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730900
摘要:目的:明确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实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随机选取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28例患者实施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开展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开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关节功能分级、CRP以及ESR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分级数据比较,P>0.05,但实验组患者CRP以及ESR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过程中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运用。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环磷酰胺;关节功能分级;治疗效果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治疗难度大以及病程迁延的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和对称性关节炎[1]。中老年人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发病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从根本上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2]。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临床治疗过程中十分常见的疾病,再加上我国人口基数比较大,该疾病的发病率比较高,所以该疾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如果不及时对患者实施治疗,会对患者关节产生严重损伤,最终会导致患者残疾。本研究选取28例该疾病患者,明确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实际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随机选取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28例患者实施分组,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1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9例,患者年龄在18岁至50岁之间,平均(45.3±3.1)岁,患者病程为2年至9年,平均(6.1±3.1)年。实验组患者中,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10例,患者年龄在17岁至50岁之间,平均(36.2±2.8)岁,患者病程为3年至10年,平均(6.9±3.5)年。对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进行分析,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比性强。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甲氨蝶呤(国药准字:H20059056,生产厂商:江苏奥赛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治疗,将甲氨蝶呤15mg加入到200mL生理盐水中,对患者实施静脉注射,每周注射一次。实验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国药准字:H14023686,生产厂商:山西普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治疗,将环磷酰胺20mg加入到200mL生理盐水中,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隔天注射一次,治疗10次以后每周为患者注射一次。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为患者应用醋酸泼尼松开展治疗,患者顿服醋酸泼尼松,剂量为10mg。同时,为患者应用羟氯喹进行治疗,每天2次,每次200mg,为患者应用非类固醇抗炎药物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包括患者的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以及关节压痛数等[3]。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以后关节功能分级、CRP(C反应蛋白)以及ESR(血沉)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统计学软件是本研究涉及数据的统计软件,通过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将P<0.05作为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际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关节肿胀数为(13.8±4.3)个,晨僵时间为(2.99±0.48)h,关节压痛数为(22.7±4.5)个;实验组患者关节肿胀数为(7.3±3.1)个,晨僵时间为(2.10±0.21)h,关节压痛数为(13.2±3.1)个。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数等数据比较,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功能分级、CRP以及ESR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关节功能分级为(2.11±0.41)级,CRP为(43.42±16.52)mg/L,ESR为(73.54±32.34)mm/h;实验组患者关节功能分级为(2.24±0.54)级,CRP为(20.11±12.32)mg/L,ESR为(40.21±30.12)mm/h。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分级数据比较,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患者CRP以及ESR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统计学意义十分显著。
3.讨论
在临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过程中,甲氨蝶呤属于常用的抗风湿药物。甲氨蝶呤的作用机制在于减轻炎症活动以及骨骼损害。虽然甲氨蝶呤对于患者存在一定疗效,但是,若患者长期服用甲氨蝶呤,会导致患者发生多种不良反应,影响了临床治疗效果[4]。环磷酰胺属于常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药物,更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多为病情严重并且病程比较长的患者应用环磷酰胺。环磷酰胺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激素用量,并且从根本上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于具有药物依赖性、长期应用药物的患者十分适用。环磷酰胺会通过烷化作用将患者异常活动的细胞杀伤,但在对患者应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血象、肝功能进行监测,对患者非血液学毒性进行观察[5]。有研究资料表明,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实际效果优于甲氨蝶呤[6]。为了明确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的实际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所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随机选取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28例研究对象实施分组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分级数据比较,P>0.05,但实验组患者CRP以及ESR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综上所述,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于风湿免疫疾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以及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杨瑞裕,任建民,杨承博,刘冬梅,胡艳.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疗效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09):117-118.
[2]王利.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疗效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8):27-28.
[3]李爽.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疗效评价[J].中国处方药,2017,15(09):54-55.
[4]周铁.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患者CRP、IL-6表达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05):23-25.
[5]张伟玲.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的临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10):1945.
[6]黄艾松.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风湿免疫疾病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