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卫生资源配置,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如何将筹集到的卫生资源分配到不同的领域、地区、部门和人群中去。卫生资源配置的方式,同其他经济资源配置一样,不外乎行政和市场两种手段。目前世界各国卫生资源配置的方式,已没有一个纯粹是行政或市场方式,而更主要的是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作用的混合模式。区域卫生规划作为市场和政府机制的有机结合方式,得到国外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推崇。本文对法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和美国等国卫生资源配置的现行政策进行了综述,其结果提示:上述各国目前均采用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区域卫生规划方式来配置卫生资源,虽然各国在卫生资源配置中均有一定的问题,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区域卫生规划更有效的方式来配置卫生资源。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利用世界银行的卫Ⅲ贷款,在浙江省金华市、江西省九江市和陕西省宝鸡市实施了“区域卫生发展项目”的试点工作。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对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进行了较为完善的阐述。1999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的指导意见》,对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背景、目标、原则、规划编制内容、方法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至2001年底,全国31个省(市、区)先后完成了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制定,相应的超过两百个地级市也完成了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对各自区域的卫生资源逐步展开调整。青海省是我国西部地区一个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其于2000年完成了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制定,2000年底各州(地、市)均完成了各自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01年开始实施。到2005年底,青海省“十五”区域卫生规划工作已结束。本课题为《青海省区域卫生资源配置研究》,为青海省“十一五”卫生规划重点课题。本课题受青海省卫生厅的委托,主要是对青海省“十五”期间卫生资源配置及区域卫生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系统评价,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青海省“十一五”卫生资源配置标准进行预测。本博士论文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对青海省“十五”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及区域卫生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结合青海省实际情况,通过定性和定量的论证,对青海省“十五”期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进行评价,以期发现焦点问题及探索原因,为青海省“十一五”医疗卫生规划提供政策参考和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应用政策分析方法、卫生统计学分析方法、公平性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焦点组访谈方法以及ROCCIPI技术分析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具体应用如下:1.政策分析方法:运用政策分析的方法,本研究对卫生部、青海省政府以及青海省卫生厅等发布的各类有关卫生资源配置或区域卫生规划的文件与政策进行分析。将上述文件或政策中对各级医疗机构发展规划及配置标准的要求及规定,同青海省各级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对照比较分析。2.卫生统计学分析方法:运用卫生服务需求测算公式,本研究对2005年青海省医疗卫生资源的需求数量进行了测算,将其同《2001-2005年青海省区域卫生规划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对2005年青海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预测数据进行比较,以此验证该规划的科学性;利用《2001-2005年青海省区域卫生规划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对2005年青海省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的预测数据同2005年青海省医疗卫生资源实际配置情况进行比较,以此来考核该规划的实际执行情况。3.公平性评价方法:运用基尼系数的方法,本研究对青海省2001年和2005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进行量化测算。4.综合评价方法:运用TOPSIS综合评价方法,本文对青海省2001年和2005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质量进行综合评价。5.焦点组访谈法:采用焦点组访谈的方法,本文对青海省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卫生规划开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找出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6.ROCCIPI技术分析方法:ROCCIPI是一种政策与立法的技术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揭示规则(Rule)—机会(Opportunity)—能力(Capacity)—交流(Communication)—利益(Interest)—过程(Process)—意识(Ideology)七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特定思维模式去透视各种社会问题,寻求最佳的对策。利用ROCCIPI技术分析方法,本文对青海省区域卫生规划实施过程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结合专家评议等方法,对提出的建议和对策进行可行性论证。主要结果1.各级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级综合医院各类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影响其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问题;州(地、市)级综合医院,除卫生技术人员不足外,其他基本能达到国家规定的配置标准,海东地区医院,目前各类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较低,应尽快补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配置要求,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其机构数量过少;影响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卫生技术人员不足;村卫生室在房屋建筑面积、设备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限制其发展的最主要问题是乡村医生收入过低。2.本研究利用卫生服务需求法,对2005年青海省各级医疗机构病床和医生需求数量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1-2005年青海省区域卫生规划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对2005年青海省病床和医生数量的预测数值同本研究中测算出的数值吻合度较高;结合本文对各级医疗机构设置以及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原则及规划内容的分析,本研究认为《2001-2005年青海省区域卫生规划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是科学的,也是符合青海省实际情况的。3.《2001-2005年青海省区域卫生规划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对2005年青海省各类医疗卫生资源的预测和规划同2005年青海省实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情况比较结果提示:《2001-2005年青海省区域卫生规划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执行情况不理想。4.本研究利用基尼系数方法,对青海省2001和2005年医疗卫生资源在人口和区域上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人口分布中,2001年和2005年青海省医疗卫生资源配置都一直是比较公平的,尤其是床位和卫生技术人员的人口公平性系数在2001年和2005年均小于0.1,为高度公平;在地理面积分布中,除医疗机构外,其余各类医疗卫生资源,在地理面积配置上一直为高度不公平,且2005年较2001年医疗卫生资源在地理面积上分布的不公平程度更为严重。5.本文利用TOPSIS法对青海省2001和2005年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较2001年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质量有所下降。研究创新1.文献研究提示: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有对2001-2005年我国第一次区域卫生规划执行情况的系统评价报告,尤其是以一个省为单位从卫生机构、床位、人员、设备等卫生资源配置各方面进行区域卫生规划系统评价的研究更未见有报道。2.本文根据青海省村卫生室门诊就诊率及均次纯收入等指标,测算出了乡村医生要达到相应收入需要的村卫生室理论服务人口数。政府可以按照村卫生室实际服务人口数量及乡村医生数量,对每个乡村医生进行收入补贴,以保证青海氏绱逡缴幕臼杖?另外政府将根据青海省各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以保证乡村医生对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积极性。3.对于青海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本文提出:根据其合理的服务半径,配备不同的交通工具并相应的给予交通补贴,以保证上述两机构公共卫生服务的正常开展。4.本文运用卫生服务需求的测算方法结合国家对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现行政策,验证出《青海省2001-2005年区域卫生规划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对2005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预测总体为科学和合理的,并通过该规划及标准对2005年的预期同2005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得出了《青海省2001-2005年区域卫生规划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未得到真正贯彻的结论。5.本研究运用ROCCIPI技术分析方法对《青海省2001-2005年区域卫生规划及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未得到真正贯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需要进行区域卫生规划立法的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医疗卫生资源配置论文; 区域卫生规划论文; 评价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