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研究 二、电阻抗成像系统监护小猪腹腔内出血

一、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研究 二、电阻抗成像系统监护小猪腹腔内出血

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及目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一些可能影响负责机体自稳、生殖和/或行为的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转运、结合、作用或消除的外源性物质,具有亲脂性、不易降解、残留期长等特点。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Acid Esters,简称PAEs,别名酞酸酯)是一类重要的脂溶性有机化合物质,是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一种,因广泛使用,已造成了全球性的严重污染。环境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降解十分缓慢,人类可通过饮食、日常消费品、医疗用品暴露于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物质。它对动物和人类的生殖与健康有巨大的影响。目前研究发现PAEs可以造成睾丸损害,发育不良如隐睾、睾丸Leyding细胞增生或出现腺瘤和附睾发育不全,血清雄激素水平下降等,但目前研究均为短期急性的毒性实验,尚无其毒性效应的长期观察。而且前列腺作为人体最大的性腺附属器官,是性激素的靶器官之一。前列腺的生长发育除胎儿期的发育外,在出生后仍在不断生长发育,它是个漫长过程,整个过程均受性激素调节。但该类物质如何影响前列腺的生长、发育,是否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等前列腺疾病发生有关,其影响机制是否与前列腺表面雌、雄受体分布发生改变有关尚不清楚,国内外均无相关文献报道。因此,本课题设计通过使实验大鼠暴露于不同剂量下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观察该物质对两代大鼠生殖系统毒性效应,重点观察前列腺的生长、发育。以期发现在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下,雄性大鼠生殖系统受到影响的长期效应,以及前列腺生长、发育的改变。为最终阐明PAEs物质对于前列腺生长发育影响的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研究方法将第一代(F0)和第二代(F1)雄性、雌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分别在出生后第5周、出生后第4周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暴露在剂量分别为50mg/(kg.d)、250 mg/(kg.d)、500 mg/(kg.d)的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下,观察亲代的临床症状、体重变化、激素水平、生殖能力、脏系指数和睾丸、前列腺病理组织学等指标,观察子代的临床症状、泌乳期体重变化、肛门生殖器的距离、睁眼时间和脑重量等指标。研究结果F0、F1亲代大鼠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增长均受到抑制,F1亲代大鼠进食量减少;F1亲代大鼠的高剂量组生育指数和成活数量明显下降,中剂量组的交配时间缩短;F0、F1亲代大鼠高剂量组的精子活动度和精子记数水平显著降低,F0、F1亲代大鼠睾酮水平在高剂量组时增高,其余激素水平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F0亲代雄性大鼠各组与对照组相比脏器系数无统计学差异,F1亲代大鼠高剂量组的睾丸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减小,前列腺和肝脏增大。病理切片显示,F0、F1亲代大鼠在高剂量组生精上皮严重受损,曲细精管萎缩,生精细胞减少或缺如;在前列腺各剂量组出现部分腺体增生,部分腺上皮萎缩,腺腔扩大,并有剂量依赖性;F1、F2仔鼠在高剂量组出生后1周体重增长即受到抑制,大脑脏器系数显示增大;F1、F2仔鼠出生后肛门生殖距离在高剂量组出现缩短。研究结论(1)DEHP对雄性大鼠的生殖系统具有毒性,这种毒性效应随着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增加,并可能使得下一代更易于受到影响。(2)前列腺出现腺体的增生,并有剂量依赖性。研究背景及目的腹腔内出血常见于腹部外伤和腹部手术后的病人。腹腔内出血的多少,内脏损伤严重性和临床治疗的功效密切相关,目前除通过物理和实验室检查判断外,B超、CT、MRI是常用的检查手段,但它们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在临床上尚缺乏一种可以实时的、灵敏的监护设备,能够及时掌握病人出血情况,从而做出合理治疗。电阻抗断层成像(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 , EIT)技术是以目标体内电阻抗的分布或变化为成像目标的一种新型功能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采用一定的交流电场对成像目标进行无创激励,通过体表检测其电位分布,采用图像重构算法重构出目标内的电阻抗分布或变化图像。由于其不使用核素或射线,对人体无害,并且可以多次测量,重复使用,是一种廉价无损伤监测技术,所以较适合作为对患者长期、连续监护的医学监护设备。因此本课题组通过建立腹腔内出血的动物模型,使用EIT设备进行监护,观察监护效果,为EIT在未来应用于临床打下基础。研究方法建立动物腹腔内出血的动物模型(1)采用体质量在20-30 kg,腹围与人近似的小猪为实验动物,通过B超定位经腹腔穿刺置套管于小猪肝脏的下缘,用电子输液泵分别按恒定的速度注入同种异体血,以模拟肝脏区域出血;(2)采用体质量在20-30 kg,腹围与人近似的小猪为实验动物。将小猪取左侧卧位,从猪耳缘静脉注入肝素钠1.25万单位后,在B超引导下置入穿刺针(G9)于肝脏表面,行“+”切割肝脏表面实质,造成肝脏出血。拔除穿刺针,形成一个闭合性自主性的腹腔内出血状态。应用两种腹腔内出血的动物模型,使用EIT设备进行监护,观察监护效果。监护结束后行B超和CT检查,并剖腹探查注血或出血情况。研究结果腹腔内注血动物模型模拟腹腔内出血EIT监护结果显示(:1)B超、CT检查及剖腹探查均发现腹腔内存在大量血液;(2)随着血液的注入,电阻抗成像的目标区域象素值随之变化,成像结果明显。腹腔内自发性出血动物模型模拟腹腔内出血EIT监护结果显示:(1)电阻抗成像仪出现明显成像反应,目标区域出现颜色变化,并随着时间的延长颜色逐渐加深,出现颜色区域扩大。(2)解剖发现小猪腹腔内有大量不凝血液,在肝脏表面可见“+”形切割创面,可见该切割创面仍渗血。研究结论(1)腹腔内注血动物模型能够模拟腹腔内出血,并可以精确控制出血的速度与出血量,用电阻抗成像系统监护能够获得清楚的成像结果。(2)腹腔内自主性出血的动物模型能够模拟一种更自然状态的出血,但不能控制出血速度和出血量,通过电阻抗成像系统也能够获得明显的成像结果。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电阻抗成像系统在实时监护腹腔内出血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在未来临床应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论文目录

  • 缩略语表
  • 课题一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研究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实验一: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研究
  • 1. 材料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课题二 电阻抗成像系统监护小猪腹腔内出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文献回顾
  • 正文
  • 实验一:小猪腹腔内出血模型及电阻抗成像监护的初步研究
  • 1. 材料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实验二:电阻抗成像监护小猪闭合性腹腔内出血的研究
  • 1. 材料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虚拟仪器的电阻抗成像系统(英文)[J]. 新型工业化 2011(07)
    • [2].电阻抗成像系统中的多频恒流源设计[J]. 微计算机信息 2009(10)
    • [3].生物医学电阻抗成像系统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1(01)
    • [4].基于FPGA的生物电阻抗成像系统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 2012(05)
    • [5].一种用于胸腔监测的电阻抗成像系统[J]. 微计算机信息 2008(24)
    • [6].基于虚拟仪器的电阻抗成像技术[J]. 仪器仪表用户 2012(02)
    • [7].用于生物电阻抗成像系统的镜像反馈电流源的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 2015(02)
    • [8].面向手势识别的电阻抗成像系统开发[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0(08)
    • [9].基于LabVIEW的微电阻抗成像系统的设计[J].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0(03)
    • [10].基于数字处理的频差电阻抗成像系统设计[J]. 仪器仪表学报 2013(02)
    • [11].基于FPGA的高性能三维电阻抗成像系统[J]. 传感技术学报 2016(04)
    • [12].基于ARM的32电极电阻抗成像系统设计[J].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6(06)
    • [13].基于电阻抗成像的食品中异物检测仿真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 2016(02)
    • [14].电阻抗成像系统监护小猪腹膜后出血[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8(24)
    • [15].基于FPGA的生物电阻抗成像系统激励源设计与实现[J]. 微计算机应用 2011(01)
    • [16].基于二元模型的电阻抗成像方法[J]. 电子测量技术 2016(07)
    • [17].电阻抗法监护小猪腹膜后出血的实验研究[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08(05)
    • [18].基于最大期望算法的电阻抗成像系统的图像重建[J]. 传感技术学报 2015(11)

    标签:;  ;  ;  ;  ;  ;  ;  ;  

    一、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毒性研究 二、电阻抗成像系统监护小猪腹腔内出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