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相干光反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半导体激光器,非相干光反馈,微波频率梳
非相干光反馈论文文献综述
赵茂戎[1](2015)在《基于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微波频率梳》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频率梳(MFCs)因可同时提供多频微波信号而在雷达探测、宽带无线通信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基于电学方式的微波频率梳产生方案虽能获得带宽达几个GHz甚至十几GHz的微波频率梳信号,但由于这种频率梳梳距不能灵活调节而使其应用受到了限制。另外,受电子频颈的限制,这种电子电路产生方案很难向更高带宽扩展。近年来,基于光学方式产生微波频率梳的方案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基于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SL)获取微波频率梳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就非相干光反馈系统而言,由于非相干光反馈只作用于载流子而不作用于光场,因而具有对反馈光相位变化不敏感的特征。另一方面,非相干光反馈系统属全光系统,不受电子器件带宽的限制,能满足超宽带微波频率梳产生的要求。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可调谐超宽带微波频率梳的新型全光系统,并对该系统所产生的微波频率梳特征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参数条件下,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能工作在规则脉冲(RP)态,并且在10dB幅值变化范围内,能产生带宽超过40GHz的微波频率梳。对于一个固定注入电流,微波频率梳的梳距(重复频率)可以通过改变反馈延迟时间和反馈强度而调谐,且调谐范围随着注入电流的增加而增加。微波频率梳的线宽对反馈延迟时间和反馈强度的变化比较敏感,通过精细调谐反馈延迟时间和反馈强度可以得到低至几十KHz的线宽。另外,本文给出了微波频率梳的幅值变化、重复频率和线宽在反馈延迟时间和反馈强度构成的参数空间的分布图。(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5-04-01)
黄果,许黎,陈庆利,门涛[2](2012)在《非相干光反馈的半导体激光器混沌保密通信性能分析及其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研究了非相干光反馈同步系统内部参数失配对系统同步性能的影响,并与相干光反馈的完全同步系统以及广义同步系统进行了比较,其次研究了非相干光反馈采用叁种不同的信号调制解调方式(CSK,CMS,ACM),对叁种不同频率(250 MHz,2.5GHz和12.5GHz)的信号进行了调制解调。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可知,非相干光反馈混沌同步系统相对于相干光反馈完全同步系统更易于实现,同时保留了一定的对参数失配的敏感特性,从而确保了该系统比相干光反馈广义同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信号解调时,CSK只能解调出250MHz信号,CMS能解调出2.5GHz信号,ACM能够解调出高达12.5GHz的信号。(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12年07期)
凌进中,马军山,许炯[3](2011)在《非相干光反馈表面轮廓测量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值研究了非相干光反馈时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随反馈系数的变化关系以及待测物体离焦量与反馈系数的关系。提出了基于非相干光反馈的表面轮廓测量系统,并实验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完成了对一元硬币的二维平面扫描成像,并分析了实验结果中的误差以及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光学技术》期刊2011年02期)
平鑫鑫[4](2011)在《非相干光反馈对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光注入、光反馈、光电反馈等外部微扰下,半导体激光器将呈现丰富非线性动力学行为。由于这些非线性行为在光互连、光储存、光混沌保密通信等领域具有的广泛应用价值而备受关注。早期的研究大多着眼于单个扰动下半导体激光器的动态特性。最近,文献报道了在一个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中再引入光电反馈后,系统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及其相关的应用。相对于光电反馈而言,非相干光反馈同样因不受反射光位相的影响而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非相关光反馈由于反馈中无电子器件还不会受到带宽的限制。因此,对半导体激光器在光注入、非相干光反馈的同时作用下的动态特性研究将更具价值。在本文中,基于一个带非相干光反馈的半导体激光器(副激光器)在来自于另一个激光器(主激光器)的外部光注入下所满足的速率方程,数值仿真了反馈强度、注入强度、主副激光器间的频率失谐对副激光器动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馈强度和频率失谐一定的情况下,随注入强度的变化,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丰富的动态输出特性,除了在单个微扰下产生的单周期(P1)、倍周期(P2)、四周期(P4)、混沌(CO)等动力学现象之外,还可以观察到规则脉冲(RP)、倍周期脉冲(P2P)、四周期脉冲(P4P)、准周期脉冲(QP)以及混沌脉冲(CP)等状态。并由此观察到了光注下的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输出通向混沌脉冲的两条典型的路径,即倍周期脉冲路径和准周期脉冲路径。最后,本文给出了反馈强度取不同值时,光注入下的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动力学状态随频率失谐和注入强度的变化图。结果显示:与只有光注入时的情形相比,引入非相干光反馈后激光器的动力学行为将更加丰富。随着非相干光反馈强度的增大,混沌输出区域明显扩大。(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1-03-01)
操良平,夏光琼,邓涛,林晓东,吴正茂[5](2010)在《基于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双向混沌通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双向混沌通信系统,数值研究了该系统的同步特性及通信性能.结果表明,当两个激光器参数一致时,系统能获得无延时的高质量混沌同步,实现实时双向通信;当激光器内部参数失配时,系统的同步性能及通信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该系统对参数失配的容忍性较好,在一定的参数失配范围内,系统仍能实现较好的双向混沌通信.(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08期)
张治理[6](2010)在《开环与闭环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混沌同步系统性能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基于半导体激光器(SLs)的混沌同步与保密通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半导体激光器在受到如光反馈、光注入、光电反馈等扰动下,可得到混沌输出。当两个半导体激光器可以实现较好的混沌同步时,掩藏在混沌混沌载波中的信息信号在接收端就能被解调出来。相对于相干光反馈而言,非相干光反馈因其对位相的变化不敏感,因而可降低系统对工作环境的要求;而相对于光电反馈而言,非相干光反馈不存在带宽的限制,因此,一些学者提出了基于非相干光反馈的混沌同步通信系统。在本文中,我们对开环与闭环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混沌同步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即使运行参量满足最优运行条件(k1=σ+K2对应闭环方案,κ1=σ对应开环方案),同步质量也会与耦合系数的大小密切相关。对于开环与闭环,它们的同步系数达到0.9所需要的最小耦合系数都随着发射激光器反馈系数的增加而增加;与开环结构相比,闭环系统比开环系统对参数失配更敏感.最后,我们采用混沌键控(CSK)加密方式比较了开环系统与闭环系统的通信性能。结果表明,信号在两种系统中都能得到很好的掩盖,但开环系统比闭环系统显示出更好的通信性能。这个结果与基于相干光反馈混沌同步系统是不一致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0-03-01)
许炯,马军山,胡菊菊[7](2009)在《基于非相干光反馈的表面轮廓测量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一种基于非相干光反馈的表面轮廓测量方法,对其进行了理论仿真研究。建立了基于非相干光反馈表面轮廓测量的系统模型,分析了不同反馈光耦合强度的输出特性,系统的稳定状态,注入电流对系统的影响,以及反馈强度和表面深度的关系结果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对系统参数设计具有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光学仪器》期刊2009年06期)
胡菊菊,马军山[8](2009)在《基于非相干光反馈与注入的级联混沌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基于延迟非相干光反馈与非相干光注入的级联混沌同步方案,与相干方案相比,该方案不需要频率完全匹配.数值研究结果表明,在其他参量匹配的情况下,发送机与接收机能实现完全同步.通过混沌键控方法,实现了信息的编码与解码.由于该级联方案具有非相干,宽带宽和多信息点传输的特点,所以在物理实现上很有吸引力,在全光中继通信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许黎[9](2008)在《基于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保密通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计算机和各种通信网络的日益普及,保密通信已成为计算机通信、网络、应用数学、微电子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热点。混沌运动是指在确定性非线性系统中出现的类似随机的行为。混沌信号具有遍历性、非周期、连续宽带频谱、似噪声的特性,特别适合于保密通信领域。混沌同步的实现为混沌保密通信提供了理论基础,使得混沌同步及其应用研究成为21世纪大有发展前景的高新科技。作为光通信系统中最理想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通过反馈或外部注入可以产生较大混沌载波带宽和高维混沌,从而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将对半导体激光器基于外部光反馈的混沌特性和同步原理及其在同步保密通信应用进行研究。本文首先系统的介绍了混沌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混沌的定义,混沌的基本特征,通向混沌的道路及混沌同步的定义,混沌同步的一般判别法,并在此基础上对基于反馈的混沌同步方法进行详细介绍。然后研究半导体单模激光器的混沌特性。单模激光器的输出经过短时间的弛豫振荡之后便达到稳定,不会出现混沌,因此本文研究通过反馈使其增加一个自由度而达到混沌。反馈主要有两种方法:光电反馈和全光反馈;其中全光反馈同步系统分为:相干光反馈和非相干光反馈,本文简要介绍了光电反馈,然后分类介绍全光反馈。相干光反馈同步系统又分为:完全同步系统和强注入同步系统。从Matlab模拟的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的输出可以知道,完全同步系统中两激光器的输出完全一致,这必须要求两激光器高度一致;而强注入同步系统中,接收端的激光器处于锁定的状态,副激光器的输出只会呈现出和主激光器的输出轨道相似的运动,因此对两激光器没有特别的要求。在对参数失配模拟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完全同步对参数失配非常敏感,只要存在很小的频率失谐或参数失配将很大程度的影响系统的同步性能,因此完全同步在实际中是很难实现的,而强注入同步对参数失配又具有极好的容忍性,这就很可能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偷听者窃取。本文重点研究的非相干光反馈同步系统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混沌保密通信方式中,由于非相干光反馈同步系统中的反馈光仅作用于载流子密度而不作用于光场,因此频率失谐不影响系统的同步。本文根据非相干光反馈同步系统的理论模型,数值模拟了系统的内部参数失配对系统同步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非相干光反馈对参数失配的敏感度相对于相干光反馈同步系统来讲介于完全同步与强注入同步之间,因此它既具有强注入同步系统一样易于实现的优点,也保留了对参数失配的一定敏感性。最后在非相干光反馈同步系统中对叁种频率信号的调制和解调进行数值模拟后得到,在信号调制时,不同频率的信号都能很好地隐藏于混沌光中。在信号解调时,调制频率为250M时,采用CSK(chaos shift keying),CMS(chaos masking)都能很好地解调出信号;但随着频率的增大到2.5G时,CSK便不能解调出信号,CMS的解调质量变差;当频率再次增大到12.5 G时,CSK,CMS都不能解调出信号;而ACM(additive chaos modulation)即便在调制频率高达12.5G时,也能很好地解调出信号。(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8-04-01)
马军山,顾文华[10](2007)在《非相干光反馈与非相干光注入混沌同步通信系统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非相干光反馈与非相干光注入激光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进行了理论仿真研究.本系统为Pecora-Carroll混沌同步系统,基于Lang-Kobayashi速率方程,建立了发送激光器和接收激光器的理论模型.利用该模型分析了同步建立时间、同步误差,混沌键控编码/解码以及调制速率等特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具有很好的同步性能和保密性,混沌同步时间约为1 ns ,混沌键控编码速率可达1 Gbit/s.研究结果对非相干光反馈与非相干光注入激光混沌同步保密通信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非相干光反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首先研究了非相干光反馈同步系统内部参数失配对系统同步性能的影响,并与相干光反馈的完全同步系统以及广义同步系统进行了比较,其次研究了非相干光反馈采用叁种不同的信号调制解调方式(CSK,CMS,ACM),对叁种不同频率(250 MHz,2.5GHz和12.5GHz)的信号进行了调制解调。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可知,非相干光反馈混沌同步系统相对于相干光反馈完全同步系统更易于实现,同时保留了一定的对参数失配的敏感特性,从而确保了该系统比相干光反馈广义同步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信号解调时,CSK只能解调出250MHz信号,CMS能解调出2.5GHz信号,ACM能够解调出高达12.5GHz的信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相干光反馈论文参考文献
[1].赵茂戎.基于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产生微波频率梳[D].西南大学.2015
[2].黄果,许黎,陈庆利,门涛.非相干光反馈的半导体激光器混沌保密通信性能分析及其仿真[J].光电子.激光.2012
[3].凌进中,马军山,许炯.非相干光反馈表面轮廓测量实验研究[J].光学技术.2011
[4].平鑫鑫.非相干光反馈对光注入半导体激光器动力学行为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
[5].操良平,夏光琼,邓涛,林晓东,吴正茂.基于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双向混沌通信研究[J].物理学报.2010
[6].张治理.开环与闭环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混沌同步系统性能比较[D].西南大学.2010
[7].许炯,马军山,胡菊菊.基于非相干光反馈的表面轮廓测量仿真研究[J].光学仪器.2009
[8].胡菊菊,马军山.基于非相干光反馈与注入的级联混沌系统研究[J].光子学报.2009
[9].许黎.基于非相干光反馈半导体激光器的混沌保密通信[D].西南大学.2008
[10].马军山,顾文华.非相干光反馈与非相干光注入混沌同步通信系统仿真分析[J].光子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