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中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机械设备分公司
摘要:设备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优良而又经济的机械设备,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经济成本,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使施工企业获得最高的综合经济效益。本文针对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关键词:设备管理;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管好用好施工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管理水平,对促进施工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施工设备管理力度,解决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充分发挥机械设备的经济效能,对提高施工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降低劳动强度,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施工企业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对设备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
企业管理层对机械设备管理在认识和理解上不深刻、不全面。施工单位工程项目主要控制的是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而机械设备管理只处于从属地位。当工期与机械设备管理出现矛盾时,让步的往往是设备管理,存在拼设备现象。不重视或弱化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不少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从而抑制了机械设备经济价值的充分发挥,加重了施工经济成本,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经营利润。
1.2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机构松散。
工程项目施工的特点是点多线长,机械设备、人员调动频繁,存在着设备管理机构不全,技术管理人员配备不到位,机手及修理人员不足等人员力量薄弱现象。另外,设备管理人员对其工作整体认识不是很清晰,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影响设备管理工作的连续性,降低了设备使用的可靠性,容易诱发各种故障,不利设备的长远发展。现代化设备管理是一种全员、全过程的管理模式,从操作者到企业各级管理者,以及各部门之间都应该有相应的职责、义务和权力,企业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制度,明确各部门及人员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并细化相应的考核办法,制定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管理模式,这是保证设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和长期坚持的基础。
1.3技术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高
1.3.1设备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管理人员需有较高的专业技术及管理水平,不但是管理者和技术指导者,还承担着排除故障难题的职责。但施工企业由于设备管理技术存在着发展前景不好,晋升途径较窄,待遇不高等,导致很多人都不能安心工作,中途改行或离职的较多,严重制约了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力量的培养和壮大,也严重影响了设备管理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
1.3.2在人事管理方面存在重管理层,轻操作层的现象,每年招录进入公司的大中专等高素质管理人员不少,但对一线工人的招录尤其是对具有特种操作工的人员招录却很少。这样一来就使得在一线从事现场机械设备操作的人员十分短缺。因而,一些企业不得已而为之,只好临时抱佛脚,基本上的用工都要靠外来劳务来解决,因为自有的操作职工年老者渐已退休,新招工人基本没有,只有向社会上招用。但这部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特别是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一些基本常识知之甚少,有的甚至是“一知不解”。另外,由于待遇较低,许多操作司机及维修人员都不能安心工作,中途改行的较多,导致施工企业的水平高的维修人员及操作司机都严重缺乏,并且新培养的操作司机及维修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及时维修都带来了较大影响,大大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效果及完好率。
1.4设备使用不当,维修保养滞后
施工设备经常在野外露天作业或隧道内恶劣的环境中作业,雨、雪、风、尘土、泥沙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设备的运行,但是项目管理者往往只考虑本项目的狭隘利益,很少有长期计划,短期行为严重,只注重产值进度,为赶工期、抢进度,不惜拼设备,造成机械设备常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工作,或带病作业,甚至违章操作。更有甚者,抱着侥幸心理,只要设备还能工作,就不保养维修,以至设备磨损老化严重。由于企业未能建立严格的保养、维修制度,导致未能严格实行强制保养及时维修等预防措施,往往只限于事后保养维修,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小损失拖成大损失,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
1.5设备安全管理差,事故率高
1.5.1施工企业设备安全管理的体系及机构设置不完善。有的企业设备管理部门缺失;有的企业设备管理体系不流畅,忽视了设备的实质性管理;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力资源不足,原有的大部分机管人员转变了工作岗位和工作性质;这些因素导致设备的管理技术力量薄弱。
1.5.2施工企业用工制度改革后操作人员的素质下降。过去要求技术水平较高,责任心强的操作工,现在要么向社会直接雇佣,要么大多只经过简单培训和岗位教育即从事着危险且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工作;作业人员无序流动,责任心不强,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安全隐患较多。
1.5.3施工企业未能建立严格的保养、维修制度,导致未能严格实行强制保养及时维修等预防措施,往往只限于事后保养维修。这样设备常常带病作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1.5.4施工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设备陈旧、老化,未按规定进行大修,未及时更新、淘汰。陈旧设备故障率高,完好率低,维修工作量大,维修成本高,经济效益差,由于老旧设备不能及时更新,也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施工进度与经济效益。
1.6企业经济效益差,资金紧张
目前,由于建筑市场存在着僧多粥少、恶性竞争的状况,大部份施工企业经济效益都较差,资金严重缺乏。由于资金紧张,导致许多施工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对设备进行更新,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投入到设备的保养维修中,有的单位连设备正常保养的资金都保证不了,更不用说对设备进行维修的资金,由于资金紧张,造成设备欠保失修,导致设备过早磨损,给设备的正常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2.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2.1提高对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生产设备日益机械化、自动化、大型化、高速化、复杂化,设备在现代生产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与设备有关的费用(如设备投资、维修费用、能源消耗等)产品成本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因此,设备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企业正处于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之中,要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必须有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运行良好的机械设备,才能保证工作项目施工的顺利实施。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要提高对机械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设备管理可有可无,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到位,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人员待遇不高等消极现象,真正把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抓好、做好,最大限度发挥机械设备的经济效益,为施工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壮大提供物质保障。
2.2强化组织建设,完善规章制度
2.2.1施工企业应强化机械设备组织机构建设,实施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进行机械设备专项综合管理,不随意变动管理者的工作岗位,保证机械设备组织机构的稳定性。
2.2.2成立专业分公司、专业作业队,把机械设备分配到专业化分公司或专业化施工队进行专业化管理。由于专业分公司是一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长设机构,实现了设备管理的专业化、集中化、长期化、效益化,避免了原来由工程队分散管理时的短期行为。
2.2.3摒弃其他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兼管,或将机械设备分配到施工作业队以租代管,或以劳务作业队自带机械设备来对抗本单位机械设备的使用,变相地消减对机械设备的实际管理,弱化设备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影响各级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4建立并完善设备管理各种管理制度,以制度来确保管理的效果,完善各类考核机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利益,尽量采用承包制,并根据承包合同兑现奖罚,用经济手段充分发挥各级设备管理人员及部门的积极性,营造出全员参与设备管理的良好气氛。
2.3加强人员引进与培养,提高员工素质
2.3.1重视设备管理技术人员、设备操作、维修人员的的引进与培养,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全面培训及技术比武工作,形成人人能自觉学习和钻研业务的良好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2.3.2保持设备管理及相关人员的工作稳定,不轻易调整岗位,提高设备管理及相关员工待遇,通过提高等遇来保证队伍稳定,提高他们工作积极性。
2.3.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彻底杜绝野蛮操作、缺乏保养、随意浪费、
马虎维修、以劣充优等行为,树立与企业共发展及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使设备发挥出最佳效益。
2.4加强设备使用、维修和保养管理
2.4.1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维修是相互关联和互为条件的,任何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为降低故障率和延长使用寿命,应根据使用情况和生产部门配合好,按照规定的运转周期定期做好保养与维修工作。施工企业应建立专业的维修保养队伍,配备先进的维修机具及维修检查仪器设备,定期对设备进行强制保养。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使用说明书制定每种类设备的保养标准,并根据保养标准制定保养计划;在编制保养及维修计划时,需认真分析各类设备的具体情况,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措施。例如,对于老旧设备,要以保证运行、消除隐患和及时修理为重点;新设备,则以提高相关人员技术对持水平、加强维护保养和规范操作管理等作为工作重点,有效保证设备的利用率和安全性。每台设备都应建立保养维修台帐,保养或维修完成后,需把保养或维修情况填入到保养维修台帐中。
2.4.2对技术先进和价格昂贵的设备,因技术含量高和结构复杂,单凭经验和简单工具难以修理时,应采用现代化的维修手段,并施以经济合理的管理方法开展科学化维修,将强制性修理改为视情修理。例如,视设备的功能、工作环境、磨损程度等,在充分了解与掌握故障及坏状况基础上进行状态维修或项目维修,既保证设备各项功能的完好,在生产中能够充分发挥最大功效,又避免了不坏不修,坏了又修不了的情况。
2.4.3为促进各基层单位设备管理工作开展,每年应定期开展设备维修、保养效能检查与评比活动,严格执行设备效能的一票否决制。评比检查采用不定期抽检查和到现场检查方式,覆盖面要全、要广和细致认真,防止平时不重视管理,检查时突出搞应付情况。评比结果要公平公开并与奖惩制度相结合,既要体现增产节约、设备管理好的有奖,损失浪费,管理差的要罚的原则,又要达到推动设备管理工作开展,减少故障停机率,保证施工生产正常进行的目的。
2.5加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率
2.5.1理清责任主体,落实各方安全责任。施工企业应严格贯彻设备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理清设备管理的责任主体,落实各方安全责任;应制定企业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设备的安全生产责任分解到各职能部门、项目部、班组及各岗位作业人员,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奖罚分明。
2.5.2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施工企业首先应加强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操作管理技术人员的水平。其次应严格落实“定人定机”制度,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努力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素质;进入施工企业项目的操作人员,在持证的基础上,还应通过企业组织的理论和实践培训考核,考核合格方可持证上岗。最后应建立操作人员不良记录名册,对于严重违章作业、严重违反劳动纪律、不积极实行设备“十字作业”等保养工作、发生重大机械事故或安全事故的操作工,要登入不良记录名册,不再给予录用或上岗。
2.5.3加强日常使用管理,保障设备安全运行。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是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设备能否长久安全地运行。施工项目部应根据各自项目的具体情况,优化施工现场设备布置方案,选用与工程相匹配的机型与数量,杜绝发生“小机大用”和“人机疲劳”的现象,为设备安全运行和人员安全作业环境创造先决条件;施工项目部应视工程规模和设备数量配备专职或兼职的机管人员,强化现场管理与监督,将监管的关口前移,进一步掌握“人与机”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并适时处于监控之中;施工项目部应强化操作工的管理,做好进场教育和日常安全教育,应督促操作工做好“十字作业”等日常保养和班前班后设备检查工作并做好记录,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严禁设备失保、脱保,应督促租赁单位做好故障设备的维修、抢修工作,严禁设备“带病运转”;同时施工项目部还应与相关部门形成班检、日检、月检、季检等一整套保障体系,定期对在用设备进行安全机械检查,定期对再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共同构筑防范设备使用过程中安全事故的防线。
2.5.4随着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生产设备的淘汰速度也应加快。使用老旧的机械设备,在维修服务及配件供应上往往得不到保证。新设备配置后所能提高的效率、效益,远比旧设备高成本、低效率的情况要划算得多。所以,筹集资金加大设备更新力度,可使企业甩掉包袱,轻状上阵,实现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2.6保证资金供应,确保保养维修
针对许多资金紧张情况,施工企业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不管资金再紧张,也要保证设备正常保养维修所需的资金。否则设备的及时保养维修根本就无从谈起,设备如欠保失修,那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导致设备完好率降低,故障率提高,提前磨损,会严重影响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
3.结束语
施工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首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员参与、积极配合和共同努力。其次,设备管理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以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为主要工作目标。要紧紧抓住搞好设备管理、强化设备维护、保养和维修工作,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责、权、利,提高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这个纲,并作为所有活动开展的基础,设备管理工作就一定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