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移植与功能回归 ——新中国专利制度的孕育与发展历程

制度移植与功能回归 ——新中国专利制度的孕育与发展历程

论文摘要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实施了两种专利制度,即上个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移植而来的专利与发明奖励并存的双轨制和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在借鉴德国专利基础上所创新的现行专利制度。50年代的专利制度在颁布实施后的第8个年头,实际上就因为反右运动的开始而被束之高阁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为了改善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的环境,为了激励国内的技术创新,诞生了现行专利制度。该制度诞生后就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命运紧密相连,因为颁布后已经完成的每隔8年的一次修改(第一次修改于1992年、第二次修改于2000年)均与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WTO有关。与前两次修改所不同的是,目前我国正在酝酿的第三次修改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提高专利制度的效率,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创新战略的实施。由于我国专利制度在每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因而专利制度的“本职工作”——“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可能会有所偏离。当然,这种偏离是很难从专利制度内部的逻辑构造中发现的,因而本文尝试了法学研究并不惯常使用经济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专利制度所产生的绩效、专利制度应然价值实现程度、竞争环境和态势变化后专利制度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从制度外部观察的种种表象来总结出一些可供法律制度制定及修改参考的建议。第一章:在简要介绍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双轨制——专利制度与发明奖励制度后,对该制度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及其制度的成因、缺陷作了分析。第二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专利制度孕育过程所处的外部环境、国内对专利制度的争论与决策过程、专利法草案部分条文的演变过程、专利法的特点,并总结了影响我国专利立法进程及其内容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这一专利制度在当时是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结合较好的一个典范。第三章:通过数理统计和经济分析的手段,发现专利法颁布实施后在对我国技术与经济起着积极效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消极因素。这种消极因素已经成制约我国为技术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限速条”和瓶颈,但这在当时并未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部分原因是当时专利制度被赋予的“入关/入世使者”特殊任务掩盖了专利制度对本国技术推动的本职工作。第四章:经过第一次修改的我国专利制度基本达到TRIPS协议所设定的标准,按理说,此时应该将重新审视专利制度对我国内生需求的满足程度。但2000年专利法的修改仍然以加入WTO扫平障碍为主要目标,因而第二次修改仍未全面关注国内的对专利制度的急切需求。当然,专利法在这一阶段的使命已经“超标准”完成了。本章介绍了扫除障碍的整个过程和细节。第五章:在完成了专利制度临时衍生的职能之后,我国正在酝酿第三次专利制度的修改。本章仍然通过数理统计、经济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专利制度与我国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第三次修改时应该着重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极其建议。第六章:介绍了我国专利制度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形成的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平行进口规则、确认不侵权之诉以及专利间接侵权规则等一批潜规则。鉴于这些潜规则对司法审判的重要性以及对这些潜规则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所达成的共识,建议尽快将这些潜规则显性化,即纳入专利制度之中,以提高其法律效力的层次。第七章:首先,分析了新中国50年代和80年代两个专利制度诞生的社会背景、时空差异对专利制度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现行专利制度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其次,分析了专利制度绩效的观察方法以及绩效对制度的反射作用。最后,对影响我国专利制度功能发挥的配套措施的缺位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八章:在详细分析了专利制度创新与本国经济利益的关系之后,对如何保障专利制度的科学性作了一些总结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如立法的民主性与公开性、绩效考察对法律制度应然价值实现情况的意义、制度移植与本土资源利益保护的兼顾、理论与实践准备对制度制定与完善的意义等内容。本文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视角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可以为将来法学研究界及其立法、司法等部门对法律制度科学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鉴于本人学识、研究能力等诸多限制,论文一定存在较多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斧正。在此深表感谢!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重科学奖励制度轻专利制度阶段
  • 第一节 奖励制度与专利制度并行时期
  • 一、从"临时宪法"到《宪法》一直重视奖励科学发明
  • 二、我国最早的科学奖励制度
  • 三、双轨制的开始
  • 四、对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奖励制度的具体落实
  • 五、重奖科学研究工作和科学著作
  • 六、奖励制度的社会效果
  • 第二节 单一发明奖励时期:发明技术被无偿使用
  • 一、发明奖励条例的主要内容
  • 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的主要内容
  • 三、前述两个条例的特点
  • 四、条例实施的社会效果
  • 第三节 发明奖励制度恢复时期:从无偿使用走向有偿转让
  • 一、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 二、恢复科学技术奖励工作
  • 第四节 本章总结:重奖励轻专利的若干原因与缺陷
  • 一、若干原因
  • 二、单一奖励制度的若干缺陷
  • 第二章 专利制度与科学奖励制度并重阶段——专利制度的孕育过程
  • 第一节 专利立法的外部环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我国专利立法的推动作用
  • 一、我国派民间/官方团体参加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活动
  •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率团访华
  • 三、我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缺失逐渐成为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障碍
  • 一、双边协定往往设技术专利保护条款
  • 二、专利制度的缺失使我国引进技术付出高额代价
  • 第三节 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专利制度的决策过程
  • 一、国家领导人支持建立专利制度的批示:进入专利制度的雏型阶段
  • 二、中央领导多次批示推动专利制度的建设:进入专利制度的成型阶段
  • 三、国务院决策建立专利制度:进入决断阶段
  • 第四节 中国是否应建立专利制度的争议——围绕应否建立制度的第一轮争议
  • 一、上书陈述对《关于我国建立专利制度的请示报告》内容的不同意见
  • 二、上书国家领导建议暂缓建立专利制度
  • 三、国家专利局负责人上书驳斥暂缓建立专利制度的意见
  • 四、专利问题座谈会上的论争
  • 五、专利法讨论会的召开——应否建立专利制度争议的延续
  • 第五节 中国是否应建立专利制度的争议——围绕应否建立制度的第二轮争议
  • 一、第二次论争的开端
  • 二、武衡上书国家领导人推动专利法制定
  • 三、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专利工作报告
  • 第六节 中国是否应建立专利制度的争议——围绕应否建立制度的第三轮争议
  • 第七节 中国专利法草案部分条文的演变
  • 一、关于法律名称及其专利类型的变化
  • 二、关于不授予专利权的领域
  • 三、关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 四、关于"专利三性"的要求
  • 五、关于职务发明的规定
  • 六、关于进口权的规定
  • 七、关于审查期限
  • 八、关于异议程序
  • 第八节 1984年专利法的特点
  • 一、采用了独占性的专利制度
  • 二、创设了专利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制度
  • 三、对授予专利的发明的范围以及专利的保护期限有所保留
  • 四、对实用新型给予专利保护
  • 五、规定了国民待遇原则
  • 六、规定了专利权人在中国实施专利的义务
  • 七、规定了专利机关处理专利纠纷的制度
  • 八、专利性方面的特点
  • 第九节 本章总结:影响我国专利立法进程及其内容的诸因素
  • 一、是否制定专利法:改革开放的需要
  • 二、何时出台专利法:高层领导一锤定音
  • 三、价值取向:受政治与文化观念影响
  • 第三章 我国专利制度的实施与第一次专利修法——对制度绩效与修法诸要素的考察
  • 第一节 1984年专利法实施的效果
  • 一、专利制度实施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 二、专利制度实施过程所暴露的消极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 三、小结
  • 第二节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之争与第一次专利修法
  • 一、美国的贸易报复工具之一——"特殊301条款"
  • 二、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对我国专利修法的影响
  • 三、中美知识产权之争的启示
  • 第三节 《巴黎公约》及其WIPO"协调法"对我国专利修法的影响
  • 一、巴黎公约作用有限
  • 二、专利法条约的讨论与我国第一次专利修法
  • 第四节 专利法的第一次修改(1992年)内容分析
  • 一、为向国际标准靠拢的条文修改
  • 二、为完善专利制度而作的其他修改
  • 三、小结:化被动为主动措施——专利修法
  • 第四章 为入世扫除障碍——专利法第二次修改的主线
  • 第一节 专利法第一次修改后的实施情况
  • 一、专利法第一次修改的绩效
  • 二、专利法第一次修改后实施过程中所暴露的消极因素
  • 第二节 第一次专利修法后的国际环境——TRIPS协议的签署与新两轮的中美知识产权谈判
  • 一、世界贸易组织与TRIPS协议的诞生
  • 二、TRIPS协议对中国法律的影响
  • 三、中美知识产权摩擦与双边谈判的继续
  • 第三节 TRIPS协议与巴黎公约的比较
  • 一、在专利保护范围方面
  • 二、专利权人的权利
  • 三、专利保护期限
  • 四、关于强制许可
  • 五、对方法专利权人的特殊保护
  • 第四节 1992年专利法与TRIPS协议的主要差距
  • 一、没有为实用新型、外观设计行政终局决定提供司法审查机会
  • 二、对强制许可的限制应更加严格
  • 三、"计划许可"条款应该删除
  • 四、缺少对"即发侵权"的制止措施
  • 五、"不知者不视为侵权"的规定不合理
  • 六、"损害赔偿"措施有待强化
  • 七、缺乏对专利权持有人滥用专利权的限制
  • 八、缺失"许诺销售权"
  • 第五节 其他国际化因素对我国专利制度的影响
  • 一、微生物菌种保藏的布达佩斯条约
  • 二、专利法国际协调条约(草案)
  • 三、专利合作条约
  • 第六节 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第二次修改的主要内容
  • 一、为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服务,为深化改革创造更好条件
  • 二、加大保护力度,完善司法和行政执法
  • 三、简化、完善专利审批和维权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四、为迎接入世而作的修改——与TRIPS保持一致
  • 五、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专利审批和专利工作队伍
  • 第五章 酝酿中的专利法第三次修改(一)——以改善专利制度的功能为视角
  • 第一节 专利法第二次修改后的实施情况
  • 一、专利法第二次修改的绩效
  • 二、专利法所暴露的消极因素
  • 三、小结
  • 第二节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的主线:自我完善——兼论第三次修改的大环境
  • 一、从被动立法、修法走向主动变革
  • 二、我国战略的调整要求提高专利制度的激励效率
  • 三、我国到了应该从专利数量大国走向专利强国的时机
  • 四、司法实践累积的一批潜规则需要显性化
  • 五、遗传资源已被公认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 第三节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应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 一、我国专利质量的提高乃当务之急
  • 二、保障我国作为遗传资源来源国的利益
  • 三、对滥用专利权的行为予以限制
  • 第六章 酝酿中的专利法第三次修改(二)——部分潜规则应该显性化
  • 第一节 关于专利侵权判定的几个原则
  • 一、等同原则
  • 二、禁止反悔原则
  • 三、多余指定原则
  • 四、小结
  • 第二节 平行进口
  • 一、平行进口的基本含义
  • 二、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对平行进口的态度
  • 三、我国所面临形势及其理论界的建议
  • 四、小结
  • 第三节 确认不侵权之诉
  • 一、确认不侵权之诉的基本含义
  • 二、我国专利不侵权之诉的司法实践
  • 三、小结
  • 第四节 专利的间接侵权
  • 一、专利间接侵权的基本含义
  • 二、法院对间接侵权的审判实践
  • 三、小结
  • 第七章 对新中国专利制度的回顾与反思
  • 第一节 环境变化与制度选择
  • 一、50年代专利制度诞生的社会环境
  • 二、80年代专利制度诞生的社会环境
  • 三、时空变换与制度选择
  • 四、现行专利制度与实际需求的差距
  • 第二节 观察视角与制度绩效
  • 一、观察制度的不同视角
  • 二、从外部观察制度的方法——绩效分析
  • 三、绩效分析对制度本身的反射功能——以美国为例
  • 第三节 我国专利制度配套措施的缺失情况分析
  • 一、制度绩效与配套措施
  • 二、技术创新源头配套措施之一——研发投入
  • 三、技术创新源头配套措施之二——税收杠杆
  • 四、鼓励专利申请的配套措施
  • 六、其他配套措施
  • 第八章 功能回归:对我国专利制度完善的展望
  • 第一节 专利制度创新须着眼于本国经济利益
  • 一、专利制度与经济发展
  • 二、专利宽度与专利高度的演变
  • 三、外来申请成本与侵权成本制度的演变
  • 四、关于专利客体的演变——以计算机软件为例
  • 五、关于专利文献公开与审查期限的演变
  • 第二节 专利制度功能须以科学性来保障
  • 一、立法的民主性与公开性
  • 二、法律制度与绩效考察
  • 三、专利制度移植与本土资源的保护——以传统中医药知识利益保护为例
  • 四、充分的理论与实践准备
  •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欧洲专利制度研讨会在我市召开[J]. 泰州科技 2011(09)
    • [2].日本专利制度和中国专利制度的对比分析[J]. 法制博览 2019(19)
    • [3].从英国专利制度变迁分析专利制度发展的历史规律[J]. 法制博览 2019(30)
    • [4].对专利制度的几点思考[J]. 现代商业 2018(21)
    • [5].绿色发展理念下专利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及研究进路[J]. 河南科技 2016(18)
    • [6].浅析我国的绿色专利制度[J].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 2016(17)
    • [7].欧亚专利制度报告会在北京举行[J]. 河南科技 2017(02)
    • [8].高技术背景下专利制度的合理性研究[J]. 法制博览 2017(19)
    • [9].近现代专利制度变迁及专利制度与技术创新关系浅析[J]. 开发研究 2014(06)
    • [10].法律生态化理念下的绿色专利制度浅析[J]. 智富时代 2017(09)
    • [11].分析专利制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11)
    • [12].科技创新视野下的专利制度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4(22)
    • [13].香港标准专利制度评价及其改革的可行性[J]. 法学杂志 2015(10)
    • [14].对中国计算机软件专利制度的审思[J]. 电脑迷 2017(05)
    • [15].世界专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2(04)
    • [16].国际竞争视角下专利制度构建研究[J]. 知识产权 2009(02)
    • [17].从香港原授专利制度改革看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应对[J]. 科技中国 2020(08)
    • [18].专利制度演进的历史解读[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9].欧洲统一专利制度下软环境因素的考虑——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J]. 知识产权 2016(12)
    • [20].专利制度相关的伦理范畴之辨析[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20(11)
    • [21].欧盟走向单一专利制度[J]. 电子知识产权 2012(01)
    • [22].专利制度促进创新发展已显成效[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2(04)
    • [23].绿色专利制度的探索、实践和再创新[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2)
    • [24].从中美专利制度比较看中国创新活动的发展[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 [25].中国近代专利制度萌芽的过程[J]. 科学学研究 2010(09)
    • [26].浅议国际专利制度的发展[J]. 经济师 2010(11)
    • [27].中国专利制度的叩门人[J]. 中国发明与专利 2009(03)
    • [28].专利制度之巧[J]. 创新科技 2009(03)
    • [29].解读专利制度的产业政策蕴含[J]. 法学杂志 2009(11)
    • [30].专利制度构成要素与企业家技术创新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8(06)

    标签:;  ;  ;  ;  ;  ;  ;  ;  

    制度移植与功能回归 ——新中国专利制度的孕育与发展历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