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汉语动词使动用法与英语动词使动用法的异同(论文文献综述)
王燕[1](2021)在《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性词汇使动作为致使范畴的一部分,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既能够体现人们的认知行为,又能够反映人们的认知经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致使表达方式,甚至在同一语言当中致使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汉语词汇表达手段丰富,相关研究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朝鲜语形态发达,词汇使动相对受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致使结构主要分为分析型、形态型和词汇型三种,其中,无明显标记的词汇使动在日常生活中既广泛使用又具有不易觉察性。因此,如何将隐性词汇使动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隐性词汇使动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种语法表达形式,也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其语法研究地位以及言语交际功能都不容忽视。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相关研究从多角度、多层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研究多受“动词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主要聚焦于使动词的成立与否、句法结构特征、论元语义以及谓词的题元操作等方面,未对隐性词汇使动作明确的界定,也未能很好地厘清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因此,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构式语法的互动观和层级观角度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作了探讨。主要关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层面的互动性,其互动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谓词与构式的句法融合互动;谓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的语义融合互动;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与语境层面的融合互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分别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显性词汇使动与隐性词汇使动相区分、他动句与使动句相区别三个角度对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和范畴作了界定:即构式存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一个事件的主体为X,另一个事件的主体为Y,谓词V连接X与Y且X对Y产生影响;构式不存在使动形态与使动标记,谓词V具有单一性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形式、语义以及构式整体性角度,将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致使移动式、命令允让式四类,将汉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倒置式三类。其次,本文着眼于句法功能层面,主要从基础框架式、扩展式、构式对谓词的压制以及构式对时体、副词等共现成分的制约等方面作了对比探讨。综合来看,朝鲜语语法连接手段丰富、格助词使用灵活,存在将致使构式与移动构式融合为一体的致使移动式;汉语的语序作为语法表达方式之一,促使了倒置式的产生,即施事者以客体身份出现在宾语位置,而经验者以主体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此外,朝鲜语动结式的V-R结合更为紧密,语义上分别指派论元,但形式上不具有分离性;汉语动结式的V-R语义上分别指向原因和结果事件,形式上可以分离。再者,从语义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力、致使语义的性质以及谓词语义角色与致使主体和致使客体的融合作了具体探讨。在致使力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上,朝汉动结式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前者表现为直接致使力,后者则具有次直接性。在论元的融合方式以及过程上,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基于图式——例示关系的融合,即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来;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成,但也存在历事等角色通过转喻方式进行融合的情况。最后,基于语用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语言经济性、凸显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进行对比。从凸显性来看,朝鲜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中成分凸显,句首凸显源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中凸显则依赖于格助词的句式整合性;汉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尾成分凸显,句首凸显主要来自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尾凸显主要在于具有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以及倒置式的补语成分。在言语交际功能上,朝汉隐性词汇使动都呈现出“阐述类”、“表达类”、“宣告类”等间接言语行为功能;朝鲜语的命令允让式能够实施“命令类”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等施为动词直接向听话者发出命令或者指示。总体来看,本文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研究突出层级性和互动性的融合关系,具体描写与深入解释相统一,在不同层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出发,再到具体的语言使用,形成了“结构事件——语义融合——语用互动”的完整构式链,进而从多维度、多视域互动角度出发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克服从形式出发的不足,又有利于探讨不同层面的互动性融合。其次,基于层级观与互动观的隐性词汇使动研究,既有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实际运用,又对其发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具体探讨,也为构建系统而全面的致使结构体系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与参考。
魏培泉[2](2021)在《上古汉语动作动词中的作格动词》文中研究说明作格动词指一个动词兼可用为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且其不及物用法时的主语相当于其及物用法时的宾语。这种动词的及物用法通常称为使动式,也就是具有致使意义的构式。本文主要是探讨上古汉语的不及物动作动词中的作格动词的使用情况,以及不及物动作动词作为作格动词要有怎样的条件与限制。本文同时指出,上古汉语中作格动词是相当常见的,作格动词对上古汉语的语法描写是一个很有用的概念,而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区别对上古汉语句法研究来说意义不大,因为上古汉语多数的非作格动词是可以用为使动的。
焦玥晴[3](2020)在《初中文言文语法历时比较教学研究》文中指出文言文教学涵盖语言、文学和文化教学等诸多方面。语言教学就是文言文中涉及到语音、词汇、语法等要素的语言现象的教学。语法在语言三要素中系统性较为明显,是语言的结构规律。现代汉语的语法体系是古代汉语、近代汉语语法系统的继承和发展。以历史的眼光,探究语法现象的发展脉络,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异同、溯源探流,以求“知其所以然”,是我们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为了深入了解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的现状,我们选择鞍山市区的四所初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520份调查问卷,5份访谈纲要。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未真正重视语法知识教学,教学内容死板、方法单一,日常教学疏于语法研究;学生语法知识理解难度大,迁移能力不强。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是教师语法教学意识淡薄,文言教学比重偏失,语法教学评价缺失等。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历时讲授法,历时教学是关注古今对比的教学,是溯源探流的教学,是以理解语法现象归纳语法规律为旨归的语法教学,是基于汉语史的语法现象历时比较教学。深入浅出地讲解。历时讲授法的实现,第一要求教师勤学多读,丰富专业基础知识;第二基于历时视角,探索历时语法教育模式,第三改变学生学习语法的方式。最终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赵宏伟[4](2020)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在系统功能语法理论框架下,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全面、系统地对比英汉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异同并揭示其产生的动因。本文认为,从概念意义上看,致使结构是由使因事件和结果事件整合而成的一个致使情景,结果事件过程均可以在外部致使力作用下产生,致使情景在及物性结构中体现为一类由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构成的复合过程。兼顾英汉语差异,参考类型学对致使结构的分类,在系统功能语法并协互补思想指导下,将致使结构分为词汇型致使和句法型致使。词汇型致使指致使行为与致使结果在语言中体现为单一词汇形式的结构;句法致使指致使行为和致使结果在语言中分别体现为不同词汇形式的结构,其致使义的表达是词汇资源和语法资源互动的结果。句法致使可进一步分为表达致使义的英语复合宾语句(对应汉语兼语句)、动结式和双宾语结构。文章在对致使概念界定和分类基础上,从微观上描写了英汉各类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宏观上基于及物性理论构建了英汉致使意义系统网络,并在过程语义配置结构框架下对致使结构进行了功能句法分析,最后从语法化、信息结构、概念化方式和语言类型特点等角度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异同的动因。研究发现如下:通过考察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内部语义成分的语义句法特征,发现英汉在致使行为体现形式及致使结果已然性实现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别。体现致使行为的致使动词无论在意义还是构成上都不尽相同,语义上,英语致使词语均表达使动型,汉语则表达使动型和使成型两类;构成上,英语致使词语以单纯词为主,蕴含结果已然性特征,而汉语以双音节合成词为主,除自身蕴含结果已然性外,某些单音节词需通过附加动态助词“着、了、起”等标示结果的已然性,以满足汉语的双音韵律特征。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在及物性结构中均表达致使动作、致使关系和致使心理三个复合过程,但英汉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存在一定差别。除英汉典型词汇致使结构外,汉语存在表达唯施事过程和唯受事过程的两类特殊句式。英汉句式结构上的差别是由汉语特有的动结式复合词和动宾复合词所致。通过考察两类复合词在双音化趋势下的形成过程,揭示了英汉词汇致使语义句法差异的动因。致使范畴下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具有相同的语义认知基础,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结构语序上均表现出了较大的相似性,但在致事来源、动词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上存在细微差别。基于相关语义参数对英汉致使结构内部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事生命度优先选择序列不同。在事物型致事和事件型致事的选择上,英语倾向于前者,汉语倾向于后者,这与英汉思维习惯及信息组织方式不同有关。除英汉共有的使令义动词和非使令义动词(纯致使义和助使义)外,汉语还存在一类隐性使令义动词。英汉两类结构体现的及物性过程类型相同,但语义配置结构不同。致使过程通常期待的参与者是一个嵌入过程小句,但汉语隐性使令义动词构成的兼语句致使过程期待的结果参与者为个体,致使结果在过程中充当环境成分,在小句中充当目的状语,构成“施事+过程+受事”一类语义配置结构。另外,英汉致使关系过程的语义配置不同,英语常表现为隐性结果谓词,汉语结果谓词则为显性。以上差异是由英汉语言结构类型不同所致,对进入该结构的致使动词或结果谓词产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通过微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语义要素语义特征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但体现语义成分的句法单位不尽相同。宏观层面上对英汉致使动结式功能语义句法的考察,发现英汉致使动结式在体现及物性过程类型、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及句法功能上均存在较大差别,英语仅表达致使关系过程,缺失致使动作过程和致使心理过程,这与体现英汉致使结果的句法单位性质有关。过程语义配置结构差异主要表现为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不同及英汉结构组配灵活性的不同。英语动结式是对致使概念的直接映射,表现为典型分离式(SVOR),语序较为固定,汉语基本语序表现为黏合式(SVRO),且语序具有较大灵活性,表现为大量特殊句式,如倒置动结式、重动句和有标记致使位移句,从而造成英汉动结式句法功能上的差异。通过对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的历时考察,及对汉语特殊句式形成机制的分析,揭示了英汉语言类型和信息结构在二者差异中的主导作用。英汉双宾语结构包括双名结构和与格结构。从致使义角度看,双名结构表达致使拥有、致使失去和致使感知义,与格结构表达致使被拥有和致使被感知义。二者并不存在转换关系,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形式。英汉双名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动词语义、句式语义和句式结构上。由于英汉语对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汉语双名动词存在“一词两反义”现象;英语双名结构仅表达右向传递义,而汉语可以表达左、右向传递义,这与英汉语形义匹配模式不同有关;出于语义、语音和语用上的考虑,汉语双名结构通常附加方向义标记词以明确传递方向、和谐韵律、实现交际意图,从而造成英汉语义配置结构及句式结构上的不同。英汉与格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为句式语序的不同,英语与格结构是对与格概念的直接映射,而汉语语序更加灵活多样,介词及其引出的接受者可置于过程前,起强调作用。语序的不同与英汉表达信息结构的不同有关,通过表达有标记信息结构,可以达到实现特殊语用效果的目的。英汉致使结构作为一个语义范畴网络,存在典型与非典型形式,由典型到非典型形式的过渡构成一个连续统。根据形式语义紧密度参数,分析了英汉致使范畴不同体现形式间的形式语义关系,发现英汉语不同致使结构在形式语义紧密度上呈渐变趋势,各自构成一个形式语义连续统。纵观致使范畴在英汉语中体现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致使概念词汇化模式的不同及结构语序的不同。不同词汇化模式是由英语综合型、汉语分析型语言类型所致,不同语序与英汉语对致使事件的概念化方式不同有关。总体来讲,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对英汉致使结构语义句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对比,并从多维视角揭示了英汉致使结构异同的动因,不仅完善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及物性框架在描述致使范畴上的不足,为描述该类现象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加深了对英汉致使结构共性和个性的认识,有助于英汉语言学习者对目标语的习得,同时为英汉互译提供了参考。
尚洲洋[5](2020)在《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重点研究 ——以留学生常见教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法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古汉语的语法教学对学生而言就更加重要,本文参考教材所出现的语法点讲解都比较系统、简单易懂,但是在语法教学过程中什么样的内容应该划为重点,什么样的内容只需要作为拓展部分,需要教师能准确地界定。以检索语法重点为出发点,将《古代汉语》(徐版)、《汉语纵横·古代汉语》和《今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语法项根据复现次数进行逐一地筛选,以此区分教学语法范畴和应用语法范畴。本篇论文从教材编排、重点词法和重点句法三个方面为依托展开研究,将教材语法依照复现情况项分为重点、次重点和非重点。按照语法点的重要程度提供合适的教学策略和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开展留学生的语法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改变以往留学生古汉语教学过程中内容不确定、目的不明确的问题,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又能让学生提高对学习古汉语课程的信心。本文在第四章结合前两章筛选的语法教学重点,以教学重点为例论述应该如果高效的开展语法教学,并结合海外教学期间教授HSK5级和6级学生的经历,从海外现代汉语教学的反馈出发,并以教学重点为契机,解析古汉语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之间的借鉴关系。建立在学以致用的原则上,从学生的真实水平出发,为教师提供改进建议并实现古汉语语法教学对学生汉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正向引导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书面语写作能力。笔者希望以教学重点为启发,为语法教学筛选语法重点的同时也为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法教学提供借鉴。
王玉玲[6](2018)在《《汉文经纬》的“动词”研究》文中指出《汉文经纬》(Chinesische Grammatik—Mit Ausschluss des niederen Stiles undderheutigen Umgangssprache,1881)是一部用德语着成的古汉语语法着作,作者是德国语言学家、汉学家甲柏连孜(Hans Georg von der Gabelentz,1840-1893)。从整个汉语语法学史上看,《汉文经纬》是一部伟大的汉语语法着作,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科学的古汉语语法书。尽管如此,对《汉文经纬》的具体问题进行的研究,仍稍显不足。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汉文经纬》的“动词”为中心,针对相关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具体分析。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章绪论,首先对研究对象《汉文经纬》及其作者甲柏连孜进行介绍,然后回顾了《汉文经纬》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交代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最后对参照版本和标注进行说明。第二章概述了《汉文经纬》中词类的划分依据,动词的概念、分类等问题,强调了甲柏连孜“句法优先”的语法思想。他的词类划分依据是词的句法功能与基本意义相结合,这在汉语史上具有先导性意义。第三章着重讨论“其他词类转化为动词”和“动词转化为其他词类”的问题。其他词类转化为动词,包括名词、形容词临时活用为动词和通过改变声调字符等方式创造出新的动词;动词转化为其他词类,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和动词活用为名词的用法。第四、五、六章是全文的重点。甲柏连孜的汉语研究遵循“句法优先”的原则,着重描述汉语句子的基本规律——词序规律。甲柏连孜对动词的研究,主要是放在有关动词与动词、动词与静词、动词与副词等组合规则的理论中讨论。因此,第四、五、六章重点分析甲柏连孜的词序理论。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通过对“动词”这一具体问题的分析,肯定了甲柏连孜《汉文经纬》的历史贡献,突出了甲柏连孜的语法学思想和研究成果对当代汉语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蒋绍愚[7](2017)在《上古汉语的作格动词》文中提出本文认爲上古汉语的作格动词满足以下条件:有"X+V"和"Y+V+X"的交替,在"X+V"中V表示X的状态变化,在"Y+V+X"中V是使役意义。和作格动词有关的动词可分爲三大类:(一)状态动词,表状态变化(兴、亡、饥、饱、劳、逸、枯、盈等)。(二)动作动词,通常表动作过程(击、射、战、乘等)。(三)动作—状态动词。这类动词的语义构成是"动作+(致使)+结果/状态",有动作过程又有状态变化,状态变化是动作产生的结果。这类动词分爲两小类:(a)突出动作过程,如"斩""杀""弑""戮"等。(b)突出状态变化,如"灭""开""毁""破"等。但只有第一类和第三类中的b小类可以是作格动词。如果一个作格动词最初属於"状态动词",那麽"X+V"是基本式。如果一个作格动词最初是属於"动作—状态动词(b)",那麽"Y+V+X"是基本式。但具体到某一个词,特别是那些在上古文献中及物和不及物用法的比例很接近的动词,如"伤""败""破""毁"等,究竟是属於哪一种情况,则必须逐个进行深入分析。
陈岩柏[8](2017)在《英语“分节动词”在教学中分类的必要性分析》文中提出中英文是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的两种典型代表,其中英语的及物动词部分有一支具有明显的"分节"特征,和现代汉语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类动词在语法书中和中国的英语教材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造成学习者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类词的规律,在理解和翻译上常常陷入困惑,没有形成一定的规律性。本文首次提出"分节动词"的概念,尝试把这种类型词汇进行初步细化,希望能够引起广泛的重视,进而采取行动,把此类词汇进行系统的归纳分类,促进英语教学,便利学习者的理解和应用。
孙泽方[9](2017)在《古汉语和英语中的“典型使动用法”比较》文中提出从语言对比的全新视角,将古代汉语中使动用法理论应用于英语研究中,明确界定了"典型使动用法"的内涵,分别从动词、形容词、名词三个方面比较了古汉语和英语的"典型使动用法",发现了其共通之处与相异之处。
王艳[10](2017)在《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文中认为“结果”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的功能范畴,但不同语言在表达这一功能范畴时可能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由于结果常由动作、过程所引起,因此,反映到语言形式上,表原因的形式主要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为主,但也有一些语言(如汉语)可以由表状态的形容词表达原因。综合各语言事实,表达行为与结果范畴的语言形式大体有如下几类:动词及其形态、动词+动词、动词+形容词、动词+附加词短语、动词+名词及其以上几类的镜像序列,少数语言中存在形容词+形容词的情况。本文使用“结果式”代指以上各种可能的语言形式。已有研究成果表明,结果式的某些蕴含共性与语族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本文主要从语言系属和句法语义两个维度对东亚区域范围内的语言的结果式进行研究。语言系属上,依次对汉藏语系(汉语、藏缅语族、苗瑶语族和侗台语族)、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进行介绍。句法语义上,从结果式的句法表征、语义解释以及句法-语义界面进行研究。最后从语言系属和句法语义两个维度所形成的交点间的规律及其蕴含共性,探求东亚地区语言结果式的区域性特征及其相应规则的动因。本文主要结论如下:(一)形态句法的特点从人类对“动作-结果”不同的认知策略来看,编码形式可以有“先因后果”(V-R)与“先果后因”(R-V)两类。汉藏语系、南亚语系的大多数语言都是“先因后果”型,结果性成分R置于动作行为V之后,“V-R”的组合序列是各语言的优势序列。但这两大语系中也有少数语言存在“先果后因”的编码方式。但在阿尔泰语系语言与日语中,“先果后因”型与“先因后果”型都是重要的编码策略。东亚地区结果式大致可以分为词汇型、形态型与分析型三类。词汇型、形态型的出现频率与形态变化的丰富程度呈正相关,而形态丰富的语言与VR凝固程度呈反相关。阿尔泰语系结果式以词汇型、形态型为主,藏缅语族的藏语、羌语次之,景颇语与缅语支仍有较为丰富的形态变化。古代汉语与藏缅语编码形式非常相似。现代汉语以固定句法的VR为主,词汇型、形态型较少;越南语与汉语相近,苗瑶、侗台语族次之,彝语支也已经产生固定且能产的VR结果式。东亚地区结果式VR的发达程度,与语言形态丰富程度或者分析性特征显着程度有关,同时语序类型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依据是否有固定的句法形式及其能产性高低对其进行分类,VR结果式在东亚地区的分布有如下梯度:“汉语>越南语>苗瑶语族、侗台语族(泰语)>彝语支>日语>藏语>羌语>维吾尔语、韩语”。在藏缅语内部表现为“彝语支>缅语支>景颇语>藏语>羌语”。在彝语支内部也呈现一定层次,相较于彝语、傈僳语、纳西语,拉祜语有更为固定的句法形式与更强的类推力。东亚地区语言中进入结果式V的位置上的词类主要是活动动词,有些语言允许状态谓词进入V的位置,但大多数语言中成就动词与完成动词不会出现在V的位置上。少数语言如汉语允许性质形容词出现在V的位置上。能进入结果式R的位置上的词类,主要是形容词、状态谓词、成就动词以及语义发生虚化的动词。东亚地区V、R、O、NEG语序倾向性符合WALS的统计结果,其中SVO语序的语言,“SNegVO”语序为优势语序,VR入句后的语序有三种:(i)“S-NegV-R-O”、(ii)“S-Neg-V-O-R”(iii)“S-V-O-Neg-R”。SOV语序类型的藏缅语中,否定副词进入结果式的语序倾向是“S-O-Neg-V-R”。(二)语义特点如果一种语言中没有弱结果式,那么它也没有强结果式。换言之,如果一种语言中有强结果式,那么它必有弱结果式(Washio1999、2002)。弱结果式无标志,而强结果式有标志(Li Chao2007)。动作行为最自然的结果、规约性结果,容易与动词融合为VR,往往也具有较高使用频率,类推力越强,在越多的语言中使用。句法上有固定VR形式的语言,间接致使、强结果式更为多产。尽管其他语族的语言中也存在强结果式,但结果式的能产性并没有汉语的那么强。从跨语言来看,VR具有极强的类推力,语言中VR产生后,将会推动把更多的原因事件与结果事件压缩进VR内。从语义上看,语义相关度越高、使用频率越高,越容易融合为VR结果式。使用连词的情况,多是语义相关度不高,V与R的语义指向不同。指向宾语的结果式蕴含了指向主语的结果式。若一种语言有例外格标记结果式,那么它一定有指向宾语的结果式。(三)结果式事件结构模板东亚地区语言结果式有四类图式:[ACT]CAUSE[BECOME]、[ACT]CAUSE[ACT]、[BECOME]CAUSE[BECOME]、[BECOME]CAUSE[ACT]。其中,事件结构最为典型的是[[x ACT]CAUSE[BECOME[y]]]。先果后因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主要是“[[BECOME[x]]BY[x ACTy]]”。东亚地区语言连动式比较发达,因此,表示高使动性动作的动词(“[x ACTy]”)可以出现在R的位置上。由于有的语言状态谓词不能出现在原因性成分位置(即V)上,因此,不会出现[[BECOME[x<STATE1>]]CAUSE[BECOME[x<STATE2>]]]。但汉语中有[[x]CAUSE[x ACTy]]类表示低使动性的性状形容词引发高使动性的动作。东亚语言结果式的出现与发展,既有语言内部因素也有语言外部因素的影响。汉语结果式具有形式固定、组合灵活、能产性强的特点,以强大的生命力推动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结果式的发展,不仅影响了相同语序类型的苗瑶、侗台语族,也影响到SOV语序类型的藏缅语族。许多少数民族语的结果式的句法形式越来越趋于固定,更具有类推力。总之,语言接触推动VR结果式在东亚地区的发展。本文研究为结果式跨语言研究提供类型差异与共性的证据,有助于突破各单语研究的局限,重新认识这一个范畴,也有助于促进结果式在机器翻译与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古汉语动词使动用法与英语动词使动用法的异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汉语动词使动用法与英语动词使动用法的异同(论文提纲范文)
(1)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研究综述 |
(一)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
(二)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
(三)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 |
二、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创新点 |
(一)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
(二)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基础框架 |
一、构式的性质 |
(一) 形式和语义的配对体 |
(二) 构式的抽象性特征 |
二、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 |
(一) 构式的联系观 |
(二) 构式的层级观 |
(三) 构式的互动观 |
第二章 隐性词汇使动的范畴及分类 |
第一节 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回顾与梳理 |
一、既有概念和分类的整理 |
二、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分析 |
第二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成立条件及原则 |
一、形式与语义相结合 |
二、使动句与他动句的区分 |
三、隐性词汇使动与显性词汇使动的区分 |
第三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界定 |
一、致使关系链的传递及致使义的形成 |
二、隐性词汇使动的意向图式及概念界定 |
第四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
一、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
(一) 兼用式 |
(二) 动结式 |
(三) 致使移动式 |
(四) 命令允让式 |
二、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
(一) 兼用式 |
(二) 动结式 |
(三) 倒置式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
一、兼用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副词、时间状语以及时体的制约 |
二、动结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对时体及共现句式的制约 |
三、致使移动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扩展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制约 |
四、命令允让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对时体及副词的制约 |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
一、兼用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时体标记“了”、“着”的制约 |
二、动结式 |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
(二) 时体标记“了”的制约 |
三、倒置式 |
(一) “V+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
(二) “A+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
第三节 小结 |
一、语言特点及认知思维方式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影响 |
二、时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差异 |
第四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
(二) 蕴含性 |
二、致使力的性质及特征 |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压制 |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
(二) 蕴含性 |
一、致使力的性质与特征 |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制约 |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
第三节 小结 |
一、汉字词的发展演变对动结式语义特征的影响 |
二、句法结构对语义融合过程的影响 |
第五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
(一) 与“(?)”使动的经济性差异 |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
(一) 句首成分的凸显 |
(二) 句中成分的凸显 |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
(二) “宣告类”间接语言行为 |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
(一) 与“使”字句经济性程度的差异 |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
(一) 句尾成分的凸显 |
(二) 句首成分的凸显 |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
(二) “宣告类”间接言语行为 |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
第三节 小结 |
一、格助词的句法整合作用 |
二、句法结构与信息结构的相互作用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2)上古汉语动作动词中的作格动词(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上古汉语中可以用为使动的非作格动词 |
3.上古汉语不及物动作动词用为使动的情况 |
3.1 上古汉语可生成使动式的不及物动作动词概观 |
3.2 上古汉语不用为使动的不及物动作动词 |
4.上古汉语不及物动作动词用为使动的条件与限制 |
4.1 上古汉语不及物动作动词用为使动的条件 |
4.2 上古汉语不及物动词用为使动的限制 |
5.先秦以至西汉作格动词的发展 |
5.1 部分词项或义项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没有使动式的能产力 |
5.2 部分动词的使动用法因词义变化而改分析为及物动词 |
5.3 部分动词所能搭配的使动宾语范围趋于缩小 |
6.结论 |
(3)初中文言文语法历时比较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1.学术价值 |
2.应用价值 |
(四)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调查法 |
3.观察法 |
一、初中文言文语法的地位和语法教学的作用 |
(一)初中文言文语法的地位 |
1.新课标对初中文言文语法的界定 |
2.语法教学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地位 |
(二)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作用 |
1.有利于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言阅读水平 |
3.有助于提升文言领域研究水平 |
二、初中文言文的语法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1.了解初中生学习文言文语法的态度及掌握情况 |
2.了解语法教学的方式 |
3.了解教师对语法教学的重视程度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设计 |
1.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 |
2.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 |
3.教师访谈纲要的设计 |
(四)初中文言文语法教与学现状调查分析 |
1.教师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
2.学生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五)初中文言文语法教与学存在的问题 |
1.教师教的情况 |
2.学生学的情况 |
(六)初中文言文语法教学现状成因分析 |
1.语法教学意识淡薄 |
2.文言教学比重偏失 |
3.语法教学评价的缺失 |
三、基于汉语史的历时语法教学策略 |
(一)勤学多读,丰富专业基础知识储备 |
1 深入学习语法常识和语法史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
2.加强教师团队合作意识,构建初中文言语法教学体系 |
(二)基于历时视角,探索历时语法教学模式 |
1.活用 |
2.虚词 |
3.特殊句式 |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
1.主动构建,及时梳理 |
2.调动学生积极性,夯实文言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和符号清单 |
术语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致使范畴概述 |
2.2.1 致使概念内涵 |
2.2.2 致使的语义层级性特征 |
2.2.3 致使类型及范围 |
2.3 致使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
2.3.1 生成语义学视角 |
2.3.2 生成语法视角 |
2.3.3 认知语言学视角 |
2.3.4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 |
2.3.5 类型学视角 |
2.4 致使结构的英汉对比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框架 |
3.1 引言 |
3.2 致使结构的意义系统描述 |
3.2.1 元功能思想下致使过程意义 |
3.2.2 系统思想下致使意义系统 |
3.3 致使结构功能句法分析 |
3.3.1 功能句法理论 |
3.3.2 基于功能句法理论描述致使结构 |
3.4 小结 |
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句法对比 |
4.1 引言 |
4.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 |
4.2.1 英语词汇致使 |
4.2.2 汉语词汇致使 |
4.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4.3.1 英汉词汇致使动词的类型及构成方式对比 |
4.3.2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语义层级 |
4.3.3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致事对比 |
4.3.4 英汉役事及致使结果对比 |
4.4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4.4.1 致使动作过程 |
4.4.2 致使关系过程 |
4.4.3 致使心理过程 |
4.5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异同及其动因 |
4.5.1 英汉词汇致使结构差异 |
4.5.2 英汉词汇致使形态差异与汉语双音化趋式 |
4.6 小结 |
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与汉语兼语句语义句法对比 |
5.1 引言 |
5.2 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 |
5.2.1 英语复合宾语句及致使义复合宾语句 |
5.2.2 汉语兼语句及致使义兼语句 |
5.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语义成分对比 |
5.3.1 英汉致使动词及致使力对比 |
5.3.2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的语义层级 |
5.3.3 致使义复合宾语句与兼语句致事对比 |
5.3.4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役事对比 |
5.3.5 复合宾语句和兼语句致使结果对比 |
5.4 致使义复合宾语和兼语句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5.4.1 致使动作过程 |
5.4.2 致使关系过程 |
5.4.3 致使心理过程 |
5.4.4 致使交流过程 |
5.4.5 致使行为过程 |
5.4.6 致使存在过程 |
5.4.7 致使气象过程 |
5.5 致使义英语复合宾语句和汉语兼语句异同及其动因 |
5.6 小结 |
6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语义句法对比 |
6.1 引言 |
6.2 英汉致使动结式 |
6.2.1 英语动结式及致使义动结式 |
6.2.2 汉语动补结构及致使义动结式 |
6.3 英汉致使动结式语义成分对比 |
6.3.1 英汉致使义动结式致使力对比 |
6.3.2 致使动结式的语义层级 |
6.3.3 英汉致使动结式致事对比 |
6.3.4 英汉致使动结式役事和致使结果对比 |
6.4 英汉致使动结式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6.4.1 致使动作过程 |
6.4.2 致使关系过程 |
6.4.3 致使心理过程 |
6.5 英汉致使动结式异同及其动因 |
6.5.1 英汉动结式基本语序差异与阐释 |
6.5.2 英汉施受同体动结式差异与阐释 |
6.5.3 汉语致使动结式特殊句式形成机制 |
6.6 余论 |
6.6.1 致使义“得”字句 |
6.6.2 致使义“得”字句功能语义句法分析 |
6.7 小结 |
7 英汉致使义双宾语结构语义句法对比 |
7.1 引言 |
7.2 双宾语结构 |
7.3 双名结构 |
7.3.1 双名结构的语义层级 |
7.3.2 英汉致使义双名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7.3.3 英汉双名结构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7.3.4 英汉双名结构异同与阐释 |
7.4 与格结构 |
7.4.1 致使与格结构的语义层级 |
7.4.2 英汉与格结构语义成分对比 |
7.4.3 英汉与格结构功能语义句法对比分析 |
7.4.4 英汉与格结构异同与信息结构 |
7.5 小结 |
8 从致使范畴看英汉致使结构异同 |
8.1 引言 |
8.2 英汉致使范畴形式语义连续统 |
8.2.1 英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
8.2.2 汉语致使结构形式语义连续统 |
8.3 英汉致使概念的不同词汇化模式及动因 |
8.3.1 英汉致使结构形态分布差异 |
8.3.2 英汉致使动词词汇化差异 |
8.4 英汉致使结构语序差异及不同概念化方式 |
8.5 小结 |
9 结论 |
9.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9.2 本研究的贡献 |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加的夫语法影响过程及物性系统网络 |
附录B 汉语及物性系统网络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重点研究 ——以留学生常见教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发展趋势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留学生古汉语教材概述 |
第一节 教材选文出处情况 |
一、先秦时期 |
二、汉—晋时期 |
三、唐—宋时期 |
四、明—清时期 |
第二节 教材内容设计情况 |
一、选文体裁 |
二、语法知识扩展 |
三、文化常识 |
四、练习设计 |
第二章 留学生古汉语词语教学重点 |
第一节 代词和助词 |
一、人称代词 |
二、指示代词 |
三、助词“之” |
第二节 介词和连词 |
一、介词“于” |
二、介词“以” |
三、介词“为”“与” |
四、连词“而” |
五、连词“则” |
第三节 副词 |
一、程度副词和范围副词 |
二、时间副词和情态副词 |
三、否定副词 |
第四节 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 |
一、名词的词类活用 |
二、动词的词类活用 |
三、形容词的词类活用 |
四、指示代词“者”“所” |
第三章 留学生古汉语句法教学重点 |
第一节 判断句 |
一、“....者,....也” |
二、“....者,....” |
三、“....,....也” |
四、无标志判断句 |
第二节 被动句 |
一、“于”字句 |
二、“为”字句 |
三、“为.....所”句 |
四、“被”字句 |
第三节 疑问句 |
一、疑问代词 |
二、疑问副词 |
三、疑问语气词 |
第四节 双宾句 |
一、给予义 |
二、教示义 |
第五节 古汉语的倒装用法 |
一、主谓倒装 |
二、宾语前置 |
三、介宾倒装 |
第四章 以教学重点为延伸展望语法教学 |
第一节 留学生古汉语语法教学注意事项 |
一、区分国内外古汉语语法教学的差异 |
二、古汉语语法教学需要建立联系 |
三、古汉语语法教学能把握区别 |
四、古汉语语法教学设计应易懂且可拓展 |
第二节 留学生古汉语语法教学的教学影响 |
一、能训练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
二、培养学生兴趣和提高学习动机 |
三、帮助学生认识古今汉语语法的演变 |
四、提高学生现代汉语的理解能力 |
第三节 留学生古汉语语法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原文讲解与体现交际价值相结合的策略 |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策略 |
三、古今汉语语法对比相结合的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汉文经纬》的“动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及作者介绍 |
1.2 研究历史及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 参照版本及标注说明 |
第二章 《汉文经纬》的“动词”概述 |
2.1 词类观 |
2.2 动词的概念及分类 |
第三章 转化的动词和动词的转化 |
3.1 转化的动词 |
3.2 动词的转化 |
第四章 动词与动词组合 |
4.1 动词与动词构成的句子成分 |
4.2 动词与动词构成的语法句 |
第五章 动词与静词组合 |
5.1 动词与静词构成的语法句 |
5.2 动词与静词构成的句子成分 |
第六章 动词与副词组合 |
6.1 副词位于动词前 |
6.2 副词位于动词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英语“分节动词”在教学中分类的必要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分节动词的分类 |
(1) 有必要分节翻译的英语分节词汇 |
(2) 有近似现代汉语意义的英语分节词汇 |
2“使……怎么样”结构 |
(1) 古汉语中的使动用法 |
1) 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
2) 名词的使动用法 |
3)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2) 英语词汇中的使动用法 |
1) 使役动词 |
2) 使动用法 |
3) 使役动词和使动用法的区别 |
4) 英语使动用法与古汉语的使动用法的相似性 |
5) 英语使动用法与古汉语的使动用法的区别 |
(1) 不改变词形而直接改变词性的使动用法 |
(2) 本身具备“使……怎么样”含义 |
(3) 通过词缀的添加改变词性 |
(9)古汉语和英语中的“典型使动用法”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动词的使动用法 |
(一) 古代汉语中的动词使动用法 |
(二) 英语中的动词使动用法 |
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
(一) 古代汉语中的形容词使动用法 |
(二) 英语中的形容词使动用法 |
四、名词的使动用法 |
(一) 古代汉语中的名词使动用法 |
(二) 英语中的名词使动用法 |
五、古代汉语和英语中的使动用法比较 |
(一) 相似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10)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本文研究框架 |
1.4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
1.5 语料来源及标注说明 |
第二章 结果式研究综述 |
2.1 VR结果式的界定 |
2.1.1 关于真假结果式VR的讨论 |
2.1.2 关于VR结果式的名称 |
2.1.3 结果式的特点 |
2.1.4 结果式VR的判定 |
2.1.5 跨语言研究中结果式的定义 |
2.2 结果式形态与句法 |
2.2.1 V与R的类型 |
2.2.2 V、R、O排序 |
2.3 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2.3.1 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2.3.2 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2.4 结果式论元实现 |
2.4.1 有关句法映射的观点 |
2.4.2 结果式的论元配置 |
2.4.3 结果式的事件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结果式 |
3.1 汉语概况 |
3.2 汉语结果式句法表现 |
3.2.1 现代汉语结果式的编码形式 |
3.2.2 进入结果式VR的词类及结果式类型 |
3.2.3 VR特殊用法及其相关句式 |
3.2.4 汉语结果式句法在历时上的演变 |
3.3 汉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3.3.1 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3.3.2 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3.4 汉语结果式论元实现 |
3.4.1 结果式的论元配置 |
3.4.2 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结果式 |
4.1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概况 |
4.1.1 藏缅语族语言概况 |
4.1.2 藏缅语族结果式研究现状 |
4.2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结果式的形态与句法 |
4.2.1 藏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2 羌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3 景颇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4 缅语支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5 彝语支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4.2.6 藏缅语结果式句法表现的特点 |
4.3 藏缅语族结果式语义特点 |
4.3.1 藏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2 羌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3 景颇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4 缅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3.5 彝语支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4.4 藏缅语族结果式论元实现 |
4.4.1 藏语与羌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2 景颇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3 载瓦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4.4 拉祜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汉藏语系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 |
5.1 汉藏语系苗瑶、侗台语族概况 |
5.1.1 苗瑶语族情况及语料来源 |
5.1.2 侗台语族情况及语料来源 |
5.2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句法表现 |
5.2.1 结果式的判定标准 |
5.2.2 苗瑶语族结果式句法表现 |
5.2.3 侗台语族结果式的句法表现 |
5.3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5.3.1 苗瑶语族结果式语义特点 |
5.3.2 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5.4 苗瑶、侗台语族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1 苗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2 壮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4.3 傣语与泰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亚语系结果式 |
6.1 南亚语系概况 |
6.1.1 南亚语系语言概况 |
6.1.2 南亚语系结果式研究现状 |
6.2 南亚语系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6.2.1 V-R类型 |
6.2.2 使动范畴 |
6.2.3 “先果后因”的编码形式 |
6.3 结果式的其他句法表现 |
6.3.1 关于V、R、O的语序 |
6.3.2 处置式、被动句 |
6.3.3 可能式、否定形式 |
6.4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6.4.1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类型 |
6.4.2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语义指向 |
6.5 南亚语系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5.1 佤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5.2 越南语结果式的论元实现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阿尔泰语系结果式 |
7.1 阿尔泰语系结果式研究概况 |
7.2 维吾尔语结果式 |
7.2.1 维吾尔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2.2 维吾尔语结果式的语义与事件结构模板 |
7.3 韩语结果式 |
7.3.1 韩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3.2 韩语结果式语义特点 |
7.3.3 韩语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7.4 日语结果式 |
7.4.1 日语结果式的研究概况 |
7.4.2 日语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7.4.3 日语结果式的语义特点 |
7.4.4 日语结果式的事件结构模板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跨语言的规则与类型学解释 |
8.1 关于形态句法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则 |
8.1.1 各语言结果范畴的编码形式 |
8.1.2 各语言进入V、R的词类 |
8.1.3 语序类型(SOV\SVO)与V、R、O组合的倾向性 |
8.1.4 结果式与处置句、被动句的关系 |
8.1.5 结果式的否定形式 |
8.2 关于语义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律 |
8.2.1 强弱结果式在各语系、语族间的分布 |
8.2.2 指向宾语与主语在各语系、语族间的分布 |
8.2.3 歧义句 |
8.3 关于事件结构的倾向性与蕴含规律 |
8.4 结果式VR在东亚地区语言中普遍使用的条件 |
8.4.1 语言内部因素 |
8.4.2 语言外部因素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文研究主要发现与创新点 |
9.2 本文研究局限性及研究前景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四、古汉语动词使动用法与英语动词使动用法的异同(论文参考文献)
- [1]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D]. 王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上古汉语动作动词中的作格动词[J]. 魏培泉. 中国语文, 2021(02)
- [3]初中文言文语法历时比较教学研究[D]. 焦玥晴. 鞍山师范学院, 2020(01)
- [4]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致使结构对比研究[D]. 赵宏伟.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留学生古代汉语教材中语法教学重点研究 ——以留学生常见教材为例[D]. 尚洲洋.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6]《汉文经纬》的“动词”研究[D]. 王玉玲. 南京大学, 2018(01)
- [7]上古汉语的作格动词[J]. 蒋绍愚. 历史语言学研究, 2017(00)
- [8]英语“分节动词”在教学中分类的必要性分析[J]. 陈岩柏. 科技视界, 2017(30)
- [9]古汉语和英语中的“典型使动用法”比较[J]. 孙泽方.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6)
- [10]东亚语言结果式的类型学研究[D]. 王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