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强流脉冲离子束因其自身的诸多优越性,在材料领域里越来越受到重视。不同能量密度的束流因与靶作用效果不同而用来进行不同的研究目的,较低的能量可以直接用于改性,较高的能量既可以用来改性又可以用来沉积薄膜及制备纳米粉。如何针对不同的靶材控制工艺参数达到实现不同的目的,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不能仅凭经验确定,因而建立有效的数值方法来解决这一非线性问题是非常必要的。紧密结合我们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俄罗斯引进的TEMP型强流脉冲离子束(IPIB)加速器,根据拟合实测磁绝缘二极管(MID)电压波形以及采用法拉第筒检测的离子流密度建立了相应的物理模型,研究了IPIB辐照GaAs材料的过程中,材料内部温度场的变化,通过数值模拟找到GaAs靶发生熔化和汽化的能量阈值及其在一个脉冲时间内的温度场时空变化曲线。研究了辐照过程中热力学效应,建立了烧蚀过程的一维模型,对GaAs靶的烧蚀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脉冲处理过程中靶材内部的温度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在温度场的模拟过程中,首先通过实测数据拟合了脉冲宽度为70ns,加速电压峰值为300kV,平均脉冲束流密度为180A/cm2的电压和束流密度曲线以及功率密度函数。束流成分为H+70%、C+30%的IPIB垂直辐照GaAs材料,一个脉冲结束后,混合离子束的能量沉积深度为2.75μm左右,表面处沉积的最大能量是18.2kJ/cm左右。模拟结果给出了GaAs材料内部的温度时空分布和GaAs材料的熔化阈值为2.59kJ/cm,发生在脉冲开始后的第10ns。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接近。束流中不同种类离子份额会产生不同的辐照效应。模拟研究了MID阳极采用石墨和采用聚乙烯涂层:由于碳离子入射靶材射程较短,而氢离子相对较长,因而MID采用石墨阳极时(H+30%、C+70%),束流能量主要沉积在表层,适用于薄膜制备的研究;而采用聚乙烯涂层时(H+70%、C+30%),能量沉积相对较深,适用于材料改性的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强流回旋加速器若干先进技术研究进展[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9(S1)
- [2].大面积环形氚靶制备技术前期研究[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5(00)
- [3].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双层靶能量沉积的数值模拟[J]. 物理学报 2008(08)
- [4].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钢靶热力学效应数值模拟[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08(05)
- [5].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金属材料表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热加工工艺 2013(10)
- [6].100MeV强流回旋加速器径向靶的研制[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7(05)
- [7].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1.2344钢的显微组织和性能[J]. 表面技术 2014(06)
- [8].2.45GHz强流脉冲质子源[J]. 中国表面工程 2013(03)
- [9].β-CEZ钛合金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与计算机模拟研究[J]. 铸造技术 2014(12)
- [10].强流辐照飞机压气机叶片表层成分分析[J]. 滨州学院学报 2009(06)
- [11].强流离子束对金属表面强化的研究进展[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8(12)
- [12].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GH3536表面改性研究[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3(04)
- [13].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混合双层靶的Monte Carlo模拟[J]. 计算物理 2010(03)
- [14].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钨靶温度场演化数值研究[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15].TA15钛合金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J]. 金属热处理 2010(12)
- [16].高性能强流脉冲电子束源关键技术研究[J].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0(02)
- [17].强流脉冲离子束轰击对钛合金表面的损伤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1(03)
- [18].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对钛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0(05)
- [19].强流回旋加速器综合试验装置的研制[J]. 科学通报 2010(35)
- [20].基于陶瓷-金属焊接的强流二极管绝缘结构设计[J]. 高电压技术 2009(02)
- [21].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TA1与TC4表面形貌特征[J].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2014(05)
- [22].纯镁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及合金化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08(01)
- [23].纯钛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J]. 热加工工艺 2009(12)
- [24].强流回旋加速器综合试验装置注入线脉冲束传输的模拟计算[J].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 2011(00)
- [25].强流脉冲电子束40CrNiMo7钢表面合金化[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6)
- [26].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热应力耦合场数值模拟[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2(S2)
- [27].强流脉冲电子束表层改性过程的三维温度场数值模拟[J]. 核技术 2008(06)
- [28].强流离子束发射度测量技术[J]. 中国物理C 2008(S1)
- [29].强流脉冲电子束对50BA钢显微形貌的影响[J]. 热加工工艺 2018(04)
- [30].低能强流离子束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J].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