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新词语比较研究 ——以新词语的生成类型为中心

中韩新词语比较研究 ——以新词语的生成类型为中心

论文摘要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强的应变性。它能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地调整与创新,从而完善、丰富起来。因此,社会生活中很多变化都会在词汇中得到反映。新词语的产生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语言的词汇系统。本文搜集了近二十年以来大量的韩汉语新词,本文将在对当代汉语及韩语新词语的含义、特征、产生原因及研究现状等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着力探讨当代汉语与韩语新词语的几种生成类型,力图揭示当代汉语及韩语词汇在造词法方面的特点及两者异同。本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并介绍了韩汉语新词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现状。第二章阐述了新词语的概念,并将新词语与其它相似概念进行区分,明确了新词语的时间界定问题,对新词语的产生原因,特点及分类问题进行了考察。第三章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对汉语新词语生成类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类,从而总归纳结出韩汉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韩汉语新词语共同的生成类型主要有三种:旧词新用(意义的添加、新的组合方式),借用外来词语,缩略词,此外还有借用网络词汇、专业用语普遍化等,方言词的运用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新词语生成类型。第四章在通过对两国新词语的生成类型进行分类比较、归纳后,总结韩汉语新词在形态上,意义上表现出的异同点。第五章为结论部分。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录
  • 正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2014年~2016年汉语新词语来源及特征分析[J]. 品位经典 2019(02)
    • [2].汉语新词语研究的梳理与评析——基于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 2017(01)
    • [3].浅论现代汉语新词语[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 [4].现代汉语新词语刍议[J]. 黑龙江科学 2017(01)
    • [5].基于社会语言学的现代汉语新词语发展研究[J]. 语文建设 2016(18)
    • [6].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构词理据[J]. 文化学刊 2016(10)
    • [7].近10年间汉语新词语中的“外语模因”现象[J]. 语文建设 2014(33)
    • [8].汉语新词语外译词典出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以《新时期新词语英译参考》为例[J]. 记者观察 2020(18)
    • [9].略谈汉语新词语的维吾尔语翻译[J]. 记者观察 2020(26)
    • [10].汉语新词语英译法浅析[J]. 文教资料 2010(33)
    • [11].浅议汉语新词语的规范问题[J]. 语文学刊 2014(02)
    • [12].浅析汉语新词语的类型特质[J]. 语文学刊 2008(18)
    • [13].汉语新词语本体研究概述[J]. 文教资料 2011(19)
    • [14].试论现代汉语新词语[J]. 语文学刊 2012(18)
    • [15].基于社会语言学的现代汉语新词语研究[J].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7(06)
    • [16].汉语新词语教学实践与思考[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7(Z3)
    • [17].现代汉语新词语产生途径分析[J]. 中华少年 2016(20)
    • [18].现代汉语新词语造词法阐述[J]. 青年文学家 2015(27)
    • [19].近年来汉语新词语研究[J]. 青年文学家 2013(27)
    • [20].汉语新词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魅力中国 2009(13)
    • [21].试论汉语新词语的隐退现象[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 [22].汉语新词语对汉语言发展的意义和影响[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23].现代汉语新词语的色彩意义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15)
    • [24].汉语新词语产生的方式[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12)
    • [25].近十年汉语新词语使用情况分析[J]. 赤子(上中旬) 2015(16)
    • [26].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新词语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策略[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4(07)
    • [27].原型范畴理论和现代汉语新词语[J].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 2015(08)
    • [28].试论中国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流行及其特征[J]. 山西青年 2018(10)
    • [29].汉语新词语文化内涵分析[J]. 考试周刊 2010(48)
    • [30].近十年汉语新词语的构词、语义、语用特点分析[J]. 语言文字应用 2014(04)

    标签:;  ;  ;  ;  

    中韩新词语比较研究 ——以新词语的生成类型为中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