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时行论文-梁燕,鲍晓华,李晨梅,高慧,王艳君

申时行论文-梁燕,鲍晓华,李晨梅,高慧,王艳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申时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杓型高血压,调督熄风针法,申时,肝阳上亢

申时行论文文献综述

梁燕,鲍晓华,李晨梅,高慧,王艳君[1](2019)在《申时行调督熄风针法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申时(下午3~5时)行调督熄风针法联合西药对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肝阳上亢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口服,1次/d,晨起顿服。治疗组给予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方法同对照组)联合调督熄风针法治疗,调督熄风针法治疗时间为下午3~5点,1次/d,5次/周,2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后监测两组动态血压,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统计治疗后杓型血压患者比例,治疗前后统计血压负荷、晨峰血压(MBPS),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内皮素(ET),硝酸还原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结果治疗后两组动态血压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两组夜间血压下降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杓型血压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负荷、MBPS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组夜间收缩压负荷、夜间舒张压负荷、MBP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浆ET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申时行调督熄风针法联合西药治疗可逆转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的非杓型结构,降低血压负荷、MBPS,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及血管内皮功能。(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25期)

赵长润[2](2015)在《探幽申时行陵园》一文中研究指出你知道《玉蜻蜒》的故事吗?苏州人有八月十八游石湖的习俗。我趁游石湖的机会来到石湖南隅的吴山岭,下汽车步行五分钟左右,路边竖有一块指引申时行墓陵的路牌。陵墓东西两侧一排排珠红色油漆走廊,深深吸引我的眼球。走近墓园发现不开放,遗憾不已,经与值班者老李几番商(本文来源于《老同志之友》期刊2015年16期)

王宁[3](2014)在《政治无为和无为政治——晚明首辅申时行的主政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明朝历任内阁首辅中,申时行的历史影响力并不大,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却是非常特殊的一位。在他前任8个首辅中,大多都不能全始终。而申时行不但在位时能得到万历皇帝的倚重,辞官多年后万历仍能对其优待有加。由于张居正的前车之鉴,申时行根本不敢采取强硬的矛盾解决方式和激烈的改革措施,凡事务承帝意,这让他难有大的政治作为。与此同时,他在理想与现实的脱节中追求着儒家的道统主张,在与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关系中,不使任何一方的关系得到恶化,随之产生的则是一系列中庸而宽和的为政方针,对于稳定万历中期政局仍然产生了深刻影响。(本文来源于《当代社科视野》期刊2014年11期)

张永强[4](2013)在《万历首辅申时行的边疆策略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万历首辅申时行当政期间,努力维持北部边疆与蒙古鞑靼部的封贡互市,谨慎处理西南边疆的动乱。他保守的边疆策略是其施政方针在军事领域的延续,与其个人性格因素及万历朝的政局密切相关。申时行的边疆策略影响深远,虽使明朝边疆地区维持了暂时的安定,也为日后"万历叁大征"的劳师动众和辽东建州女真部的崛起埋下了隐患。(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陈敏[5](2013)在《申时行及其《书经讲义会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申时行作为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他的政治生涯看似平淡而中庸,但不为人道的是,有时候恰恰是他的一种“无作为”的温和手段,成为了张居正殁后维持明朝政局相对稳定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申时行的进一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他在政治统治上的“无作为”,并非真的尸位素餐,一无是处,相反他正是利用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寻找平衡的方式,稳固了万历皇帝的统治,同时也稳固了自己在内阁中的地位。《书经讲义会编》是申时行辞官归家后悉心编着的一部关于前人《尚书》注疏的汇编,同时也附注了大量他本人对《书经》微言大义的阐发,管中窥豹,收录其间蕴含着的个人政治理念,可见一斑。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试图通过对申时行这一主要着作的解读及其与宋蔡沈《书集传》、明初官修《书经大全》的比对,以申时行的视域为角度,通过其对《尚书》的阐释,勾勒其政治与学术理念,从中探究他的政学观及其与政治行为之间的关系,描摹出晚明士大夫学术与政治互动的一些景象;并通过对申时行本人较少为后人所关注的身世、早期履历及致仕后晚年乡居生活的研究,揭开他“软熟”之外的一些面相,力图使这位阁老的形象更为真实,更为丰满。(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13-05-27)

胡廉洁[6](2012)在《申时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申时行,字汝默,号瑶泉,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至十九年(1591年)任内阁首辅,是万历中期政坛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明世宗嘉靖四十一(1562年)年,申时行以科举中状元入仕,初在翰林院供职,后因文字受知于张居正,被其举荐入阁。万历十一年(1583年),他接替回乡丁忧的张四维出任首辅。申时行担任首辅时,行宽大之政,与张居正时期严苛的执政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内阁与大臣的关系逐渐得到缓和,言路益开,之前因言获罪的官僚也重新得到启用。申时行在任期间,在赈灾荒、理边事、止兴矿以及调和大臣与皇帝的关系等方面都显示了较高的政治才能,稳定了万历中期的政局。申时行虽因未能解决国本之争而为世人诟病,但其在国本之争中的作用不可被忽视。目前史学界对申时行的研究极少,对其评价亦有较多争议。本文拟通过对申时行的评述,揭示其生平事迹及行事方式,同时对万历中期的政局有所探析,并作出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主要叙述申时行的出身和入仕。申时行自幼受其父母良好的教育,饱有才学,且为人低调,处事老成,因此获张居正赏识进入内阁。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张居正死后的内阁权力以及申时行与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关系。借此展现申时行任首辅时所面对的政局。第叁部分主要评述申时行在任期间对多项重大政事的处理。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借此展现其对万历中期政局的影响。第四部分为评价,包括明清人士及当代学界的评价,通过分析,揭示围绕申时行形成多种不同评价的原因,并对申时行做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5-01)

李嘉球[7](2011)在《申时行与王锡爵》一文中研究指出提起弹词《玉蜻蜓》,在苏州乃至江南一带堪称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久演不衰。传说,《玉蜻蜓》中的徐元宰是影射万历年间状元宰相申时行的出身——尼姑所生。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着名明清史专家邓之诚先生(1887~1960)《骨董琐记》卷六"玉蜻蜓"条云:"万历间,吴县申时行、太仓王锡爵两家私怨相构,王作《玉蜻蜓》以诋(本文来源于《苏州杂志》期刊2011年05期)

何娅[8](2011)在《浅析首辅申时行的政治态度和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布洛赫曾说:"理解才是是历史研究的指路明灯",对于历史人物应该多些理解,少些批判。在万历朝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内阁首辅申时行面临内阁职权困境,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在个人品性的政治追求下,采取了折中调剂的政治态度。在这种无奈而现实的选择下,他巧妙地在皇帝与廷臣的矛盾中寻找制衡点,挽救人才,监督国家行政,督促皇帝德行,关心民生、注重边防安全等等,从而维持了"上行下效"的行政秩序,稳定了社会发展,可谓积极的治世行为。(本文来源于《宜春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刘倩[9](2011)在《诚与中庸:申时行的政治行为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明代内阁首辅申时行的政治行为模式为研究对象,依托政治心理学的人格理论和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在分析和甄别史料的基础上,将申时行个人行为放置于后张居正时代的大背景下,对申时行的政治行为模式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文从申时行的政治记录入手,着重分析了申时行政治行为选择的人格因素,进而揭示申时行政治困境及政治失败的原因。申时行的政治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务为宽大之政”、“曲中调剂,救世匡维”,“恕道待人鼓励诚信”、“事事务承帝意”。同嘉隆万权相相比,申时行的为政方针是中庸而温和的,作为继张居正之后的万历首辅,他的生活环境,从政经历,政治使命和个人追求都多重而复杂的影响着他的为政之道,首先,从小寄人篱下的经历,使他具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渴望权力与荣誉,因而处处小心谨慎,不轻易得罪他人;其次,张居正的前车之鉴令他心有余悸,出于安全和利益的考虑,他不得不采用更为宽和的行为模式;再次,张居正一案之后,神宗再也无法信任朝臣,他竭力发泄自己的权力欲,事事专断,这直接导致了申时行政治上的谨小慎微;最后,受儒家传统文化影响,申时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为政理念。他恪守儒家文化所设计的诸如“诚”与“中庸”等君子人格道德规范,因而它的政治行为也体现了士大夫“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价值追求。但是,由于申时行身兼士人和首辅的双重政治角色,中庸和温和的为政方针已不足以调和由于角色重迭而产生的角色冲突,最终导致了他政治困境,被迫离职,并受后人訾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1-05-01)

李显[10](2010)在《申时行之政治角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社会学的角色理论为依托,通过分析国本之争中申时行的政治角色确认、角色扮演以及角色冲突,从而得出一种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的解读。国内关于申时行的研究资料不多,在已有的资料基础上我们发现以往关于申时行的研究多半认为他政治作为平平、治术平庸。而通过对国本之争中申时行的个人行为研究,却发现其为政经历并非所谓的“无所作为”,作为首辅,他所肩负的道义、政治使命、社会期许和个人追求等都是多重而复杂的影响着他的为政之道。可以肯定的是,他中庸而温和的为政方针成为张居正死后万历朝局维持秩序稳定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从政治角色的行为模式入手,将申时行定位为万历年间士人阶级的某种代表来研究,从而解读士大夫阶级行为模式背后的政治文化内涵。首先,申时行承担着整个传统社会对“士人”的角色期待,这是士人对政治角色确认的关键。士人是一个历史范畴,士人们往往肩负着儒家文化传统中的道义使命,并按儒家设定的人生轨迹达成角色理想。在制度和文化的双重背景下,士人的角色理想包含道义、人生实践、处事模式等多个方面。当政治角色理想加诸于不同的士人时,尤其是当个体所面临的职责设定不同时,个体会做出不同的抉择。正是社会角色期许和个人角色表现之间的重迭和冲突,造就了传统政坛一个个丰富多彩的士人形象。其次,从政治经历来看,申时行的政治行为演绎着作为首辅这个政治角色的角色期待。作为首辅申时行有着“学而优则仕”的功业思想,他对国事满怀热忱,希望通过中庸的政治手段谨慎维护着张居正死后党争愈演愈烈的政局。在国本之争中他虽和朝臣站在道统的一边,但面对万历和朝臣的对抗,他没有选择无休止的激怒万历而是巧妙地缓和双方的矛盾,忍受百官的谩骂、督促皇帝的言行,申时行的政治行为体现了士大夫“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的行为模式,亦进一步折射出士大夫“道高于势”与“曲学阿势”的行为矛盾。最后,申时行政治行为模式的矛盾从本质上来讲是内阁首辅政治角色的冲突体现。在西方文化中,权力制衡观念的核心是以权力制约权力,而中国传统的制衡观念则是以“道义”制约权力,这样的制衡观念决定了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从属参与型政治心态。这源自于“道义制衡”的传统政治文化前提。“国本之争”的持续就是这种传统文化下政治矛盾冲突的体现。作为士大夫,国本之争中申时行的价值理想倾向不允许他站在政统的一边,而其首辅的政治角色决定了他对万历的必然维护。因为角色扮演的双重性,申时行在行为上也表现为诸多的双重性:他以朴实的的治世情怀投身国事,行为的结果却往往上下碰壁;他以儒生的道德情怀去参与政事,朝局的走向却逐渐背离道德;他以温和的手段去调和现实政治,结果却不可避免的陷入到政治争斗的漩涡中。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讲,申时行的角色行为受到从政思想、专制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首先,申时行系状元出生,文采思想出众。思想上宗及儒学正宗,他以性善论为基础,推崇本体与工夫的合一。这种思想旨向施之于现实,便转化为对时事的关心以及对道德理想的坚守。其次,作为首辅,申时行有着自身独特的政治角色。在君主专制体制下既要恰当处理个人和君权的关系,也要在“从道”和“从君”中做出抉择。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士人申时行秉持着尊君忠君的传统,而当“道”与“君”发生冲突时,他虽站在了道统的一边,但却要坚守其首辅的责任。第叁,从文化层面来讲,儒家思想赋予士人超越的可能,士人沿着仕途轨迹践覆儒家道义的过程,亦是自身价值不断实现的过程,正是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他们体会到自身责任的重大亦经受大我及小我之间的碰撞和冲击。最后,以国本之争为中心对申时行个案的研究,不仅是对一个士人个体的看法,在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我们也从中得出政治过程中士人的精神文化传统的某些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这种精神文化传统的阐释去揭示古代中国独特政治文化模式,这种模式类似于治国之道的东西,却不是实际政治行为的“平均数”,但是它作为传统确实深刻地影响了行为、制度和观念。(本文来源于《中国政法大学》期刊2010-03-01)

申时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你知道《玉蜻蜒》的故事吗?苏州人有八月十八游石湖的习俗。我趁游石湖的机会来到石湖南隅的吴山岭,下汽车步行五分钟左右,路边竖有一块指引申时行墓陵的路牌。陵墓东西两侧一排排珠红色油漆走廊,深深吸引我的眼球。走近墓园发现不开放,遗憾不已,经与值班者老李几番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申时行论文参考文献

[1].梁燕,鲍晓华,李晨梅,高慧,王艳君.申时行调督熄风针法联合西药治疗肝阳上亢非杓型高血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9

[2].赵长润.探幽申时行陵园[J].老同志之友.2015

[3].王宁.政治无为和无为政治——晚明首辅申时行的主政特征[J].当代社科视野.2014

[4].张永强.万历首辅申时行的边疆策略及其影响[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

[5].陈敏.申时行及其《书经讲义会编》研究[D].复旦大学.2013

[6].胡廉洁.申时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

[7].李嘉球.申时行与王锡爵[J].苏州杂志.2011

[8].何娅.浅析首辅申时行的政治态度和行为[J].宜春学院学报.2011

[9].刘倩.诚与中庸:申时行的政治行为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10].李显.申时行之政治角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

标签:;  ;  ;  ;  

申时行论文-梁燕,鲍晓华,李晨梅,高慧,王艳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