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软实力的哲学研究

文化软实力的哲学研究

论文摘要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文化也实现了全球化。在这个进程中,文化软实力影响着整个一个国家发展的前景和命运。为了加强国家的文化安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创建意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意义,就必须从哲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化软实力。本文通过对文化软实力的哲学研究,从文化软实力范畴出发,透过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分析文化软实力的本质命题和核心所在,彰显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意义,进而从哲学角度去把握并进一步保障国家文化安全,增加国家的国防竞争力。全文的思路研究如下:首先是课题研究意义,重点谈到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青年人的影响之深,选题的意义由此可见它的急迫性。我分别从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来阐述深入的研究文化软实力对我国新时代建设的重要性;其次是软实力在美国被约瑟夫·奈提出的背景及内容并过渡到我国在十七大报告中重点提出了文化软实力,并将这一理论推广至各个领域,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深入研究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通过分析文化软实力的范畴,并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交往中分别分析美国的文化软实力及中国十七大报告中的文化软实力,从他们的联系、比较当中体现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意义;再次对文化软实力进行哲学分析,目的是由文化软实力的本质来探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认清文化软实力的实质即是文化认同,其区分为西方的“控制”意义与中国的“影响”意义。文化认同的核心是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最后通过回顾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的复兴,将文化软实力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相结合,从而使人们感觉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目前研究状况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研究思路、结构及创新之处
  • 第2章 文化软实力范畴的提出
  • 2.1 美国国情中的文化软实力
  • 2.1.1 美国文化软实力范畴
  • 2.1.2 美国软实力提出的背景
  • 2.1.3 美国文化软实力的实质
  • 2.2 中国国情中的文化软实力
  • 2.2.1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
  • 2.2.2 胡锦涛十七大报告提出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意义
  • 2.2.3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本质
  • 2.2.4 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
  • 2.3 两种文化软实力内容的“交融”
  • 2.3.1 东西语境中的软实力差异
  • 2.3.2 文化差异之根源
  • 第3章 文化软实力的理性分析
  • 3.1 文化认同
  • 3.1.1 文化认同的内涵分析
  • 3.1.2 文化认同类别分析
  • 3.1.3 文化认同的价值分析
  • 3.2 文化认同的核心分析
  • 3.2.1 文化的普遍性的根源
  • 3.2.2 文化的特殊性根源
  • 3.2.3 文化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 3.3 “普世价值”的理论及实质
  • 3.3.1 “普世价值”的含义
  • 3.3.2 “普世价值”实质上就是西方的价值
  • 3.3.3 “普世价值”与人类共同的价值
  • 第4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文化软实力的形成
  • 4.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4.1.1 文化软实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力体现
  • 4.1.2 意识形态是国家“软实力”的要件
  • 4.1.3 马克思主义对于提高中国“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 4.2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性
  • 4.2.1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意义
  • 4.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 4.2.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核
  • 4.3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 4.3.1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力量
  • 4.3.2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1(01)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现实与限度[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0(02)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新向度[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0(02)
    • [4].论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J].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2015(03)
    • [5].浅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的文化传承[J]. 教育革新 2017(12)
    • [6].邓小平南巡讲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启迪[J]. 科技风 2019(35)
    • [7].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的结合性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19(34)
    • [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流媒体担当[J]. 新闻战线 2019(23)
    • [9].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充分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J]. 中共党史研究 2019(10)
    • [10].新时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首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峰论坛”综述[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1].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23)
    • [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前提和核心[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9(06)
    • [13].客观规律与历史性:马克思主义科学概念的两重意蕴[J]. 科学社会主义 2019(06)
    • [14].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与旨趣——大卫·利奥波德教授访谈录[J].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9(06)
    • [15].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起始阶段的思想过程和文本特征——《马藏》第一部第一至五卷论要[J]. 教学与研究 2019(11)
    • [16].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鲜明特征[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6)
    • [17].旅俄华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影响的新思考[J]. 黑河学院学报 2019(10)
    • [1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3)
    • [19].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社会保障评论 2019(04)
    • [20].幸福的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及实践向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J]. 社科纵横 2019(12)
    • [21].首届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学术期刊主编高层论坛综述[J]. 社会主义研究 2019(06)
    • [22].试论马克思主义的情感向度[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3].出场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转型的新视角[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11)
    • [24].加强马克思主义“四观”教育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之基[J]. 四川党的建设 2019(23)
    • [25].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传播通考》编委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03)
    • [2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特征[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S1)
    • [27].新中国成立7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S1)
    • [28].马克思主义占领人类精神制高点的理论思考[J]. 长白学刊 2020(01)

    标签:;  ;  ;  ;  ;  

    文化软实力的哲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