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家学习模式研究

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家学习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在技术快速变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家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知识,而且要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技能来适应商业环境的变化。因此,如何改善企业家探索式和利用式学习至关重要。对个体来说,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是两种排他性的学习模式(Gupta&Smith,2006)。既有研究虽然考察了企业家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在自我经验学习中作用(Politis&Gabrielsson,2005),但是没有指出企业家该如何平衡这两种学习模式。而且,在经验学习研究中,企业家被看作是“智力罗宾逊(intellectual Robinson Crusoe)”(Pavlica,et al.,1998),社会互动对企业家学习的影响被忽视。事实上,网络学习是提升企业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上述问题,论文在控制企业家经验情况下,关注以下四个议题:①企业家社会网络与企业家学习模式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②不同网络维度在影响企业家学习模式上是否有替代或互补关系?③在竞争性的网络观点(如伯特的结构洞和科尔曼紧密社会资本理论)下,对应的网络变量是否分别对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产生积极作用?如果这样,这意味着企业家能通过构建不同的网络来平衡这两种学习模式;④社会网络、学习模式分别与学习的直接结果——机会识别(Politics,2005)之间的关系如何。围绕这些问题,按照从社会网络——企业家学习方式——学习结果的逻辑,论文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论文以中小企业家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和理论分析,提出了17假设。使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取研究数据。在问卷设计中,论文使用“提名”(name generators)法获取网络变量的信息,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0计算每个企业家网络的结构洞数值。最后,利用SPSS15.0,采用层次回归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论文有如下研究结论:(1)关于企业家网络与学习模式关系的研究。根据Hoang&Antoncic(2003)总结,企业家社会网络分析有三个成份,即网络结构、网络治理和网络内容,对应的,论文分别考察了结构洞(限制性)和弱关系(强关系)、信任、企业家“自我中心”网络中“他人”之间的教育背景的异质性(同质性)和企业家与“他人”之间知识的差异性(相识性)与学习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结构洞、教育异质性、知识差异性与探索式学习显著正相关;强关系、信任、教育背景的同质性、知识的相似性与利用式学习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竞争性的网络观点通过对不同学习模式的影响显示出其正确性。这表明,企业家可以通过构建不同的网络来平衡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特别的,论文考察了过度信任问题,过度信任被认为不利于创新性的探索式学习(Zahra,et al.,2006),因此,论文期望信任与探索式学习呈倒U型关系。结果表明:信任的回归系数为正,信任平方的回归系数为负,但二者均不显著。不过,这也提醒我们,信任的作用并不总是正面的。(2)网络维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论文通过两种方式来考察网络维度之间的关系:一是通过逐步将网络变量引入回归模型,考察后引入变量对已经进入变量的显著性是否有削弱作用,如果是,则说明后者对前者具有替代作用。结果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这证实了Seibert,et al.(2001)关于网络维度可以一起发挥作用的观点:二是通过考察网络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判断网络维度之间是否具有依赖或互补关系。研究发现:结构洞与教育异质性的交互作用与探索式学习显著正相关,同时,结构洞的显著性消失,而教育异质性的显著性依然稳健,这表明结构洞的作用可能依赖于教育异质性:其它维度之间没有发现显著关系。(3)关于网络、学习模式与机会识别关系的研究。研究发现:在网络变量中,只有教育异质性(同质性)与机会识别显著正(负)相关;探索式学习不仅与机会识别显著正相关,而且它在教育异质性与机会识别之间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利用式学习与机会识别之间没有显著关系。除了上述三个核心问题外,论文还考察了与之相关的另外两个问题:(4)企业家认知风格的影响。企业家学习受认知风格的影响(Ulrich&Colc,1987;Man,2006),论文的研究发现:企业家创新型认知风格与探索式学习显著正相关,与利用式学习显著负相关;当企业家具有高创新型认知风格时,网络结构洞的多少并不影响企业家的探索式学习,当企业家具有高适应型认知风格时,企业家与网络成员间知识的相似性程度的高低对利用式学习没有显著影响。(5)企业家个体特征和企业特征的影响。回归分析发现:①女性企业家、年龄比较大的企业家、有一定类似产业经验的企业家偏好利用式学习;②民营、外资和合资企业的企业家偏好探索式学习;③年龄在25岁以下的企业家、创业经验少的企业家机会识别能力偏低,高科技企业家的机会识别能力明显高于其它产业的企业家。最后,论文系统地归纳了研究结论,指出了论文所取得的理论进展和指导实践的建议,并对论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进行了客观分析。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篇章结构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评述
  • 2.1 企业家社会网络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2.1.1 企业家社会网络的概念
  • 2.1.2 企业家社会网络的测量维度
  • 2.1.3 国外企业家网络的经验研究
  • 2.1.4 国内有关企业家网络的研究
  • 2.1.5 企业家网络研究述评
  • 2.2 企业家学习的概念及相关研究
  • 2.2.1 企业家学习的概念
  • 2.2.2 企业家学习的理论研究
  • 2.2.3 企业家学习模式——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
  • 2.2.4 企业家学习相关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3.1 主要概念的界定
  • 3.1.1 企业家的界定
  • 3.1.2 企业家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界定
  • 3.1.3 企业家网络及有关变量的界定
  • 3.2 理论框架的提出
  • 3.2.1 企业家社会网络分析维度的整合
  • 3.2.2 链接企业家社会网络、学习模式与机会识别
  • 3.2.3 企业家认知风格对学习的影响
  • 3.3 研究假设
  • 3.3.1 网络结构特性与企业家学习模式的关系
  • 3.3.2 信任与企业家学习模式的关系
  • 3.3.3 网络内容维度与企业家学习模式的关系
  • 3.3.4 网络维度的交互作用与企业家学习模式的关系
  • 3.3.5 企业家认知风格与企业家学习
  • 3.3.6 企业家学习模式与机会识别的关系
  • 3.3.7 研究假设的归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 4.1 问卷设计
  • 4.1.1 自变量的测量
  • 4.1.2 探索式学习和利用式学习的测量
  • 4.1.3 机会识别测量
  • 4.1.4 控制变测量
  • 4.2 小样本测试
  • 4.2.1 企业家自我中心网络变量测量的有效性分析
  • 4.2.2 潜变量测量的有效性分析
  • 第5章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1 数据收集
  • 5.1.2 样本对象选择
  • 5.1.3 大样本调查
  •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
  • 5.2.1 企业家个体特征统计
  • 5.2.2 样本所在企业和产业特征统计
  • 5.2.3 样本的数据描述
  • 5.3 数据的有效性分析
  • 5.3.1 样本数据的探索性评估
  • 5.3.2 样本数据的验证性评估
  • 第6章 研究假设检验
  • 6.1 方差分析
  • 6.1.1 企业家个体特的方差分析
  • 6.1.2 企业和产业特征的方差分析
  • 6.1.3 方差分析的总结
  • 6.2 相关分析
  • 6.3 回归分析
  • 6.3.1 多元线性回归系数无偏估计诊断
  • 6.3.2 网络变量与学习模式之间的关系检验
  • 6.3.3 学习模式与机会识别关系的检验
  • 6.3.4 研究假设汇总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社会网络与企业家学习模型之间关系研究结论及讨论
  • 7.1.2 社会网络、学习模式与机会识别关系的研究结论
  • 7.2 研究结论的理论与实践含义
  • 7.3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调查问卷
  • 附录2:测量条款的描述性统计
  • 附录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探讨[J]. 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4)
    • [2].移动学习模式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探究[J]. 才智 2019(35)
    • [3].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模式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19(99)
    • [4].我国大学学习模式研究热点知识图谱[J]. 西部学刊 2019(21)
    • [5].“互联网+”环境下基于手机终端的高校移动学习模式研究[J]. 情报科学 2020(02)
    • [6].耳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5)
    • [7].学习型社会视域下终身学习模式探究[J]. 现代教育 2020(03)
    • [8].“两堂双环-多互动”课程学习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9].移动学习模式下微课程构图设计的分析探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0(05)
    • [10].基于移动学习模式的慕课课程建设与教学效果评价研究[J]. 高教学刊 2020(21)
    • [11].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移动学习模式构建研究[J]. 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12].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下独立学院体育慕课建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18)
    • [13].“互联网+”时代即时微学习模式探讨——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依托[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08)
    • [14].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师生共建在线学习模式实践路径[J]. 高教探索 2020(08)
    • [15].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移动学习模式研究与实施[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16].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研究[J]. 科技风 2019(10)
    • [17].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模式探索[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2)
    • [18].大学生创业网络学习模式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07)
    • [19].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模式的研究[J]. 现代交际 2019(14)
    • [20].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模式的创新及推广策略[J]. 智库时代 2019(48)
    • [21].构建“牧式”小组学习模式助力中职数学概念巩固教学[J]. 职业 2019(32)
    • [22].成人微型构建移动学习模式探究[J]. 教育观察 2019(19)
    • [23].创新高中计算机学习模式的策略分析[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9(11)
    • [24].互联网教育的学习模式创新探究[J]. 智库时代 2017(12)
    • [25].试论大数据对学习模式的影响[J]. 纳税 2018(07)
    • [26].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模式研究——以南阳理工学院软件学院为例[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07)
    • [27].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模式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8(16)
    • [28].基于“移动互联网+”资源的文化学习者泛在学习模式研究[J]. 林区教学 2016(12)
    • [29].浅析探究性学习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6(16)
    • [30].基于项目式学习模式的合作学习研究——以“东南亚旅游攻略设计”为例[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6(24)

    标签:;  ;  ;  ;  ;  

    社会网络视角的企业家学习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