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侦查视角下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论侦查视角下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论文摘要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中,对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即我们常常所说的“行为画像”、“犯罪人格画像”、“犯罪心理画像”等)的研究与运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技术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在刑事犯罪侦查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大量疑难案件的最终查破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然而,我国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的开发、研究尚处在萌芽阶段,缺乏系统理论体系的指导,尤其是对其在侦查活动中的运用缺乏可操作的参照标准,与西方存在很大的差距。为应对新时期刑事犯罪发展的复杂形势,笔者认为,应当对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进行全面的研究、开发,并将其运用于侦查实践,从而增强公安机关查破大案、要案的能力,强化对刑事犯罪的防范与控制。然而,在我们现有的水平之下,怎样才能更有效的对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进行研究并将其运用于侦查实践?本文主要从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在侦查活动中的运用方法三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犯罪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前者属于心理学概念,后者则属于痕迹学的概念。两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存在方式的迥异。犯罪现场的物质痕迹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痕迹,是有形的、物质性的,它们形成于犯罪人实施犯罪的整个过程中,存在于与犯罪人有过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并因此而发生量或质的变化的现场环境中,这就决定了犯罪物质痕迹是可以运用人的感官或科学仪器来发现、提取的。而犯罪心理痕迹则不然,它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只能通过侦查人员主观理解的犯罪人的心理特征,但这种心理特征不是独立的,它与犯罪物质痕迹同时形成,并蕴涵于其中,这也决定了犯罪心理痕迹只能是物质痕迹背后的“看不见的痕迹”,只能通过人的思维对其进行分析、辨认。然而,如前所述,犯罪心理痕迹与物质痕迹又是有联系的。犯罪心理痕迹与犯罪物质痕迹都反映了犯罪人实施犯罪的相同内容,只是它们在反映方式上有抽象和具体、无形和有形的区别,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换句话说,犯罪心理痕迹和物质痕迹的造痕体同是犯罪人及其犯罪行为,前者蕴涵于后者之中,并通过后者的外在形象表现出来,两者之间互为印证,密不可分。笔者认为,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犯罪人在犯罪前后以及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其自身与周围环境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反映在犯罪现场物质痕迹中以及被害人和其他知情群众主观意识中的犯罪人稳定而典型的个性心理特征、心理过程。”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研究方法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研究,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的支撑。由于犯罪心理痕迹自身抽象性、间接性等特点的原因,对它的认识和研究不可能仅仅依赖于简单的感性思维,而必须运用更为严密的科学思维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原理为我们揭示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的科学性,并分别解决了“从特殊到一般”和“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论问题。毫无疑问,对这些理论的有效运用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笔者将其借鉴到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研究中来,以建立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体系。另外,鉴于刑事侦查学、犯罪心理学与实际案例的巨大联系,笔者将案例数据统计单列出来,作为研究犯罪心理痕迹的方法之一。三、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在侦查活动中的运用(一)在现场勘查中,帮助发现犯罪痕迹物证。现场必然存在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证,勘查现场,是获取诉讼证据的重要方法,也是诉讼证据的重要来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案件的最终破获依赖于尽可能多的收集这些痕迹物证。而事实上,由于犯罪行为和犯罪过程的复杂性,犯罪人在现场留下的相关犯罪痕迹也非常复杂,体现在犯罪痕迹物证种类的多样性、分布的广泛性、某些细微痕迹物证的隐蔽性、易逝性等,这些情况都给勘查取证工作增加了相应的难度。然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运用则有助于改变这种颓势。在现场勘查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有助于发现那些不易被察觉的痕迹物证,如犯罪人在现场的某些角落、器物的内壁、背后或底面等处留下的痕迹。(二)在侦查过程中,帮助分析案情,刻画犯罪。确定立案以后的案情分析,是通过对犯罪结果的研究,从认识上(而不是从实际上)恢复犯罪实施过程的原状,从而判明案件性质和实施犯罪的有关情况以及犯罪人应具备的条件。换言之,案情分析是由果至因的逆推过程,在分析案情的时候,侦查人员通常会遇到各种消极因素的干扰,从而不能正确的对案件性质、犯罪实施情况等作出判断。然而,利用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方法,对犯罪人的犯罪动机、目的以及临场作案的心理活动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则有助于侦查人员发现那些最大限度接近于案件事实真相的信息,从而使案件性质、犯罪人特征、犯罪实施过程等情况得以确定。(三)提供辅助性线索,引导侦查走出困境。一般来说,侦查人员可以通过犯罪现场的痕迹物证来发现侦查线索,但是,随着犯罪人犯罪智能化程度的提高、反侦查意识的增强,以及犯罪人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对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加上犯罪过程的不可预测性、常规痕迹物证遭到人为破坏、现场条件不足以留下可见物质痕迹等情况,往往造成侦查线索的缺乏,可能导致侦查工作走入死胡同。如何打破这种停滞的状况,使侦查工作有突破性的进展?必须抓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案件侦查停滞的原因;二是研究侦查推进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对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和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要现场变动迹象存在,无论是否伪装掩饰,一般都会反映出犯罪人一定的心理状况和心理活动,对侦查工作查明案件疑点、矛盾和发现线索具有重要意义。(四)建立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技术指标体系,指导侦查实践和侦查学理论研究。我国在系统的研究犯罪心理痕迹方面还处于萌芽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尚存在巨大差距,缺乏包含各项研究指标的完整体系。出于指导侦查实践和侦查理论研究的考虑,笔者认为,应根据系统研究的需要,确定和建立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技术指标体系。通过严密的论证,笔者认为:对于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应当有正确的认识。它既不是有些人所吹嘘的包治百病的“破案绝招”,更不是“像算命一样的骗人把戏”,它是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犯罪现场各种物质痕迹、物证的分析而作出的关于犯罪人特征和犯罪活动情况的一种推理性结论。诚然,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结论无法作为犯罪证据直接使用,而只是一种“可能”,但其自身严密的逻辑性使其足以能够成为侦查工作的有效辅助力量。事实上,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是一种针对性极强的逻辑推论,是人的主观思维过程,也是一种更高级的侦查思维,它有利于侦查人员在高智商犯罪、反常规的变态犯罪、系列犯罪等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更真实的认识犯罪活动及其产生、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的做到对社会犯罪活动的防范和控制。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概述
  • (一) 犯罪、犯罪心理、犯罪心理痕迹的概念
  • (二)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学科基础
  • (三) 犯罪心理痕迹的特征
  • (四) 犯罪心理痕迹的形成
  • (五) 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依据和作用
  • 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研究方法
  • (一) 归纳性推理
  • (二) 演绎性推理
  • (三) 案例数据统计
  • 三、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侦查中的运用
  • (一) 在现场勘查中,帮助发现犯罪痕迹物证
  • (二) 在侦查过程中,帮助分析案情,刻画犯罪
  • (三) 提供辅助性线索,引导侦查走出困境
  • (四) 建立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技术指标体系,指导侦查实践和侦查学理论研究
  • 四、完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的建议
  • (一)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 (二) 加强国外犯罪心理画像技术的本土化研究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对反侦查犯罪心理痕迹的解读[J]. 法制与经济 2017(12)
    • [2].浅析犯罪心理痕迹分析技术[J]. 法制博览 2015(01)
    • [3].犯罪心理痕迹的心理学依据和实际应用分析[J]. 东西南北 2018(19)
    • [4].现场犯罪心理痕迹分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8(02)
    • [5].犯罪心理痕迹载体与犯罪侦查[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8(04)
    • [6].浅谈犯罪心理痕迹[J]. 法制博览 2017(31)
    • [7].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步骤和方法[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23)
    • [8].犯罪心理痕迹将他送上断头台[J]. 法律与生活 2011(20)
    • [9].论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中的利用[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1)
    • [10].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在现场勘查中的运用[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04)
    • [11].浅析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作用[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03)
    • [12].再论刑事犯罪心理痕迹[J]. 法制与社会 2011(35)
    • [13].问题解决模式下的犯罪心理痕迹证据化过程——对心理画像方法的普适化应用[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9(05)
    • [14].一起投毒案件的心理实测举要[J]. 法制与社会 2011(06)
    • [15].犯罪心理痕迹与犯罪心理现场关系论[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13(01)
    • [16].试论犯罪心理痕迹在命案现场勘查中的作用[J]. 科技视界 2015(17)
    • [17].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的客观性原则思考[J]. 法制与社会 2009(27)
    • [18].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应用[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04)
    • [19].浅议犯罪心理痕迹分析的应用[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12(02)
    • [20].浅议犯罪心理痕迹的研究方法[J].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8(03)
    • [21].犯罪心理痕迹在现场勘查中的作用[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12)
    • [22].现场勘验中犯罪心理痕迹的分析与应用[J]. 中国法医学杂志 2016(S2)
    • [23].我国法医命案尸检现状及规范对策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7(02)
    • [24].论犯罪通信痕迹——与犯罪物质痕迹、犯罪心理痕迹之比较[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04)
    • [25].浅谈犯罪现场心理痕迹的开发利用[J]. 法制博览 2016(26)
    • [26].犯罪行为和犯罪心理痕迹分析[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3(10)
    • [27].浅谈犯罪心理痕迹的利用[J]. 刑事技术 2010(04)
    • [28].犯罪心理痕迹分析应用中的几个问题初探[J].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05)
    • [29].浅谈现场重建要把握的三个关系[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2012(01)
    • [30].浅谈犯罪心理痕迹在现场勘查中的运用[J].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 2009(02)

    标签:;  ;  ;  ;  

    论侦查视角下的犯罪心理痕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