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开”的句法语义分析及“开”的虚化探索

“V开”的句法语义分析及“开”的虚化探索

论文摘要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V开”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V开”的句法分析、语义分析、语法化分析及比较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V开”结构的共时平面进行全面的描写,把动词后的“开”分为结果义、位移义和起始义,并用动词的“有界”和“无界”区分了动词后“开”所表示的几种意义。在对“V开”结构进行语义分析时,采取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找出“V开”结构隐性的语义内容和显性的句法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对“V开”中“V”的语义特征的分析,列出了能够进入“V开”结构的动词的类,并力图找出“V开”表示不同语法意义时形式上的标志。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接着本文对“V开”的句法特点和“V开”所在句式进行分析。我们从归纳句式的意义入手,对“V开”所在句式进行分类。在分类的同时,我们找出了一些形式特征,使得每个类在形式上都有所区别,做到了形式和意义相互验证,从而进一步考察了“V开”结构中“开”的意义和性质。同时本文从历时的角度入手,运用语法化的研究方法,探讨了“V开”结构的产生和发展演变的规律,接着描写了“V开”结构中“开”由词汇意义向语法意义发展的过程,并尝试从认知角度对“开”的虚化动因和虚化限制动因加以分析。我们认为“V开”结构中“开”从动作结果义到位移义再到起始义,是句法位置的改变和隐喻的结果。最后本文对“V开”结构中“开”意义相关或相近的结构进行比较,如“起来”、“上”等。我们认为“开”不论表示结果义、位移义还是起始义,都受到了“开”的空间意象的制约。所以虽然“开”、“起来”、“上”都可以表示起始义,但三者功能不完全相同,也不能相互替代。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零 引言
  • 0.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0.2 需要说明的问题
  • 0.3 研究状况的简介
  • 0.4 理论、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一章 “V 开”的语义分析
  • 1.1 “V 开”的语义类型
  • 1.2 “V开”的语义类型与动词的类
  • 1.3 “V 开”结构中“开”的语义图解
  • 1.4 “V 开”的歧义形式和类的交叉
  • 第二章 “V 开”的句法分析
  • 2.1 “V 开”的句法功能
  • 2.2 “V 开”的句法、语义分析
  • 2.2.1 “V 开”所在句式表示动作行为对施事或受事所造成的结果
  • 2.2.2 “V 开”所在句式表示通过动作使人或物体离开某处
  • 2.2.3 “V 开”句式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开始并持续
  • 第三章 “V 开”结构中“开”的历时演变
  • 3.1 现代汉语“V 开”结构中“开”的类型
  • 3.2 “V 开”结构的历时发展
  • 3.2.1 先秦及两汉时期
  • 3.2.2 魏晋南北朝时期──“VO 开”结构的出现
  • 3.2.3 隋、唐、五代──“V 开”和分离式动补结构“VO 开”的并存
  • 3.2.4 宋、元时期──“VO 开”的逐渐消失和表位移义“开”的出现
  • 3.2.5 明代──表位移义“开”的大量出现和表抽象结果义“开”的萌芽
  • 3.2.6 清代──表起始义“开”的产生和表抽象结果义“开”的大量出现
  • 3.2.7 清后至今──“V 开”的发展
  • 第四章 “V 开”结构中“开”的虚化动因
  • 4.1 “V 开”结构中“开”的虚化动因
  • 4.1.1 “开”虚化的语义动因
  • 4.1.2 主观化与“开”的虚化
  • 4.1.3 “开”虚化过程的认知动因 —— 隐喻和转喻
  • 4.2 “开”虚化限制的认知动因
  • 4.3 小结
  • 第五章 “开”的相关比较
  • 5.1 “开”与“起来”的比较
  • 5.1.1 “开”与“起来”表起始义的共同点
  • 5.1.2 “开”与“起来”表起始义的差异
  • 5.2 “开”与“上”的比较
  • 5.2.1 “开”和“上”表结果义的比较
  • 5.2.2 “开”和“上”表起始义的比较
  • 5.3 “开”与“下来”的比较
  • 5.3.1 “开”与“下来”表结果义的比较
  • 5.3.2 “开”与“下来”表时态义的比较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泛义动词“弄”的用法分析[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0(02)
    • [2].英汉存现动词事件类型、语法体和存现构式互动关系的比较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0(01)
    • [3].动词语义与论元结构的二语习得[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20(01)
    • [4].武汉,春天里的一枚动词[J]. 金融博览 2020(03)
    • [5].跨语言视角下动词复制结构的句法推导[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0(03)
    • [6].从致使动词到目的连词——海外华语中“俾”字句的来源及演变[J]. 语言科学 2020(03)
    • [7].类型学视野下的朝鲜语多动词结构研究[J]. 民族语文 2020(03)
    • [8].白山方言动词特殊小类探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09)
    • [9].从动词的角度分析“V+了”中“了”的语法意义[J]. 才智 2019(02)
    • [10].藏语动词形态变化的还原研究与实现[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28)
    • [11].试论形式动词、代动词和泛义动词[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11)
    • [12].俄语反身动词的语义特征及结构阐释[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6(04)
    • [13].探析补助动词“しまう”的用法转变——以江户时代到明治末期为主[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12)
    • [14].试论形式动词“造成”及其词汇化[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6)
    • [15].东北方言中泛义动词探析[J].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6(04)
    • [16].位置变化动词与结果副词共起条件及动因分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7(01)
    • [17].转述动词使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交际 2017(02)
    • [18].论“通顺”为感官动词翻译的主导策略[J]. 外文研究 2016(03)
    • [19].英语提升动词与控制动词的句法差异[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20].动词隐喻的多学科研究前沿[J]. 现代外语 2017(05)
    • [21].形式动词的共性特征与个体差异[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2].瞬间动作动词的确定和语义语法特征[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3].动词“给”对“与”的替换[J]. 殷都学刊 2016(02)
    • [24].汉译日中复合动词常见偏误分析[J].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5(01)
    • [25].与“自己”搭配动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J]. 大众文艺 2015(03)
    • [26].转述动词研究[J]. 科技资讯 2015(04)
    • [27].概念框架下毁灭类动词的变式分析[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03)
    • [28].自他对应动词“テイル”表示“结果状态”的习得研究[J]. 商洛学院学报 2015(03)
    • [29].春天是一个动词[J]. 兴趣阅读 2019(Z6)
    • [30].关于上古汉语给予动词的探讨[J]. 中华辞赋 2019(10)

    标签:;  ;  ;  ;  ;  

    “V开”的句法语义分析及“开”的虚化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