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哲学及其主题研究 ——基于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史诗和原始信仰的考察

原始哲学及其主题研究 ——基于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史诗和原始信仰的考察

论文摘要

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神话史诗和原始信仰,是各少数民族在受“汉族文化”影响甚至同化之前形成的,属于自己民族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性与民族性。在中国少数民族哲学这一研究课题中,少数民族神话史诗和原始信仰所表现出的哲学思想,应当区别于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哲学思想”。另外,由于少数民族神话史诗和原始信仰的起源时间的上限难以确定,况且它又伴随着少数民族发展至今,故而它所表现的哲学思想又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传统的“哲学萌芽阶段”。怎么确定它的性质与地位呢?“原始哲学”这一概念的提出正是用以解答上述困惑。哲学,从发生学意义上来讲,它起源于对人自身的关怀。在此意义上,哲学是一种生命的智慧,既包含着人了解其现实生存状态(实然状态)的热切渴望,也包含着人对其理想生命状态(应然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原始哲学是一个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意义上的概念,作为生命智慧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少数民族神话史诗和原始信仰所表现出来的原初精神家园和生命智慧,是真正属于少数民族自己的,具有原创性和独特性的“民族文化”。原始哲学是“类型”意义上的一种哲学,迄今为止,它一直都伴随着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任何一个阶段或一种类型的哲学都是有其“主题”的。哲学的主题是指某一阶段或类型的哲学关注、探讨的主要或核心问题。由少数民族的神话史诗和原始信仰所表现出来的原始哲学,有两个突出的主题。神话史诗中充满了先民们对人类及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的猜测与幻想,主要表达了原始哲学“寻求人及万物由来之根源”的主题;而在原始信仰中,则表现了先民们对灵魂及神灵观念的普遍信仰和虔敬祈祷,这实际上是表达了“探索人之生存与命运的支配力量”的主题。哲学的主题必然从不同的程度和角度表现出哲学的本怀。哲学的本怀是哲学在一开始之时所怀有的心愿和初衷,即哲学最初是基于解决什么问题或要达到什么目的。具体而言,对人的现实生存与命运归宿(生命理想)的关怀就是哲学的本怀,简言之就是对人自身的关怀。哲学的本怀既是哲学的“原点”,亦是哲学的“终点”;它既是“原初性”的,亦是“永恒性”的。在原始哲学中,寻求人及万物由来之根源的寻根溯源意识,表现了人类最初的“认识自己”尤其是认识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的美好愿望;而灵魂及神灵观念作为人的生存与命运的支配力量,则表达了人追求应然的生命理想的热切渴望。因此,原始哲学的主题也充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是人的生命理想的最初追求形式和实现方式,因而也表现着哲学源之于人自身并最终也为着人自身的哲学本怀。原始哲学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即原始哲学的主题由于表现出哲学对人的关怀的永恒性而指向永恒。关怀、眷顾人的生存与命运,作为哲学的本怀,既是哲学的“原初关怀”,亦是哲学的“永恒关怀”。哲学的本怀是一直涌动在哲学发展历程中的原初动力和永恒生命力。由原始哲学所肇始的基于人自身又为着人自身的哲学本怀,会永远复活在人类追求自身生命理想的永恒天性中,也会永远涌动在“人”的哲学历程中。正是由于原始哲学的原初性,才表明其独特性与珍贵性,从而也表明其永恒性。原始哲学所具有的独特的性质与地位,它所探讨的十分鲜明的主题,典型地体现在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形态和思想资料中。我自小生活在云南,故基于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史诗和原始信仰的考察而完成本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原始哲学概念的提出
  • 第一节 研究少数民族哲学思想萌芽过程中的困惑
  • 一、少数民族哲学及文化是少数民族自己的吗
  • 二、少数民族应当有属于本民族的文化
  • 三、神话史诗和原始信仰:少数民族自己文化的代表
  • 四、困惑之一:少数民族原初思想材料如何定位
  • 五、困惑之二:少数民族哲学的萌芽阶段如何放置
  • 第二节 文化人类学中的“原始”概念
  • 第二章 原始哲学概念的界定
  • 第一节 “哲学”的概念
  • 一、发生学:理解“哲学”概念的一个视角
  • 二、哲学:生命的智慧
  • 三、“智慧”何解
  • 四、“生命的智慧”与“爱智慧”
  • 第二节 “原始哲学”的概念辨析
  • 一、“原始哲学”的概念
  • 二、“原始哲学”与“前哲学”
  • 三、“原始哲学”与“哲学”
  • 四、“原始哲学”与“原始意识”
  • 第三章 原始哲学的主题
  • 第一节 哲学的主题
  • 一、“主题”释义
  • 二、“哲学主题”的内涵
  • 三、哲学一定有“主题”吗
  • 第二节 原始哲学的两大主题
  • 一、寻求人及万物由来之根源
  • (一) 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
  • (二) 人类产生的根源
  • 二、探索人之生存与命运的支配力量
  • (一) 灵魂与神灵观念:人的生存与命运的支配力量
  • (二) 少数民族原始信仰中的灵魂与神灵观念
  • 第四章 原始哲学的主题与哲学的本怀
  • 第一节 “哲学本怀”的含义
  • 一、“本怀”及“哲学本怀”释义
  • 二、“哲学本怀”的内涵
  • 三、“哲学的本怀”与“哲学的目的”
  • 第二节 中西哲学史中的“哲学本怀”
  • 一、早期中国哲学的“哲学本怀”
  • 二、早期西方哲学的“哲学本怀”
  • 三、现代西方哲学对“哲学本怀”的复归
  •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本怀”
  • 五、眷顾人的生存与命运——哲学的“永恒”本怀
  • 第三节 原始哲学主题所表现的哲学本怀
  • 一、哲学的主题与哲学的本怀
  • 二、寻根溯源意识与哲学的本怀
  • 三、灵魂及神灵观念与哲学的本怀
  • 第五章 原始哲学与人的生命理想
  • 第一节 诗意的栖居:人的生命理想
  • 第二节 原始哲学:作为人的生命理想的最初追求与实现
  • 第三节 原始哲学:原初性与永恒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二十世纪真正的《战争与和平》——论格罗斯曼的《生存与命运》[J]. 名作欣赏 2015(22)
    • [2].生存境况伏笔命运走向[J]. 小康 2016(03)
    • [3].企业移动信息化安全不可小觑[J]. IT时代周刊 2011(13)
    • [4].生存与命运的言说——对周全平《苦笑》集的解读[J]. 宜宾学院学报 2012(08)
    • [5].马克思人学的逻辑链条[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6].论张翎作品的女性“疼痛”书写[J]. 中华少年 2016(15)
    • [7].浅谈企业品牌的“法律养生”[J]. 中国品牌 2013(09)
    • [8].电视纪录片的主题审美[J]. 声屏世界 2009(02)
    • [9].书讯[J]. 国家人文历史 2015(23)
    • [10].书吧[J]. 中华儿女 2010(18)
    • [11].敢问路在何方——欧茨小说《大瀑布》的悲剧精神解读[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0)
    • [12].卑微而真实的存在——普拉东诺夫笔下的“外邦人”形象分析[J]. 飞天 2012(02)
    • [13].沉郁的诗意——简评李进祥短篇小说集《换水》[J]. 朔方 2010(01)

    标签:;  ;  ;  ;  ;  

    原始哲学及其主题研究 ——基于云南少数民族神话史诗和原始信仰的考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