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力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

甘肃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力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本研究主要通过对甘肃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力的数量和结构等基本状况、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以及甘肃省医学教育培养规模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旨在了解甘肃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分布特征,找出卫生人力资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分析卫生人力供需平衡问题,为职能部门合理制定卫生人力发展规划、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调整医学教育培养的方向和政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建立与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卫生体系,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促进甘肃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原则获取调查单位,即按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类别分为三类地区(市、州);再从每一类地区中抽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等的一个县和一个区;在所抽取的县和区里再对应抽取三个乡和三个街道。省级和抽取的市(州)级及抽取的县(区)级所属的医疗机构全部纳入调查范围,抽取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的乡卫生院、村卫生室(所)均纳入调查范围。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卫生人员教育程度、职称、从业类别、岗位编制、各类卫技人员构成等情况,以及甘肃省各层次医学院校招生规模及就业等情况,通过相应调查表对调查单位及个人进行现场调查。根据调查数据,对卫生人力基本状况进行相应的统计描述,了解其分布特征;采用卫生服务需求量法对不同类别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力需求进行测算;并结合近几年的医学生招生规模及就业情况,从医学教育培养本身分析卫生人力供求平衡状况。结果:1.在数量方面:目前甘肃省医疗机构卫技人员拥有量为2.45-3.47/千人,需求的拥有量为3.19-4.09/千人,卫生技术人员的总量不足。2.在结构方面:甘肃省医疗机构中卫生人员男女比例约为1:2。卫生人员年龄构成均呈梭型分布,以中青年为主,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省级医疗机构卫生人员以本科学历为主,占33.5%;一类、二类地区市级和县级医疗机构均以大专为主,三类地区市级和县级医疗机构及各类地区乡(街道)级和村级医疗机构均以中专为主,甘肃省卫生人员学历整体水平偏低。总体来说甘肃省医疗机构聘用卫技人员所占比例较大,其中一类和二类地区乡(街道)级医疗机构聘用卫技人员相对较多,编内卫技人员与聘用卫技人员比例分别为1.2/1、1.4/1。甘肃省省级医疗机构职称比例为1:2:3,初职人员偏少;一类地区和三类地区市级医疗机构高职人员偏少(1:4:4、1:6:6);各类地区县(区)级医疗机构初级人员比例偏高(1:4:7、1:6:9、1:6:11);二类、三类地区乡(街道)级医疗机构职称比例严重失衡,初级职称人员比例过高(1:17:57、1:15:77)。省级医疗机构医护比为l:1.3,护士略显不足。市级医疗机构医护比比较合理,三类地区县(区)级医疗机构护士略显不足(1:0.9),一类、三类地区乡(街道)级医疗机构护士明显不足(1:0.6、1:0.4)。省级和一类、二类、三类地区市级医疗机构执业医师中全科执业医师比例分别为0.1%、0.2%、0.1%、0.4%;一类地区县(区)级为2.1%,二类、三类地区县(区)级无全科执业医师;一类、二类、三类地区乡(街道)级比例分别为5.3%、4.0%、5.6%。在乡村医生持证比例方面,一类、二类、三类地区村级医疗机构资格证乡村医生所占比例分别为78.6%、92.6%、68.7%。3.从甘肃省目前的医学教育培养方面:本科医学生招生规模逐年下降,中等卫生学校招生规模逐年增加,但是增加幅度在减少。甘肃省医学院校大专与中专生招生基本都来自省内,但是就业流向省外的比例逐年增加。高等医学院校省外招生比例逐年增加,毕业生流向外省的比例随之也在增加,导致甘肃省培养的卫生人才流失。若按目前的招生规模发展,甘肃省培养的医学生会逐渐满足不了未来几年甘肃省卫生人力的需求。结论:甘肃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力数量不能满足目前的需求,卫生人员总体学历和职称层次偏低,岗位编制和专业结构有待调整,医学生培养与卫生人才需求不相适应。建议适度加大对甘肃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投入,尤其是农村地区和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建议通过区域性卫生人力规划,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并采取多种形式引进、鼓励和培养卫生技术人员,形成高素质、稳定的卫生人才梯队,以满足甘肃省日益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四、质量控制
  • 五、统计分析
  • 研究结果
  • 一、甘肃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力基本状况
  • 二、甘肃省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利用基本情况
  • 三、甘肃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力需求
  • 四、甘肃省医学教育培养状况
  • 分析与讨论
  • 建议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社会办医疗机构参与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模式和认识[J]. 中国医院 2020(01)
    • [2].医疗机构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几点思考[J]. 厦门科技 2020(01)
    • [3].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评估策略研究[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9(06)
    • [4].医疗机构应守住初心,让伦理引领发展[J]. 医学与哲学 2020(07)
    • [5].医疗机构伦理的内涵、意义及挑战[J]. 医学与哲学 2020(07)
    • [6].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20(06)
    • [7].九部门: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19)
    • [8].医疗机构涉税分析和税收筹划[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4)
    • [9].医疗机构招聘工作的思考[J]. 中国卫生人才 2019(11)
    • [10].曲靖医疗机构在健康扶贫中的特殊作用研究[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01)
    • [11].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医院信息化的三个转变[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23)
    • [12].医疗机构制剂民族药创新管理模式初探[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23)
    • [13].我国已有17家医疗机构提供新农合跨省就医联网结报服务(1)[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14)
    • [14].医疗机构患者安全文化的评测与培育探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23)
    • [15].医疗机构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 中国市场 2017(27)
    • [16].促进医学生向社会办医疗机构流动的对策研究[J]. 中国医院 2017(10)
    • [17].医疗机构在健康扶贫中的特殊作用探究——基于曲靖市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调查[J]. 卫生职业教育 2017(22)
    • [18].疗养型医疗机构环境设计的新思维——浅谈“花园式”医疗机构的打造[J]. 现代园艺 2016(06)
    • [19].小型社会医疗机构服务评估标准的实证研究[J]. 管理观察 2016(14)
    • [20].福建省《医疗机构标志》标准调查分析[J]. 中国卫生法制 2016(06)
    • [21].大爱十年 情暖人间——记长春骨伤医院公益之路[J]. 吉林农业 2015(02)
    • [22].建立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评审评价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卫生资源 2015(04)
    • [23].山西省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分类评价调查分析[J]. 人人健康 2019(23)
    • [24].《关于开展医疗机构废弃物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解读[J]. 青春期健康 2020(14)
    • [25].关于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 2020(02)
    • [26].关于优化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准入服务的通知[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报 2018(11)
    • [27].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的通知[J].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9(12)
    • [28].药品药械监督管理工作的困境与应对方法[J]. 知识文库 2016(24)
    • [29].北京八成以上医疗机构将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J]. 康颐 2017(03)
    • [30].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的通知[J].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46)

    标签:;  ;  ;  ;  ;  

    甘肃省医疗机构卫生人力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