨。其操作人员应该对收口位置进行控制,使其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上。要想有效保障施工工作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应该打钉角位的模板。在对楼面模板进行铺设完成以后,应该对楼面模板安装的牢固性与稳定性实施检查,也应该有效保障板面以及梁面的整洁情况,并且模板应该进行密封处理,封堵孔洞。
三、高支模模板拆除及安全措施
第一,在拆除支模的过程中,应该在高空的位置上设定一个相应的依靠点,并且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对策,与此同时,也应该根据合理有效地拆模顺序实施,一般情况下,主要是先支,然后进行后拆,使用从上到下的办法。
第二,因为架设模板需要固定混凝土材料,所以,在实施拆模以前,应该有效测定混凝土的稳定性以及强度,进而全面保障混凝土强度可以到达施工的相应标准。除此之外,拆模也可能造成混凝土的强度出现降低的情况或者是其表面产生损坏的情况,因此,其拆模工作应该是由具备专业素养的操作人员实施。通常情况下,在变电站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拆除底模的梁板长度不应该超出8米,进而有效保障混凝土强度实现科学合理的标准。但是就差异性工程项目而言,在拆模的过程中,其参数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应该严格的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和模板的特征有效控制预留长度以及拆模时间。
第三,就柱模拆除而言,其是较为复杂的一项工作,首先应该拆除拉杆,之后卸下柱箍。在对基本设施进行拆除以后,应该对模板进行轻轻撬动,让其和混凝土的结构之间进行分离,最后把已经卸下的混凝土在地面上进行放置。
第四,拆除楼板与梁模。此工程具备十分明显的复杂程度,应该先进行侧模,之后将底模拆除。在拆除楼板模板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根据将水平拉杆进行拆卸到支柱拆卸的相应顺序。但是值得重视的主要是,预留的支柱不可以进行拆除,其操作人员应该在拆除的过程中尽可能防止出现混凝土结构破坏的情况,站在空的位置上,等到楼板得以脱落后,把其放置在较为稳固以及安全的位置上,然后运输。应该把木模堆放在2米之内的高度上,一般情况下,选择支模应该把楼层高度当做是主要的依据,与此同时,根据从上到下以及从底到侧的相应顺序实施拆模。
第五,在对拆模形式进行决定的重点主要是立柱水平拉杆,如若其拉杆的高度超过了2层,便需要对上面的拉杆进行拆除,之后依照其拆除的数量对其速度进行有效控制。
四、检查验收
在高支模承重杆件等相关的材料进入到现场之后应该对其进行抽检,在出现抽检不合格的时候,应该全部都进行检查。在高支模撑架实现预计高度以后,应该对实际工程的情况进行检验以及验收,在其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对其进行检查,特别是在设置脚手架以及扫地杆与立杆的过程中,应该有效保障工程参数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进而对施工的安全性进行全面保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变电站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对模板安装以及施工安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其施工技术应该高出普通的支模,如果施工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会造成模板出现坍塌或者是失稳等情况,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所以,在变电站高支模施工的过程中,其施工技术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做好技术交底的相应工作,加强施工验收与检查工作,减少出现安全事故的概率。
参考文献:
[1]赵宏伟.变电站配电楼高支模施工技术及安全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6(04):22-23.
[2]曾锋.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6(06):15-16.
[3]龙燕.对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广东建材,2017(08):55-56.
[4]王强.谈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6(10):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