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区民歌演唱技巧探究

唐山地区民歌演唱技巧探究

论文摘要

唐山地区民歌作为冀东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流传着题材多样、形式多变、风格迥异的民歌。这些民歌之所以能形成现在的演唱风格及润腔技巧,是和千百年来历史地理的变迁、勤劳智慧的唐山人民文化的积淀,还有各民族、各地区文化交流与融合分不开的。唐山地区民歌以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或民间故事传说为主要内容,以“中起高抛低落”的旋律线条和带有“老呔”方言声调的旋法特点,以明亮质朴且刚柔相济的演唱风格,更以“上挑下滑”的润腔以及儿化音、花舌音、断腔和归鼻韵等演唱技巧的巧妙运用,世世代代愉悦着唐山地区人民的生活与劳作,展现着他们的智慧与坚韧不拔。同时,唐山地区民歌还为当地其它民间艺术形式如评剧、唐山皮影、乐亭大鼓等注入了大量音乐元素,使得这些地方剧种在发展成熟之后也对唐山地区民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在音乐表现上得以相互借鉴。民歌是世代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积累出的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有利于增进全民的文化自觉,有利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及世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维护民族精神传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极为重要的文化手段。”1同时,本人作为声乐专业的音乐学研究生,亦作为河北省从事民歌研究的音乐工作者,更有义务为我省民歌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文章结合本人三年来所学的理论及专业知识,在各位学者、专家研究的基础上,对唐山地区民歌的演唱技巧做出了进一步探讨。本文从全面了解唐山地区民歌的历史、地理、人文风俗及民歌的分类出发,对唐山地区民歌的艺术特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分析,并通过对老民歌艺人的演唱录音和现在民间歌手以及一些专业歌手的演绎,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唐山地区民歌的演唱风格和润腔技巧,其目的就在于深入的汲取民族民间音乐的精华,从而丰富民歌演唱的各种技巧,同时也为唐山地区民歌的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尽一份力,让这朵散发着泥土芳香的艺术奇葩更加艳丽。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唐山地区民歌概况
  • 第一节 民歌的产生和发展
  • 一、历史因素
  • 二、地理因素
  • 三、人文风俗因素
  • 第二节 民歌分类
  • 一、体裁形式
  • 二、题材内容
  • 第二章 唐山地区民歌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民歌旋律的特色
  • 一、音阶、调式特色
  • 二、音程特色
  • 三、节奏、节拍特色
  • 四、句式结构特色
  • 第二节 歌词中的方言特色
  • 一、唐山方言特点
  • 二、衬词、衬腔特点
  • 三、方言对民歌旋律的影响
  • 第三节 民歌与其它民间姊妹艺术的相互借鉴
  • 一、与评剧的关系
  • 二、与唐山皮影和乐亭大鼓的关系
  • 第三章 唐山地区民歌的传统演唱技巧
  • 第一节 传统的演唱方法
  • 一、用气的传统理论
  • 二、民歌中的咬字吐字
  • 三、民歌中的共鸣
  • 第二节 丰富多彩的润腔技巧
  • 一、与字调相关的润腔
  • 二、技巧性润腔
  • 三、气质型润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唐山地区民歌演唱技巧探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