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力显微镜对氧化应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研究

原子力显微镜对氧化应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利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发生脂质过氧化,建立氧化应激模型。研究内皮细胞从功能受损进展到结构改变的规律和特点,并试图完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在内皮细胞表面的结构重现。方法:以0.1%I型胶原酶37℃消化15-20min人脐静脉内皮,分离获得的原代HUVEC用低血清内皮细胞专用培养基重悬,37℃、5%CO2孵箱内培养至融合后传代;用VIII因子相关抗原鉴定内皮细胞,将第2-3代细胞用于实验。将细胞传代,以一定的密度接种入培养板或塑料培养皿,使其于24小时内贴壁生长,并达80%融合;以终浓度为100μg/m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HUVEC共同培养,按培养时间的不同分为0h、4h、8h、16h四实验组,各组内设对照组,以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ox-LDL。MTT比色法比较四组细胞增殖活性;取细胞上清液比较四组细胞NO的含量以判断HUVEC的功能状态;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各组贴壁HUVEC表面超微结构;选取0和16小时实验组细胞进行ICAM-1免疫胶体金标记,在AFM下通过寻找金颗粒,对ICAM-1分子进行定性,从而在内皮细胞表面重现ICAM-1分子。结果1 8h实验组活HUVEC数量低于0h实验组(P<0.05),16h实验组活细胞数较0h、4h、8h实验组进一步减少(P<0.05)。16h对照组活细胞数较0h、4h、8h对照组增加(P<0.05)。8小时后实验组细胞数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2 8h实验组NO含量低于0h和4h实验组(P<0.05);16h实验组NO含量较8h实验组进一步降低(P<0.05)。四对照组NO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8小时后实验组NO含量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3 4h实验组HUVEC表面颗粒开始聚集,分布出现紊乱,大的突起开始出现,且高于0h实验组;8h实验组与0h、4h实验组相比表面突起更加明显,出现少量孔洞;16h实验组与0h、4h、8h实验组相比,突起显著增多,且出现较多空洞。0h、4h、8h及16h实验组粗糙度分别为13.666±2.196nm、15.904±2.203nm、17.688±2.076nm、21.609±1.867nm,两两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0h、4h、8h及16h对照组粗糙度分别为13.627±2.218nm、13.659±2.183nm、13.665±2.175nm、13.974±2.478nm,两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4小时后实验组粗糙度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4金标记二抗分子中的金颗粒在AFM Phase相图片中表现为无拖尾的高亮斑,大小为21.548±1.692nm,对应的Height相图片中可见对应的二抗分子,表现为类圆形颗粒,大小为50.944±4.404nm。5 0h实验组细胞经胶体金标记后,AFM Phase相中仅见少量高亮斑,大小为53.826±5.367nm,与金标记二抗涂片的Phase相中高亮斑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对应的Height相中无对应的类圆形颗粒。16h实验组细胞Phase相中可见较多高亮斑,大小为21.355±1.905nm,与金标记二抗涂片的Phase相中高亮斑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应Height相中对应位置可见类圆形颗粒,大小为51.610±4.752nm,与金标记二抗涂片的Height相中类圆形颗粒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6对胶体金标记的16h实验组细胞Height相进行三维重建,可见半球形的金标二抗,与之比邻处为形态不规则的突起,似山峰状,平均大小为170nm×220nm,Z轴上平均高度为22±2.326nm。结论1 ox-LDL可抑制HUVEC的增殖活性,减少活细胞数目,致HUVEC的功能减退,呈时间依赖性。2在氧化应激过程中,HUVEC表面超微结构在较早期就发生了改变,并随时间推移呈现动态变化。3 HUVEC表面增多的颗粒中存在ICAM-1成份,其抗原抗体复合物在细胞表面似山峰状。AFM结合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在对细胞表面成份的定性分析、形态描述等方面具有可行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研究论文 原子力显微镜对氧化应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子力显微镜在细胞实验中的应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氧化应激对断奶仔猪的影响及营养的调控作用[J].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5)
    • [2].吸烟与非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症氧化应激和肺功能的对比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6(16)
    • [3].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与肺功能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5(06)
    • [4].冬季雾霾多,如何健康饮食[J]. 中国老年 2016(01)
    • [5].氢治疗疾病的原理及其应用进展[J]. 现代养生 2017(10)
    • [6].高血压妊娠患者的氧化应激标志物与δ-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J].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0(03)
    • [7].氧化应激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J]. 河北医药 2019(20)
    • [8].神经细胞氧化应激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科技展望 2016(35)
    • [9].中药抗肝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J]. 医药导报 2013(12)
    • [10].氧化应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J]. 现代临床医学 2010(02)
    • [1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氧化应激研究进展[J]. 江苏医药 2008(11)
    • [12].氧化应激与神经系统变性疾病[J].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8(06)
    • [13].仔猪氧化应激及硒的抗氧化效应与机制[J]. 饲料与畜牧 2008(06)
    • [14].氧化应激的产生及其对畜禽肝脏功能的影响与机制[J]. 动物营养学报 2019(08)
    • [1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化应激和抗氧化治疗的研究进展[J]. 转化医学杂志 2019(05)
    • [16].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网膜素水平与氧化应激的关系[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08)
    • [17].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氧化应激[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16(03)
    • [18].解决猪的氧化应激[J].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4(12)
    • [19].氧化还原信号和氧化应激/还原应激[J]. 毒理学杂志 2015(01)
    • [20].氧化应激检测在男性不育临床中的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4(22)
    • [21].氧化应激作用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16)
    • [22].尿酸和氧化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3(05)
    • [2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氧化应激的关系[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1(16)
    • [24].氧化应激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J]. 中国病案 2010(02)
    • [25].氧化应激与男性勃起功能障碍[J].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9(03)
    • [26].血清炎症因子在子痫前期病人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与氧化应激因子的相关性[J].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0(06)
    • [27].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研究进展[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01)
    • [28].功能性氨基酸调控猪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9(03)
    • [29].氧化应激对猪肠道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J]. 动物营养学报 2018(08)
    • [30].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治疗氧化应激诱发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事 2018(08)

    标签:;  ;  ;  ;  

    原子力显微镜对氧化应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膜表面超微结构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