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官员隐私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网络反腐,政府官员,隐私权,区块链
官员隐私权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辉,李楠[1](2019)在《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反腐败"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的新型反腐败方法,已成为反腐败的重要武器。虽然网上反腐败对反腐败有积极作用,但也可能存在损害官员隐私权的负面作用。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要在基本原则上坚持减损和比例原则,在制度上利用区块链技术保护政府官员的隐私权。(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14期)
刘芳[2](2018)在《对官员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官员具有双重身份,其不仅是普通公民还是政治性人物,官员享有和普通公民相同的隐私权,还要承受隐私利益受到公民知政权、言论自由权等相关权利的制约。公众在对官员适职性和职权的合理行使进行监督的同时,往往会形成习惯性质疑,通常以维护"公共利益"的名义盲目的披露官员隐私,更有甚者作出造谣等行为,使官员的普通公民身份的合理隐私利益受到损害。本文力求探讨在既满足民主政治对公权力监督的需求,又做到在不损害官员的个人合法隐私利益的前提下,对官员隐私权进行保护。(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06期)
朱方彬,周琨[3](2018)在《公众网络反腐与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二律背反之考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反腐是以互联网为信息交换媒介的一种新型反腐方式,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反腐重要阵地,对汇集民意参政议政、监督公权力运行、形成官民互动的良性监督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公众网络反腐具备反腐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可能出现损害相关主体隐私权的负面影响,公众网络反腐与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的协调应在基本原则上坚持比例原则、克减原则,限制政府官员的隐私权,在制度安排上健全政府官员的日常行为公开制度、财产申报制度和公民的知情法律制度。(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杨光瞳[4](2017)在《美国公共官员隐私权限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论述公共官员隐私权的文章数量很多,但少有文章专门研究外国法律制度在这方面的做法。美国的政治民主化程度较高,也是最早一批实施政府信息公开与官员财产申报等制度的国家,官员隐私权限制体系比较成熟。所以很多论文都在文中的一节提及了美国的做法为我国作参考,但因篇幅有限,只能简要地介绍一下原则和主要做法。但公共官员隐私权限制涉及到的内容甚多,各项制度相互配合才能划定出官员隐私权的范围,仅这一节的内容让我们无法窥探到制度的全貌,也不能深入了解该制度在美国的运作模式。本文的目的就是详细介绍美国限制公共官员隐私权的具体做法,为其他学者研究该问题提供更为翔实的资料,同时为我国限制官员隐私权的立法提供参考。第一章先是对文中要用到的基本概念进行梳理。公共官员一词的发展历程与判断标准;隐私权的分类,不同类别的隐私权关注的焦点与保护的内容是什么?接下来笔者分析了限制公共官员隐私权的原因,与其他类型的公众人物相比,官员隐私权受限制的特殊性。第二章分析了美国公共官员隐私权限制的理论基础,利益冲突理论与权利冲突理论。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利益冲突理论是当今美国反腐败体制的理论来源。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公务员回避制度、后就业限制等制度都是以此为基础为构建的。利益冲突理论是成文法限制官员隐私权的理论基础。而权利冲突理论讲的是当官员隐私权与民众知政权、言论自由权发生冲突时,官员隐私权应受到何种程度的限制。属于《侵权责任法重述(第二版)》652条的范围,是普通法限制官员隐私权的理论基础。第叁章对美国成文法限制官员隐私权的做法进行了探究。主要是与职务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官员信息隐私,包括以下叁个方面:一是公职活动有关的资料和个人信息;二是官员的财产信息;叁是官员的社会关系与活动信息。第四章为美国普通法限制官员隐私权的做法。本章中笔者将参照《侵权责任法重述(第二版)》652条的规定与法院的判决,从侵扰侵权、公开性侵权与误导性侵权叁个方面讲述与普通公民相比,公共官员隐私权受到的特殊限制。第五章总结了美国法律限制公共官员隐私权的叁个特点。首先是从整体上看,成文法与普通法密切配合,构建了一套完整严密但不封闭的隐私权限制体系。其次是从内容上看,法律的规定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再次,从法院的判决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非常重视公民知情权与言论自由权的保护。这与美国建国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以及《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地位有关。法院让官员承担了极重的举证责任,使官员很难证明被告侵权。(本文来源于《西南政法大学》期刊2017-05-26)
金英[5](2016)在《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反腐倡廉的形势下,政府官员的隐私倍受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人们通过了解政府官员的个人信息和私人活动来监督政府官员。例如“房叔事件”,有关人员虽然泄露了政府官员的隐私,但促成了对政府官员贪污腐败行为的揭露和查处,达到了公众行使知情权以监督政府官员的目的。隐私是维护我们人格尊严和人身自由的私人事务,属于私人领域,隐私使我们从社会公共空间分离、以保持个人独处和安宁。因此,需要对个人的隐私加以保护,保护隐私是我国以人为本法律理念的必然选择,也是当今世界人权保护的基本要求。但是政府官员的隐私与普通民众不同,“高官无隐私”的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因为政府官员隐私权是一种应该受到限制的隐私权。目前我国民法除侵权责任法对隐私权的模糊规定之外,对政府官员隐私权的限制没有其他明确具体的法律规定。正因为如此,人们采用泄露政府官员隐私的做法来行使知情权,以实现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在这种情形下,政府官员的隐私权就可能受到侵犯。本文旨在探讨我国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方面的问题,希望将来在民法典编撰时,能够建立起限制政府官员隐私权的法律规范体系,将隐私权作为一项具体的人格权纳入民法的人格权立法当中,并制定有关隐私权的法律法规。这样,一方面能够使政府官员隐私权的限制有法律依托,防止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另一方面能够保障和规制公众的知情权,防止公众滥用知情权侵犯政府官员隐私权。本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隐私权的概念及特征,分析了政府官员隐私权的内容和特殊性。本文的第二部分论述了政府官员隐私权受限制的依据,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一是从隐私的特点及政府官员隐私权的独特性分析,隐私的不确定性、政府官员隐私权的独特性是限制政府官员隐私权的理论依据。二是对政府官员隐私权与公共利益、其他权利发生的冲突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政府官员隐私权往往与公共利益、公民知情权、新闻自由发生冲突,所以要加强对其隐私权的限制;叁是从伦理道德要求这一方面来论述,笔者认为,政府官员是社会道德模范,政府官员应该维护其个人形象及其所代表的公共形象;四是从社会实质公平这一角度加以论述,笔者认为,政府官员享有公共资源,享有比普通民众更多的利益,所以也有必要对政府官员隐私权加以限制。本文的第叁部分分析了我国目前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法律制度的缺失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后果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通过我国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制度与国外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制度的比较,提出我国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社会后果。目前我国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对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的法律规定,现有的申报制度和报告制度监督不到位、惩罚力度不够。因此产生两方面的社会后果,一是公民滥用知情权、新闻媒体滥用新闻自由侵犯政府官员的隐私权,二是政府官员利用隐私权贪污腐败,违法乱纪。本文的第四部分,笔者针对我国目前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限制制度的构想。主要是依据利益衡量原则、价值位阶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及实际恶意原则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对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形成规范体系。具体在立法、司法和制度叁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将隐私权纳入人格权法,使政府官员隐私权的限制和保护有法律基础,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官员隐私权作出特别规定,并将政府官员的申报制度和报告制度法律化;二是在司法方面,主要发挥司法解释的作用以适应隐私权不确定性的特点,引进实际恶意原则,保证新闻媒体充分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对侵犯政府官员隐私权的案件可酌情公开审理;叁是加强社会监督作用,主要是加强公民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同时完善政府机关内部监督制度。(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6-11-01)
李兴炜[6](2016)在《官员隐私权的法律规制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文明地不断进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对自身的隐私权愈发重视。但是对于一些权力较大,行事与国家、社会、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国家官员,在其隐私权受保护的同时,也应适当开放,使人们能够对其加强了解,实现有效监督。为保证官员个人隐私保护与公开隐私之间的平衡,国家也应运用法律,合理规制其隐私权,完善官员隐私权限制及保护模式。本文就官员隐私权的法律规制进行探究,试在反腐倡廉建设中为官民关系改善、官员廉洁自守引一泓清泉。(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6年12期)
韩红,李晓秋[7](2016)在《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的适度边界》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反腐是互联网时代反腐倡廉的新方式,它一方面强化了对政府官员个人权力的监督制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侵犯政府官员民事权利特别是隐私权的法律风险。在网络反腐中,保护政府官员的隐私权不仅有利于维护人格尊严,而且有利于化解隐私权与知情权及监督权的冲突。但基于政府官员的特定身份,其隐私权保护应定位于公共利益除外标准,坚持适度保护原则,合理划定保护范围。(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2期)
孙卿轩[8](2016)在《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反腐倡廉是我国党和政府面临的艰巨任务。互联网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反腐事业带来了一种新的形式——网络反腐。相比传统的反腐,网络反腐的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效果更明显,已成为反腐的一种重要途径。网络反腐提供了民意表达的场所,有效地加强了民众对政府的管理行为和政府官员个人行为的监督,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政府官员隐私权造成侵害。手握公权力的政府官员应是公民网络监督的对象。同时,政府官员作为民法层面中的自然人,其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格权利也应受到法律保护。本文试图从明确政府官员隐私权着手,分析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和限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本文第一部分讲述了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内涵,包括隐私权概念和政府官员隐私权的概念及其特征,明确相关概念。第二部分分析了公民进行网络反腐时,行使的公民知情权、网络监督权,国家公共管理事务权甚至网络暴力都会和政府官员的隐私权产生冲突。如何规范网络反腐,最大程度地实现各方利益之间的平衡,是我国法制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网络反腐中,实现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平衡的关键是应依法明确各项权利的行使边界。第叁部分主要借鉴国外相关立法,针对国内实际情况,明确我国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应遵循公共利益、比例平衡、合法适度原则,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即以公共利益为界限,确定政府官员隐私权的保护和限制范围。通过加强对政府官员隐私权的司法规范和完善行政监督制度,构建司法、行政监督层面的保护。最后是增强网民和网络媒介的自律意识,使其以身作则,努力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6-03-01)
孙卿轩[9](2016)在《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的隐私权的冲突及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与公民知情权、网络监督权等其他权利的冲突,提出相关的建议,实现在网络反腐情况下对政府官员隐私权的保护。(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李莎莎[10](2015)在《美国限制政府官员隐私权的制度设计及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美国限制政府官员隐私权的思想根源、制度设计及规范内容。联系反腐倡廉的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对我国公职人员财产信息申报制度和个人基本信息公开制度以及舆论监督保障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10期)
官员隐私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官员具有双重身份,其不仅是普通公民还是政治性人物,官员享有和普通公民相同的隐私权,还要承受隐私利益受到公民知政权、言论自由权等相关权利的制约。公众在对官员适职性和职权的合理行使进行监督的同时,往往会形成习惯性质疑,通常以维护"公共利益"的名义盲目的披露官员隐私,更有甚者作出造谣等行为,使官员的普通公民身份的合理隐私利益受到损害。本文力求探讨在既满足民主政治对公权力监督的需求,又做到在不损害官员的个人合法隐私利益的前提下,对官员隐私权进行保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官员隐私权论文参考文献
[1].张国辉,李楠.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研究[J].法制博览.2019
[2].刘芳.对官员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法制博览.2018
[3].朱方彬,周琨.公众网络反腐与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二律背反之考量[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4].杨光瞳.美国公共官员隐私权限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
[5].金英.政府官员隐私权限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6
[6].李兴炜.官员隐私权的法律规制探究[J].法制博览.2016
[7].韩红,李晓秋.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保护的适度边界[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孙卿轩.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6
[9].孙卿轩.网络反腐中政府官员的隐私权的冲突及保护[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
[10].李莎莎.美国限制政府官员隐私权的制度设计及特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