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职业倦怠是职业健康研究的热点。教师作为典型的助人职业,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教师职业倦怠对教师本人和学生有着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本论文对乌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进行了调查,对乌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乌海市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以期能够抛砖引玉,使更多的教师、学校管理者及社会关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共同寻找解决的途径。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引言。首先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做了界定,文章认为,教师职业倦怠是由于教师长期工作在压力情境下,持续的疲劳及在与他人相处中各种矛盾冲突而引起的挫折加剧,最终导致一种在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精疲力竭、麻木不仁的高度精神疲劳和紧张状态;同时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类型和表现进行了阐释,把教师职业倦怠分为精疲力竭型、狂热投入型、能力富余型三种类型,并从情绪衰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三个方面阐释了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其次,概要的做了相关研究的综述,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文章认为,认真研究乌海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和问题,科学地认识其产生根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在乌海市还是首创,其研究成果应该会对乌海教师全面了解自己所处的职业背景,提高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解决他们的职业困惑,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有特殊意义。第二部分对乌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获得调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得出乌海市教师职业倦怠的情况,接着本文用较多篇幅对乌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新课程改革对乌海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影响以及社会、学校及个人因素对乌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两大方面作了分析,并重点从社会过高的期望、公众认识的误区、家长过分的苛求、学校落后的管理、升学率的困惑、学生问题的困扰、工作负荷的重压、自我发展的受限、家庭经济状况的不良和个人因素等十个方面进行探因,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调查结论:一是乌海市中小学教师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问题,虽然问题不严重,但已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二是不同教龄的男女教师.,其职业倦怠有明显不同的变化趋势,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干预和调适;三是情绪问题是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先兆,但个人成就感问题却是导致其职业倦怠日益严重的关键;四是与全国综合情况相比,乌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第三部分为解决乌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提出了对策,文章认为应该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教师自身层面三个方面入手,应对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社会层面的对策有三点,一是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落到实处,二是引导建立合理理性的社会期望,三是搭建社会支持网络;学校层面的对策一是把好教师入职关,完善入职培训,提高职业化水平,二是推行人性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提高学校凝聚力,三是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职业胜任能力,四是为中青年教师搭建专业发展平台,五是给教师减负,减少检查、评比次数,六是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建立良性支援机制,七是注重正面引导,提高教师心理调适能力;教师自身层面的对策包括八个方面,一是增强自我效能意识,二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三是努力提升自身素养,四是发现教育的生命意义,五是以良好心态正确对待压力,六是积极参与课余活动,七是主动寻找宣泄场所,八是适时运动,让生理“机器”协调运转。第四部分是文章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