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农村户籍身份和非农活动、以工资为主要生活来源职业身份双重身份属性的特殊群体。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乡统筹,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农民工问题尤其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广泛关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看,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相关政策方案和模式设计尚不统一和不完善,现行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很难适应农民工的现实需求。对理论界而言,农民工社会保障相关问题的研究尚不深入,尚未形成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一致观点。基于此,笔者对现行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众多学者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总结,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构建城乡统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提出只有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立的二元社会保障结构,逐步建立起全国统一、覆盖城乡居民,而城乡和地区之间保障待遇有所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围绕这一选题,本文运用历史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利益分析法和制度分析法进行研究,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理论,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选择,构建统筹城乡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四个方面来探讨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模式选择与制度构建。第一部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基本理论”主要对农民工形成背景,农民工分类,农民工对社会保障的诉求,城乡统筹的时代背景及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依据这几方面进行高度概括,从理论高度认识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现阶段构建城乡统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和障碍,分析社会保障与城乡统筹对接中的现实问题。农民工从农村来到城市,面临着各种风险,如果政府不向他们提供相应保障,单单依靠其自身力量相互救济、相互照应是很难在城市立足并生存下去的。因此,农民工对社会保障有极大的诉求。现阶段,建立人人享有的社会保障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基本目标,但要真正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仍然面临着诸多现实障碍与困难。另一方面,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基本条件业已具备:我国经济实力日益雄厚,这为建设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到2020年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作为政府公开承诺的社会目标,为这一制度的构建奠定了社会基础;中国近20多年来的社会保障改革实践为建设城乡统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与深刻的教训,也为这一制度构建奠定了实践基础。第二部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按照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现状,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的思路进行阐释。在现行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下,城镇的社会保障很难惠及农民工,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普遍缺失。现有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社会保险制度不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待遇不平等、农村社会保障实施标准偏低、农民工公平就业权受到侵害的客观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内因上看,农民工文化、法律素质低及受教育水平有限导致了其法律意识淡薄,法律知识缺乏;从外因上看,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和城乡分立的体制也造成了这些问题的产生。第三部分“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理性选择”从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价值理念、运行效果、制度可持续性和制度适应性的角度对当前比较流行的四种实践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处于不断地探索和完善过程中,对于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学术界还存在较大分歧和争论。学术界一般将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分为以下四种:一是将农民工直接纳入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城保模式”;二是将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农保模式”;三是专门为农民工设计的“综合保险模式”,即俗称的“上海模式”;四是结合农民工的特点,在对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微调的基础上形成的“双低模式”,即“广东模式”。四种模式各有优劣。通过对四种实践模式的价值理念、运行效果、制度可持续性和制度适应性的深入分析,笔者发现,简单将将农民工纳入现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或者是采用“上海模式”的第三条道路都存在相当的制约因素,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第四部分“分步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理念,重要意义和进程安排角度,提出构建城乡统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最佳途径。构建城乡统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将农民工社会保障纳入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不是将农民推回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不是强行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更不是简单的另外建立一套所谓专门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独立门户,耗费巨大的制度成本;而是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立的二元社会保障结构,逐渐建立起全国统一、覆盖到城乡居民而城乡和地区之间保障待遇有所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鉴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尚不完善,笔者建议,构建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可以分两步走:现阶段第一步先将农民工分类分层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然后第二步加快城乡统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最终构建起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本章同时对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应注意的问题做了说明,并为如何探索构建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提出对策和建议。最后部分是结论,对全文主旨进行概括和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选题上,以往对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研究多集中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立法模式、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法制化探析、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社会保障模式研究上,很少从模式选择和制度构建方面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做深入研究。本文较为深入的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希望对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有所裨益。第二,内容上,本文通过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理论的综述,对现行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概括和对四种农民工社会保障实践模式的分析,提出本文观点,构建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法律制度,进而提出完善的对策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J]. 纳税 2019(35)
- [2].《长安十二时辰》中的盛唐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 戏剧之家 2020(02)
- [3].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4)
- [4].从精准扶贫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J]. 东岳论丛 2020(02)
- [5].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J]. 现代交际 2020(04)
- [6].农村社会保障与精准扶贫的衔接分析[J]. 农家参谋 2020(07)
- [7].新中国70年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逻辑与未来展望[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02)
- [8].央—地政府博弈、激励相容与流动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协调机制[J]. 城市发展研究 2020(06)
- [9].拉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特区经济 2020(06)
- [10].精准扶贫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合理利用[J]. 河北企业 2020(06)
- [11].失独家庭社会保障制度探析[J]. 法制博览 2020(23)
- [12].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溯源[J]. 社会科学辑刊 2020(05)
- [13].扶贫与社会保障制度结合的减贫国际经验启示[J]. 世界农业 2019(02)
- [14].粤港澳三地社会保障制度协调研究[J]. 时代经贸 2019(04)
- [15].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逻辑[J]. 经济研究参考 2019(02)
- [16].作为国家治理手段的中西方社会保障制度比较[J]. 东岳论丛 2019(04)
- [17].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9(03)
- [1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对策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11)
- [19].建立全国统一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考[J]. 劳动保障世界 2018(03)
- [20].浅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J]. 财经界(学术版) 2018(11)
- [21].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11)
- [22].新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风险[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16)
- [23].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探究[J]. 时代农机 2018(09)
- [24].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分层的互动关系—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例[J]. 社会福利(理论版) 2016(09)
- [25].“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人口科学 2016(06)
- [26].社会保障制度的“去身份化”问题[J]. 团结 2016(06)
- [27].费改税: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可持续的重要一环[J]. 财政科学 2016(12)
- [28].国外警察社会保障制度分析及启示[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7(01)
- [29].“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社会保障制度”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J]. 中国人口科学 2016(04)
- [30].论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与构建[J]. 劳动保障世界 20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