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阈下的非政府组织功能研究

法治视阈下的非政府组织功能研究

论文摘要

当下中国业已展开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以政府推进为主要特征。这一模式的选择有其历史必然性,也有其内在的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之局限。当代市民社会理论在市场与国家之间开放出了一个中间地带,为个体权利与国家权力的信息传递和能量互释提供了交换的场域。在这个“第三域”(第三部门)中广泛存在并活跃其间的主要主体乃是以自治性、非营利性、自愿性、多元性、开放性、合法性和代表性等为基本特征的非政府组织。针对国家立法之治的理性限度,非政府组织能够将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聚合为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权利主张,作为代议制立法的外部补充机制构成一种非正式的民主立法程序;非政府组织的独立、自治品格能够一定程度地满足社会的秩序化需求,是社会自我型构秩序之能力的直接体现;非政府组织以组织化、建制化的形式将社会成员的个体权利凝聚为社会权力,使国家公权力的行使在权力制衡制度之外得以获取源于外部的社会制约机制。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重要价值目标,由互益性或公益性功能所决定,非政府组织对社会公共利益具有直接的确证和实现作用。非政府组织作为市民社会的主体构成了法治的社会之维,能够为政府推进型法治实践提供动力支援。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一章 当代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的简要反思——兼及法治概念的讨论
  • 一、法治理论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 二、作为分析工具的法治概念
  • 三、政府推进型法治实践及其难题
  • 第二章 国家、个体抑或社会——现代法治的动力基础分析
  • 一、现代法治观的方法论基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立
  • 二、渐进理性主义与建构理性主义:西方法治实践与理论的两条路径
  • 三、“全球结社革命”的兴起及其启示
  • 第三章 非政府组织与法治的社会基础
  • 一、第三部门理论与非政府组织
  • 二、非政府组织——法治的社会之维
  • 第四章 非政府组织的法治功能分析
  • 一、代议制立法与非政府组织的立法参与功能
  • 二、非政府组织与社会秩序的自我型构
  • 三、非政府组织与国家权力的制约
  • 第五章 非政府组织与法治的公益向度
  • 一、社会公共利益——现代法治的应有价值目标
  • 二、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实现
  • 余论
  • 一、补充研究:非政府组织的负面社会功能
  • 二、超越渐进理性主义与建构理性主义:社会法治的滥觞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后 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财经政法资讯 2009(05)
    • [2].浅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演进及其当代意蕴[J].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 [3].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的探析[J]. 现代交际 2020(01)
    • [4].论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5].尼采的市民社会理论[J]. 政治思想史 2020(02)
    • [6].市民社会理论生成的逻辑架构[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3)
    • [7].论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知与行 2017(05)
    • [8].马克思和哈贝马斯市民社会理论比较探析[J]. 学理论 2017(04)
    • [9].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三维探析——对培育我国公民社会的启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17(02)
    • [10].论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转向[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08)
    • [11].一个新的视角:平田清明市民社会理论的理性审视[J]. 理论月刊 2015(12)
    • [12].斯密的市民社会理论:马克思借以回到现实的经济学环节[J]. 哲学研究 2015(12)
    • [13].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治理创新[J]. 甘肃社会科学 2016(01)
    • [14].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多维审视及其当代价值[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 [15].论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J]. 西部皮革 2016(12)
    • [16].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发展我国协商民主的启示[J]. 人力资源管理 2016(08)
    • [17].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的多维意蕴与当代价值[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Z1)
    • [18].市民社会理论的变迁及其对中国的现实意义[J]. 商 2015(33)
    • [19].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效应——以平田清明为中心的思想史考察[J]. 南京社会科学 2015(10)
    • [20].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J]. 法制博览 2015(30)
    • [21].探析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 2012(00)
    • [22].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读《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有感[J]. 读书文摘 2015(02)
    • [23].市民社会理论及我国市民社会构建初探[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3(06)
    • [24].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现实指向[J].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0(00)
    • [25].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探析[J]. 南方论丛 2011(02)
    • [26].市民社会决定国家:马克思与哈贝马斯两种实践性批判[J]. 学术交流 2020(01)
    • [27].重思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J]. 学术月刊 2020(09)
    • [28].近代市民社会理论的裂变聚变及其思想史效应[J]. 东南学术 2018(01)
    • [29].虚设的理论与现实的困扰——所谓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之辨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3)
    • [30].日本战后市民社会理论的逻辑演进与当代启示[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7(01)

    标签:;  ;  ;  ;  ;  

    法治视阈下的非政府组织功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