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双酚A型聚芳酯(PAR)是一种耐高温高透明特种工程塑料,具有优良的耐热性、尺寸稳定性、耐冲击性、耐紫外线屏蔽性及机械力学性能等特性,在航天航空、汽车、电子电器及机械制造等领域已广泛应用。PAR属非晶态线性热塑性高聚物,可采用熔融法和溶剂法加工成型,由于其熔融塑化温度(Ts>320℃)高,熔体粘度大,熔融加工成大件薄壁制品十分困难。提高PAR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熔融塑化温度,在耐高温性能和易加工性能之间寻求较佳的平衡妥协是近年来PAR改性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从分子设计出发,调控PAR的分子量及其末端基的结构,降低熔融塑化温度,在PAR大分子链中引入大体积双酚芴结构单元,提高共聚物的耐热性能。本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以间苯二甲酰氯(IPC)、对苯二甲酰氯(TPC)和双酚A(BPA)为单体,二氯甲烷(DCM)为溶剂,三乙基苄基氯化铵(BTEAC)为相转移催化剂,采用相转移催化界面缩聚法合成系列双酚A型聚芳酯。以苯酚为分子量调节剂及封端剂,研究了单体摩尔配比及封端剂加入方式等对PAR分子量的影响,测定了聚合物的对数比浓粘度(ηinh)和熔融塑化温度(Ts),并考察了聚合物的分级试剂和聚合物反应体系的破乳剂。结果表明:当缩聚反应进入到1h2h时分5×5mL加入封端剂较适宜,总反应时间为67h,聚合物的ηinh可控制在0.681.43dL/g,且聚合物的熔融塑化温度在260270℃;工艺研究表明异丙醇能有效地分离低分子齐聚物,同时可作为较佳的破乳剂。2.以间苯二甲酰氯(IPC)、对苯二甲酰氯(TPC)和双酚A(BPA)为单体,二氯甲烷(DCM)为溶剂,单官能团酚类化合物为封端剂,三乙基苄基氯化铵(BTEAC)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相转移催化界面缩聚法合成系列不同端基的聚芳酯树脂。在界面缩聚过程中,优化单官能团酚类化合物的种类、加入时间以及用量来调控PAR的分子量及其末端基的结构。用FT-IR、1H-NMR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对聚合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过程中,选择单官能团酚类化合物的加入时间和用量可有效地调控聚合物的分子质量及端基的结构;封端后的PAR熔融塑化温度(Ts)有所降低,而热稳定性有所提高,有利于改善其熔融加工性能;封端后的PAR具有优良的机械力学性能,且其拉伸强度明显高于未封端的聚芳酯(拉伸强度72.474.5MPa,弹性模量1.11.2GPa,断裂伸长率12.431.8%)。3.以9,9′-双(4-羟基苯基)芴(双酚芴,BHPF)、双酚A(BPA)、间苯二甲酰氯(IPC)、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二氯甲烷(DCM)为溶剂,三乙基苄基氯化铵(BTEAC)为相转移催化剂,采用相转移界面共缩聚法合成双酚芴/双酚A型共聚芳酯(PAR-F/A)。在PAR大分子链引入大体积双酚芴结构单元,考察了其对共聚物耐热性能的影响。用FT-IR、1H-NMR对聚合物进行结构表征,DSC、TGA及力学性能测试对聚合物进行性能测试,并且进行了溶解性测试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AR-F/A共聚芳酯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当BHPF与BPA摩尔比值为1530/8570时,共聚物的Tg为209.5228.3℃,Ts为282298℃,且随着主链中双酚芴结构单元比例的增加而提高,热失重5%的分解温度(Td)为394415℃,具有较宽的熔融加工窗口;PAR-F/A能溶解于常见的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N,N-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采用溶剂法制成坚韧透明的薄膜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且具有优良的机械力学性能(拉伸强度5869MPa,弹性模量1.11.2GPa,断裂伸长率10.812.2%)。?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J]. 中国纤检 2017(12)
- [2].对位芳纶和聚芳酯纤维在高性能绳缆中的应用[J]. 合成纤维 2020(03)
- [3].最新专利[J].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20(02)
- [4].聚芳酯纤维定性鉴别方法[J]. 中国纤检 2018(05)
- [5].聚芳酯织物的光老化性能[J]. 纺织学报 2014(07)
- [6].高性能聚芳酯纤维的研制和表征[J]. 合成纤维 2012(04)
- [7].主链含磷可溶性聚芳酯的合成、表征及性能[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2(06)
- [8].新型含氰侧基可溶性聚芳酯的合成与表征[J]. 化工新型材料 2008(10)
- [9].热致性液晶聚芳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与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6(04)
- [10].热致性液晶聚芳酯纤维的制备与热处理[J]. 合成纤维 2011(05)
- [11].热致性液晶聚芳酯纤维的制备与结构研究[J]. 合成纤维 2012(09)
- [12].含叔丁基可溶性双酚AP型聚芳酯的制备及其性能[J]. 合成树脂及塑料 2019(05)
- [13].聚芳酯纤维在纺织品中定量化学分析方法的研究[J]. 纺织报告 2018(05)
- [14].液晶偶氮聚芳酯的合成及性能[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5(09)
- [15].不同封端基对双酚A型聚芳酯结构与性能的影响[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2(05)
- [16].聚芳酯纤维的化学稳定性及其腐蚀降解[J]. 纺织学报 2019(12)
- [17].高摩尔质量双酚A型聚芳酯的合成工艺研究[J]. 塑料工业 2008(04)
- [18].热致液晶聚芳酯纤维的纺丝与固相缩聚[J]. 合成纤维 2013(12)
- [19].高性能液晶聚芳酯纤维的应用[J]. 合成纤维 2014(01)
- [20].粘度法测定双酚A型聚芳酯相对分子质量的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21].Ⅰ型热致液晶聚芳酯纤维的耐酸碱性[J]. 合成纤维 2019(05)
- [22].聚芳酯液晶纤维的成形与热处理[J]. 纺织科技进展 2012(06)
- [23].不同分子量热致性液晶聚芳酯相转变温度的测定[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 [24].热致性液晶聚芳酯纤维的后固相聚合宏观动力学[J]. 合成纤维 2013(01)
- [25].热致液晶聚芳酯/聚醚醚酮复合纤维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J]. 合成纤维工业 2013(06)
- [26].热致性液晶聚芳酯纤维表面的化学修饰[J]. 合成纤维 2013(11)
- [27].加捻对热致液晶聚芳酯初生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03)
- [28].聚芳酯的研究进展[J]. 山东化工 2011(02)
- [29].最新专利[J]. 合成纤维工业 2015(02)
- [30].耐高温滤料的三防整理工艺探讨[J]. 纺织导报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