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推动了我国城市经济30年的快速增长。然而,2008年,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影响,推动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分工。我国城市在新形势下普遍面临着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及空间承载力下降的多重压力和瓶颈制约。因此,探索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新途径和新措施,从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模式转型,势在必行。苏州市是外向型经济的典型代表,产业转型迫在眉睫。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必须有相应的空间结构的重构来支撑。2010年,苏州国家级开发区达到8个,为产业转型提供了空间载体。以苏州为研究对象,为全国城市提供参考价值。本文从苏州市产业转型面临的国内外背景和苏州自身情况出发,结合苏州的产业结构,阐述了苏州市为什么要进行产业转型。探讨了苏州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研究了苏州市的空间结构如何重构来支撑产业的转型。分析了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和空间结构重构的相互影响,最后根据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重构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政策优化建议。
论文目录
中文提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 研究对象1.3 国内外研究状况1.3.1.国外研究状况1.3.2 国内研究状况1.4 研究方法1.5 基本思路和框架结构第二章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重构理论概述2.1 产业结构转型的相关理论综述2.1.1 产业结构的内涵2.1.2 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2.1.3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2.2 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的相关理论综述2.2.1 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2.2.2 城市空间结构重构的内涵2.2.3 城市空间结构划分及演变理论2.3 城市产业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的动态关系机制2.4 产业空间概念的提出与内涵2.4.1 产业的空间布局相关理论2.4.2 产业的空间布局相关模式第三章 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现状分析3.1 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外部环境与区域格局分析3.1.1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出现新的趋势3.1.2 中国经济发展与结构转型形成新的态势3.1.3 苏州市在长三角区域发展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3.2 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内部环境分析3.2.1 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优势3.2.2 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劣势3.2.3 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机遇3.2.4 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威胁3.3 苏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3.3.1 苏州市产业结构不合理3.3.2 苏州市产业发展受到土地状况的制约3.3.3 苏州市产业发展受到人口承载力的制约3.3.4 苏州市产业发展受到环境的制约第四章 苏州市产业结构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4.1 努力发展都市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深度4.2 工业方面,提升支柱产业,发展新兴产业4.2.1 努力提升支柱产业4.2.2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4.3 提高服务业发展质量,加大服务业比重4.4 实现三大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4.4.1 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4.4.2 农业和工业的融合发展4.4.3 农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第五章 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的空间结构支撑分析5.1 充分发挥开发区的“点”状带动作用5.1.1 苏州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5.1.2 苏州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对于苏州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5.1.3 苏州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应逐步推进“二次创业”5.1.4 苏州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对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空间支撑作用5.1.5 苏州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支撑作用5.2 强化各产业聚集带的“带”状推动作用5.2.1 苏州市产业空间聚集带现状分析5.2.2 苏州市产业空间聚集带未来发展分析第六章 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和空间结构重构的互动关系分析6.1 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是空间结构重构的动力6.1.1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定程度上引起产业空间的集聚6.1.2 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会引起产业空间的扩散6.1.3 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和扩散促成了比较完善的城镇体系6.2 苏州市空间结构重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第七章 苏州市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重构优化建议7.1 存在的问题分析7.1.1 各区产业同质现象严重7.1.2 中心城区辐射不利7.1.3 空间的容量不足、质量下降7.2 未来发展的政策优化建议7.2.1 结合自身特色,规划引导,发挥优势产业7.2.2 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提升辐射能力7.2.3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实现高度聚集7.2.4 多层次、多角度开发城市空间第八章 结语8.1 简要的结论8.2 创新与不足之处参考文献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城市产业结构论文; 城市空间结构论文; 苏州论文;
城市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重构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