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新县制下的基层组织和乡村社会控制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地区为例

抗战时期新县制下的基层组织和乡村社会控制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地区为例

论文摘要

恩施地区是一个以村落为背景,少数民族占主体地位的乡村社会,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成分的复杂多样等原因,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地缘和血缘为主体的社会。历代王朝对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掌控主要通过士绅的纽带作用,依靠其“自治功能”向前发展,代表乡村行政力量的“乡官”来自于民间的推举和政府的许可,地方和中央的关系通过“贡赐制(朝贡制)”和“土司制度”体现出来。真正开始触及乡村行政权力的是在清朝“改土归流”时的“流官”的设置,但这也只局限在县及县以上,县以下乡村没有正式的行政权力,主要还是依靠“自治”功能,而且政府对当地的开发也集中在设官分职和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上,对于乡村行政权力很少作制度安排。县以下基层组织既是一个政治组织,又是一个经济组织。基层组织的变化和变化发展,才会引起乡村社会的发展变化。如明清的“保甲制度”和“乡约”,都是其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政府认可、默许并作以指导的“自治”制度规定。科举制废除以后,回避制度被“地方自治”取代,地方精英进入政治的路径相应改变,他们开始直接参与地方政权。士绅产生了分化,伴随着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练团保境”,一部分土豪劣绅依靠宗族的力量,武断乡曲,形成地方团阀割据的局面,政府对恩施地区的乡村社会处于一个失控的状态。抗战开始以后,湖北大部分沦陷于敌手,除了恩施地区、鄂北、鄂中这几部分县外,其他各县县治和各乡、镇、保公所经常需要转移和变动,地方秩序比较混乱。面对战争所需的资源越来越多和乡村日益严重的社会状况,政府只有依靠强制力推行行政权力下渗到乡村社会,以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在乡村汲取更多的财富。因此,对传统的基层组织必须进行重组,完成对乡村社会的现代改造,才能达到掌控乡村社会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1939年“新县制”应运而生。首先,“新县制”的推行既是继承又是发展。一方面它通过对先前实行的基层组织——保甲制进行重新整合,使之在新县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保甲制把军、政、教三者融为一体,各乡、镇、保负责人,在行政上是乡、镇、保长;在教育上是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和保国民学校校长;在军事上是乡、镇保国民兵团团长,即“三位一体制”。其目的是要以政治的力量推动教育,以教育的功能改革政治,做到政教不分、文武合一,为普及国民教育,为实行全民皆兵做好组织上的准备。通过它的实施,国家行政权力下渗到乡村,县下乡镇长、保长等乡官官僚化,成为政府行政权力的代理人,筹粮和征兵成了保甲的主要职责,又运用“联保连坐法”把小农紧紧束缚在一起,以保证国家对社会资源的抽取。另一方面“新县制”下的社会控制以对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控制为主。当时湖北省推行的“新湖北建设大纲”中订有各项经济政策,如推行二五减租、田赋征实、兴办合作事业、进行物物交换等各项具体措施。其目的是要在所属各县有粮可征、有兵可抽、有物资可供前线,并防止奸商囤积居奇,防止物价上升带来的经济困难,这些措施的实行,使抗战时期恩施的物质基础得到提升,为六战区的抗战创造了物质条件;同时,以“户口”为基点的人力资源控制也全面铺展开来,它是政府征兵征赋、编派力役的重要依据,与以往相比,“新县制”下的兵役、力役和驿运负担要大得多,而且带有强制性。其次,恩施地区“新县制”推行时,随着以家族、宗族为主导的乡绅势力边缘化,绅权出现与基层政权合二为一的趋势,国民党也因无力派遣一支庞大的队伍下乡,开始在基层大规模发展党员,使其向保甲体制中渗透,逐步排挤宗族组织,一旦发展到一定程度,突破瓶颈,国民党组织若能取代宗族组织,则说明了国民政府对恩施地区乡村社会的现代改造已经延伸到乡村社会的各个角落。综上所述,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恩施地区通过新县制的实施,把国家行政权力下渗到乡村,逐步形成了“国家(乡官)——小农”为主导的强力控制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学术史回顾
  • 几个概念的界定
  • 基本思路与文章布局
  • 第一章 历史上对恩施地区的开发和抗战前的基层组织
  • 一、历史上由政府主导的对恩施地区的开发
  • 二、抗战前恩施地区的村落
  • 三、抗战前恩施地区基层社会结构和落后的社会状况
  • (一) 基层社会经济结构
  • (二) 基层行政组织结构
  • (三) 基层社会状况
  • 第二章 “新县制”的推行和乡村社会控制实态的嬗变
  • 一、新县制的推行和保甲制的重新整合
  • (一) 新县制的推行及影响和特点
  • (二) 保甲制度及在“新县制”中的作用
  • (三) “新县制”运行的得失透析
  • 二、抗战时期恩施地区乡村社会控制实态
  • (一) 对经济资源的控制
  • 1. 土地所有制下的农民负担和土地改革的开展
  • 2. 田赋征实的实施及特征
  • (二) 对人力资源的控制
  • 1. 户政
  • 2. 兵役负担
  • 3. 力役负担与驿运
  • (三) 开发经济整肃社风
  • 1. 抗战时期经济政策的施行及实效
  • 2. 整肃社会风气
  • 第三章 国家强力控制下社会结构的变化
  • 一、 探讨国家行政权力渗入到乡村社会的理论源点
  • 二、国家行政权力渗入到乡村社会的过程
  • 三、国家强力控制模式的探索及影响
  • 结论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抗战文化视域下的桂林美术教育研究[J]. 艺术品鉴 2017(01)
    • [2].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政治凝聚力来源浅析[J]. 青春岁月 2017(03)
    • [3].抗战时期贵阳市民众教化问题探析[J].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6(Z1)
    • [4].抗战时期桂林出版业对国际音乐的传播[J]. 文教资料 2017(21)
    • [5].抗战时期上海民营电台的播音员[J]. 新闻研究导刊 2015(20)
    • [6].试论抗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的军纪问题[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3)
    • [7].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推行的边疆教育[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5)
    • [8].浅述抗战时期任弼时的群众工作思想[J]. 党史文苑 2015(06)
    • [9].抗战时期成都民间难民救济机构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0)
    • [10].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扫盲教育及其启示[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04)
    • [11].抗战时期毛泽东对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探索[J]. 衡水学院学报 2009(06)
    • [12].论抗战时期党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现实意义[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8(02)
    • [13].浅析抗战时期的延安木刻版画[J]. 大众文艺 2015(09)
    • [14].抗战时期中共民众团体建设思想与实践——以陕甘宁边区为考察对象[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11)
    • [15].抗战时期桂林《救亡日报》的舆论宣传特色及其启示[J]. 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 [16].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J].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10)
    • [17].试析抗战时期毛泽东的文化建设思想[J]. 理论观察 2008(01)
    • [18].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教育的发展——以延安《解放日报》为主体资料[J].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
    • [19].抗战时期重庆劳军募捐运动的主要作用[J]. 学理论 2010(24)
    • [20].抗战时期延安科技人才的培养[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 2008(11)
    • [21].抗战时期香港救亡赈难团体(1935-1941)介绍[J]. 抗战文化研究 2018(00)
    • [22].抗战时期的陕西非银行金融机构[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0(19)
    • [23].浅谈战时儿童保育会四川分会的儿童保育工作[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24].抗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特征[J]. 黑龙江史志 2009(23)
    • [25].抗战时期旅桂文化人笔名辑录[J]. 抗战文化研究 2013(00)
    • [26].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教育及其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启示[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1)
    • [27].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社会教育与和谐社会建设[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 [28].抗战时期教授政治参与评析[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9].试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教育[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12)
    • [30].抗战时期西安的移民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J]. 大众文艺 2019(04)

    标签:;  ;  ;  ;  ;  

    抗战时期新县制下的基层组织和乡村社会控制研究 ——以湖北省恩施地区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